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药膳论文(最新5篇)

发布时间

药膳论文 篇一

关键词:肺结核 药膳食疗 护理 中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31-01

1 中医角度的肺结核

传统中医中,肺结核被称“肺痨”,外因是感染了痨虫,内因正是气虚弱,气血不足,耗尽所致。一般出现干咳、痰血、低热、盗汗等症状。病人在术后或者平时可选用一些益气养阴清肺的食品和药物进行药膳食疗。 [1]

2 药膳食疗的运用原则

药膳食疗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病证辩证分型的具体情况,将药物与食物配伍,运用独特的烹调技术,药食共烹而制成色、香、味、形、效俱佳的特殊食品,用于疾病的治疗,达到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 [2]宣扬了我国传统的“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悠久历史。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工作,认为疾病的治疗是“三分治,七分养”,把饮食起居一直放在首位。 [3]

2.1 应用原则。药膳食疗需要遵循中医的辩证思想。中医治疗病人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同是肺结核患者,但是由于个人的体质、患病的程度、患者所处地区、患病的时节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

2.2 选材原则。中医多认为肺结核属肺阴虚而虚热阴伤。治疗时应主滋阴降火,一些辛辣的食品,因其可助虚热炽盛,耗伤本就枯竭的肺之津液,患者应禁用或者慎用。肺结核患者脾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低下,饮食的选择宜清淡而忌过于甘肥油腻。另外,药膳所用的中药材和食材都应认真精选,为保证药膳疗效,对其需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2.3 药物与食材的配伍禁忌。运用药膳食疗时,应注意食物与药物的禁忌,如黄连、甘草、乌梅、桔梗忌猪肉,鳖肉忌薄荷、苋菜,鸡肉忌黄鳝,蜂蜜忌葱,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人参忌萝卜等。

2.4 材料的烹制原则。传统中医认为,一般以蒸、煮、炖、氽等为最佳烹饪法,而煎、炸、爆、烩、炙、炒等法均不宜。器材最好选用砂锅。药膳食疗目的是为了给病人的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在保证药膳具有色、香、味时,尽可能要保留其营养、有效成分,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3 护理的方式

肺结核病人长期接触抗结核药物,不仅会损伤人体正常的细胞,更会降低免疫力。护理中营养支持对满足机体基本需要,增强机体修复能力和抵抗力十分重要。

3.1 心理护理。肺结核的传染性较强,很多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配合治疗,情绪极度不稳定。在膳食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向病人说明膳食的成分,其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及辨证施膳的原理、意义,使病人能够理解配合。 [4]讲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讲解相关知识,宣传药膳食疗配合药物治疗的益处。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患者积极来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药膳食疗护理方案。以下的药膳食疗方法,便于病人在术后以及平时配合其它治疗时做参考使用。材料实惠易采购。

3.2.1 沙参麦冬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250g,北沙参30g,麦门冬20g,蜜枣4个,葱、姜、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北沙参、麦门冬、蜜枣洗净,瘦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将用料一起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旺火煮沸,文火煮一小时后,放入葱、姜、盐、调味品适量即成。

[作用]具有益气养阴、清虚热之功效。只用于肺结核术后病人。但如有王安咳嗽者不宜选用本汤。

3.2.2 鳝鱼汤。

[原料]鳝鱼250g,北沙参10g,百合10g,料酒、葱、姜、盐、味精、高汤适量。

[制法]鳝鱼宰杀后,去头、内脏、骨,洗净切成丝。北沙参洗净切片,百合去皮、老瓣,撕去表皮膜,清水浸泡1~2小时。将高汤旺火烧开后,倒入鳝鱼丝、北沙参、百合、葱、姜、盐、烧开后加入味精适量即可。

[作用]具有清肺养阴止渴、益胃生津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肺结核术后肺肾阴虚病人。

3.2.3 杏仁川贝甲鱼汤。

[原料]甲鱼1只,南杏仁10g,川贝母10g,知母10g。

[制法]甲鱼宰杀后去头须、爪甲,用沸水烫一下,去甲壳、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南杏仁、川贝母、知母洗净,将用料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旺火煮沸,文火煮2小时,调味适量即可食用。

[作用]具有滋养肺肾、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结核术后肺肾阴虚、低热干咳病人。

3.3 其它相关护理。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较大的疾病。在护理中,烹饪的器材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病房里要常常保持通风、整洁、适宜的湿度等,给病人提供最舒适的康复环境。同时给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不能再治疗过程中吸烟、酗酒等。

4 药膳食疗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防治有了更高的要求。 [5]中华药膳食疗已经成为了健康消费的主流,药膳食疗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配合养生,对疾病采取一些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并且无副作用,使身体功能以及精神意志尽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6]我们医护人员可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患病程度、不同患病季节,给每一位治疗的肺结核病人提供单独的药膳食疗护理方案,将我国传统的中医与先进的治疗理念结合起来,对病人的疾病做出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这在心理上对于病人也会是一种更贴切的安慰,使他们不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这样,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角度,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参考文献

[1] 宣正荣。蔡骏,主编。手术前后的护理与调养。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7

[2] 卢咏梅。谢华民。黄李双。食疗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1.9:697~698

[3] 钟玉昆。现代营养食品与保健诀窍[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5

[4] 张雅丽。浅谈辩证施膳在中医护理中的运用。只用中医药杂志,2002.8:46

药膳论文 篇二

记者采访发现,早在“打通任督二脉”之前,刘维忠发展中医药的步子就迈得很大。做厅长4年来,他对中医的“扶持”,渗透到各个方面。例如要求每个西医科室配中医,让西医脱产学习中医,职称考试考中医。

按照甘肃省中医药发展规划,再结合甘肃省人口数,到2015年,甘肃预计每人年均看中医21次。

41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之后,刘维忠自己站在了风口浪尖。

5月26日,甘肃省卫生厅宣传处处长杨敬科说,厅长刘维忠近来压力大,气色不好。

此前,5月22日,刘维忠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则来自卫生厅官网的新闻:甘肃省47名医务骨干参加了“真气运行法”培训班,经9天培训,41人“打通了任督二脉”。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刘维忠此前推崇猪蹄治病、黄花菜治抑郁症等,又被媒体翻了一遍“旧账”。

刘维忠微博回应:打通任督二脉只是让气血更加通畅。

不过,刘维忠推崇的真气运行法(下简称真法),并不认为自己只是让气血通畅。今年2月,甘肃省卫生厅曾发文,号召全省医务人员学习真法。据媒体报道,刘维忠厅长要让全省人人练习此法,以达养生保健,无药治病之效。

真法,是刘维忠发展甘肃中医药的众多创举之一。2008年刘维忠从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一职调任省卫生厅长。4年来,甘肃省卫生系统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颇富争议的中医运动。

西医奖金与中药挂钩

在号召医务人员练习真法前,甘肃省卫生厅已推出诸多措施,扶持中医药发展。比如考核西医科室的中药用量,上不去的扣奖金。

2009年2月,甘肃省卫生厅下发文件,要求“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甘肃省最少每年办两个为期半年的脱产班,每年培养100人以上。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西医大夫张炜报了名。学完中医,他又学了“经典”,还参加了40多人的中医研究生班。按卫生厅文件,研究生班每年每人补助1.2万元。

李丁(化名)是一家三甲医院的西医,他也报名学了中医。他想趁机放个大假,单位还工资照发。

根据甘肃省的文件要求,西医晋升高级职称时必须加考《中医学》,占20%分值。一些西医不能接受,“你们没有事干了吗?”要求取消这个政策。

据刘维忠文章讲述,卫生厅当时压力很大,“只好找省委书记陆浩和省长徐守盛作了批示,《甘肃日报》和甘肃电视台播发了领导批示,这才统一了大家的认识。”

卫生厅要求综合医院成立中医管理科和中医科。刘维忠称,中医管理科就是考核西医科发展中医的情况。并要求每个医院都要考核西医科室中药用量,上不去的扣奖金。

还要求每个西医科室配一名中医,建立西医科室邀请中医师查房、会诊制度。“西医查完房后,中医查,这样中药用量就上去了。”

综合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都必须配中医,“中医和西医同时开展抢救,要让抢救成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

“我们改了等级医院的验收标准。三级、二级医院验收,中医发展情况做到一票否决。中医发展不起来,等级医院不能通过验收,逼着他们发展中医。”刘维忠在文章中总结。

甘肃省卫生厅还曾发文提高中医床位补助,中医科补助提到西医的1.5倍。

根据卫生厅规定,综合医院里的西医科,也必须挂上中医养生知识。天水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大夫说,卫生厅2010年有要求,西医也要开中药。他说自己不懂中药,只好开一些中成药。

中药报销“百分百”

“只要患者吃中药,报销率提高30%。”刘维忠称此举旨在推广使用本地中药材。

5月28日,兰州某三甲医院一名外科主任说,他的科室,现在用中药的人占一半。中药能全部报销,作为西医也能完成“开中药”的任务。“老百姓高兴,我们也高兴。”

2010年3月,甘肃省卫生厅发文要求每个县编10个左右的中医处方,治疗县域内常见病。后来卫生厅与人社厅联合发文,使用这些处方,100%报销。除此,门诊吃中药、使用针灸、拔火罐等疗法,也100%报销。

“患者吃中药,报销费用提高30%。”2011年,刘维忠在《欠发达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与研究》一书中称,此举旨在推广中药材。

一位外科主任说,他读过刘维忠关于医改的论文,其中提到“在综合医院设支持中医奖,哪个西医宣传中医宣传得好,介绍病人到中医科去,就给他奖”。这名主任认为“介绍病人”是将患者当成利益分配工具,“你把老百姓当什么了。”

2010年,甘肃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试点。在全省选1000位“名中医”,每人带1至3名徒弟。省财政给每个师傅补助6000元、每个徒弟3000元。

一家省级医院中医科主任说,他没找到合适的徒弟,最终带了3名西医。

医院须设药膳科

刘维忠推崇药膳。甘肃省3月份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药膳科。在学习中医之后,张炜这名原西医大夫,两个月前被任命为中医管理科科长。

5月29日,张炜说,他上任后通过与医院继续教育科合作,要求全院医务人员都参加中医培训。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魏清琳所在的针灸科,几年前只有一个科室5个床位,现在5个科室,100多床位。

她说,以前做课题,最多3000元经费,现在,中医科研项目成为省重点课题,科研经费有10万元。根据甘肃省卫生厅官网统计,截至今年2月,近5年来,该省立项各级别突出中医特色的课题180多项。

5月29日,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餐厅一角摆放着药酒、粥、猪蹄等添加了中药的药膳。医院张贴有领导视察该院的报纸,大标题是“送水果不如订药膳”。

文中称,领导指示“要逐步改变患者家属亲友探视习惯,将买花、送水果引导为到药膳科订药膳”。

今年3月30日,甘肃省卫生厅与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药膳科”。

甘肃省二院去年刚获批三甲。一名工作人员称,该院的中医参与率达到85%,刘维忠曾多次点名表扬。

刘庆伟(化名)是一家三甲医院的骨科医生。据他讲,舟曲泥石流发生后,一些病人被安排到他们科室。治疗中,有人拿来很多中药,说是卫生厅要求给患者喝。刘庆伟说他不知道这些药什么成分,没敢给病人用。“我们很忙,他(刘维忠)自己玩吧。”

“把西医说得一文不值,把中医说神了。”刘庆伟觉得,这不是科学态度。

根据刘维忠自述,几年前,甘南发生甲流疫情导致两个病人昏迷。院长打电话给他,刘维忠说:“用上中药,人死了我不找你麻烦,不用中药,人死了我要找你麻烦。”

“我有个经验,病人做完手术后吃猪蹄子或通过胃管灌些猪蹄子煮的汤,7天左右伤口就长好了。”无论写文章还是微博,刘维忠很多次提到猪蹄的疗效,也因此被网友戏称“猪蹄厅长”。

他曾说省内医院重点科室都在用猪蹄,“效果非常好。”5月29日,两名不愿具名的ICU医生说,猪蹄是营养学的事,与治病救人没关系。他们称并未使用猪蹄。

一名三甲医院的中医科主任担心,刘维忠把中医说得太玄了,反而可能会害了中医。

西医出身迷中医

一名医生发现,无论会议是什么内容,刘维忠必然会谈到中医。

熟悉刘维忠的人,对他的印象是不循规蹈矩,办事干脆。一位卫生厅人员称,刘维忠执行力很强。

任督二脉事件后,刘维忠一直未接受采访。在回复记者的短信中,刘维忠说“不能采访,会影响这项事业”。

6月3日,兰州市城关区,省卫生厅家属院门口,畅家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搞装修。工作人员说,这是按照市卫生局要求的统一标准在装修。他们为此扩租了200平米,设置中医病区。这名工作人员说,服务中心夏天每天十几个病人,冬天不过四五十人。不知道以后服务中心如何生存。

在刘维忠居住的单元门口的墙上,挂着中药养生食谱。小区内的墙上,挂着春、夏、秋、冬四季养生的宣传板。

兰大一院的刘东汉教授,是刘维忠最推崇的中医之一。5月27日,刘东汉说,刘维忠虽然大学学的是西医,但是个地道的中医信徒。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西医传入中国也就100多年的历史。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看病只能靠中医……”刘维忠认为,中医和西医相比有不少优势。

刘维忠1978年至1982年在兰州医学院读书。甘肃省中医界流传着刘维忠学中医的故事,说每到寒暑假,同学们都回家,唯有他跑到兰大一院实习,抄中药方子,刘东汉是他当时的老师之一。

刘东汉了解到,刘维忠在农村老家的母亲是一名土中医,很会用中药。

中医食疗药膳论文 篇三

题目:浅谈中医食疗与五行结合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

摘 要:中医食疗是通过调节理饮食结构、改变饮食不合理性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 五行即金、木、火、土、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构成物质世界, 维持自然界的相对稳定。食物也可对应五行中的不同属性, 中医食疗即探讨个体五行与食物五行的相互作用关系, 参考个体的实际情况、季节变化和一天中的五行周期合理搭配食物, 达到养生的目的。

关键词:食疗; 养生; 五行; 五味; 中医护理

中医食疗是人们运用于养生的传统习惯, 通过中医理论调理饮食结构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中医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人体各项脏器的功能, 使人自身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1]。但是不同食物有着其特定的性质, 这些性质又对应着五行中不同的属性。本研究探讨中医食疗与五行的关系, 并将其相结合用于现代养生, 现报告如下。

1 食物与五行。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机制。五行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 具有广泛的涵义, 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机制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 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即五行相生。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即五行相克。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 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2-3]。

食物中的五行。

一般来说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各以白、绿、黑、红、黄五色代表;白色食物代表金:百合、杏仁、莲子、银耳、山药、白果、白萝卜、洋葱、梨、冰冻食物、动物肺、肠等;绿色食物代表木:有白菜、甘蓝和菠菜等各式蔬菜, 其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 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黑色食物代表水:有黑豆、黑芝麻、香菇、黑枣、桂圆、乌梅和蓝莓等, 含黑色素, 有助提高与其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和生殖系统功能;黄色食物代表土:有牛肉、羊肉、狗肉、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等;红色食物代表火:有西红柿、红椒和红萝卜等, 有助循环系统健康[4]。五味中酸属木, 苦属火, 辣属金, 咸属水, 甜属土[5]。

2 五行差异与个体喜好。

个体差异与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每个人出生时就注定了他的五行属性。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学说[6], 金属性的人偏爱吃土、金属性食物, 如甜食、肉、豆制品等;木属性的人偏爱吃木、水类食物, 如蔬菜、青梅, 喜欢喝茶、菜汤, 吃鱼、海蜇等爽口的咸味, 而不爱甜味;水属性的人偏爱吃水、金类食物, 如海鲜, 特别是贝壳类的海产品, 而且口味偏咸。火属性人偏爱吃木、火类食物, 能吃味道偏苦的食物。土属性的人偏爱吃肉类、南瓜、红辣椒、西红柿等。

属性不同饮食也有不同。

中医食疗与五行不可分割, 应命中所需, 多进食有助生旺的食品, 就能“自行”调节机体。相生相克密不可分, 相生相克的良好平衡, 使万物正常存在, 身体才可以健康[6]。食疗就是根据个体实际情况, 适当补充人体所需, 达到调节机体、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木旺土弱应用五行土来补, 应多吃肉类、南瓜、甜品、黄豆等。依照五行相生的原则, 木旺的人应该多亲近金、土属性的物品, 在饮食上宜多吃苦、甜的食品, 颜色则以白和黄为主;火旺的人, 火旺水枯, 应该多吃水属性的食物, 如海鲜、黑豆、黑芝麻、香菇等黑色食品, 颜色以黑色为主。现代医学认为, 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 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功效;金旺克木, 补木平衡, 金旺的人应该补充木类食物, 如木瓜、蔬菜和柠檬等;水旺的人, 水旺火弱, 应补火调运, 食用如狗肉、羊肉、山楂、西红柿、西瓜等;土旺的人, 应多吃土属性的食物如红薯、玉米和黄豆等, 木克土, 土多木来抑, 也要适当吃五行属木的食物, 如蔬菜、粗纤维食品、柠檬等。

人体器官与五行。

人体是一个独立的完整单元, 医学的五行学说将人体各部分也分别划分为金、木、火、土、水五大类[7-8]。属于金的有肺、大肠、鼻、皮肤和毛发;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豆芽、蛋白、银耳等白色食物具有健肺爽声, 祛痰的功效, 并能促进肠胃蠕动, 提高新陈代谢, 使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属于木的有肝脏、胆囊、眼睛;绿色蔬菜含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 能加速体内多余废物的排出。属于水的有肾脏、膀胱、耳和骨骼;与之对应的是黑豆、香菇、黑芝麻、黑枣、桂圆、乌梅、木耳等黑色食物, 具有固肾强骨的功效, 经常摄取有助提高与肾、膀胱和骨骼系统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和生殖系统功能。属于火的有心、小肠和舌;红豆、红枣、红辣椒、番茄、胡萝卜等红色食物属于五行中的火, 含丰富的降血压物质, 使血管强壮, 有助循环系统健康。属于土的有脾脏、胃、口腔和肌肉;脾脏、胃属土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 所对应的是玉米、黄豆、南瓜、甘薯等黄色食物, 经常食用黄色食物能够使脾、胃调和, 新陈代谢正常[9]。

3 五行在中医食疗中的应用。

中医食疗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人体的器官及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10-11], 以及阐释其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以五行辩证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 尽力适应内部自然规律以有益于健康。掌握人体的运行机制以防病、治病, 取得了无比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如望诊时, 绿色多属肝风[12], 红色多属心火, 黄色多属脾湿, 白色多属肺寒, 黑色多属肾虚。用药时, 酸味入肝, 苦味入心, 甘味入脾, 辛味入肺, 咸味入肾等[13]。运用生克、乘侮等变化来说明五脏之间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联系。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食之味有与病相宜, 有与身为害, 若得宜则补体, 害则成疾”[14]。所以中医建议食疗时一定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季节变化和一天中的五行周期给出合理的食物搭配, 不能千篇一律。即便是成方的应用也不要拘泥, 需在医师和膳食厨师的指导下, 根据年龄、性别和体质差异, 顺应季节、日辰变化, 适度调整剂量或药、食物的结构。同时要注意适量, 适度原则, 不可凭嗜好而过偏。食补时要清楚地认识到无论多好的食材, 都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应适可而止。

参考文献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张大生。黄帝内经[M].兰州:天津古籍出版社, ≮www.chayi5.com≯2007.

[3]张安玲, 徐胤聪。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4]方瑾, 张佳乐。基于《黄帝内经》思想探析《饮食须知》的养生观[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9 (2) :114-116.

[5]焦如春, 邱凤喜, 叶超, 等。五味与五行配属理论与临床用药[J].中医杂志, 2015, 56 (16) :1359-1361.

药膳论文 篇四

药膳是文明的象征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不得不在自然界觅食,那时药物和食物是无法分开的。只有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有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和烹饪经验之后,才诞生了药膳。因此,药膳应该算得上是文明的象征。

有研究称,最早关于“药膳”这个词的记载,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其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宋史・张观传》还有“蚤起奉药膳”的记载。史书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丰富的药膳知识,并出现了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

东汉末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大枣、人参、枸杞、五味子、地黄、薏苡仁、茯苓、沙参、生姜、葱白、当归、贝母、杏仁、乌梅、鹿茸、核桃、莲子、蜂蜜、龙眼、百合、附子等,直到如今都是公认的具有药性的食物,常作为配制药膳的原料。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进一步发展了中医理论,在治疗上除了用药外,还采用了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瓜蒂散、十枣汤、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等。

宋元时期为食疗药膳学全面发展时期。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圣惠方》专设“食治门”,记载药膳方剂160首,可以治疗28种病症,且药膳以粥、羹、饼、茶等多种剂型出现。

良药也能可口

药膳食品,如果放在现代,可以算为功能性食品。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有些人,特别是儿童多畏其苦而拒绝服药。而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良药不再苦口也能可口。因此,有人评价药膳满足了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

药膳治病也养生

归纳药膳的作用,主要有两点:治病和养生,这是它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以药膳为主治疗疾病,历代均有成例。比如甘麦大枣汤可以治妇人脏躁,生姜当归羊肉汤可治产后血虚,麦门冬煎有“补中益心、悦颜色、安神益气”之效,可治心气虚引起的烦躁、失眠等。

在养生方面,药膳更是成为近代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基础。比如滋补膳食,《十药神书》中的大枣人参汤具有益气补血、助阳润肠等作用;《食鉴本草》中的猪肾酒,可治肾虚腰痛;《遵生八笺》中的黄精饼,具有补肺清肺作用,等等。另外,还有多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药膳佳肴。如元代《山家清供》中的蜜渍梅花、梅花脯,以及枸杞茶、玉磨茶、参杞酒等。

药膳使用4原则

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但在应用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原则一:注重整体。

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接受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比如“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再比如久居南方的人地处炎热潮湿,饮食则应多清凉甘淡,在药膳选料上也必须贯彻这一原则。

原则二:辨证施膳。

辨证施膳是从辨证论治发展而来的。它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阴阳属性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作为指导,针对患者的证候,根据“五味相调,性味相连”的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法则,应用相关的食物和药膳治疗调养,以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膳食基本上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专病食谱4大类。比如同为慢性胃炎患者,若证属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若证属胃阴虚者,宜服玉石梅楂饮等。

原则三:不能代替药物。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虽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总之,二者是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相互补充,增加疗效。

原则四:不可滥用。

药膳中有药物成分,必须讲究适量和使用疗程,并不是药物量越多越好,更不是使用时间越长越好。比如人参乌鸡汤虽是一款不错的滋补药膳,假如人参超量,就会引起肝损伤,严重者甚至有性命危险。若是长期喝这款汤,也会引起阴阳失调。所以,使用药膳切忌“滥”。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请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然后再考虑是否继续食用。

常用药膳分类

按功用分类,药膳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养生保健延寿类 包括补益气血药膳(如十全大补汤、八珍糕)、调补阴阳药膳(如桑椹膏、冬虫夏草老鸭汤)、调理五脏药膳(如健脾膏、补肾膏)、益智药膳(如酸枣仁粥、柏子仁炖猪心)、明目药膳(如黄连羊肝丸、决明子鸡肝汤)、聪耳药膳(如磁石粥、清肝聪耳李实脯)、延年益寿药膳(如清宫寿桃丸、茯苓夹饼)等。

中医食疗药膳论文 篇五

题目:浅析《滇南本草》与现代食疗养生

关键词:《滇南本草》; 食疗养生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 有些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500多年前的兰茂先生, 经长期实践总结了应用药物和食物对身体进行治病和调理的经验, 撰写了《滇南本草》, 它不仅是一部价值很高的药物学专着, 为现代云南医药的研究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且十分注重食疗的作用, 对现代食疗养生具有指导意义。书中收载了药物近500种, 涉及当今生活中常见九个类别近百种的食物。通过学习, 浅析兰茂先生对食物的药用价值和运用方法。现分类举例浅述如下。

1 蔬菜类。

《滇南本草》收载的蔬菜类有“藕、金针菜、苤蓝、白菜、青菜、芥菜、萝卜、黄芽白菜、甜菜、菠菜、莴笋、茄子、慈姑、芋头、葱白、韭菜、大蒜 (青蒜) 、茭瓜、茼蒿”等。

以藕为例, “藕, 味甘、平, 多服润肠肺, 生津液…生食令人冷中, 熟食补五脏”[1]。其中藕节是具有止血功能传统的中药, 现代研究认为, 莲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鞣质、多酚化合物、钙、磷、铁等, 具有补血、抗氧化、抗癌等多种食疗效果[2]。

2 水果类。

《滇南本草》收载的水果有“石榴、山楂、枇杷、花红果、苹果、杏、桃、樱桃、李子、梨、菠萝蜜、桑葚子、拐枣、葡萄、橙子、龙眼、荔枝、甘蔗、荸荠、无花果”。

以苹果为例, “苹果, 气味甘、微酸, 无毒。主治脾虚火盛, 补中益气。同酒食治筋骨疼痛, 用蜜酿, 久服延年之品也…”现代研究认为, 苹果含多酚、三铁、果胶、膳食纤维, 具有抗癌、降血压、增强记忆力、促进发育、减肥、促进睡眠的作用。

3 瓜类。

《滇南本草》收载的瓜类有“冬瓜、西瓜、黄瓜、南瓜、甜瓜、葫芦、丝瓜、苦瓜”等。

其中记载的丝瓜“味甘, 性凉, 无毒。主治解热、凉血、通经、下乳汁、利肠胃, 并治痰火及痈疽疮、胎毒”。丝瓜络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的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 丝瓜煎服能治咳嗽多痰[4], 丝瓜果实甘、寒、无毒, 入肝、胃经, 可治身热烦渴, 痰喘咳嗽, 肠风痔漏, 崩带血淋, 疔疮, 乳汁不通, 痈肿等病[5]。

4 豆类。

《滇南本草》中收载的豆类有“南扁豆、毛豆、红豆、刀豆、蚕豆、豇豆”。

“蚕豆”的功效记载为“味甘、性温。开胃健脾, 强精益智, 多服则下气, 眼热”, 现代研究认为蚕豆含有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维生素B1、B2等。丰富的蛋白质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还能延缓动脉硬化症状;胆脂和磷脂能加强神经细胞的传递, 增强记忆力;其中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 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我国膳食结构中, 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豆类作物[6], 具有健脾、利湿、降血脂的功效[7]。

5 粮食类。

《滇南本草》记载的粮食类药材有“大麦芽、粳粟米、稷米、野粟、粟米、秫米、玉蜀黍”。

其中“麦芽、谷芽、浮小麦”均是传统的中药材, 书中所记载的“玉蜀黍, 气味甘, 平。无毒。主治调胃和中, 祛湿, 散火清热。所以, 今多用此造酒, 最良。”“玉蜀黍”即被称为黄金作物的“玉米”, 含有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具有保护眼睛、抗衰老、抗癌、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功能[8]。

6 河鲜类。

《滇南本草》中记载的河鲜类药材有“田螺、南螺、旱螺、滇池赤虾、白虾、山螃蟹、蟹、白鱼、鲫鱼、鲤鱼、金线鱼、青鱼、泥鳅、花鱼、鳝鱼、乌鱼”。

其中“鲫鱼, 味甘。和五脏, 通血脉。与无味煮食, 补虚损, 温中下气, 痢疾痔漏之症。作美羹, 治胃弱而补中;又治妇人阴疳诸疮;又杀虫消积”。现代研究表明鲫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族、B族, 具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 活血通脉, 温中下气, 主要治疗脾胃虚弱, 纳少无力、痢疾、便血、水肿、淋病、痛肿、溃疡、糖尿病、气管炎、哮喘等。鱼卵亦用于调中补气[9]。

7 小结。

随着历史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很多食物也是药物, 能起到配合治疗的积极作用, 通过饮食即达到治病养生的作用。《滇南本草》是一部富有特色的地方性本草专着, 通过研究书中收载的药食同源的药材, 对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养生理论, 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乃义, 于兰馥。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

[2]张长贵, 董加宝, 王祯旭, 等。莲藕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1 (2) :22-24.

[3]王皎, 李赫宇, 刘岱琳, 等。苹果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0 (1) :164-168.

[4]朱清阳。自疗保健窍点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49-64.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 (上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5:791-795.

[6]吴广辉, 毕韬韬。蚕豆的开发利用[J].粮油加工, 2010, 6:115-117.

[7]李爱萍, 郑开斌, 蔡宣梅。蚕豆的利用价值[J].粮油食品科技, 2001, 9 (4) :45-4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药膳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4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