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10篇《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一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试验;护理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86-02

综合设计性试验是以护理学知识为基础,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以案例设计为基础和以解决问题为特征,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复合性教学模式[1]。目的在于锻炼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和查阅文献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观的具体体现[2]。为了探索在护理学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实施的效果及学生综合设计性试验考评方式评价,为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2010级学生护理本科生184名,其中女生175名,男生9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33±1.054岁。

2.方法。选取112名学生为实验组,每6~7人为一组,共18组。第一步:每组成员下临床学习,收集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例编写案例。内容包括:护理问题、护理技术,其中护理技术涵盖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第二步:指导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第三步:组内讨论、策划、查阅文献,按护理程序形成预方案。第四步:根据预方案进行预实验练习,采用真人真做、角色扮演、场景对白等方法自主演练。第五步:考评。选取72名点评员,每组3名,共18组。观摩后点评员对学生的表现、技能、知识程度、情境设计予以点评。最后,两组进行问据调查和考评成绩的比较。

3.考评方式。病例编写的合理性、逻辑性,表演者角色适应程度,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观察员的评判,最后得分。总分100分。

4.评委组合。护基教研室主任、参与护理学基础技能课程的教师、实验室主任、临床教学教师、学生点评员。

5.点评。学生点评和评委组合一起点评

6.问卷调查。考评后对112名实验组学生和72名观察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84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4份,有效收回率为100%。

7.统计方法。所得数据经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二、结果

1.学生一般情况资料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0.33±1.054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两组对护理学基础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考评方式的比较

3.两组对护理学基础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总体评价比较。

4.两组对护理学基础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评价。

三、讨论

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核心能力,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3]传统护理实验采取教师严格按操作流程演示,护生机械性模仿的“灌输式”教学。[4]应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教师根据并按要求设置涵盖相关操作技能的应用环境,使护生研究和查阅各种疾病的病案,提出疑难问题,评估实施操作。

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在两种考评方式中,还是喜欢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考评方式,实验组占55.4%,观察组占93.05%。与传统的模仿教师的动作标准进行演示的考评方式相比学生还是喜欢生动、灵活、丰富的综合设计性考评方式。从设计病例、模拟情景、病人存在的问题、选择最佳的护理方案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组、融会贯通的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促进了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迁移,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5]。而传统考核学生重复、单调的模仿和反复演练教师示范的动作会感觉枯燥无味。

2.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护理学基础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总体评价中在专业情感评价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主动参与意识。但在专业知识巩固和提高综合能力方面没有差异性。分析原因:在病例准备、情景设计、操作演练等工作上,学生课程紧密,空闲时间少,与医院作息时间不吻合,没有太多时间准备和练习,以设计性实验为例,只有短短4学时的时间,一个班的学生只有一半参与其中,实验设计受到时间、场地、团队的沟通和合作等方面的限制,准备仓促,模拟时间少,表演生硬并且不太熟练。

3.从表3可以看出,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理论、技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观摩组。赞可夫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6]。学生根据已有的医学知识设计病例,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学能力,也巩固了所学知识,所以参加综合设计考核的学生成绩比观摩组学生的成绩优异。这表明综合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不会造成影响,更体现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护理基础理论、技能的课程,内容枯燥、相对肤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通过和临床相似设计和舞台表演相近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提升感知性和活跃思维,学生的形体表演和表演语言能够使记忆效果更好[7]。综合设计性实验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时和时间的限制,只有一部分学生参加,多数学生建议增加学时,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另外在角色扮演方面,有学生不够投入、情景布置受限等问题需要改进。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动作用,对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监控与指导,以保证教与学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自学能力,最终掌握技能技巧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袁义厘,孙建玲,高井全,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61-362.

[2]姜丽萍,杨晔琴,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J].中华护理杂志,2008,41(8):739-740.

[3]胡筠惠,姚科,李雨昕,付静。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本科《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4A):35-39.

[4]王蕊,冯志芬,王颖。综合设计性实验模式《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116-118.

[5]罗先武,姜小鹰。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PBL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9,4(2):74-76.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二

《国际护理学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主办。本刊是部级杂志,目前已经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国际护理学杂志办刊宗旨重点报道我国基础与临床护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介绍国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国际护理学杂志》2003年调整为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和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

征稿启事

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文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层次清楚,文字精炼,重点突出。综述、论著类一般不超过5 000字(包括图表和文后参考文献表);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专科护理一般不超过3 500字;文摘不超过1 500字。3个月之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者可另投他刊。稿件录用后,将寄给作者稿件刊发通知及论文著作权转让书。稿件刊出后酌付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并向第一作者赠当期杂志2册。

1.文题:力求简洁明了,能准确反映文稿主题。尽量不用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作者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并具体到科室。请在首页脚注第一作者的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地址。第一作者非通讯作者时,需自行指定一位通讯作者,并另起1行列出通讯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如有多位作者,且工作单位不同时,需逐一列出每个人的具体单位。

3.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国家、省部级等基金项目或攻关项目。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19A10)。对基金项目或已获奖项的论文,请附寄证书复印件。

4.摘要及关键词:综述、评价、分析等论文应采用指示性摘要,一般在100字左右;应用、研究性论文应采用结构性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个方面内容,一般在300字以内。综述、论著、研究性论文需附中文和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省份名、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国名。英文摘要中应列出前三位作者的姓名。综述的指示性摘要应简明、确切地阐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摘要均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一般每篇论文需标引3~5个关键词(中英文对应),中文或英文关键词之间以“;”隔开。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请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005年出版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上的主题词。

5.中国图书分类号: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按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或第5版)标出。

6.文献标识码:共分5类,以A、B、C、D、E标识: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简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7.前言: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某些研究还应说明该研究开始的年月。仅需提供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参考文献,切忌写成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个汉字。未经检索,前言中不可写“国内外未曾报道”等字样,也不可自我评价“达到××水平”或“填补××空白”等。前言通常不需要标题。

8.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RNA、HBsAg、PCR、CT、WBC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例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9.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在需要使用商品名的情况下,应先给出其通用名称,括号内给出商品名。

10.图表: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图或表序写作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以数字1,2…表示,不可漏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以计算机制图,高宽比例约5∶7左右为宜,并附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遮盖其能被辨认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表的书面材料。

11.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在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应多于1条。例如:mg/kg/d应写为mg/(kgd)或mgkg -1d-1。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 ng/L±18.2 ng/L可以写为(75.4±18.2)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

12.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2.28),确定检验水准(如α=0.05);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R)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三

通过参考文献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在写这篇论文时的起点和深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态度和论文的真实广泛性。关注学术参考网查阅更多优秀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汽车底盘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汽车底盘论文参考文献:

[1]汽车底盘的养护[J].汽车时代,2005,(Z1)

[2]靳春士。谈谈汽车底盘的养护[J].汽车运用,2008,(04)

[3]蔡立志,赵满仓,吴冰冰。汽车底盘的日常维护与保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1).

[4]吴伟民。汽车底盘的养护[J].轻型汽车技术,2006,(05).

[5]刘勤。底盘的养护[J].运输经理世界,2006,(09).

汽车底盘论文参考文献:

[1]关文达,汽车构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1.

[2]刘远东,汽车维修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0.

[3]万金定。浅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保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0(27):217,266.

[4]孟清华,王保国,王瑞君。基于交通安全的人―车―环境系统的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2):60-64.

[5]郑人。汽车底盘的维护与节油[J].职业,2011(24):94.

汽车底盘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新林。底盘装甲——汽车底盘的保护神[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6,2.

[2]蔡立志,赵满仓,吴冰冰。汽车底盘的日常维护与保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1.

[3]刘金年,加强汽车底盘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四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稿件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文题以20个汉字为宜。

2.护理论著、临床研究、调查研究类文章附中、英文摘要及

关键词 ,专科题材类文章要附加中文摘要及

关键词 。摘要采用结构式格式书写,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不应超过400个实词。

关键词 要参考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一般要求标引3~8个

关键词 。另页附中英文文题、作者单位及作者汉语拼音姓名。

3.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主谓语要符合逻辑,位置正确。线条图应用硫酸纸绘制或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为5?押7左右。照片要求清晰度和对比度良好,分辨率达300以上,图的下方应标有图序、图题和图注。

4.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要求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S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要给出具体P值)。以上符号均用斜体表示。

6.

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05《文后

参考文献著录原则》采用顺序编码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文章中引用的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第一手参阅的资料,而且要规范脚注,正确引用。具体要求如下:

[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卷?穴期?雪:起页—迄页.

[专著]主编者.书名.版次.卷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迄页.

[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迄页。

7.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在首页作者单位下加脚注,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有基金证书复印件。

8.标题层次根据GB 7713-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4节,4节不够时,再将层次细划分。第一级标题为1,第二级标题为1.1,第三级标题为1.1.1,第四标题为1.1.1.1。

9.来稿一律文责自负,勿一稿两投,要开具单位介绍信。

10.本刊审稿周期为1个月,对拟录用的稿件,作者要按退修意见认真修改,并及时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以免影响稿件审理进度。如超过3个月修改稿未返回者,编辑部视为作者自动放弃,稿件终止审理。凡收取版面费后作者又要求撤稿者,编辑部不再退回版面费。本刊概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11.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如有不同意见请在稿件首页注明。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在期刊编排过程中不应变动。

12.有关稿件事宜,编辑部只与第一作者联系。稿件一经录用,赠送第一作者当期杂志2册。

13.本刊已开通网络采编系统,请登陆;进行注册投稿。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五

投稿须知

1.1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论文如属基金项目或者省部级以上的攻关课题,请在文稿首页脚注中注明:本文为XXX项目或课题,编号XXX。

1.2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宇。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只写实质性参与并能解答有关论文问题者,作者间以“,”分开。署名以原稿为准,不得变更。作者单位位于作者下一行,用括号注明“单位及科室名,省名及市名,邮政编码”。请于篇首页脚处写明作者出生年月、籍贯、学历、职称、主要从事工作内容及联系电话。

1.3 文章请附摘要、关键词(3-8个)、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以不超过400个实词为宜。来稿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符号请按有关国家标准、法规撰写;文中所附图表请精绘达到出版要求,表格请用三线表。英文的缩写首次出现时应有中文全称。

1.4 参考文献应以正文所引用的顺序依次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以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如[1]、[2])。外文刊名缩写请依据《Index Medicus》,中文参考文献依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注意事项1.1 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其它文章一般2000字左右。

1.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避免使用非公认公知的外文缩略语。不使用标点符号。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六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著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著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七

参考文献:

[1]蒋艳,沈宁,闫瑞芹。我国护理专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改进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4(2):19-21

[2]王晴,李刚。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分类简析。编辑学报,2006,18(4):270-272

[3]李青。医护合作在提高护理论文质量中的作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104-2105

[4]刘苏君。尽责于护理研究的健康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

参考文献

[1]张晓梅。基层护士情况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83-84

[2]曹红梅,陈湘玉,谢玮伟。对我院11年护理科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8(7):7-9

[3]杨建南,汪学军等。成都铁路中心医院1989-2006年计量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8,15(2):122-123

[4]谷润皋,冯宝华等。我院护理科研及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20-21

参考文献:

[1]Haggan,M.Researchpapertitlesinliterature,linguisticsandscience:dimensionsofattraction[J].JournalofPragmatics,2004.36(2):293-317.

[2]Nwogu,K.N.Themedicalresearchpaper:structureandfunct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1997.16(2):119-138.

[3]Soler,V.ritingtitlesinscience:Anexploratorystudy[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007.26(1):90-102.

[4]Yang,R.&Allison,D.Researcharticlesinappliedlinguistics:Movingfromresultstoconclus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003.22:365-385.

[5]Wang,Y.&Bai,Y.Acorpus-basedsyntacticstudyofmedicalresearcharticletitles[J].System,2007.35(3):388-399.

[6]曹楊,赵硕。科技论文标题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为例[J].外语教学,2014.35(2):35-39.

[7]梁茂成,李文中,徐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6-80.

[8]庞继贤,陈珺。中外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英语题目对比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1):189-200.

[9]姚克勤,姜亚军。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标题的历时研究[J].外语研究,2010(3):36-39.

[10]张晓枚,陈宁,王曦,等。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类论文英文标题高频介词探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4):90-92.

参考文献:

[1]许勤,张俊,顾则娟,等。在职本科护士科研知识℃及需求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54-1956.

[2]刘晓华,成守珍,郑志惠。应用循证思维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论文撰写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7(11):60.

[3]周义伟。护理论文书写现状即原因调查[J].医学信息,2010,23(10):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八

关键词:循证设计;护理教育;护理教学空间

1国内外循证设计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1.1循证设计的历史溯源

循证设计是一种基于环境心理学和循证医学的设计思想,通过严谨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证实环境和建筑对患者产生的影响[1-2]。循证设计由循证医学发展而来,最早是以美国建筑学者Roger在80年表的《窗外景观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论文为典型代表[3],而此后Roger本人也被视为循证设计的鼻祖和奠基人,由此,相关的循证设计论文相继出现,发展迅速。90年代,美国健康设计中心成立,随后与多家卫生机构发起名为“卵石工程”的研究项目,为在此领域有丰富实践与理论经验的专家推出了循证设计认证。2009年,《循证设计理论指导下的多种建筑》一书的出版将循证设计由医疗卫生建筑设计理论扩大到教育领域。

1.2循证设计的核心观点

循证设计定义:“为达到最优结果的设计结果而制订的遵循证据的建筑环境的有根据的决策过程。”其最初的核心内容是经循证设计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在高校护理教育中进行循证设计研究

依据循证设计理论,循证设计过程:(1)明确循证目标与目的;(2)查找有关证据的来源,有选择地解读研究证据;(3)提出概念及假设;(4)收集基线数据;(5)督导循证设计过程;(6)在高校护理教育中进行循证设计后开展效果评价。要求高校教师对其他高校相关循证设计案例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选择后,提出准确的循证设计概念和有关假设。护理教学空间的设计旨在突破基于传统经验和感觉以及传统主观臆断设计。其目的是为护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管理者和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组成一个交叉学科的团队,应用仿真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实物模型来了解高校护理教学的真实情况。研究分为简单模型、仿真模型及功能性模型3个阶段。

2.1简单模型阶段

在建立简单模型之前,护理教师就已经花费了一定时间做前期准备与研究,简单模型是用简单材料组成,以方便随时调整。这一阶段由护理教师、教学办人员、高校管理者和专案经理共同参与研究,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征求其对于模型护理教学空间内相关活动的有关意见,如:护生对病房功能区的使用、病房空间、相关护理记录、患者转诊、病房病床的可达性、药物配给、护理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以及护理设备的使用和配置等。征求被调查者对于护理教学空间的效率、安全性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被调查者对护理教学空间进行亲临体会,对护理教学病房模型进行深入体验与思考[4-5]。

2.2仿真模型阶段

在第一阶段简单模型建立以后,护理教师根据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建议负责督导第二阶段仿真模型的建造,进行护理教学实验室场景测试。行动小组对前一阶段得出的成果进行归纳,用于指导仿真模型在护理病房各种常见场景的测试。这些病房场景包括:对患者进行抢救、患者移动、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与药物配制等。经过模拟这些不同的病房情景以评测护生在真实病房环境的反应,这样可以评价护理设备的使用以及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2.3功能性模型阶段

这一阶段在医院病房中完成,由护理带教教师和护生共同参与完成。带教教师将随机抽取的护生安排在相邻的真实病房中,同时让同一组护理人员护理同一组护生,以方便进行对比研究。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定期调查,包括护生对护理教学空间的环境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6-7]。

3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实证研究及其证据分级

本研究采取规范实证研究,步骤如下: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形成计划、计划的实施、评价结果。

3.1行动小组及研究现场

本次行动研究是护理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一起参与的合作式研究。因此,首先要建立稳定的行动小组。本次研究中,行动小组中的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分析护理教学中的问题,以此共同规划、监测方案。在此期间,他们学习参观高校护理实验室,成立行动小组,通过问卷反馈信息,资料收集方法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资料收集方法有:(1)访谈法:使用目的抽样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前期文献循证研究,准备好访谈提纲,通过追问访谈者的方式收集数据及资料。(2)观察法:采用参与式观察,对护理带教教师、校领导以及教学办人员等进行观察,收集资料。(3)专家论证:德尔菲法专家意见咨询,针对系统建模及流程设计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咨询,为真实了解各领域专家对基于循证设计理论护理教学空间的建议与意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计算机专家2名、心理学专家1名、护理学专家3名、人居建筑学专家2名、社会学专家2名共10人,设计专家咨询表,对循证设计理论护理教学空间方案进行论证。专家论证分4轮进行,第一轮:向专家提供研究内容的背景资料;第二轮:专家将对咨询表中所列的问题做出判断并提出意见;第三轮:根据第二轮专家对咨询表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判断;第四轮:基于第三轮,各专家反复论证,或仍保留第三轮意见或提出意见。

3.2实证研究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等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的介入,开启了护理领域的实证研究。护理教学空间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影响护理教学效果的因素,先假设结果后探寻原因;(2)研究自然体验产生的护理教育效果,先假设原因后探寻结果;(3)研究护理教育与自然体验之间的因果机制。

3.3研究证据的分级

陈耀龙等[8]提出,将信息预先分类,再根据标准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级,这是遴选大量信息的技巧。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实证证据来源于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因为研究的质量存在差异,应该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和证据分级[9],再结合护理教学空间特点,将其研究证据分为4级。

3.4护理教学空间的循证设计过程

护理教学空间的循证设计过程为“寻找教学证据—使用教学证据—总结教学成果”。在分析护理教学空间循证设计优劣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制作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证据分级流程图

3.5教学证据的探寻

首先,行动小组对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重点进行研讨,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例如,有关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假设等。其次,通过系统文献回顾的方法,收集针对研究假设的资料,若收集的文献不能解决问题,行动小组及时召开专家论证会展开相关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证明。文献查找的步骤一是计算机的初步检索,应使用较多的有关词汇和词汇的组合在几个权威的数据库检索,保证检索到全面的数据;步骤二是对预检结果通过查看文章题目、关键词、摘要等进行人工手动筛选,根据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最后一步是通读文献和根据证据分级的标准归类文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循证设计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教学建筑和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一大趋势,其以最佳证据为中心的理性设计思路的优势,给我国护理教学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可使我国高校护理教学空间和建筑向更舒适、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我国对基于循证设计的高校护理教学空间投资较少,因此在高校教学空间建设设计最初阶段,采用循证科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针对大学生特殊的教学环境需求和个体行为特点,较好地发挥其教育方面的作用,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护理教学空间设计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值得高校相关院、系参考。

参考文献:

[1]格伦,罗璇。基于循证设计理念的护理单元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4(22):25-27.

[2]孙振宁,杨传贵,贾梅。美国痴呆症康复花园设计综述[J].中国园林,2015,31(9):75-79.

[3]吕志鹏,朱雪梅。循证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3(10):24-29.

[4]史蒂芬,魏德勃,葛一,等。当今美国医疗建筑发展的十大趋势[J].城市建筑,2012(5):66-73.

[5]舒平,张晓頔,汪丽君。基于循证理念的建筑设计过程解析[J].城市建筑,2014(18):45-46.

[6]龙灏,况毅。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的住院病房设计新趋势———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疗中心为例[J].城市建筑,2014(22):28-31.

[7]鲁本•M.雷尼,罗曼。花园重归美国高科技医疗场所[J].中国园林,2015,31(1):6-11.

[8]陈耀龙,李幼平,杜亮,等。医学研究中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演进[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2):127-133.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九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消化内科,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达到了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满意的有30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的有19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http://

关键词 ] 人性化护理;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a)-0140-03

[作者简介] 田寿仙(1972-),女,土家族,湖南凤凰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门螺杆菌感染而引起的肠胃疾病,其病程周期长,易复发,多发于胃病患者中,给患者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仅仅依靠药物治疗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近年来,该院开展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该文选取对象经过胃镜及病理检查后,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道黏膜未见静脉曲张。胃角黏膜呈花斑样;胃体黏膜有充血水肿,片状糜烂,黏液呈黄色。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5.2±8.5)岁,病程周期10~120个月,平均病程周期为(85.3±10.1)个月;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6.23±9.5)岁,病程周期11~125个月,平均病程周期为(89.4±11.1)个月。

1.2 方法

1.2.1 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药物治疗 要求所有患者戒烟戒酒,忌辛辣食物,注意正常饮食,并停用其他治疗胃炎的药物,如红霉素、阿司匹林等。对患者进行口咽检查,进行相关治疗。完成以上常规治疗后再对患者实施弱碱治疗,每日用餐前给予患者食用少量的米醋和10 mL/次胃蛋白酶合剂,早、中、晚各1次,共3次。或采用多酶片及胰酶片来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患者肠道蠕动。最后实施抗幽门螺旋菌治疗,每日清晨空腹服用奥美拉唑20 mg,口服阿莫西林0.25 g,3次/d;口服甲硝唑0.2 g,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按照医嘱给予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如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注重情感上的护理以及对其进行出院指导。

1.2.2 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饱受疾病折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心理具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在入院时又对陌生的环境感到不适,极易出现抗拒治疗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耐心地讲解接受治疗的好处,以及医院治疗环境,消除患者心中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于心理极度焦躁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积极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并取得患者信任,了解其心理状态,对于患者遇到困难和难题,要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让患者感受到亲切感,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

1.2.3 饮食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是肠胃疾病,因此饮食护理尤为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应要求患者戒酒、戒烟,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油炸食品,多吃含有维生素C和高蛋白的食物,以保证体内的营养供应,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状况。在治疗期间,还可指导患者食用少量的新鲜山楂,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从而起到更好的消化作用。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酸碱平衡,患者的胃酸过高时,应食用豆类食物来中和胃酸,若患者胃酸不足时,应多食用肉汤、水果类食品,从而达到酸碱平衡。在进行抗菌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食用适当的酸奶,来抑制有害菌的入侵,避免胃黏膜受到伤害,以促进胃炎恢复。

1.2.4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素质相当重要,因此在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到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对工作认真负责,充满热情,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除此之外,要增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工作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及心理素质,遇到问题冷静处理,用真诚的爱心去对待患者,让患者倍感温暖。另外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科室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行业务知识,使护理人员能熟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的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和患者常遇到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技能。

1.2.5 注重情感上的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找到导向工作,指导患者顺利就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定期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此疾病有所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2.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嘱咐患者严格遵照医嘱,避免暴饮暴食,忌辛辣食物,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一天三餐要有规律,戒烟戒酒。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多休息,保持心情愉悦。再者,要做好幽门杆菌感染预防,正确指导患者做好餐具消毒工作,避免幽门杆菌感染。最后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用药,并要求患者定期回院做复查,如身体有不适或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回院复诊。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治疗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胃镜检查患者胃部萎缩性改变消失,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提升;好转:治疗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患者胃部萎缩程度减小,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经过上述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胃部萎缩程度进一步加大,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100%。

1.4 评价标准

患者满意度用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来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1.5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经过上述综合方式精心护理后,观察组的45例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治疗效果为痊愈、好转、无效,患者人数依次为30例占(66.66%)、13例占(28.89%)、2例占(44.45%),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5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痊愈、好转、无效,患者人数以依次为20例占(44.45%)、15例占(33.33%)、10例(22.22%),总有效率为(77.78%),详细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较明显提升,其中满意的有30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满意的有19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14例,总满意度为66.67%。详细见表2。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原因比较多[1-2],其主要受饮食不规律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大量的饮酒、吸烟的状况普遍存在,或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这都对人的胃部造成了一定伤害,当然遗传也可能是引发萎缩性胃炎的一大病因。其临床表现为胃角黏膜呈花斑样,胃体黏膜有充血水肿,片状糜烂,黏液呈黄色[3-4]。一旦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食物中大多数细菌都是依靠胃酸来消灭分解,一旦胃酸匮乏,大量的细菌就体内滋生,从而引发各种病情,使人体不能正常吸收营养,造成营养不良。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就会导致胃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从而引发幽门螺旋杆菌,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可诱发病变。个体的自身因素也会导致病情加重,由于患上此疾病,患者的负面情绪会比较多,失常处于焦躁、不安状态。因此,除了强药物管理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其对患者多一些关心、关爱,避免受到严重刺激,影响患者的情绪,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如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营养套餐,控制影响治疗食物的摄入量。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接受治疗通过生理和生理的双向护理干预,来提高护理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护理模式也有了极大转变,从常规护理到人性化护理的转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了服务[5-6],为了在护理工作中切实有效地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科室管理者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第一,从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做起,由于护理工作没有量和质的显示,主要是依靠护理人人员的自主性来实现,所以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才能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道德素质也实现人性化服务的最基本保障。第二,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由于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一些专业培训,在熟悉常规护理方法外,还要熟悉一些新颖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科室管理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制定考核制度,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一次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护理人员应给予一定的物资鼓励和精神鼓励,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出更高水准的护理人才[7-8]。

在该实验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其临床效果也比常规护理的效果要好。观察组在在实施人性护理服务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了95.55%,其中痊愈的患者30例占总数的(66.66%),好转的13例占(28.89%)、无效的有2例占(44.45%),而对照组痊愈的只有20例占(44.45%),好转的15例(33.33%),无效的达到了10例占(22.22%),总有效率仅为(77.78%),其护理效果过明显低于观察组。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其护理效果更好,因为常规护理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不具有针对性,在护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人性化护理能避免其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是生存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能充分并发扬常规护理的优点,并避免其缺点。这说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9]。

综上所述,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http://

参考文献]

[1] 李新兰。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4(7中旬刊):280-281.

[2] 胡云丽。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16):232-233.

[3] 常洪雁。慢性萎缩性胃炎穴位注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6):52-54.

[4] 姚娜,李佃贵,杜艳茹等。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8):1244-1245.

[5] 黄慧灵。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29):165-166.

[6] 彭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饮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77-78.

[7] 刘艳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91-292.

[8] 高伟娜,侯芝玲,王利等。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3):39-40.

[9] 雷德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措施分析[J].健康必读,2013(5下旬刊):179-179.

(收稿日期:2014-09-16)

本刊写作要求:文后 http://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必须有 http://

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 http://

参考文献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的文献。

2.文献的作者3人以下一并列出;3人以上,写出3人后,加“,等”。正文引用文献的中国人名应使用全名,不得出现“许氏”、“王氏”等非规范写法;中医古籍人名应写出朝代和人名,如可写成“明代李时珍”。出版项中的出版地有多个时,只著录第一出版地。

3. http://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 http://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个位对齐,并用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句末;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用角码标注。

4.图中引用 http://

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图的说明或注释中予以标注,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表中引用 http://

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或在表中单一栏说明文献来源,该栏应列出文献第一作者姓名,在姓名右上角标注文献角码。

5.同一文献在正文中有多处引用,文后只列一次, http://

参考文献列表中可不用标注页码,在正文中引用位置右上角,标注 http://

参考文献序号和引用起止页码,例如“十二指肠[4]47-59。”

本刊常见文献格式规定如下,投稿者请以下列格式为准:

[期刊] 作者。文章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书籍] 作者。书名[M或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利]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篇十

口腔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李春花。口灵漱口液用于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3,14:32.

[2]江长弟,黄继洪,周辉等。益口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实用临床医学,2006,3:18-20.

[3]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6-27.

[4]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5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8-69

[6]廖燕,廖天治,何瑶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J].上海护理杂志,2004:60-61

[7]将春梅,唐春炫。ICU护士必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03-404

口腔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李刚、廖燕,住院患者口腔护理的基本方法[J].上海护理,2005.5(4):70-71

[2]王春英,郑玲。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并发症的干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6):479-480

[3]许笑华,连丽燕,口腔护理药物选择与运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6.4(4):208

[4]王增香,刘巧红,徐燕梅。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进[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10(3):608-609

[5]李娇娥,易滨,傅春华强氧化离子水含漱治疗口腔溃疡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62-163

口腔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王左敏,王鸿颖,刘宏伟,等。口腔治疗师培养规划的初步研究。医学教育,2005,4(4):22-25.

[2]王左敏,王鸿颖,张博学,等。中国口腔治疗师岗位任务分析和需求预测。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5):304-305.

[3]赵佛容。口腔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饭社,2004.

[4]张震康。展望21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1:4-6.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10篇《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4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