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能正确朗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提问、引导和交流的学习,感悟高尚品格,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自觉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具有独立识字和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来理解上下文的能力。本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开始发展抽象逻辑思维,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路旁的橡树》一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自行理解,但要让学生从这件寻常小事上抽象体会出环保意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具体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  力。

教学难点:体会工程师和工人们在处理橡树与路时的心情。

4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利用“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引领学生观察图片(出示课件)

2、观察课件图片,思考:“如何才能让美丽的风景继续延续,让世世代代都能欣赏到它?”引出课题— —《路旁的橡树》(出示课件),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4、解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拼音拼读。

拼读本课生字词(出示课件),重点指导理解“楔子”的意思,指名读生字,齐读生字。

2、再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

活动3【讲授】

三、学习课文

(一)全班交流

1、思考: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出示课件)

(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师范读,男女同学比赛读。

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同时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是什么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让我们先来观看动画视频。(出示动画视频)

2、看到同学们看得如此的认真,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可是这棵橡树着急得快要哭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要修路了)

3、原来打算修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出示课件)

(这条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师:(欲情故纵)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而且是一条宽阔、平坦又漂亮的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

(二)朗读交流

1、请四个同学分段来朗读4、5、6、7自然段。

2、齐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工程师和工人们处理橡树与路时的内心感受。

(工人们和工程师一样,内心很矛盾、很无奈、更是着急。橡树阻碍了修路的进程,但如果砍掉这么好的一棵橡树,又令人不舍。)

3、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体会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内心态度。

出示句子。

工程师为——叹了口气。

工人们为——叹着气。(师示范叹气,学生叹气)

4、他们为什么都叹气呀?最后路修成了什么样?

(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5、一条笔直的公路就这样变了个弯儿,和笔直的路比起来,谁更好?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所以,坐车过往这里的人是如何称赞筑路人的?

6、齐读最后一段话:“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出示课件)

(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7、说说,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些地方?

(工程师和工人们保护橡树,珍爱橡树。这是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一种善待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崇高品质,所以称他们是“高尚”的人)

四、课外延伸

1、观看滥砍滥伐、开山毁林的图片(课件出示),思考:作为一个学生,我们该如何去做?”(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讨论后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结合《小村庄的故事》小结,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教育学生,增强学生法律知识)(出示课件)

五、课堂总结

1、“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课件出示)

2、同学们,“高尚”不能只是挂在嘴边,要付诸于行动,要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今天,学了《路旁的橡树》,老师希望你们把这颗“高尚”的心带回家去,去影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六、作业安排(任选一题)

1、回去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学完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写下来。

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篇二

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环节。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的那种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心。

课前准备:

1、课件图片

2、搜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用斧头建立起来的幸福的生活,又用斧头毁灭了美好的家园。但是在现在这个故事中的人们却与他们的做法截然相反,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1、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片)

橡树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栎树,结有果实。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全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平坦”是什么意思?

2、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课件出示句子)

(因为筑路工人发现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结实挺拔,就像哨兵一样,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

(2)“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

(3)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都看到长得这么粗壮的橡树,舍不得砍掉。但如果按工程计划筑路,要保证公路笔直,就必须砍掉橡树,所以他们都沉默不语。)

3、分角色朗读五、六、七自然段。

(1)“责备”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责怪)

(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工程师的话陈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3)你认为这句话矛盾吗?

(听起来很矛盾,要想把路修得笔直必须要砍掉橡树;要想保住橡树,必需得改变计划★WWW.CHAYI5.COM★。两个“不可以”虽然很矛盾,但是却体现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为保护橡树的那种矛盾的心理。)

4、学习八、九自然段。(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是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非常准确,也是最好的评价。)

三、总结:

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四、小练笔(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

1、你想对工程师说些什么?写下来读给同学们听!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你会如何去做?如果看到保护环境的行为你又会如何去说呢?

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筑路工人的动作神态语言,让学生通过想象,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借助课文语言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搜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欣赏宽阔笔直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树,同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2、揭示课题。

3、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然后找一找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公路和橡树的?

2、交流讨论:

公路: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形

橡树:粗壮 结实 挺拔

随机板书这些词,让学生读一读

3、默读课文,看看公路与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汇报:

在修筑一条公路时,延伸过去的地方,遇到一棵高大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树,工程师和工人们经过精心设计,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完成了筑路计划。

图示了解马蹄形的意思。

5、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了一棵树而拐了一个弯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6、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看法。

7、那么过往这里的人又有什么看法呢?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⑴ 指名读句子。

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

⑵ 这些筑路的人指哪些人?(工程师和工人)

⑶ 为什么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让我们来仔细地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1、在筑这条路时他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体会一下。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

⑴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课件出示句子,思考:面对这棵阻碍筑路计划的橡树,大家都沉默不语,但是此刻,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正波澜起伏,你们能猜想一下,他们此刻正在想些什么吗?

⑵ 让学生想象工程师和工人不同的心理活动,同时体会两个不同叹气的内涵。

⑶ 有感情地读读这个句子。

⑷ 他们又是怎样说的?

课件出示句子: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想想他们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怎样说?

补充句子: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 )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 )说。

⑸ 最后,他们作出了什么决定呢?

⑹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课件出示楔子的图片,了解什么是楔子。为什么要在100米的地方打进去呢?

4、师引读:

几年过去了,公路建成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5、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结合插图理解:

这条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是为了留下这棵橡树而特别设置的。这弯曲的马蹄形,似乎在告诉过往的每一个人 (学生练习说话)

6、课件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让学生齐读,说说,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对高尚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珍爱这棵树,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出于对生命的尊重……)

7、这棵挺立在路旁的高高的橡树,成了这条宽阔的公路旁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响,它似乎也在告诉人们……

你听到橡树说的话了吗?让我们写下来吧。

8、交流汇报。

四、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带给我们的这个感人的小故事,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配套教材中还有几个故事,希望大家课外去读一读,更希望我们也能拥有一颗高尚的心,去写下这样生动的故事,相信这些美丽的故事,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五、课后延伸

1、1998年,为了建水月亭大桥,政府花了100多万元的资金,移植了紫微小学校门口的百年老树──香樟树,请你对这件事展开调查,并写写自己的看法。

2、收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下周召开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板书设计】

公路: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形

橡树:粗壮 结实 挺拔 高尚

《路旁的橡树》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工人高尚的心。

3、德育: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

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我们在刚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同学们还记得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却不是那样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个关于树木的故事—《路旁的橡树》(板书题目)。

2、揭示课题:以“路旁的橡树”为题,点明了课文的内容与“路”和“橡树”有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认读下列词语。

橡树 延伸 挺拔 楔子

沥青 马蹄形 高尚

3、指名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 交流第一个问题: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⑵ 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子的?(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⑴ 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⑵ 工程师最终想出解决方案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4、读第八、九自然段。

⑴ “只在一个地方”指的是哪里?

⑵ 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⑶ 为什么人么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⑷ 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的橡树和这马蹄形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先让学生练说,再指名说。)

5、总结:

① 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③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爱树护树,争当环保小卫士,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抄写下面词词:

橡树 延伸 挺拔 楔子 沥青 马蹄形 高尚

五、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起因将修一条宽阔、平坦而笔直的公路 发现橡树 改变计划热爱自然高尚的心 保护橡树 结果一处弯曲却受到了人们的赞美。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不要乱砍树木,爱护树木。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片与树木有关的故事。(板题读题)

3、你见过橡树吗?它全身上写都是宝,木材可以做家具,树皮可以作染料,叶子可以喂蚕,蚕宝宝长大突出的丝可以做衣服。听了老师的讲解,你觉得橡树是一种怎样的树?

生:珍贵的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对橡树的喜爱,自由的读课文,把句子读顺,生字连词画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请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宝宝。(正音)

3、把生字宝宝读给同桌听听。开火车读生字。(检查读音)

4、这些词语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解释“楔子”与“沥青”。

“楔子”:建筑用作标示的工具,类似木桩的小木棍,一头削尖。

“沥青”:又称柏油,是铺路的材料,具有柔软性。

三、悟读课文

1、带着生字宝宝读课文。指名读。(检查朗读)

2、看图,你觉得公路是怎样的?橡树是怎样的?谁能读出它们的特点?

3、从二句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二句都是比喻句。

4、把什么比做什么?如果没有比喻部分好不好?为什么?

5、小组交流: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他们的高尚?用笔画一画,又脑想一想,有嘴读一读,评一评哪个小组找得既准确读得又有感情?

6、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筑路工人的矛盾、担心、发愁,及决定后的轻松。

7、你从筑路人的行动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8、是啊!如此珍爱树木,怎能不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一个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呢?

四、赏读课文

带着你的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根据学校情况,为学校的绿化、美化提一提建议。

【板书设计】

橡树:珍贵、像哨兵

高尚的心(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公路:笔直、马蹄形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收集词语,能用收集的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2、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绿色,热爱生命,保护环境,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采用互问互答的形式,收集课文的词语。

1、在黑板上画一个方框,词语收藏夹

2、老师说词语的意思,学生说出是哪个词,并写在方框里。

3、学生说词语的意思,可以点名让学生问答,也可以考考老师。写在方框里。

需要收集的词语有:橡树、平坦、灌木林、工程师、延伸、挺拔、沉默不语、沉重、楔子、责备、笔直、马蹄形、不约而同、赞叹、高尚。

4、运用收集的词语说说课文的大意,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一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二是学会运用词语说话。三年级二班的学生对词语理解与运用,是一个薄弱环节,强调突出对词语的教学,有很现实的教学意义。】

二、默读课文,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提炼主问题。

1、默读课文。(三年级的学生要学会默读,学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

2、画一画。为课文增添几个小泡泡,或者发出你的感慨,或者提出问题。

3、问题反馈,因问题学课文。学生交流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

4、学生交流。

5、提出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怎么利用略读课文来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呢?从默读,到画小泡泡,然后反馈问题,质疑问题,交流对学习课文体会与初步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在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坚持久了,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抓重点句,研读课文,补充空白,培养想象能力。

1  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分支问题:

(1)这条路后来修成了一条怎样的路?如果你读懂了,用画图来表示。

过渡:为了一棵树,多修了路,多花了钱,多花了劳力,何必呢?把树砍了吧?

(2)为什么不可以?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句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样。

a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b拓展朗诵诗歌激发想象,感受树的生命,产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舒婷《致橡树》

c语言训练:

你还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形容这棵树吗?

【在说的时候,提高说的难度,这样就与前面对橡树说些什么有区别,有难度。可以让学生用“它是那么……,就像……”这种句式来说,但也不必限制,让学生放开胆子说,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

(3)补充空白。看到这样一棵树,谁都会为修路还是保树而左右为难。请你细细体味写工程师和工人们沉默的话。想一想,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

2、再次体验“高尚”二字。过渡:是啊,每一个热爱绿色热爱生命的人,都会抛弃砍伐她的念头。工程师不肯,工人们也不肯。最后他们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

读句子,所以,这条路最后修成什么样子?

它像箭一样笔直,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所以工程师可以如释重负地说: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你理解这句话吗?这里的谁包括哪些人?上级领导不会责怪我们了。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也不会责怪我们了。

我们为路高兴,我们为树高兴。人修了路,路让了树,树又把清新的空气带给我们,把绿色奉献给我们,把甜蜜的果实和黄色的花朵奉献给我们,它又养育了人。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卷啊。如果你行驶在这条宽阔的公路上,看到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赞叹——。你还愿意怎样赞叹?

3、如果你是这条路的承包商,你会怎么做呢?

和学生一起算一算修成马蹄形后所需经费,然后谈谈是砍还是留,或者有别的方法。从而体会“高尚”的深刻含义,并且认识到课文的主题:保护环境,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四、拓展练习

假如要在这棵橡树旁竖立一块宣传牌,上面要写一句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句子,你准备怎么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1 8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