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麋鹿》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发布时间

《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麋鹿》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课文《麋鹿》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习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麋鹿》教学设计 篇二

设计理念: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感,对世界充满了求知欲。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认识麋鹿、了解麋鹿,更可以在学习中认识到麋鹿是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从而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6个生词,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4、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

课前先学:

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让我们一起认识它。(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画出生 字,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悄然无声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 撰文

杀戮 公爵 别墅 乌邦寺 已逾千头

颠沛流离 轻纱 《封神榜》 棕红色 饲养

选自 销声匿迹 例外 惨遭厄运 厘米

②了解下列词意掌握情况。

滩涂 遁入 沼泽 跋涉 传奇 厄运 销声匿迹

a.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讲意思。

b.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②讨论分段。

一(1) 二(2~4) 三(5~7)

三、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②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四、作业:

写近义词。

遁入(   )  广阔(    )  奇特(      )

著名(   )  温和(    )  神秘(   )

销声匿迹(   )   漂泊不定(   )

第二课时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

在上课之前我们随便聊聊,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生:麋鹿),在哪啊?我怎么看不到啊?

1)学生用第一节的内容来回答

2)然后指导朗读

3)看97页插图(看过后谈体会:你觉得这怎么样?)

二、认识麋鹿:

(过渡:你真的认识麋鹿吗?请你看看图,再看看书,然后辨认一下,哪头是麋鹿?说话要有依据。)

1、课件展示几头鹿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进行对照,寻找辨别的依据。

2、小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班级交流认识和体会。(课件随机展示图片)

4、最后处理“四不像”

三、帮姜子牙解说麋鹿。

1、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夸耀它,他可以怎么说呢?请大家好好想想,然后小组同学练习一下,再举手。

2、学生练习

3、学生班级交流自己想的演说稿。(教师重点提示说清楚麋鹿独特的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性。)

四、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麋鹿曾经是姜子牙的坐骑,但是后来它的经历却充满传奇色彩。你们是如何理解“传奇”的呢?麋鹿的命运和什么有着密切的联系呢?(或者说:麋鹿就让他在外国呆着,干吗要让它回来呢?)

1、你们可以先看书,有什么感想,感受,或想说些什么,先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起来交流一下。

2、班级交流

3、总结:麋鹿传奇——重用、与姜子牙有关  灭绝、与国家被列强欺负有关      国外、因人们喜爱才生存下来   回归、因国家强盛

体会麋鹿的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看起来麋鹿今天的幸福也是来之不易不呀。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深化延伸,升华感知

1、学到现在,老师有一点还不明白,我们人类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

2、引导学生尽可能说,然后教师补充:

在亿万种生命之中,我们人类受到大自然的特别宠爱,成为万物之灵长。然而,我们并没有和动物们友好相处。许多几年前、十几年前还随处可见的生物,转眼间已成珍稀;一些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种,刚一露头便已濒临灭绝;而科学家们相信,还有很大一部分物种甚至还末被人类所认识,就已经绝尘而去。要知道,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它们的消失,也许就在弹指一挥间。

一个物种的灭亡,将会导致若干种依附于它的植物毁灭。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也许,当你正在尽情享受野味的时候,可能又有一种动物正在告别地球,走向灭绝。

假如人类注定只是像恐龙一样路过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有缘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生灵携手而行呢?

四、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来想大家介绍麋鹿。

1、要求:

请你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或者是外宾,或者是老师介绍麋鹿。(课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为什么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综合讲。

2、自己练习:

3、同桌练习:

五:总结课文: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

六:作业:把你向人们介绍的关于麋鹿的演说稿用笔写下来。

一、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缩句)

2、天色微明,晨雾漂浮在黄河滩涂上。(改成比喻句)

3、麋鹿外形很奇特。麋鹿被称为“四不像”。(用关联词合为一句)

三、写一段解说词。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板书设计:

繁殖能力低

17.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传奇经历

回归故土

教学后记:

《麋鹿》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自主学习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传奇经历,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二、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呢?学生自读2—4自然段。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都介绍了什么内容?

3、学生汇报:(第二小节介绍了麋鹿的奇特外形;第三小节具体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第四小节介绍了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4、老师相机提问:麋鹿有着怎样奇特的外形?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外形特点的呢?这些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它的外形与生活习性有关系吗?

5、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细细地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这些问题。

6、汇报。

7、课文又是从哪几点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呢?学生汇报。

三、学习第5—7自然段。

1、导入:麋鹿不仅有着奇特的外形,还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理解“传奇”的意思。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麋鹿传奇经历的?

2、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要结合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语调。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4、一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指导朗读,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的微妙区别。

5、你从麋鹿多灾多难的命运中,领悟到了什么?

6、合作交流对“新生活”的理解。“新生活”指什么样的生活?

《麋鹿》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在网络环境下研究解决学生在上课时发现的新问题,凭借网络信息进行语文教学的拓展,增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2,学会研究的方法,渗透大语文观教学思想。

情感目标: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以及网络信息资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麋鹿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进行人文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真正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专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3,让学生在自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培养成就感。

网络环境创设:

本专题学习网站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自行设计了一个《麋鹿》的专题学习网站设计了以下几大板块:

(一)"学习辅导区"——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

(二)"网络资源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航

(三)"主题讨论区"——学生发表见解的窗口

(四)"成果展示区"——学生展示才华的园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利用网络初步研究了麋鹿,在研究中,大家对"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感到奇怪,还有同学担心今后这些麋鹿会不会有"销声匿迹"的可能。围绕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两天的时间,要求大家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网络或者利用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调查,进行分析。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2,下面请大家准备一下,待会我们共同来汇报。

教师巡回,学生整理

二,交流汇报

(一)分以下几块汇报交流:"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 " ——研究麋鹿的过去

研究探讨一:人为因素

让学生通过多方面汇报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麋鹿减少甚至到即将消失,关键于人,因为人们没有爱惜它,任意去狩猎,去残杀。

学校图书馆也发现:麋鹿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

特大的洪水带来的灾难。

得出研究结论:人类给麋鹿带来了灾难。

研究探讨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

古时候,人们为了多种庄稼,把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所以许多麋鹿被迫远离家乡。

适宜的生活环境:气候,温度,以及沼泽地带的湿地环境。

得出研究结论:适宜的生活环境是麋鹿生长的必要条件。

研究探讨三:社会因素—可恶的是国外侵略

大卫的发现是麋鹿从国内移居国外的导火线。也是麋鹿再次遇难的重要原因。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

贝福特公爵在麋[www.chayi5.com]鹿的生还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具体数据统计表说明。

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我发现大家已经得出"在我国销声匿迹的原因是——,谁来概括一下

学生概括:"导致麋鹿坎坷命运"的原因不但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更有社会因素。

得出研究结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麋鹿乃至其他动物以及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二)汇报交流:今后这些麋鹿会不会有"销声匿迹"的可能 -——研究麋鹿的现在与未来

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讨论: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他们在我们国土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a,国家开辟许多麋鹿自然保护区。

b,中国在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

得出研究结论:国家重视,不会悲剧重演。

(三)麋鹿保护区的建设——展望未来

你们对麋鹿的前景,麋鹿的未来有什么设想吗

在我们这儿开发一个自然环境保护区,开辟一个麋鹿生态保护区,让我们贴近麋鹿,关爱这些动物。

可以让学生围绕麋鹿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等多方面展开正方和反方的辩论。

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好好思考一下,就"如何建设麋鹿生态保护区"设计一份建设方案,大家相互修改成熟后递交给我们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争取让他们采纳你的建议,好吗

三,总结——麋鹿明天会更好

1,本堂课,大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资料的研究,知道了导致麋鹿销声匿迹的重要原因,从大家美好设想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群可爱的麋鹿在隔湖生态保护区自由,安逸地生活着。我相信,随着人们的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这些麋鹿不但不会销声匿迹,而且会生长的更好。不久的将来,不但在我们南夏墅能看到麋鹿,在祖国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麋鹿的踪迹。

2,布置展开深入研究:就"如何建设麋鹿生态保护区"设计一份建设方案,要求继续通过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来完成方案设计。

该课例在武进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优活动"中获一等奖

册语文 《麋鹿》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要求】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物动物?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麋鹿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⑶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2、检查自学情况。⑴出示生字词。悄然无声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撰文        杀戮        公爵    别墅      乌邦寺已逾干头    颠沛流离    轻纱    棕红色    饲养①“惨、饲”是平舌音,“纱”是翘舌音。②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匿”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若”字不要写得太大。“惨”字右边“参”的三撇写法上要注意它们的位置。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评点。⑶学生质疑。3、指导分段。⑴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麋鹿经历的,写了哪些事?⑵交流分段情况。4、学生交流预习所获知识。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精读课文。1、今天继续学习第11课,默读课文的第二段,观察第二幅插图,想想这段课文写了麋鹿的哪些方面?(麋鹿奇特的外形及生活习性;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2、理解第2自然段。⑴齐读。⑵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马、尾似驴)⑶“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⑷齐读,注意重读“更”。3、理解第3自然段。⑴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型特征的?(角型、尾巴、蹄子、毛色)⑵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这几部分特点的句子。⑶学生交流答案。⑷这一小节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生活习性)⑸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麋鹿生活在沼泽中,长尾巴有利于驱赶蚊蝇,宽大的蹄子使它在沼泽中能轻快敏捷地行动,而毛色的变化则有利于它隐蔽自己,麋鹿奇特的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⑹讨论:第2小节已经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3小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第2小节概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第3小节具体介绍,这样使读者对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在介绍外形的同时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让读者认识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⑺引读练习。(教师读“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学生接读相关的具体描述。)4、理解第4自然段。⑴默读思考。课文从哪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⑵交流答案。(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他鹿类长;二是每胎仅产一仔。)5、学习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传奇的经历。⑴快速默读课文。⑵说说“传奇”的意思。(经历离奇,不同寻常)⑶快速默读课文,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了神奇的色彩?⑷出示。     时间          经历     ①交流。②学生口头填空。⑸指导朗读。①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惋惜的语气)②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愤怒的语气)③1986年,麋鹿重归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自豪、喜悦的语气)⑹你从麋鹿如此坎坷的命运领悟到什么?(保护野生动物)6、学习第1段。讨论过渡:通过课文的二、三两段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⑴齐读课文。⑵通过你的读,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对照第一幅图。⑶现在可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吗?(不可以去掉,因为这一段课文不仅交待了麋鹿的生活场所,而且还通过精彩的描写激发了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二是鸟恋旧林,鱼恋故渊。这一开头遥应结尾:故土才是麋鹿繁衍后代、茁壮成长的乐园。)⑷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二、课后练习。1、默读课文,记住课文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2、举行“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板书:                外形奇特(四不像)麋鹿

传奇经历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麋鹿》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1 8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