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9加几》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加几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手偶“小猴灵灵”,教师表演并配音:小朋友,我是小猴灵灵,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好吗?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袋子里先取9个桃(实物图),再从袋子里随便取出一些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取了几个桃)会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 + 1、9 + 2、9 + 3、9 +4、9 + 5、9 + 6、9 + 7、9 + 8、9 + 9、9 + 10(有顺序地排成一竖排)

小猴灵灵:大家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揭示课题:9加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 看一看:小猴灵灵也取出了一些桃,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取的?(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桃,盒子外4个桃)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列出算式:9 + 4。

(2) 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 + 4得多少,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说明: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能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宽松、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索算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 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 数一数。

② 9 + 1 = 10,10 + 3 = 13。

③ 4 + 6 = 10,10 + 3 = 13。

④ 10 + 4 = 14,14 - 1 = 13。

学生每说出一种算法,教师便追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方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结合学生交流,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随机板书。

指出算法名称:“凑十法”。

[说明:为了不使交流流于形式,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学生交流算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方法的异同,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自觉实现算法的优化。]

(4) 议一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以后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就用什么方法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 出示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板书:9+7)

(2)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3) 追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3、小结。

引导: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插图,提问:你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能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共同评议。

2、“想想做做”第2题。

(1) 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 和同桌交流想法。

(3) 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拿出数字卡片,照“想想做做”第4题的样子把卡片排在课桌上,同桌合作口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将得数板书在新课引入时列出的算式后面。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说明: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

6、自由练习。

请学生当“小老师”,出有关“9加几”的算式考其他同学。

随机追问:你想请谁回答?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说明:将提问、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充分的学习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自由交流,总结延伸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谈话:回去后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手偶“小猴灵灵”,教师表演并配音:小朋友,我是小猴灵灵,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好吗?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袋子里先取9个桃(实物图),再从袋子里随便取出一些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取了几个桃)会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 + 1、9 + 2、9 + 3、9 +4、9 + 5、9 + 6、9 + 7、9 + 8、9 + 9、9 + 10(有顺序地排成一竖排)

小猴灵灵:大家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揭示课题:9加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 看一看:小猴灵灵也取出了一些桃,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取的?(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桃,盒子外4个桃)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列出算式:9 + 4。

(2) 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 + 4得多少,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说明: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能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宽松、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索算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 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 数一数。

② 9 + 1 = 10,10 + 3 = 13。

③ 4 + 6 = 10,10 + 3 = 13。

④ 10 + 4 = 14,14 - 1 = 13。

学生每说出一种算法,教师便追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方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结合学生交流,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随机板书。

指出算法名称:“凑十法”。

[说明:为了不使交流流于形式,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学生交流算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方法的异同,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自觉实现算法的优化。]

(4) 议一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以后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就用什么方法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 出示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板书:9+7)

(2)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3) 追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3、小结。

引导: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插图,提问:你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能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共同评议。

2、“想想做做”第2题。

(1) 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 和同桌交流想法。

(3) 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拿出数字卡片,照“想想做做”第4题的样子把卡片排在课桌上,同桌合作口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将得数板书在新课引入时列出的算式后面。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说明: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

6、自由练习。

请学生当“小老师”,出有关“9加几”的算式考其他同学。

随机追问:你想请谁回答?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说明:将提问、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充分的学习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自由交流,总结延伸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谈话:回去后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9加几》的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P96~97的全景图。

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课本右边的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1、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操场上的比赛有:跳绳、还有啦啦队,可热闹了!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经常运动可以让我们更加的健康,所以大家要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哦)。你看,运动员很辛苦,我们来给他们送些饮料,好不好?(出示饮料画面)

3、师:你们能说一说图片告诉你们什么了吗?从图片当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让生畅谈,适当地给予鼓励)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直接数:1、2、3、4 12、13,一共有13盒。

(2)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生汇报时,灵活介绍“凑十法”)

师:数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已经学会了,我们现在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凑十法” 。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10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就来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到10这个好朋友) 探究出现饮料图

师: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怎么列式?(9+4= )

师:指着图片问,9和4哪个比较接近10?所以,我们把9凑成10,怎么凑10?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师:9+1=10的“1”从哪里来?(从外面的4盒中拿1盒)所以4可以分成1和3,10加3等于----? 师请学生跟着老师再把演算过程说一遍。

总结算法。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1盒、2盒、3盒,一直数到13盒;可以从9盒接着数,10、11、12、13;也可以从外面拿1盒放到箱子里,使箱子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

全班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加深“凑十法”思维过程的理解

1、数菠萝。

(大屏展示9个再添5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鸡蛋。

9加几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9加几》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 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 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 把 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习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加几数学教案 篇四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例1、例2.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96~97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98页例2图片,以及做一做第2题,五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复习)

1、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得数;9+()=109+1+2=?9+1+6=?9+1+4=?9+1+3=?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6人。>

3、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www.chayi5.com←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好多牛奶(出示牛奶画面),已经送走了一些,请大家帮小朋友们数一数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也就是说现在一共有多少盒牛奶?)

<多媒体出示牛奶图>

⑴、你是怎么算出来得?能告诉老师吗?

[交流汇报];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举手说你是咋样数的?

(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8、9……12、13共13盒。)

(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

(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9加几》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1 6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