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学习方法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新3篇

发布时间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3篇《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2020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篇一

一、时间:17、18世纪

二、背景:①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 www.gaokaobaba.com 发展的严重障碍。②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观点:(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观点:

(1)国家政权不应干涉私有财产

(2)主张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

(二)法国

地位:启蒙运动中心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重。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六、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二

启蒙运动(17、18世纪)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2.背景:

(1)根本原因:封建_度和教会特权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2)条件:①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壮大。③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清除了精神枷锁。

3.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即强调人的思考和判断)理性就是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理解,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构建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使历史进入“理性时代”。提倡用理性主义判断一切事物,批判封建_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_因。(1)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强大。(2)法国是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堡垒,_义、等级制度盛行,封建_治陷入全面危机。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伏尔泰:《哲学通信》否定天主教会,批判封建制度,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3.卢梭:《社会契约论》阐述“天赋人权”,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主张民主共和国。是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理论。

4.康德:《纯粹的理性批判》提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是近代西方哲学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三。性质和影响

1.性质:是欧洲历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2.影响: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提供了思想条件,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推进到反对封建_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①理性主义不仅继续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不涉及整个国家制度。②理性主义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还披着神的外衣。③理性主义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而且实践性强。

4.比较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

(1)产生条件: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_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强大。

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封建文化受到很大冲击。

(2)内容差异: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_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_义、教权主义、贵族特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_度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4)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结合起来。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思想解放,工人运动,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297 4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