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精选3篇

发布时间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3篇《低碳经济论文》,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低碳经济的发展论文 篇一

一:固碳林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

摘要:森林碳汇交易,主要依靠前文中提到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一是政府引导,积极与低碳交易平台开展合作,如与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开展合作。

关键词:固碳林业;低碳经济

全球气候变暖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促使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碳排放这一重要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需要在新时期采取更加经济环保的措施。这对于林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概念解释

1、固碳林业

固碳林业(CarbonForestry),通俗来讲,就是利用森林和森林产品来固碳,增加植被、森林以及耐久木材产品中贮存的碳量,能起到这样作用的林业,就是固碳林业。固碳林业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增加森林碳储量,如造林、再造林,扩大植被覆盖面积等增加固碳。二是保护现有碳储量,维护现有的森林植被覆盖面积,防止多余的碳向大气排放。三是林业可持续经营,通过林业产业自身的经营来获取经济效益。四是林业替代。通过不同的林业品种来进行替代,如用耐用木质林木材产品来代替普通木材产品等。

2、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是当前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通用的,连接固碳林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实行清洁发展机制(CDM),通过这一项目可获得碳信用,这一信用可用于抵消《京都议定书》中各国所承诺的碳排放指标。CDM的显著作用在于,它将发展林业与发展经济联系起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可以运用这一项目实现碳交易,既可以让发达国家完成碳排放指标,又可以让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收益。目前,我国在CDM上发展取得一定成果。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主要趋势

1、减排任务艰巨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一方面提出并明确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目标的低碳经济的来临,另一方面制定了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从数字上来看,会议提出,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控制在500亿吨,我国所能获得的最大减排额度有104亿吨。但是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指出,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00亿吨。2014年,彭博社新能源金融的估算显示,我国碳排放量同比下降2%。即便如此,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距离104吨的额度也只一步之遥。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届时将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2、能源结构和经济模式限制

多年来,我国的能源特征一向是富煤、少气、缺油。传统能源尤其是煤炭的高排放,加上粗放的增长方式,一直使得我国碳排放高居不下。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依然接近七成,而且这一占比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有所改变的难度很大。煤炭的过度使用,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这样来看,到2020年完成任务就非常艰巨。

3、发展固碳林业成为主要趋势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已经开始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节能减排,这里面就包含了大力发展林业及固碳林业。一方面能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能保护环境,吸收二氧化碳,达到最终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同时,《京都议定书》也规定了通过森林碳汇来进行间接减排,充分发挥森林固碳的作用。这其实就是大力发展固碳林业。投资少、效果好、副作用低等特点,也使得我国在固碳林业发展上前景光明。

四、固碳林业如何迎接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发展固碳林业则是最优途径。因此,固碳林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本文以陕西省关中地区(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一带)林业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如何迎接这一机遇作简要分析。2014年11月,陕西省林业厅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关中地区林业治污减霾功能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关中地区森林面积为207.12万公顷,年固碳量达到397万吨,相当于1212万城镇居民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抵消全省2012年能源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5.1%。2013年,《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林业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实施,预计到2015年,年固碳量达到418万吨,相当于1369万城镇居民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抵消全省2015年能源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5.76%。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大型项目,对于减排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极大帮助。在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下,这样的项目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

1、建立固碳林业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林业,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即可,要有选择、有目的性的选择林业品种。《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林业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了森林覆盖率,人工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防风固沙带,护林绿化带等一系列措施,但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及较少。将固碳林业和低碳经济发展起来,在第一产业要扩大种植丰产林、用材林、粮油能源林等,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在第二产业应发展林业高精加工产业等环境友好型工业,实行从林业中提炼固体燃料、清洁乙醇等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以及利用固碳林业资源进行气热电联产等。

2、开展森林碳汇交易

森林碳汇交易,主要依靠前文中提到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一是政府引导,积极与低碳交易平台开展合作,如与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开展合作。二是社会参与,社会上要逐渐成立参与碳交易的企业,运用自身已有优势与国外市场进行碳交易,获取经济利益。三是权利义务引导。可以参考《京都议定书》中所采用的碳交易规定,借鉴多排碳源、多买碳汇、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对陕西省内相关企业进行约束,要求其加入固碳林业建设,客观上促进森林碳汇交易的同时,达到整体减排的目的。低碳经济的到来和趋势,使固碳林业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机遇,但在当前整体环境下还面临很大的挑战。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才能真正保护我们所拥有的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篇二

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上,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国,在2006年通过了全球第一个有关低碳经济的法案一《气候变化法草案》,制定了到2020年减少碳排放30%,到2050年减少碳排放60%的目标。日本、丹麦和挪威等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国内对低碳经济的实践则主要集中于碳交易和创建低碳城市。

(1)碳交易。2006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总额达280亿美元,交易的二氧化碳量达到了13亿吨。目前全球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包括欧盟的EUETS、澳大利亚的NewSouthWales、美国的ChicagoClimateExchange和英国的UKErrs等。此外,还有很多知名金融机构活跃在这些市场上,包括荷兰银行(ABNAMRO)、巴克利(BarclaysCapita1)、高盛(GoldmanSachs)、MorganStanley和UBS等。美国的ChicagoClimateExchange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唯一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它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开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6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市场。在中国,2006年兴业银行基于品牌和市场价值与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根据该协议,IFC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分别推出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2)低碳城市的创建。低碳城市是由新能源利用、清洁技术、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绿色消费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008年,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自然基金会开始“低碳城市发展”的全面推广,上海和保定成为首批试点城市,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同〖www.chayi5.com〗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肯定了“保定模式”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广东省珠海市也在2008年邀请专家研究低碳经济,欲申报国家低碳经济区。

当前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篇三

1、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方式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我国农业和工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使得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药化肥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和废水等物质直接排放到了生态环境当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存在着掠夺式开发的现象,导致大量的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2、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1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应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工作,都离不开人,需要以人为本。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有效提升农业的生产力,努力组建一支具有较强专业能力、有知识、有技术的高素质农业生产队伍。同时,对于农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该不断加强相关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将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新的创意,发现新的技术,因此,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者的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有助于找到农业发展新的突破点。

2.2走科技化的农业经济发展之路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还应该走科技化的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换而言之,就是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将科技成果利用起来,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利用科学手段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发展模式,使农业生产的收入得到全方面的增加。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农业信息站。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努力建立农业信息交流点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前期考察和调研农业市场,及时将真实有效的农业信息公布于广大农民群众。二是应该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实施合同的管理机制,鼓励并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进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应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建立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使农业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

2.3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重要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使我国的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还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大大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浪费,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另外,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走向国际化,有效突破国际贸易的壁垒,使农产品的出口量得到大大增加。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求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并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以发展,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和方式,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测评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我国的农业资源,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有利于生态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严格遵循合理开发的原则,对农业资源进行有序、稳妥、积极地开发,严禁采取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另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

3、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农业生产率较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迫切需要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走科技化的农业经济发展之路以及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低碳经济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3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