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英语教学法论文(通用5篇)

发布时间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英语教学法论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浅谈的英语教学法比较与分析论文 篇一

【内容摘要】

传统的师范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在新的形势下,师范生更加注重实践的教学技能。PAD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PAD理论;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师范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在新的形势下,师范生更加注重实践的教学技能。“对分课堂通过对教育学核心关系的巧妙调整,使课堂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系统性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就现实而言,PAD理论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师生互动交流,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法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技能。在学生对此教学理论的切身体验之后,有利于以后PAD理论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一、PAD简介

大学教育除了给学生带来专业知识的提升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如何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批判性值得大学教师深思。“对分课堂”根据其教学的特征也简称为PAD(Presen-tation-Assimil《www.chayi5.com》ation-Discussion)。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对分课堂”,也就是说课堂的时间一般教师用来讲授新的知识点,采取“精讲留白”的原则。教师精讲之后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内化学习,同时完成“亮考帮”,然后一起讨论分享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对同伴提出挑战考一考,对自己不清楚的可以找同伴讨论寻求帮助;讨论之后仍然有不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再进行统一讲解和补充。

二、教学法课程简介

《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简称教学法,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有“两强一力”的特征。

(一)实用性强。该课程所涉及到的语言学习理论、学习原理、基本语言学知识等都是师范生未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必备的知识。关于具体的语言教学技能知识内容有利于提高师范生基本的综合教学技能素养。

(二)实践性强。该课程要求学生理解有关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交际教学原则与任务型教学思想、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备课与编写教案、课堂管理知识、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教学等。该课程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影响力大。该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一直以来的传统“金牌”课程。受到学校和师生的很高关注度;比如学校加大了此课程的教学课时,还匹配了教学设计时间、教材分析、英语基本功等实训课程。因此,该课程是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要学习的课程,受重视程度极高。

三、PAD理论下的英语教学法教学模式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根据实践需求,教师应该具有一颗改革的心学习新的理论,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

(一)以往的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以17级英语专业1705班为例。该班有38人,根据需要选择完成教材的前12章内容,每周一次课,连续两节,一小节50分钟,共上16周,最后一周复习,基本是15周完成教学内容和实践部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讲授英语学习、语言理论、教学方法等理论内容,然后学生进行实践讲课、完成教学设计等。教师采用传统的点名考查到课情况,总有学生常常因为各种理由缺课,而且学生总是说课程理论内容太难了不容易理解。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也比较死气沉沉,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PAD理论下的教学法模式。PAD理论指导下,该课程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

1.线上对分易平台。将对分易线上平台的许多功能利用起来,考勤是在线30秒定时签到,学生不敢轻易迟到和缺席,迟到了就会错过;缺席了都在线上记录,也没有办法补救;还有线上测在线练习平台,定时完成,是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如果学生缺席了,练习部分也会错过;“亮考帮”当堂对分需要当堂完成,如学生不来这部分平时成绩也得不到;因此,出勤率大大地提高,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坦言“感觉时刻有任务,不认真听课就不好完成亮考帮;不完成亮考帮就讨论不了;不讨论理解,测试就不能顺利完成;这些都是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需要平时积累,不是考前可以突击的,需要时刻保持积极主动性”。线上的资源库也是非常好的帮手。教师在开学前就把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设计的案例、说课的案例、听课记录单、亮考帮表格等等都上传到平台,方便学生随时查看、下载、打印。对分平台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与微信关联,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通过平台联系教师,不需要加微信好友,随时随地、快捷方便地和学生取得联系和互动。

2.线下对分模式。新课程改革提倡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和探究,在对分课堂中都有实质的体现。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章节的具体内容灵活调整,采取了当堂对分、隔堂对分等不同形式。课堂讲授中采用了“精讲留白”,不会像以前那样讲得累死累活的,学生还不爱听。教师注重了“营养性”,即只给学生讲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在第一次上课就把PAD的特征和理念给学生讲清楚了,要是不仔细听,测试没法完成,亮考帮完成不好,这些都要自己承担后果。给学生留了足够的内化吸收学习时间,同时完成亮考帮,“亮闪闪”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课堂印象最深的地方;鼓励学生认真提问,因为期末的题目从学生的“考考你”中选择了一部分。“帮帮我”部分提出学生觉得有困难的地方,教师重点了解这一部分,必要时有些内容会再次解释。在亮考帮作业里,教师增加了“自己反思”栏目,学生可以对课程的内容、上课的状态、上课的表现、讨论的环节等等各项内容进行反思,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个很好的窗口。比如:学生的反思“上次小组讨论我没有怎么发言,我今天状态不错,讨论很有效希望下次继续努力”;“老师经常表扬我们,我们越来越自信了”;“老师今天让我们实践参与RUNNINGDICTATION,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教学技能的方法”等等。从这里教师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学生除了知识以外的其他信息,有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调整和改进。关于课程考核评价,采用了PAD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模式,增加了手绘板书、英语书法训练、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说课实践、说课稿、优秀教学视频感想、别的同学讲课时需要记录的“听课记录单”等;记录单的内容有三大块:该同学讲课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你有什么建议?记录单可以促进学生听别人讲课的投入度,也是在听课时做出一定的反思和学习,同时是听课时非常好的“支架”。

四、结语

总之,“对分课堂”是本土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师生对分课堂时间,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简称教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PAD理论指导下,该课程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线上利用对分易平台的多种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线下课堂根据需要采取了当堂对分、隔堂对分等不同形式。亮考帮部分增加了学生的“自己反思”;考核评价采取了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对分课堂”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仍需要更多的人不断实践和逐步完善,最终使其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明媚.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高教论坛,2016,8

[2]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653~658

[3]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项目教学法论文 篇二

摘要:项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该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本文主要讨论了项目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社会需求;综合实践

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因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非常强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顺利的适应专业岗位需要,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质量。

1计算机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的强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学方法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讲授,而是要将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应用于教学中,才能使学生深入的掌握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理论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1实验教学法。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来看,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仪器设备,通过独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巩固并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同时要明确实验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1.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把现实中的真实情况进行典型化的处理,采用引导、启发和双发参与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的主导者是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性分析后的结果,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化。

1.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独立或者分组来完成相对独立的项目,学生进行项目的信息收集、实施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掌握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和每个过程的细节。

2计算机专业的社会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应用和操作转换为创新性的应用,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才能谈上如何创新,因此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当今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直接上岗工作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胜任岗位工作,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看中的是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大创项目、是否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工作,有的公司面试时直接进行现场综合实践能力的测试,考核学生项目开发能力,企业不可能再去花费成本进行培养毕业生了。社会需要的是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根据调查,企业对人才综合知识技能要求的占到八分之八十左右,说明企业更多的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能够从事职业的各类资格证书,具有熟练技能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软件编程、网络管理、软件开发能力和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能力外,还需要学生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外语能力等。社会需求的变化要求教学方法也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

3项目教学法应用

高校不仅要提高就业率,重要的是要提高就业质量,要提高就业质量,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基于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更新,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项目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将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

3.1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对于项目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项目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要考虑学生实际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兴趣等因素,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而言,数据库设计部分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项目中的数据库设计部分,让学生对该围绕该项目进行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步骤,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为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实训课程,例如C++课程设计或者数据库设计实训,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的软件开发项目,要完成该项目,需要进行项目背景研究、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代码编写和测试等任务,其中包含了软件工程知识、语言课知识、数据库知识等,使学生将多门课程的知识能够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应用。

3.2项目教学法成果考核。项目教学法除了项目实施外还要有对项目实施结果的考核,若没有考核学生可能会对项目的完成出现懈怠、复制等现象,当然考核的方式必须正确。考核方式为文字形式的报告和结果的演示并进行答辩,文字形式的报告可以培养学生撰写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从文字报告中可以检验学生的文字功底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项目结果的演示和答辩可以检验学生做项目的认真性、独立性和创新性,考核过程中不仅是教师一个人评价,学生也同时参与,每个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方法的改进。在进行演示和答辩时也可以每组推选一位同学进行,当答辩学生出现回答不全面或者错误时,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其他组的成员除了听取之外,还要进行提问,这样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项目涉及到多门课程的知识,有的项目甚至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要完成项目并得到好的评价结果,必然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知识的能力都起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作用。总之,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尤其是实训和课程设计课程中是非常有效的,项目教学法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得到提高,通过模拟生活实际或者工程实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浅谈的英语教学法比较与分析论文 篇三

一、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论是从小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上,还是从英语歌曲中所透露出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上来说,通过歌曲来学习英语都是一种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首先,音乐是一种让人享受的东西。一首歌曲是歌词跟旋律的有机结合,对小学生来说,不同的音调,不同的旋律,会让他们有不同的享受。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主要控制抽象思维,右半球控制的是记忆,语言,音律等形象思维。通过听歌曲可以把我们的左右大脑一起利用起来。因此,将英语歌曲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能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英语歌曲中有大量的词汇。一首歌曲中有很多的歌词,也就有很多的词汇,记住了一首歌曲,也就记住了整首歌中的全部单词,即使小学生不能把整首歌的歌词都记住,但是一首歌中有很多重复的部分,他们也会记住这些重复的部分。通常小学生记住了一首歌是很难忘记的,同样里边的歌词也就很难忘记了。最后,一首英语歌曲中还包含了一定的文化。通过歌曲,学生不只是可以学到单词、句型等,还可以学到歌曲所在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几乎不会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英语歌曲,学生可以顺便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师应该怎么将英语歌曲运用到教学中呢?

二、教学中怎么运用英语歌曲

首先是英语歌曲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英语歌曲都适合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要非常的小心,小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只有一点点,他们会的英语单词也很少,因此,教师在选择英语歌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旋律比较好,单词容易记,适合小学生听和学的歌曲。其次是英语歌曲怎么运用到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几遍选好的歌曲,熟悉旋律。接下来,学生可以跟着旋律哼歌。然后就是将旋律跟歌词配合,在这之前,教师要将歌词中的每个单词都解释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每个单词的发音。然后学生先跟着教师唱几遍,熟悉之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唱了。在理解了歌词意思的基础上,再学习歌曲会比较的容易。一般,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歌时,会提前跟学生解释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歌曲的大体意思。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英语歌曲时,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通过手和脚的运动等来引导学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英语歌曲的作用

歌曲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轻松、有趣,既不用去看枯燥的英语书,也不用去学习单词和句型,只要坐下来听就可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比如,用歌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唱歌,在他们心中,唱歌不是一种学习,只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在一首英语歌曲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他们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感情。

让小学生背诵一篇英语课文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让小学生学习一首歌曲却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这是因为小学生对学习歌曲有兴趣,他们喜欢这件事。当学生学会了一首英语歌曲,不论是在课堂上唱,还是回家唱给家里人听,都会得到夸奖,在得到夸奖的同时也会更加有继续唱下去的欲望。

对英语歌曲有了兴趣,自然对英语也就有了兴趣。其次,英语歌曲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英语的句子是由一个一个的单词组成的,有的单词很难记忆,有的单词很容易忘。如果教师能够将难记忆的、容易忘的单词跟英语歌曲相联系,学生会很容易记住。听力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部分。听英语歌曲是一种练习听力的好方法。跟听力材料相比,英语歌曲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有兴趣。

最后,学习英语歌曲可以提高学生开口说的能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开口说,我们的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在演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特殊的发音进行讲解;学生通过一遍一遍的演唱,歌词一遍一遍的重复,英语口语也就提高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歌曲来教学生学习英语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口语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作者:虞俏俏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小学

教学法论文 篇四

试论教育为何就是教育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定义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思考,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涉当代教育的成败,结合当前教育痼疾,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及教育的根源、教育的本质出发探析得知教育就是教育。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教育究竟是什么?它该如何定义?这个问题引发人们思考的同时,我们不由得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发言权。为父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细微到一针一线,可谓“润物细无声”;为教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渗透到一问一答,可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学者,他们对教育的定义更是追根溯源,颇有“树一宗,学百家,求创新”之风范……但教育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否真如数学题一样需要一个标准答案来一锤定音,告诉世人“……才是教育”,笔者认为不然,正如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而教育不也正是这么一回事儿吗?

一、直面实事:教育本身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引论中指出:“我们对逻辑学所提出的规律的意义,对‘概念’、‘判断’、‘真理’等等及其各种划分做初步反思时,我们决不会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语词’,即‘对语词单纯的象征性理解’。那么产生于遥远、含糊和非本真直观中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远不够的,我们要回到‘实事本身’上去。”[1]所以,我们谈到教育,就得回到教育这一事实本身。研究教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必过的坎儿,所以我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这三要素的理解,对“何为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马克斯范梅南解释道:“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2]因此,学生能不能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有着莫大的关系。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并且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但这些教育工作人员真是教育者吗?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得打上大大的问号!在《语文建设》第1期中有一篇文章,其记录了一节公开课结束后的一个片段:主持人:你希望老师怎样上语文课?学生:希望老师能让我们自己读书、自己思考,不喜欢老师讲给我们听。学生的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的根本问题本就是人的发展问题。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乎于此,尽管在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些教师仍旧忽略了教育这一本质特点,如一位青年教师上《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没有说清楚,并在学生满脸疑惑想继续问下去时示意学生坐下,这就是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而不敢放手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学生思维活跃,超过了自己的预设,致使自己无法掌握课堂。

从何谈起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呢?甚至让我们从何谈起教育呢?做教师易,做教育者难。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做孩子的先生,先要做孩子的学生。”若教师只是将受教育者当作道具,将课当成舞台,那就是假教育。而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试想,若教师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没有使学生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那我们谈教育中介系统也无多大意义,谈教育更是“索然无味”。

二、追根溯源:教育背后

在探求事物的本源上,西方哲学一直遵循着古希腊的传统,认为事物的根源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背后,故我们再从教育背后谈教育,怎样探究教育背后的原因呢?笔者认为,我们唯有不断从问题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从教育目的看,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在目前的教育方针中有鲜明体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从此段话中,可看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即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对人才性质的要求,而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是政治的产物”,这些恐怕都是对这段话的过度解释,还有甚者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着手,认为“教育是经济的产物”,这更是不恰当的解释。故谈对教育的理解,我们还得追根溯源从人那里开始。叶澜老师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提到,我们过去的教育的弊端,就是“大量养成以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以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缺乏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

[4]而对这种教育的校正与超越,则是“人的主动发展”,唯有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人和创造幸福的人生的人。如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版)极其强调作为学习者本身的价值,其中“主动”一词出现12次,“自己”一词出现了45次,可见课堂逐渐从传统的“师本课堂”转向“生本课堂”,语文老师也愈来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江苏省扬州中学戴老师在上《想念地坛》这一课时,她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需力。课上她组织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研读文本,使得学生在深刻领悟史铁生的人生态度这一基础上,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堂课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将语文的“人文性”贯穿其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课程目标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源是人。

一些教师原本的出发点是好的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却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从而在课堂上问一些高于或低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展开讨论,尽管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讨论得面红耳赤,但问题的结果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意义是什么,他们都不得而知。这种“伪讨论”、“伪合作”的教学也是对教育的过度理解,是一种忽略了根源、架空了根基的“伪教育”。所以,教育是真心诚意为人服务的,而人主动发展后又试图将所学知识、所得经验教育给下一代,故为人服务之根本还是为教育服务。教育本身就是这个样子,它不是被某个词汇、术语或概念所规定的,应该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像爱和友谊一样,存在于这种情感的亲身体验中……也就是说,在极其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就在这儿!就在这儿!”[2]

三、实事本质:教育就是教育

在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在许许多多微小的经历当中,人作为父母或老师的意识就产生了,这种意识被马克斯范梅南称为“教育学意向”,即“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发现被召唤时的一种主动回应”。[2]他说:“教育学的意向也是我们面向孩子的最基本体验,我们将孩子看作是走进我们生活的另一个人,他向我们提出要求,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因此我们今后遇到“儿童的阅读体验本身是什么?对一个年幼儿童而言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这类问题时,我们不能随意作答,倘若仅凭借自己对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理论的掌握以及平时的教学经验就设定答案,这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身处其中进行人文体验后才能作答,如在指导学生如何作文时,教师应做到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自己先下水”,即教师勤练笔,就作文题目进行认真思考,然后写成文章,体会学生写作时的所思所想,再在评讲时谈谈自己对该题目的思考以及文章的不足,这样教师才是真的与学生感同身受,并能在教学中找准着力点,加强教学效果,做到事半功倍。而回答“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而究竟该如何着力,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单单是身体,心智水平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教育的本质,从教育根源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例,有的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内涵,而有的学生只能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此时教师万不可以同样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来要求这些不同的学生,应做到耐心对待,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这才是对教育最忠诚的态度。

倘若非得就“教育是什么”说出一个所以然来,笔者非常赞同张楚廷先生的回答,那就是“教育就是教育”,颇具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的气势,而且,“教育就是教育”绝对不是一个伪命题,尽管这一回答非常简单且万能,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从教育的自身来阐明、解释教育,张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再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了教育的本源意义,这是对当今社会纷纷质疑教育并认为“教育是无用的”最有力的回答,而他也主张人们就该问题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展开,并沿此走下去,因为我们与其多说教育,不如多思考、多领悟、多体验、多践行,以“不忘初心”的态度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教育弄得尽可能明白、清楚一些,这才能“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胡塞尔。逻辑研究[M].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薛晓阳。教育原理与策略[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4]叶澜。新基础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英语教学法论文 篇五

英语教学法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针对社会文化学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在社会学领域内的文化学科强调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作为中介来实现人们对知识的学习,可以看到,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文化学领域内的一部分,因而本文通过研究英语教学和社会文化学的相关要点明确如何应用社会文化学在实现英语教学。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英语教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教育领域合作的加强,针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全新看法颠覆了传统教育学视阙下英语教学作为单一语言教学的观点,而将社会文化属性加诸于英语语言教学。因而在此一现实环境下,通过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例来促进英语教学在社会文化要素方面的累积可谓十分重要,社会文化学强调对语言体系的学习过程,同时加重了任务型教学的比例。这些变化都催生了英语教学的现实进展,同时也为社会文化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

社会文化学概念肇始于二十世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著作,维果斯基与传统的心理学家不相同的地方在于他通过将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侧重点的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重视利用方法论来解决人类的心理活动。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研究之中,其有关学习途径的基本思想来源建立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作为前提,将知识和概念建构于学习者的心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入达到对特定社会文化的理解,进而加深语言学的基础与实际应用水平。因而,英语教学便是一种在社会文化影响下进行的语言文化活动,其有关学习的态度、能力、意志等因素均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因而赋予了教学活动本身更多的社会学属性。在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中,对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的关照超过了对语言和教学本身的关照,教学者和学习者都需要明确语言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完成社会文化中关于交流、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具体的语言(英语)只不过是一种可行的载体和手段而已。

二、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已屡见不鲜,比如英国学者Lantolf等人便认为学习者在交际情景中所进行的大部分交际活动都与其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他们使用语言来处理其相应的事务和遭遇。在国内类似的应用也早有研究可查,主要体现在对我国英语教学体制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比如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就针对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应该完善以英语培养为核心、加强英语语言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达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相关的知识性技能。近年来,英语教学在英语学习大纲的变化之下也相应的产生了较多变化,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结合本土社会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环节的自由、平等,减少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尊重学生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实践方式的基础上引导性的进行英语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减轻了英语教学的固有负担,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社会文化学概念进入到英语教学行列中之后,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响应,勇于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发起冲击,不断从现实教学环节中总结经验,并且通过革新思路、改变教学互动环节、进行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力,这既是文化教学领域内关于传统教学的改革方案,也是英语语言教学在我国获得独特生命力的体现。社会文化学将普通的教学、学习模式改为了引导式、互动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应用,在应用层面加深对英语语言的整体理解,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丰富语言见识、增长文化内涵、实现良好的社会文化修为。同时,社会文化学概念也更加深入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之中。通过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论的应用与结合教学的相关论述,基本可以明确目前受到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英语教学已经凸显了其重要性,并不断的丰富其应用前景,即使只是小规模的应用也已经为基于社会文化学的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将其社会文化教学与知识性教学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外国语言教学水平的提升。结语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在现实环境中的应用于发展绝对不只是语言学相关门类中窄小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学这一大分支也该占有一席之地,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在实际的社会文化教学中,英语既起着与中国本土教学文化和西方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也扮演着应用型语言在社会中良好发展的角色,未来,只有深刻的把握社会文化学理论,将英语教学的现实情景之中加入更多社会文化元素才能完善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相关属性,促进社会文化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顾嘉祖。迈向特色创新阶段的我国符号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5):1-2.

[3]Langacker,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II:DescriptiveApplication[M].Stanford:StandfordUniversityPress,.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5篇《英语教学法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7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