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学会看病》教案【5篇】

发布时间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借助“按图索骥”一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从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并学会用此方法,描写人物内心。

3、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学重点

从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学会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描写人物内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作者

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她是作风严谨、医术精湛的内科医生;她是专业、资深、性情随和的心理学专家;她也是感情细腻、文辞华美的著名作家。有人说她是文学的白衣天使。她就是毕淑敏。(出示毕淑敏简介)从老师刚才的介绍中,你获得了有关毕淑敏的哪些信息呢?(内科医生、心理学专家、著名作家)就是这样一位当医生的妈妈,却让儿子独自去看病,这位妈妈用意何在呢?相信大家读完这篇课文后一定会明白当母亲的良苦用心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写的文章——《学会看病》。(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了解文意。

1、出示本课新词

理解词语,了解文意指名读,指导书写喋喋和骥。

理解词语意思:

按图索骥骥:良马。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孙阳,他很善于识马,人们都叫他伯乐,他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写成了一部《相马经》。他的儿子就按照这本书去寻找千里马,结果千里马没找到,却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后来这个词语指机械地照搬书中的知识或者按照线索寻找事物。

那么这个成语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请借助填空来说一说。

母亲让(儿子)借助(她给的看病提示)去医院(独自看病)。

总结: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好办法。

过渡:母亲为什么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在让孩子独自去看病的背后,这位母亲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从语言和心理两方面来体会一下。

三、品读语言,了解内心

1、同桌两人分角色练习朗读1—20段中母亲与儿子的对话,读完后同桌两人讨论:从这段对话的背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体会,师生合作朗读。

过渡:通过朗读对话,我们读懂了母亲内心的想法,那么儿子出门后,母亲的内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并在句子旁边做批注。

四、品悟内心,感悟母爱

交流: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当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1、从这段话,你体会出母亲是什么心情?(后悔)(板书)

2、母亲后悔什么?(后悔没有陪他去看病)

3、句子中有个词雪上加霜。对文中的儿子来说,雪指什么?(指孩子生病了)我们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

孩子病了,当母亲不仅没有及时雪中送炭,反而雪上加霜,“霜”在课文里指什么?(母亲不急着带孩子上医院,作为母亲,本身就是医生可以自己给她看,不但没给孩子看,反而让他一个人去医院。)

小结:看,这里不但写出了我后悔,而且把后悔什么也写具体了,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得非常细腻,紧紧吸引住了我们。

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A、指名读。

B、词语是有感情和温度的,有些词语听来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而有些则让人觉得冰凉如水。读词语“艰涩”,你有怎样的感受?

C、中国的词语很神奇,再看“坠”,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在古代,它表示东西从高处落在土地上。请你给坠组个词。这些词又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坠可以感受到忐忑不安,坠速度快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中国的汉字真是独具魅力。)

D、请看词语“忐忑”,这个词很有意思,先读准它。从字形上来猜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就是——忐忑不安。)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那谁能读出母亲的忐忑不安,谁来试试?

E、融入感觉,读。

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的心房。而且是整整两个小时!请你把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总结:从坚定到犹豫,从犹豫到后悔,从后悔到自责,从自责到痛苦,从痛苦再到后来的欣慰,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的描写得真实而生动。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感情变化表达出来的。我们以后在写作文当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板书:心理活动描写)

(坚定犹豫后悔自责痛苦欣慰)

五、课堂练笔,体会心情

母亲就这样,等了两个小时饱受折磨。还好,儿子终于回来了,终于听到脚步声了。此时此刻,母亲倚在门上,看到儿子回来,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儿子说,请你以孩子为开头,写几句母亲想对孩子说得话。

出示:我开了门,倚在门上:“孩子——。”

学生练笔,交流。

六、感悟主题

1、同学们,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还让儿子学会什么?

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这正是母亲的良苦用心啊!一起读一读母亲的真情告白吧!

出示:最后一段。

感谢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她不仅磨练了孩子,也让我们从中获得启示思考。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母亲有更深的认识。

2、小练笔:学习作者矛盾的心理描写,根据提示场景写一写。

买文具时,店老板多找了5元钱,我手里捏着这5元钱,心里想……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篇二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遇到注音的字多读几遍。

2.开火车检查注音的生词。

3.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

研读探究,体会母爱

1.全班讨论。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感情,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其主要为:(1)鼓起勇气,劝说儿子独自看病,有意让儿子锻炼;(2)仁慈的母爱是她心软;(3)后悔;(4)看着儿子学会看病,勇气再起。

2.小组合作,互相读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或自然段。

3.全班赛读。小组代表将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互相比一比,评一评。

角色朗读,感受母爱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倾诉体会,升华情感

1.说说读后的体会。读了课文,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

(1)文中的母亲;

(2)文中的儿子;

(3)自己的父母;

(4)自己的同学或小伙伴等。

2.写一写。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话写下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或中队园地上。

学会看病教案 篇三

一、 谈话导入课题,文本呈现质疑。

1、课前铺垫 (

1、)上课前,老师先作一个小小的调查。孩子们,你们生病的时候一般是怎么解决的?每个人都会生病,孩子也不能幸免。有了病就得看病,(板书:看病)看病也是咱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中的儿子和我们一般大,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大屏幕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儿子长得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知道他在发烧。

3、这个词读?(打蔫儿)再读一遍。打蔫儿就是?没有精神,生病了。齐读这个词。

4、存疑过渡

孩子生病了,我们将听到怎样一段母子对话呢?请看大屏幕。

5、朗读母子对话,感受人物心境。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正是。”

1、)师生合作读:老师当母亲,谁当儿子?其他同学注意听。 (

2、)孩子们,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你觉得这位母亲有点怎么样?指名说。(残忍、狠心、甚至有点冷漠)可孩子明白妈妈的意思,妈妈是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也就是要儿子学会看病。(板书:学会)

6、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齐读课题——《学会看病》。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词语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谁来读这下两个词。)

1、出示第一组词: 聊胜于无 喋喋不休

(1)指名读,正音(2)聊胜于无:无就是(没有),胜于是(超过、好于),什么好于没有?聊是什么意思?字典上有两种解释:

1、姑且;

2、略微。你选哪一种?那么聊胜于无的意思就是略微好于没有,也就是比完全没有好一点。(3)喋喋不休:请你打开课本翻到106页,从上往下数第九段。谁来读读这段话。妈妈的话说完了吗?你从哪里知道?你明白喋喋不休的意思了吗?就是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2、出示第二组词:

忐忑不安 按图索骥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1)谁来读好第二组词语?(2)骥是第四声,读好这个字。平常我们理解的骥就是好马,那么按图索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3)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对这些词会有更深的理解。

3、把这些词再念一遍

二、)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母亲的心理,感受伟大的母爱。

过渡: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这位看似残忍的、狠心的、甚至有点冷漠的母亲的内心深处,去细细地品味一番。请用心读读儿子离开家门后,母亲等候他归来的部分(21—27段),找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一):后悔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1、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后悔) 她后悔什么?(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文中的雪和霜分别指什么?

2、你还从哪里读懂了母亲的后悔?(没有领着他一块去)领着他一块去,有什么好处?(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在这里 “按图索骥”就是照着样子去做。母亲有没有给儿子“按图索骥”的机会?

3、母亲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她后悔极了!谁来读出母亲的这种后悔?(读得真好,同学们体会特别好。)

4、引导:但一开始,母亲却是怎么认为的?男孩子当一回儿子,老师和你们一起再读读母子间的对话。

师: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男生: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 师:假如我不在家呢? 男生: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师: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男生:那我就„„找我爸。

师: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男生: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 师: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是上医院。 男生: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师:正是。

6、同学们,面对病中的儿子,母亲是步步逼问。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的想法是那么坚决。可是从儿子出门的那一分钟起,她就开始后悔了。在她看来,这个举动无疑是——(雪上加霜),她应该和儿子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以后再——(按图索骥),而且——(来日方长)。想到这儿,母亲更是后悔不已。带着你的情,融入母亲的心,齐读这一句。

交流

(二):不安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从这个句子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不安) 2、“忐忑不安”能从字形上来猜测一下,“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我们中国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

3、为什么不安,她在担忧着什么?(儿子路上会不会有事?会不会走错了地方?会不会打碎体温表?拿错了药怎么办?„„)这些都似棒槌在敲打着母亲的心,她更加不安了。你能读出母亲这种心痛的感觉吗?

4、这个词语读什么?(沙漏)知道沙漏是什么吗?不知道的同学可以看图,你觉得它的流速快吗?(慢)

5、母亲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时间过得越慢,母亲越忐忑不安。滴答滴答一秒一秒的滴答声就像沙漏坠入她忐忑不安的心房,她的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她的心缩得更紧了,心也更疼了。(用红线划出)

6、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怀着这份不安,读好这一句。 交流

(三):谴责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1、这时的母亲从不安到了深深地谴责自己(板书:自责)

2、她谴责自己什么?所以她心里想(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你体会到母亲的深深自责了吗?读出你的感受。这就是母亲深深的自责呀!

四、谈写结合,再悟情深

引导:同学们,这位母亲坚决要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可是从儿子出门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开始后悔(读句子),继而不安(读),甚至深深地谴责自己(读)。通过这些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母亲的感情变化——她既想让孩子锻炼成长,又怕孩子遭受磨难的复杂心理。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位母亲是残忍、狠心、冷漠的吗?你现在是怎么认为的?这些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了解了这位母亲尽管外表狠心、冷漠,但她的内心是火热的,是一位极富爱心的母亲。可见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情感是多么重要的。下面我们也来学一学描写人物内心的写法,当一回病中的儿子,好吗?

一、)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写写儿子的心理活动并交流。

1、当 妈妈决定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板书:不 解 );

2、当摇摇晃晃的我在医院里找不到内科室时或找不到配药房时,( 板书: 埋怨);

3、当我学会了看病,走在回家的路上,( 板书:自信 );

引导:看着儿子顺利归来,母亲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二、)出示句子: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板书:磨炼)

1、指名读。

2、这个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儿子从不理解妈妈的做法到自信地学会了看病,这个过程是妈妈在——磨炼儿子;妈妈在儿子出门后,先是后悔,继而不安,接着是深深的谴责,这个过程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妈妈也是在——磨炼自己。

五、诗歌诵读,升华情感

引导: 这位母亲为什么要磨炼儿子、磨炼自己?(学生答)文中的母亲也在文章最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大家读读这一段: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1、在这里,聊指什么?聊就是那张口授的,甚至不那么准确的路线图,但尽管这样也比没有要好,这就是聊胜于无。作者对聊胜于无有这么一层解释:

我的本意是:无论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多少心血,每个人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当长辈的只能为孩子们提供一张大致的路线图,可能和现实生活还有很大的距离。归根结底,路是要自己走的。

(1)当长辈的只能为孩子们提供一张大致的路线图,可能和现实生活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总比没有好。这就叫聊胜于无。到这儿我们学懂了,聊除了略微以外,还有大致的意思。(划红线出示:)

(2)那老师就不懂了,为什么是聊胜于无只给他一张大致的路线图,而不是全胜于无呢?(当长辈的只能为孩子们提供一张大致的路线图,不能包办,因为归根结底,路是要自己走的。)

2、学到这儿,你觉得这位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在你看来,题目学会看病更应该是?(学会独立、学会自强、学会面对困难 )她不仅仅是让儿子学会看病,而且要让儿子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因为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出示作者照片和简介)

3、朗诵诗歌(由最后一段改编)播放音乐。让我们读懂这位母亲的内心: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

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4、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让我们牢记她的忠告:(归根结底,路是要自己走的。)

这就是一位母亲的心声,这也是天下所有母亲共同的心声!

5、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去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 母亲会有更深的认识。

六、作业: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板书:

学会看病

后悔

不安

磨炼

不解

埋怨

谴责

自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雪上加霜、按图索骥”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3、培养学生锻炼自我,自立自强,能感受爱,回报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沐浴着父母的爱长大,父亲是你的阳光,母亲是你的月亮,你是父母的`希望;我们滋润着人间真情成长,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多少回含着感动地泪花畅想未来。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严格的要求。请看大屏幕,一同欣赏一组画面。(播放课件)

师:欣赏了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请三名学生谈感受)

师:是啊,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妈妈的爱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妈妈的爱是最无私的、伟大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面对生病的儿子,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着孩子独自去医院看病,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妈妈?(生谈看法)我们就一起走进20课《学会看病》去了解这位母亲。(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师:请看自读提示。(指名读提示)

(生按自读提示自读自划,师巡视,了解自读情况)

三、品悟母爱内心,感悟母爱真谛。

师:找到描写母亲心理句子的同学请举手,你找到什么句子,母亲当时的心情怎样?

四、拓展总结

师: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呢?(生逐一回答。)师:是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无论是“精彩极了”的鼓励表扬,还是“糟糕透了”的鞭策批评;无论是和风细雨的谆谆教导,还是言辞犀利的告诫警告,其实这都是对我们的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感谢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她不仅磨练了孩子,也让我们学会理解父母的爱。这位母亲就是文中的作者——毕淑敏。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学会看病》(小学语文五年级)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由于是乡村学生,虽然有四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但学生的构成不同,一半学生基础差,因为是合并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养成教育都比较差,总体来说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教学内容分析】

《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母亲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母亲为磨练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儿子一个人去看病。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情深。文章很长,有些语句也较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妈妈的爱日常中哪些事让你体会到了妈妈对你的爱?

小结: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一个孩子无不享受着母亲给予的幸福和快乐。

二、引出课题,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位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写的一篇文章《学会看病》(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你们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是啊,她就是毕淑敏。

让我们一起走近毕淑敏,品味另一种不同寻常的母爱,好吗?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请你简单的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4、同桌对读妈妈说服儿子自己去看病的对话。谈谈儿子的感受。

5、小结: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感悟,体会母爱

1、“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这位母亲是怎样逼问的?和同桌之间配合着读一读。哪一组愿意给我们表演一下。(勇气可加,但你觉得残忍吗?)有更残忍的。多么残忍的逼问啊,可这并不是真正的狠心,因为这位母亲知道:(引读: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2、其实,她一点儿也不放心儿子独自一人去医院。当儿子摇摇晃晃地走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了。

3、体会21-23自然段。在这几段里,母亲的心情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后悔 ——忐忑不安——深深地谴责)(板书)她后悔什么?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他,还给他雪上加霜。课文中雪上加霜具体只什么?你能用他说句话吗?母亲还后悔什么?(我就是……先有个印象)然后再让孩子凭着印象中的路线和看病的过程去做。这就叫(按图索骥)这样一来,孩子就不太会出错。更何况来日方长。但我却没有这么做,真后悔啊!谁能用后悔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注意把重点词语读好。(读得不错)可是,我越后悔,时间过得越慢,像xx。沙漏是(教师解释),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她在担心什么?特别是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还没有回来,她又会想些什么?是啊,担心得心都疼痛地收缩成了一团。最后还深深谴责自己……在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草船借箭教学反思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体会愉悦感受——《我的“长生果”》片断赏析落花生教案《慈母情深》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桥》练习题口语交际·习作七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结:出示最后一段。自由读这一段,想:这里的路线图,仅仅是指看病时的路线图吗?它还有可能会是?

总结:所以,母爱是多种形式的,关心、慈祥、温柔是爱,冷漠、狠心也是母爱的体现,甚至是更可贵的一种爱。老师最初概括的主要内容的确错了,得改成:

【课堂练习】

1、如果现在你是这位母亲的孩子,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写下来。

2、交流。

【作业安排】

作者毕淑敏在写完这篇文章后,还专门写了《生命也是生活》,谈了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心理历程。同学们有时间不妨去读一读。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孩子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 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总之你已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在所有的苦

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所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殴打。我知道打人犯法,但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却臂系千钧。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都一次次地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会遭受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自我问答】

1、如何理解母亲感情的变化?

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字,深入理解和感悟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让学生找到母亲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如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学完课文,我抛出“做为母亲的我也很想知道当你拿着我给你的路线图,摇摇晃晃地独自到医院里看病的时候,你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的问题,以儿子的角度来说说看病时的心理活动,目的是为了学习课文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类似经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

2、教学中,怎样运用“读”的手段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的?

体会母亲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是重要的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穿插在学生交流感悟体验之中,这里我也注重了点拨、小结、激情,“推波助澜”,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学会看病》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