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精选3篇)

发布时间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3篇《科学发展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科学发展论文 篇一

(一)发展是生存的本质要求,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否发展似乎成了判断一切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大家想的较多的是怎样发展,怎样大搞快搞发展,而对于为什么发展,发展意味着什么却想的不多。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解决一切问题都依赖于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只有发展,才有出路,这是硬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样的出路?谁有出路?是永续发展还是断子孙路的发展?是国家的出路还是小团体的出路?是大多数人的出路还是个别人的出路?有些领导爱说思路决定出路,有为才能有位。这本没有错。但是认为发展就是要有速度,就是GDP;有速度、有GDP才能有位、有出路。这种思路就值得怀疑了。最要害的一点,是发展的出发点错了。在这种思路指导下,一切发展围绕速度、GDP而展开。一些大手笔,大蓝图,大思路出台了,一些大开发,大工程,大战略上马了。或为升迁,或为留名,或为人生抱负,或为生命豪情,真的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这样的大发展态势下,我们确实沐浴着发展的阳光带来的光明和温暖,但同时却不得不接受一个又一个灾难的降临。我们的美好家园被污水、废气、毒素所包围。发展的结果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论:发展对我们的生存已构成了威胁。

生存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没有生存就没有一切。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生存的更好,这才是问题的实质。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却往往被某些人所忽略。

(二)在临界点附近,发展与生存已起冲突

我们要生存,所以要发展。但是发展为什么又威胁到生存呢?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是有度的,有临界点。越出度,接近或超过临界点,就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个度,既包括规模也包括速度。其根本是发展方式问题。

几十年来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走的都是粗放型发展道路,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加上以煤炭为主题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陷入严重的环境污染之中。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本来局限于城市的污染迅速向农村蔓延,形成了举国环境恶化的态势。发展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同时盲目发展所带来的恶果也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发展不仅仅是对生存锦上添花,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和促进,但是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发展就反过来对生存构成了威胁。曾有人设想,按照进化的原则,我们人类可以适应被我们自己大量污染了的环境。也许若干年后,今天被视为污染了的空气和水到那时就是洁净的了,而今天所谓洁净的空气和水却成了毒素,就像地球生命系统进化早期,氧气这种的养命之气对当时的生物厌氧菌来说就是毒气一样。这个设想抽象地来看是可能的,但是只要考虑一下进化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他就是荒谬的。地球大气由还原大气变成氧化大气花了几十亿年,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适应今天的大气和水体环境也花了数千万年。工业文明改变大气和水体环境却只花了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让人类及其它生物适者生存下去是完全不可能的。发展太快,人类还来不及适应,就可能被进化给淘汰了。

生存还是发展?这是个问题。当然答案是明了的。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生存的更好。破解二者的冲突,使我们生存的更好,根本出路只有一条:科学发展。

二、破解冲突的根本出路:科学发展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历史上的发展方式是多样的。有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有暴力掠夺式的发展,有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有蒙鸠筑巢式的发展等等。实践已经并且继续证明这些违背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发展方式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致命的灾难和威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高度,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17大报告以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全面深刻分析了现阶段8方面的基本特征。在这一基础上,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各种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科学发展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社会经济永续发展。深刻理解这一要求的实质并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实践中对理解贯彻科学发展观存在着三种错误认识和做法:一是把变化当作发展。追求形式,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只求速度,不重效益。只求当前面貌的新,不求长远实质的好。二是豁出生存搞发展。不顾后果,不惜代价,唯发展高于一切。机械理解发展,盲目大搞快上。

三是把科学当作发展的点缀。时时处处讲科学发展,但是科学只是用来装点门面。把科学当作发展的装潢摆设。只讲科学而不用科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在发展问题上,要充分认识到不发展就要落后挨打危及生存,盲目而不计后果的发展则是饮鸩止渴,自取灭忙。我们不仅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还要牢记硬发展没道理这句话。针对实践中对发展问题的各种错误认识和做法,建立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二)建立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

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决策、监督评价、执行等主要环节。按照17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的要求,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应体现四个方面的要求:

1.做到“五个统筹”;

2.符合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3.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4.遵循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建立起一系列科学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科学发展保障体系,才能使发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生存的更好,而实现这一目的又依赖于人类自己。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这一切离开了人都无从谈起。17大报告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在科学发展中怎样理解并贯彻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呢?

三、科学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

(一)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的总要求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核心的基本原则

在科学发展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呢?我认为最根本是要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把依靠人当作发展的力量基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发挥聪明才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二是把尊重人当作发展的价值标尺。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人生命价值的体现。一切不以尊重人为前提的发展都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

三是把为了人当作发展的唯一目的。要全面理解为了人这一目的。不仅为了个人,还要为了集体;不仅为了团体、局部,还要为了国家、全局;不仅为了当代人,还要为了子孙后代。要算好三本账:公平帐、全局帐、子孙帐。

科学发展论文 篇二

关键词: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主导作用:现代新型教师

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性概括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成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人才创新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教师肩负着“科教兴国教书育人”的重任,为培养对象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观念、知识和主导作用也应与时俱进,并向学习型、研究型发展。

一、教师传道方法的与时俱进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教师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将学科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基本属于被动式、死记硬背式,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重理论知识轻动手能力,更缺少实践锻炼。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出现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发展迅速,教师不可能在几年学校教育时间内完全传授给学生,而且,现代知识更新也很快,单纯的传授学科知识已跟不上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教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更重要的职责在于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获取和应用所需知识和信息。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挖掘潜能,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努力发挥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挖掘各种潜能和个性特长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环境和条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激发者、指导和帮助者,各种知识、素质、能力和发挥个性特长的培养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激发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和可持续发展。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们在教学中坚持改革教学体系、内容,同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注重“四实”(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和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方式、方法、手段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探索出培养“新型信息技术人才”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八双”即双计划、双大纲、双教材、双教案、双教法、双练习、双作业、双考核),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练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演示教学讲解操作,边讲边练、演练结合、平时与期末考核结合,对新型人才培养效果很好。

二、教师授业观的与时俱进

人们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以高尚品德育人。“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培养对象尚未成熟具有可塑性。教师的品德、气质、性格和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以教师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谦虚忍让、吃苦耐劳、认真严谨等美德,已经不全被认可,强调自信、效率、公平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功在千秋,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现在的“园丁”、“人梯”精神,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春蚕”和“红烛”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碰撞和调整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每个人先天条件及后天经历不同,其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不同的影响。现代大学生比较强调自我价值体现,教师在尊重其价值体现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学会感恩他人和社会。学生兴趣和特长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信自强、自我成长与实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面对现实中权利、地位、收入与财富等问题,教育学生应当努力进取,必须以正当手段、方法达到目的和理想,经过努力实现才具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是为集体和社会做贡献。

我们坚持面上教育与个别细致引导相结合,进行“树新风立志成才”、“就业和学科发展方向教育”、“理想前途和学习目的教育”等。并通过“导师”方式对学生融合思想和专业的教育与指导,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教书育人。还积极引导、支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与文化活动,教师参与对学生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审查和评审等。如指导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从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培养与合作等收获都很大。

三、教师解惑观与时俱进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学习型发展,注重教学相长、知识更新、与时俱进。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快速发展。致使教师无法做到先知先觉,更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现代高校教师应将自己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交往可以凸显学生性、表现个性、激发创造性。交往使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互相促进、教学相长,教学也不仅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人才培养、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交流、沟通、参与、相互构建,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这正符合信息时代学生强调个性、人权平等的需求。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发挥与展示。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在教学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研究型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与课程、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都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按照教学课程、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学内容和进度是由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这样,一方面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学行为,不能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与创新,从而陷入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泥坑。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代教学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与思想方法融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和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发。对教材进行认真钻研和处理,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各种知识、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相联系,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学中用、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反思自身的行为、探究出现的问题、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自己由“教书匠”变成专业或研究方向的“专家”和“教育家”,调整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论文 篇三

关键词:;科学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

2008年9月19日,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经过对科学发展思想的深入分析,发现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思想仍然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有其独有的理论品质。

一、科学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1.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www.chayi5.com]类发展的一般过程,马克思将人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分析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他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

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在客观分析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他设想中国社会应该分三步来实现: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建国后,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不久便产生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1952年,受委托,主持编写了《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提出要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并保证中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又根据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落后的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阶段论。1960年初,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建立后,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3]

2.关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违背自然规律为代价的。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恩格斯曾特别告诫人们在实践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尊重自然,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无情惩罚。“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

则主要从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来阐释这一理论的,他在《实践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等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包括实践合理性的思想,认为“科学的社会实践”,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必须合乎规律,必须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这里的“合乎规律”,也包括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3.关于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的理论

科学发展,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寻找到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科学。在他那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就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2]。历史唯物主义也告诉我们,人类只有自己才能解放自己,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的科学发展思想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指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首先,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5]其次,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广大人民群众。早在战争年代,就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十分注重对人民群众个性的解放,他曾指出:“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6]他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制定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希望营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从各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7]。

二、科学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具有灵活性和科学性

1.科学发展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得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途径;社会主义在中国建成后,又根据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特殊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论。运用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理论,科学地解决了发展的动力问题,即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另外,人民群众只有自己才能解放自己,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全人类,才能使人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这样就解决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的问题。

2.科学发展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提供了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就是矛盾论。利用矛盾论的观点,利用“统筹兼顾”解决了如何处理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统筹就是要纵览全局,一切从国家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也就是要抓住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建成后,中国国力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夯实,国民生活水平极为低下,资本主义国家对新兴的人民共和国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统筹就是要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全局出发,统筹社会经济的发展。曾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8]

其次,所谓兼顾,就是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平衡各种关系,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决好各种利益矛盾[9]。在《论十大关系》中,详细论述了中国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合理运用统筹兼顾的思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在谈到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时,他指出:“好好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在谈到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时,提出“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10]三、科学发展思想来源于对当时中国客观现实的思考,拥有现实基础

科学理论必然来源于对实践的科学总结。在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生中,从来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对实践的调查研究。1937年,在《实践论》中就这样说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4]。科学发展思想就是来源于对中国国情的客观分析。公务员之家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正确认识当时中国国情的结果。1955年3月,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开幕式中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情况复杂,经济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11]。1958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遇到了挫折,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深刻认识,认为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是不行的。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他说:“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还很不成熟,离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很远,现在就要写出一本书,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教科书,还受到一定的社会实践的限制。”[12]正是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1960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有了社会主义阶段论的思想。

科学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在这一著作中,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注意全面协调发展,要兼顾统筹方方面面的利益,要把发展的起点和归宿都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这一重要思想,也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科学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的。

四、内容上科学发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1.科学发展思想不是针对某一个领域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

首先,在经济发展上阐述了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

《论十大关系》的前三条,主要是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主要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针对社会主义传统国家“重工轻农”模式弊端,提出:“可以加重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加重的结果,一是可以更好的提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13]在论述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时,他又提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4]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极为恶劣,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共和国长期制裁,而中国也是把重工业作为国防建设的重点,国防开支也占国内生产总值相当高的比例。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要发展,指出:“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4]由此不难看出,的科学发展思想十分注重全面发展。

《论十大关系》的第4条和第5条主要体现了发展必须协调的观点。在论及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时,强调既要服从国家利益、长远利益,又要兼顾个人利益,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也就是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论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强调既要注重国家的总体统筹,同时又要给地方一定的积极性,兼顾地方发展的客观实际。必须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其次,在政治发展上阐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体制。

当前我们谈论科学发展观,不应该仅仅从经济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样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也需要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在政治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在解释民主集中制时曾这样说道:“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4]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指出:“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4]另一方面,不仅强调民主集中这一体制,更是回答了在这一体制下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4]这样,政治领域的科学发展思想就有了落脚点。

最后,在文化发展上提出了“双百”方针。

提出的“双百”方针是意图在社会文化领域内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思想文化领域内的鲜活生机与活力,让一切创造性的思想和艺术源泉充分涌流,让人的精神得以全面解放、获得自由,并以此来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双百”方针是一个科学的、民主的、充满强烈的“人本”色彩的科学发展战略与策略方针。“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不仅仅体现了党的文化政策,更重要的是它遵循了文化发展的特定规律。“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科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科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5]只有尊重艺术,科学自身发展,才能促进其发展,“双百”方针,本质上就是指导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思想初步回答了靠谁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基本问题

科学发现是在全面继承发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客观现实提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解放人类自己,发展的落脚点必须落到了人们群众的利益上来,这就是发展的目的。

五、科学发展思想不是一层不变的,具有发展性、开放性

改革开放实施近二十年后,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发展规模过大、速度过快,忽视了“质”的提高,发展忽略了环境的承受力,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等。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从“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的道路上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外,他又强调要求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缩小差距,保持协调发展。在全面发展问题上,在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要注意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中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地区、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据此,同志在前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方法、动力、目的等一系列问题。科学发展观源于实践,又吸收了大量前人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必将推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91-56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383.

[3]龚育之,等。的读书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86:164.

[4]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20-828.

[5]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006-1031.

[6]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52.

[7]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9.

[8]雍涛。科学发展观:哲学思想的应用和发展[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9]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

[10]李涛,张德友。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统筹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6,(3).

[1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85.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科学发展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4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