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班门弄斧议论文【精选7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7篇《班门弄斧议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班门弄斧议论文 篇一

一、“契机”创新。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曾获得“世界邮政日”征文一等奖的辽宁省学生曾晖在总结经验时写道:“苦思冥想几天,也没想出一个思路,收到朋友来信,我脑子里便来了灵感。”“找准契机就把握住了纲领,我写得很轻松,很潇洒,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拨弄”、引导,为学生作文提供契机。

二、“逆转”创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是逆转达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三、“求异”创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学史上有许多求异创新的成功范例。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然而互相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雨飞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曾有一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前者为“常规”,后者就是“求异”。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毛遂自荐”与“自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对终身制);再如“物极必反”与“物极未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大器晚成”与“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与“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辩证求异正反说理的能力。

班门弄斧议论文 篇二

要在作文教学中建构人文氛围,首先要贯彻以人为本,力求丰富学生的心灵,表现他们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作文中表现完善的人格。由于人的个性的独特性,加上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家庭环境影响的相对差异,他们写出的作品不应千人一面,千口一腔,而应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为此,我们鼓励学生要充分表现渗透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和人性感受,使他们能充分展现个性,写出心画心声。写这种真情实感的文章,往往能使学生充分体悟出语言的妙处,学会驾驭语言的本领,这就是唐代的韩愈所说的“气盛而言宜”的道理。汉语本身具有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人文精神,比较含蓄,注重内涵,注重用形象说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认为写富有个性的、表现真实情愫的文章,有利于掌握汉语的奥秘。

由于贯彻了以人为本,很多同学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生活,有的写“我的唠叨妈妈”,过去嫌弃。现在理解了。有的写父母都在外忙生意,把女儿扔给年迈的外公外婆。“似乎不疼爱我了”,后来也知道做父母的艰辛,体会到他们的难处。有的甚至写出由于父亲有了外遇导致父母离异,做儿子的实在忍受不了妈妈以泪洗面的懦弱,愤而离家南下,捣毁了父亲和那“小妖精”的“安乐窝”,当看到不满周岁的小男孩被得嚎啕大哭时,“我”震颤了,“我是受伤害者,我不能因为自己的鲁莽再去伤害那个小弟弟”。还有的写自己随母亲改嫁来到新家,总觉得继父是个环卫工人,没地位。后来在自己生病时,继父深夜抱“我”去医院,在“我”住院期间他又守在我床边三个晚上,“他的真情终于融化了我心中的坚冰”。这些富有个性色彩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彰显了人文精神,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其次,我认为要弘扬人文精神,开放学生心灵,必须有一种宽松的环境,制造一种平等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有一种民主的心态去写开放自主的内容,这样才能充分引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发挥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才能使他们在文章里敢想敢说,敢问敢作,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探究的快乐。

班门弄斧议论文 篇三

相传,李白死后葬在采石江畔,来往的文人墨客总爱在他的墓前提诗。一日,一位名曰梅之涣的文人经过,见此情景,便愤然在墓前提曰:“采石江畔一坏土,李白诗名传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其是在讽刺那些自不量力的人,这便是班门弄斧的典故。我对梅之涣的认识不敢恭维。

我认为敢于在名家前面显示才能、提出异议的人往往自我意思强,能大胆的表现自己。老子说过“自胜者强”,现代革命家也说:“人就是应该有顽强表现自己的精神。”伯乐当年发现千里马,不也就是千里马不凡的一声长嘶吗?《史记》写毛遂自荐时,面对平原君的不信任,毛遂的一番论述颇为精彩:“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你看到这锥子,要是你早点把它放在袋里,难道光露个尖儿吗?”毛遂自比冒尖的锥子,而他正是具有了这种自我意识才赢得了展示才能、留名青史的机会。反之,若不敢在鲁班门前耍耍“大斧”,就没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岂不碌碌一生?

同时,“班门弄斧”贵在于有认真的科学态度,向权威提出质疑,不人云亦云。富兰克林就敢于向权威挑战,以风筝试验了巴黎皇家学院罗勤院长的观点,证实打雷是一种放电现象。我国女科学家修瑞娟也是如此,敢于提出不同观点,最终她的微循环机制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被称为“修氏理论”。其实,“大斧”到底“耍”得是否完美并不重要,至多在高手面前露个破绽,贻笑大方,总比那些怯懦保守而又自高自狭的“老朽”强上千倍万倍。

班门弄斧议论文 篇四

一、单字激活,赋予动态美

古人作文、写诗最讲究炼字造句,炼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精心挑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很多的古诗词往往因为一个动词的妙用而意境顿出,这也就有了贾岛“推敲”的千古美谈,再看看“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些诗句中“绿”、“闹”、“说”这三个动词的妙用,使得诗句的意境幽美而深远,诗意醇厚而浓香。

对于像“墙”、“桥”、“窗”、“路”……这样单个名词的话题作文,拟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紧扣话题,精心选择一两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文章的标题就会眉目传情,双眸生辉。例如:

1.以“墙”为话题:掀掉心灵之墙;打造“穿透”心墙之术;高墙内外的期盼

2.以“窗”为话题:擦亮你的窗口;别关上你心灵之窗

3.以“桥”为话题:搭起生命之桥;守住你精神家园的大门;理解,串起你我他

4.以“路”为话题: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在你脚下;人生短暂,紧要处就几步

5.以“树”为话题:头顶烈日,脚踏大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匍匐大地,根深才能叶茂

6.以“灯”为话题:黑暗中的使者;点亮心灵那盏灯;来自灯的温馨;人生航行需要航标灯

二、巧借诗词,翻出新意美

古典诗词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借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美好意境的回味,又能引发人们对当今现实的深刻认识。如:

1.教室里头夸先进,听取掌声一片

2.才气才露尖尖角

3.失败不是无情物

4.“减”学生苦,“增”学生苦

5.人生自古谁无搏?

6.我寄希望与明日

7.问君何能尔,努力能成功

8.师言抵万金

以上标题是以学生谈学习为话题的拟题,借诗的形象,翻出新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利用修辞,增强情趣美

修辞就像是一道大餐中的食盐,缺其不可。用好了修辞,就会使标题有新意,有情趣,从而熠熠生辉。如:

1.拟人:草原在哭泣;小鸟在呼唤;绿化,绣出一片新天地;归来吧,自信!;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2.夸张:减负刮起“龙卷风”;千年等一回;师怒一声吼,地球抖三抖;千年月色,万年情

3.对偶:坐着读书,站着做人

4.比喻:诚信是金;尊重是张通行证;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5.对比:鲜花与荆棘;勤奋与懒惰

6.顶真:读书乐,乐读书

7.回文:“打假”岂能“假打”

8.反语:培养不孝儿女八招

这些标题运用了修辞,因而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脍炙人口。

四、巧卖“关子”,妙设悬念美

评书表演艺术家之所以能让观众、听众欲罢不能,除了故事精彩,情节生动,和其娓娓道来,妙语连珠的精湛技艺外,还在于他们对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们总是在情节的最关键之处打住,给听众留下一个悬念。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标题的拟定,也可以翻新俗语或成语,以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悬念。如:理直“气”壮;班门弄斧又何妨;做“贼”心不虚;临时抱佛脚也管用;旁观者未必“清”;成人之美非君子;弄虚作假升级版;“破罐子”不破摔。

也可以巧卖关子,留点悬念,以吊读者的胃口。如:欢笑中的叹息;追求生活中的那截树枝;十六岁,老朽了;考试魔鬼定律;两个女孩一台戏;一只老鼠的手记;谁的眼泪在飞;我与168,不得不说的故事。

以上作文标题,个个都吊足读者的胃口。其实,在拟定文章标题方面,除了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露一点,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外,记叙文的标题大多可以含蓄一点,诗意一点,不把话说实说尽,给读者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这样的题目才更有吸引力。

五、巧用歌词诗词,转换意境美

话题作文的拟题,也可以根据话题的需要,正面模仿或反面模仿名句名诗、俗语或成语,为我所用,从而展示出文章标题独特的艺术魅力。请看:

1.“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2.“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4.“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6.“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7.“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8.“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再比如巧借俗语、成语等:

1.君子动口不动手

2.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3.弄斧定要到班门

4.道是无情却有情

5.有心本可贵,诚信价更高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每逢佳节倍思“清”

8.“忠言”也要“顺耳”

六、巧用标点,构筑形式美

有人说,标点是“无声的符号,有声的语言”,此话不假。不少优秀的文章,精美的段落,总是巧妙地借用标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正如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句:“活该。”一个句号,力透纸背,对法海之流予以辛辣的讽刺。此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系列的标点符号,巧妙而准确地表情达意。

在近年来的中考中,不少考场作文的标题也成功地靠妙用标点,巧配文字,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增添了文章标题的形式美。如:

1.成功的伴侣――诚信

2.诚信,难道也要“出口”转“内销”?

3.那人,那山,那狗

4.生活――网?网!

5.,?!……与他

6.5〈2=0

7.?+。=!

8.爱?爱!

巧用标点,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也增加了标题的意蕴,使文章的标题更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上面的《,?!……与他》,用文题中的四个标点写出了他“豆芽菜似的身材,爱发问的习惯,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产生了“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艺术效果。再比如《5〈2=0》,用文题中的数字和符号“〈”“=”组合,反映了当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的情况:在学校五天的学习,比不上双休日里的放松,最终教学效果等于零。既形象、生动,又含有哲理,是一种有个性的创意。再如《?+。=!》,网瘾使“他”陷入困境,学业一落千丈,父母老师伤透了心,怎么办?最后经过家长、老师的一番开导,“他”终于结束了那场令人不堪回首的噩梦,句号用来表示悔过和醒悟。经过努力,“他”成功了,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班门弄斧议论文 篇五

阎都督摆宴的目的,是想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他女婿的才华,让其女婿将早已精心准备好的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届时假装即席而作,好在众文士面前炫耀一番。于是。酒过三巡之后,阎都督提议大家即席题诗作赋,以助酒兴。

在座的宾客,知道内情的纷纷谦让,不明就里的却一个个摇头晃脑,浅唱低吟,引得阎都督与其女婿暗自窃笑。正在兴头上的阎都督心想,久闻王勃大名,也看过他一些佳作,但不知他能否“七步成诗”、有没有即席作赋的真功夫,于是便请王勃当场献技。想不到王子安竟毫不谦让,拿起狼毫,饱蘸浓笔走龙蛇起来。这不仅使阎都督大感意外,就连在座的众宾客也都斜眼看着王勃,以为他写的也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文字而已。好在阎都督也是精通诗文,颇有识才之能,惜才之德,当他看到王勃下笔如烟云,满纸皆繁丽,字字胜珠玑时,开始惊奇了。特别是当他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绝妙佳句时禁不住拍案叫绝,抚掌赞叹道:“真天才也,当垂不朽矣!”于是。阎都督当即示意其女婿不必再“班门弄斧”了,并诚心诚意地邀请王勃坐到自己的身边,命人将王勃的《滕王阁序》精心装裱,高悬大厅中堂;又命将此“序”刻石勒碑,让其与滕王阁共存同辉。阎都督这一慧眼识才,礼贤下士的举动,引来满堂的喝彩叫好声。

散席后,阎都督又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家里做客。让座献茶后,叫来夫人和孩子与王勃见礼。他亲自陪同王勃在都督府的后花园游览,时而饮酒赏菊,时而临池观鱼。时而谈诗论文,时而感叹人生,真有相见恨晚、忘年至交的味道。

班门弄斧议论文 篇六

论文摘要: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联系写作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和纽带。写作教学内容从知识到经验再到活动,逐步摆脱现论对人的异化,走向后现代化。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由于课程的哲学观、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变化。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表现为追求知识多元化;重视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等,它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联系写作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和纽带。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课程的哲学观、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变化。写作教学内容从知识到经验再到活动,逐步摆脱现论对人的异化,走向后现代化。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表现为追求知识多元化;依赖于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等几个方面。

一、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多元化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是被赋予的、归属性的,因此也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和永恒的。而后现代主义在知识观上,反对现代元叙事,强调知识的个人化、境域化、建构性;在课程观上,认为课程是提供给学生的现实机遇,是学生的生成与创造过程,强调开放性、多元性、内在性。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的多元化。

首先,是写作题材知识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日益变得丰富和多姿多彩。中学生在学校可以感受到不同老师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的知识面。在家里可以感受到不同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刺激。在社会,各种报刊杂志各种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完全把中学生卷入一个无所不及的信息圈。中学生已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此,中学生作文题材变得异常丰富。试看以下一些作文题就可略知一二:《网为何物,恐龙飞舞》、《向前看向钱看》、《搞笑课堂one and two》、《老师们的兵器谱》、《老鼠夫妇西行记》、《一个太空人的遭遇》。成长中的中学生往往对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他们尽可能接触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们的某些见识甚至超过教师和家长。因此,作文教学中题材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

其次,是写作语言知识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力图对基础主义的颠覆,对主流话语的颠覆。这一颠覆解放了边缘的、被压倒的话语,使“他者”走上了舞台,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德里达主张“撒播”和“延异”,利奥塔高呼“向统一性开战”。后现代主义主张一切人的声音。后现代主义对话语霸权的颠覆,形成写作语言知识的多元化。当前中学生对生活广泛关注,对知识不断获取,加之电影电视的广泛普及和网络的普遍运用,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语言。中学生迫不急待地应用到作文中来。如“美眉”“菜鸟”、“大虾”、“灌水”、“顶”、“7456”,等等。这种网络语言经常性被学生应用到作文中来,虽然遭到老师的批评,但作文中依然屡见不鲜。再加作文中英语语言的夹杂,文言文语言的夹杂,中学生作文语言自然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推出的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中,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生态化。杜威把教育看做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经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经验充满思考,能够产生智慧。因此,课程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学生在校的经验之中。泰勒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所处的环境作出的反应而产生的。”?? ?“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行动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泰勒认为,教师需要建构多方面的情境,以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与情境发生交互作用而获得教师所期望的那类经验。后现代主义课程认为学生个人的写作学习经验是复杂的,不可控制的。

首先,学生的经验不仅仅是外显的行动,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不仅仅是理性化的智力,也是非理性化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具有主动性、多样化的特征。

其次,经验产生于生态化的背景,这些生态化的背景,尤其是校外的因素,是很难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隐蔽课程的影响。因此,经验的产生实际上处于一种类似“混沌”的状态,其规律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

再次,相对于既定目标而言,经验可能是负向的,它会抵制目标的贯彻。在后现代社会,社会民主化,开放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作文立意表现得越来越多样化。如常见的议论文中,学生反其意而行之的大有人在。如“近墨者未必黑”,学生认为自己身正,近墨也没什么了不起。“弄斧到班门”,学生认为到鲁班门前弄大斧,才算真正找到了行家,才可增长自己的见识,砥砺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生们在作文中思古抒怀,品评古人,点拨名人。这些都是产生于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学生任由自己的思维奔驰在写作内容的原野上。

三、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是由学生在学校所从事的各种学习活动所构成的,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活动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析;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发现写作相关的知识、感受了生活意义,由此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反思与体验,达到写作经验的生成。写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最好方式。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能够心驰神游,思想自由,获得写作的最佳灵感。写作活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往往给学生个体带来写作上的启发,客观上促使了写作内容的生成。

总之,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差异、多元、以及创造性、开放性等,打破了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学生被动、统一接受、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等现状,在知识、经验、活动等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8.

[2]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1.194.

[3]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6.

[4]勒于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1-192.

班门弄斧议论文 篇七

这天因为要弹棉花,做被子,街坊告诉我,潘家园东里有一家棉花弹得最好。于是我抱着一大包棉花找了去,顺3号楼往东走,没见着弹棉花的,却见着一座斑驳的老房,沿着老房往里走,发现里面还有一座大殿,东边残留着一段比较长的红墙。我二话没说,撂下棉花,直奔家取了相机――先留几张片子吧。晚上回家查了查,知道那是清朝顺治年间豪格王爷的长眠之处。

谦虚使人掉脑袋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深夜,皇太极连接班人都没来得及定,就一命呜呼了。他白天还忙里忙外,晚上就不行啦。你说这人经得住什么?皇太极尸体刚凉,也就是第6天,争夺老大位子的激烈争斗就在一家人之间打响了。

老大位子谁坐,按照游戏规则,应当由当时7个最有地位的人商定。这7个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谁不想当老大?

其中最有资格的,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弟弟多尔衮,两个人各有一拨势力。老帮主的那拨马仔都拥护豪格当老大,多尔衮的那拨人都拥护自己多哥。在中国历史上,老大嗝儿屁了,要么长子接位,要么弟弟掌权,哪个都有效。

十四日一大清早,拥护豪格当老大的马仔们,就在大清门前成群结队地发誓,一定要咱们豪哥当老大,这样咱们一辈子都能吃香的喝辣的,谁反对就谁,并且调来了护卫营,把商定继位者的会议地点――崇政殿给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大清门也增加了人手。那阵势,只要豪格不手软,一声令下,把不拥护自己的人全做了,然后对外宣称他们谋反,齐活。

可人这种动物,有时候,就败在一念之差。

崇政殿的东庑殿上,会议正式开始,由礼亲王代善主持。一上来就站出俩马仔,提议皇长子继承老大位子。多尔衮一听就急了,大声呵斥:你们俩人说这话不够斤两,“下去!”这俩马仔也不是好惹的,他们的手下已经把这里包围了。多尔衮见势头不妙,想退。这时候豫郡王多铎也急了,嚷着:“你要是不做老大,那这个老大就得是我!太祖遗诏里可有我的名字。”多尔衮见又出来一个竞争对手,就劝他说:“那个遗诏里面不光是你一个人的名字,还有豪格呐。”多铎小声嘟囔着:“不让我当,也行,那就让代老哥当。”代善心说了:就这架势,我敢当吗?于是说自己骨头老了,当不了老大,还是叫皇上的长子来担纲吧。

这时候,一切都变得对豪格有利。优势有时候变成劣势,就在于优势这个东西太麻痹人了。豪格琢磨大局已定,马上就要做老大了,玩儿个谦虚吧,就冲大家伙说:“我福少德薄,哪能担当得起?”豪格本想这样一来,自己的人再一忽悠,顺势坐上老大的位子,显得多有档次。

谁知郑亲王济尔哈朗说,既然豪格自己已经放弃了,那就让豪格的弟弟福临继位吧。多尔衮也顺水推舟,说:“皇子里面,长子豪格说不干,那就让弟弟来吧。只是他年龄偏小,这样吧,就让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帮助他管管事。”于是顺治继位,多尔衮辅政。豪格从此不仅失去了帮主地位,最后还失去了性命。

一张臭嘴丢了命

豪格错失老大位子,心里堵得慌,仗着皇兄的地位,没事儿的时候就和马仔们说:“多尔衮有什么本事?我们都是一家人,谁不知道谁呀!就他那个身子骨,别的不成,就会得病。他不是个有福气的人啊,活不了多久……”这话背地里说说也就罢了,可他豪格浑不吝,到处嚷嚷。

顺治上台第一年(1644)刚7个月的时候,豪格的一个马仔,据说还是什么八旗的最高将领,可能是被人策反了,出来举报豪格“图谋不轨”,散布危害多尔衮的言论。“图谋不轨”是杀头的罪,何况多尔衮还是摄政王。多尔衮立马召集诸大臣开会,先把豪格的得力马仔们一个个给杀了,罪名是“附王为乱”。轮到处理豪格的时候,皇上急得没法,想出一主意,整天地哭,茶不思饭不想。多尔衮一看皇上都这样了,就暂时饶了豪格的项上人头。又过了仨月,顺治迁都北京,高兴,一个劲儿地给手下们加官进爵,借此机会,豪格又恢复肃亲王爵位。

顺治三年(1646)三月,多尔衮命豪格率兵去打张献忠。豪格不愿意去,心里一大堆意见,一去两年,还就真把张献忠灭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张献忠在一座古塔中见着一块石碑,那上面刻写着这样的文字:“造者于化龙,拆者张献忠。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说的就是他早晚叫肃亲王给灭了。所谓“吹箫不用竹”,“箫”字去了竹字头,就是一个“肃”字,张献忠被肃亲王豪格射死。

在外面足足干了两年,顺治五年(1648)二月,豪格率人马胜利班师回京。顺治帝在太和殿请大家足撮了一顿。一个月之后,就有人举报郑亲王济尔哈朗,举报信中正好有两条罪名和豪格说得上话。一条是陈年旧事,说皇太极见上帝的时候,他们“谋立肃王(豪格)为君”,“擅谋大事”也就是私下里为江山做主;第二条是说郑亲王偏袒豪格,“向与肃王同谋,心生怜悯,显令僭越”。罪名成立,判决郑亲王济尔哈朗死刑,后来缓刑,改从轻发落,降为郡王,罚款了事。郑亲王济尔哈朗原是豪格的保护伞,弄他就是弄豪格,伞倒人歇菜。处理完济尔哈朗,两天后,多尔衮又召集诸大臣开会,这回就剩下豪格了,也弄出了一条死罪。多尔衮像模像样地说:“不管怎么说,豪格也是我侄子,不忍心啊。”多尔衮的马仔们知道主子就想弄死豪格,于是强烈要求处死豪格。最后皇上下令免豪格一死,撤销其一切职务,监禁。

最后,豪格一口气没上来,死于狱中,才 40来岁。

死因的传说与

豪格的死因,说法众多,有说是自杀的,就豪格那脾气,也有可能。还有说是多尔衮谋杀的。说豪格班师回京,皇上派摄政王多尔衮在永定门外列队迎接。按照礼节,豪格是多尔衮的侄子辈,应该先拜谒皇叔多尔衮。多尔衮已在帐中埋伏好了刀斧手。豪格只身一人,只有一名叫王忠的太监跟随,进了帐中,还没有回过味儿来,刀斧手们已冲出来。王忠见势不妙,一把按倒豪格,自己扑在豪格身上,不过那刀太猛太快太利,不一会儿功夫,两人血肉难分死于一处,最后装在一口棺材里。

豪格一死,多尔衮把他的漂亮老婆弄过来,留作二奶。不过豪格的儿子也因此捡了一条命。

没两年,多尔衮突然死了。顺治自己说了算,立马给长兄豪格,恢复名誉,立碑表彰。乾隆四十三年(1778),豪格配享太庙。

清初,肃亲王豪格的王府在玉带桥东岸,也就是现在正义路东侧,有10位老大住过,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毁了。后来变成使馆区,王府只好迁到北新桥船板胡同,规模小多了,不过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老北京不是有句顺口溜吗――“礼王府的墙,豫王府的房,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豪格进中原打仗不仅灭人,还聚敛银两。

像狗熊一样地死,像英雄一样地埋葬。《燕都杂咏》有首诗歌:“名王昭伟绩,马鬣认崇封。不见吹箫竹,惟余偃盖松。”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班门弄斧议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4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