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描写友情方面的名诗名句。

2.安西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

3.王维和元二在分别的时候可能说些什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1.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谁有知心朋友?

指名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指名回答。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习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名言或名句?

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

3.师:这浓浓的友情,这难以割舍的友情,就这样在人们之间一直传递着。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来到长安城,来到咸阳,来到距离咸阳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两位朋友,正在惜惜离别。今天我们学习20课《古诗两首》的第二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

4.师:看课题,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谁知道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个什么地方?

师补充: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师:这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送别诗。打开书,结合后注释和插图,反复的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二、情读古诗,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一)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1、   师:读完了吗?我们来看这两个字“朝”、“舍”(板书)它们在诗中怎么念?指名认读。

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字的发音,并提醒学生注意它们是多音字。

师:好,把这两个字放回诗中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估计:生:小雨,柳树,客舍,酒宴。

4.师:嗯,让我们闭着眼睛想一想,这景真美。你再来读读前两句。(学生读诗)结合课下注释,你能把前两句的意思讲讲吗?(学生讲诗意)

师:这是你自己理解的,真了不起。

5.师:谁还想读?

指名美读。

6.师: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苍翠欲滴,你觉得这景美吗?让我们带着这感觉一起美美的读一下。

生齐读。

7.引导学生背这两句。指名背诵。

(二)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1.就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从课题我们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师:我们来看地图,从地图上看,只有这么短,而实际距离呢?大概有3000多里。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那时火车只通到西安,从西安到新疆,我们有时搭车,有时还步行,整整走了二个多月,终于来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说。

──《母亲和我们》.韩天航

这是我国当代作家协会会员韩天航描写他小时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可以想象在古时那得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旅途中元二可能会经过…… (师拖长声音引学生说出重重山,万条河)还可能要经受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气候、路上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等等……是啊!出使西域,张骞用了十三多年,苏武用了十五年……。这酒中能不盛满了一份思念吗?

是呀!西出阳关荒漠绝域,安知千里外,不有风兼雨。朋友保重啊!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种语言,万种情感汇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师问:元二啊元二,既然去安西这么艰辛、危险,你为什么还要去安西?估计:皇帝下的命令谁敢不从?

4.师讲解: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经常有关于贸易或外交活动。从军或出使阳关(唐出使西域的必经之路)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但作为好友的王唯,他想到好友要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想到好友要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于是,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送他的朋友。这份情可谓重矣!

此时,他们来到了一家小客栈里。正在惜惜相别。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一下。

5.生齐读。(注意听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尤其是“故人”)

(三)抓“劝”、“更”想象当时情景,师生互动谈话,进行多元感悟

1.师:“好一个“劝”字啊!(板书“劝”)我们想一下这是谁在劝?(副板书:谁在劝)说说你的理由。

生回答(估计:诗人在劝元二)师:只是王唯在劝吗?先放到这,让我们来想一下,诗人可能在和元二说些什么?师引导学生说课前准备的话。(指名叫五位学生,当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2.师:我们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师拿道具酒杯。)

(1)难忘当初,我们一起饮酒赋诗,纵吗驰骋,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这一切美好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怎不让人有种落花流水的伤感呢?罢罢罢,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后两句。

(2)元二啊,你到了异地他乡,言语  不通,水土不服,想念故土又身不由己,那时的孤单又谁和你一起承担呢?人生难得一知己,可我又不能随君远去,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后两句。

(3)元二啊,你这一走,我们再难相见,送君钱里终须一别,就此分手吧,愿我们美好的情感温暖你的旅程,祝愿你在安西那遥远的边疆建功立业,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后两句。

师范读全诗,师有感情朗读。

语已多,情未了!

师:王兄,多谢你从长安赶来送我,你的这份情,我元二领了,来让我们干了这杯酒。

师:皇上此次派我去安西,我一定会不辱使命,扬我大唐雄威。只是,家中老母年纪已大,想到不能在娘身前尽孝,心中又平添几许惆怅,还望王兄,常去看看她老人家。兄弟在这里谢你了!

师:我实在舍不得你们啊,还有家中犬子尚还年幼,就请王兄,多加指点。

…….

3.师:这是他们在互相劝。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啊!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啊!而现在两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让我们带着这份痛心,这份难过,这份不舍,这份依恋,一起读这两句。

生齐读

4.师:就这么喝啊说啊,说啊喝啊,不知不觉,分离的时刻到了,不得不分开了。什么也不说了,什么也不能说了,就让所有的情都化在这杯酒里吧。那就更进一杯酒吧!(板书“更”字)。读。

5.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点点离人泪啊!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看到柳树就想到分别。此时,他们还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吗?让我们再读这一句。

6.一个“劝”字,一个“更”字,生动的描绘出朋友之间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板书:友情)

7.师:这两句中有一个生字:君。(师板书)谁能组词?(多组几个。)

三、音乐渲染,品味诗境,情读古诗。

1.让我们在静静的读古诗,体会一下诗的意境。

师放音乐生默读古诗。

2.学生展示读古诗。

四、走出文本,回归现实,练习写话

1.这首诗是描写友情的极品,当时曾被人们编成乐曲,这就是著名的《阳关三叠》(师板书)广为传唱。尤其后两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是著名。想一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也可以用这两句。

2.生:……

3.师:对,学过的好诗、好句、好词要学会运用。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可以为你的文章添色。

4.师:此时,可能你也有些话想对朋友说,或者你也有一个和你分开很久的朋友,拿出你的笔和纸,把它写出来。

(提醒学生用上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名句为文章添色。一句两句即可。)

5.音乐。学生写,师巡视。

6.示读。

五、总结升华

师: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还有亲情,乡情,师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间真情吧!课下同学们可以找一下王维的其他诗篇进行阅读积累。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教材安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为一课,所以备课时,无形中,便将两首古诗进行了对比:其作者都是唐代的;都属于送别诗;前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扬州,以目相送;后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安西,以酒相送。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多数学生学生学的很好,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但有少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我想可能是由于自己的语言激情不够,没能把学生完全带入到诗的意境当中去。

人们都说讲公开课,是一见非常劳心的事,确实如此,可在这备课的过程当中,我也成长了不少。

窦桂梅曾说过:“公开课是我成长最好的熔炉,上公开课相当于公共演出,准备演出的过程,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很好的锤炼。”每一次公开课后,都会有新的收获,而把这些收获和经验积累起来,那会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篇二

一、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蕴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之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通过古诗吟诵活动的开展,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古诗词。对古诗词的品味理解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此时学习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样有一定深度的诗文可以将学生的古诗品读能力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阅读了解古代送别诗相关内容。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八、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镇街意见

个人意见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阳关三叠》名曲,欣赏送别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送别诗,或联系实际,说说自己与亲友分别时的感受。

2、通过回忆《赠汪伦》《别董大》等耳熟能详的送别诗,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

3、介绍时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

点评: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铺陈了一种调子,使学生很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来。

4、初读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内容。

5、引导学生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注意“鹤”的笔顺,“孟”的起笔,“陵”的读音。)

6、读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1)师生交流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2)课件展示黄鹤楼名楼风采,加深对这座江南名楼的认识。

(3)师生交流了解“广陵”与“扬州”关系。

(4)教师相机出示长江简图,明确诗中涉及的地名的地理位置。

点评:古诗的写作年代距学生较远,长江简图的出示,不但有助于明确地理位置,更有助于理解“西辞”等词句内容。

(5)师生交流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

(6)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7)提示学法:搜集资料是理解诗题学习古诗的一个好办法。

二、初读诗意,质疑梳疑。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读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并鼓励学生质疑。

4、集体交流。

(1)指名概述诗意。

(2)质疑。

(3)结合简图弄懂“西辞”等较简单的问题。

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赏析“烟花三月”。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内涵,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雾气时聚时散,缭绕花间,也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3)师生共同在美好的音乐中想象“烟花三月”那令人神往的美景。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当时乃盛唐时期,整个时代也如“烟花三月”般美好,更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点评:“烟花三月”的理解是这首诗的一个重点,由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层层深入,使学生对其内涵有了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5)指导朗读前两句。自由朗读、指读、评读、想象画面读等。

(6)小结: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啊!

2、品析“碧空尽”“唯”等词语。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

(2)抓住“远影”“孤”等词体会李白目送帆影远去时间之长,对好友的情感之深。

(3)带着自己的体会试读第三、四句。

(4)指名读。师生评读,学生再读。

(5)师引读。

点评:师生互动,情感交融,把悟情推向高潮。

(6)从最后一句中,换词理解品析“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挚友的一片深情,体味作者伫立江边时间之长,帆影“尽”而“情不尽”,“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导朗读后两句。及时板书: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配乐朗读)。

点评: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读中悟情,读中悟美。

3、师生互动背诵读。

五、学习第二首诗。

1、讨论交流学习第一首诗的成功经验:解诗题,明背景;品词句,悟诗境;作对经,感诗情等。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3、各组汇报交流

4、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了解安西、阳光等诗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关知识;了解由于交通不便,从偏远的安西到阳关的送别,这其中的艰难;各抒己见体味“更尽一杯酒”的深刻内涵。

5、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诵读悟情。

6、交流这两首送别诗共同的地方,试着思考其规律性。

六、总体回顾,归纳升华。

1、与学生交流本节课感受。

2、归纳总结全诗。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

七、复习巩固,背诵古诗。

1、老师叙述诗句意思,学生默写相关词语和诗句。

2、检查指正。

3、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背诵已学的两首古诗。

八、探索规律,交流其他送别诗。

1、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能说说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吗?

2、师生交流,赏析两首诗的语言和内在的情感之美。

(语文凝练优美,意境深远。如:“孤帆”、“碧空尽”、“柳色新”、“更尽”等。)

(情感真挚深厚,感动今人。如:“远影已碧空尽,仍不肯离去;已喝了很多酒了,还要更尽一杯。无限深情尽在不言中。)

3、自古多情伤离别,离别诗儿有无数。下面请同学们把你课下搜集到的送别诗读给大家听。

4、学生读《别董大》等诗。(注意送别诗与其他诗的区别)

点评:引导学生自主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九、小组合作,读诗悟情。

1、反复诵读搜集到的诗句,读准、读通、读顺。

2、互相比较,寻找其异同点。

3、提出问题,进行研讨。

4、小组汇报,师生交流。

十、拓展思路,进行练笔。

1、人间最美是真情,同学们,我们也曾有过与亲人、朋友分别的难舍时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话甚至是诗的语文写一写呢?

2、练笔。

3、交流。

点评:情感迁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十一、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要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2、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搜集(如边塞诗)一类诗歌,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目送                       酒送

情深意长

点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情感,突出两首诗之间的联系与对比。

问题探讨:1、小学中年级阶段学习古诗文,应该挖掘到何种深度?

2、教师应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诗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篇三

冬燕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对象,今天她又给我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

张老师今天讲的是王维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课堂开始,张老师先让学生回顾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列举出《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之后导入新课。

一、解题

师:谁送谁?

生:王维送元二。

师:元二他就是姓元名二吗?

(评析:师在此处补充古时对人称呼时在家排行老几,常常是在姓氏后加上几。)

师:元二要去哪儿?

生:安西。

师:“使”什么意思?

生:“使”就是去。

师:他是去游玩吗?可以不去吗?

生:不是。

师:元二是奉皇帝的命令到安西去做官,管理安西的,他是带着一定使命去的,所以在这里用“使”,而不能用“去”。

(评析:解题时,教师不直接给学生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说,在遇到难点时,教师加上补充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有助于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读通读准

让学生自读古诗,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

生:“舍”,在这里读“sh?”。

师:你能说说什么时候用“sh?”什么时候用“sh?”吗?

生:好像在说住的房子时用“sh?”,在说舍不得时用“sh?”。

师:你的解释棒极了。

师:古人读诗是非常有讲究的,他们讲究平仄,咱们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并且平长仄短。(师在黑板上标出平仄)请大家尝试用平仄规律读古诗。

指导学生读出平仄。

师伴乐诵读,为生做示范。

(评析:让学生自己去找易读错的地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要比直接获得知识记得更牢,同时,此处为学生拓宽平仄的古诗常识,为学生今后学好古诗,读好古诗奠定基础。)

三、理解诗句

师:简介王维生平,其中苏轼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如果请你为本诗配图,你要画上什么?为什么要画上这些?

生:我要画上柳树,因为古诗中第二句说“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柳叶还要画成新绿色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古人在送别时有个习惯,那就是折柳枝,因为“柳”谐音“留”,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古诗中写有折柳枝的诗句有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生:我想画上马车,因为元二要出远门了。

生:我想画上快要落山的太阳。

师:哦,大家看,画夕阳合适吗?

生:不合适,因为第一句中写正下着雨呢!

生:还有,第一句中有“朝雨”这个词,“朝”指的是早上。

师:你们真是很注意观察,也很会思考,分析得很有道理。

生:我还想画上“雨”,因为第一句中写有雨。

师:那么你要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蒙蒙细雨还是瓢泼大雨呢?

生:我要画蒙蒙细雨。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第一句中“浥”在课文下面有解释,是湿润的意思。“瓢泼大雨”就不止是湿润了。

师:有道理,此外,在平常,如果不下雨,这里会是尘土飞扬,送别的意境就一点也不美,而“瓢泼大雨”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相比之下“蒙蒙细雨”既消灭了尘土,又不会给人带来不便,同时,又渲染了离别的气氛,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师:如此富有诗意的离别场景,我们如何读出来呢?

生练习有感情读前两句。

大屏幕出示地图,让学生了解渭城与安西的距离。

师:谁去过新疆?坐的什么车?坐了多久?

生:我去新疆,坐的两天两夜的火车。

师:诗人坐的是什么车?

生:马车。

师:古时候乘坐马车到那么远的地方大约需要半年的时间。

生:啊--

师:我们设想一下,元二在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会生病。

生:会风餐露宿。

生:会把钱花光。

生:谁都不认识,会很孤独。

……

师出示沙漠、戈壁图,让生了解阳关以外的生存环境。

师:作为元二的朋友,王维舍不舍得让朋友去环境那么恶劣的地方?

生:舍不得。

师:他们在最后分别的时候会不会回忆以前相处时的美好时光?越回忆越难舍,于是他们就把这浓浓的离别之情全放到了什么里?

生:放到了酒里。

师:对,古人在送别时,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喝酒,以酒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在本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是谁劝谁?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王维劝元二喝酒,因为他舍不得元二去那么远的地方。

师:那么如何读出王维的不舍?

指导生读后两句。

师:就在写这首诗的两年之后,王维就去世了,也就是说这次离别是他们两人最后的绝别,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读这两句呢?

再指导生读后两句。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前两句,这两句写的美景,在王维与元二的送别之下也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忧伤的浓雾,这浥轻尘的朝雨简直成了离别人的伤心泪,原来诗人王维不只是在写景,而是在渲染一种离别的气氛。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这首送别诗。

生再读全诗。

师:古人读诗不叫读,叫吟,吟就是半读半唱,这也是古人送别时的第三个习惯,那就是唱歌,以歌来表达难舍之情。这首诗在唐朝时被改成了一首歌,也就是非常有名的“阳关三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

师播放《阳关三叠》,生跟着学唱。

听课心得:

张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时,教师巧妙地采用让学生为古诗设计配图的方法,“你想画什么?”“为什么?”学生答:想画柳树,细雨,马车,酒等,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一问一答的图画设计解说中,学生准确地把握了诗句的意思,让人不得不佩服张老师设计的巧妙。在教学中张老师还表现出丰厚的文学功底。当学生说到要画柳枝时,她马上补充古人有送别时折柳枝的习惯,“柳”、“留”谐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同时脱口而出,为学生补充出“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一使学生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美,二也使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生回答二人的深情全都在酒里时,她又即时补充古人送别时的另一种习惯--饮酒,即喝送别酒。在最后指导读全诗时,她又即时提出了吟诗,同时补充古人送别时的又一种习惯--唱歌,并且告诉学生这首诗在唐朝被谱成了一首歌曲,即著名的《阳关三叠》,被后人千古传唱。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欣赏并一同哼唱《阳关三叠》,把学生全部带入送别现场,把本课教学推向高潮,真令人拍案叫绝。此外,张老师查阅了《全唐诗》、《唐诗鉴赏》,深入了解了王维的生平,并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如《阳关三叠》被谱成曲等,再加上自己的文学积累,在课堂上的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这节课时时精心,处处精彩,为学生充分展示了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使得我们几位听课者无不啧啧赞叹。

台下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张老师这节课的成功绝不是一时之功,也绝非巧合,那是她长期以来学习的成果,长久的积淀,真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张冬燕,向你学习!

语文《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

【设计理念】

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言语和精神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

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扎扎实实的品析文字,以一首的学习带动多首诗的学习,以多首诗的补充促进一首诗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是诗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教学一二句扣住“柳”,体会作者营造的送别环境,感受美丽环境中那份浓浓的离别情;三四句扣住“酒”,体会这杯杯酒中融入的深情。

本节课,既注重学生语言系统的丰富和优化,又注重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着力构建对话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准备】

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搜集送别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有一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这首曲子是后人根据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创作的。

(设计理念: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优美、有些淡淡哀伤的古筝独奏《阳关三叠》,帮助学生架起想像的桥梁,将学生带到了几前年的渭城。入境,为理解古诗奠定基础。)

(点评: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此环节中,老师为学生展示古典乐曲《阳关三叠》,首先就为学生创设了诱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环境。通过创设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为学生提示了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准“朝”“舍”“更”的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设计理念: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初知大意,为深入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点评:“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一提问非常必要。的确,学生的阅读思维是看到信息后,信息马上会触动其思维,即可就会产生“这写的是什么呢?”的疑问,有疑问就有思考。老师此时提问,给学生提供发表感知课题、分析问题、交流逐步思维收获的机会,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了解学情、展开后面继续学习的前提,更是引发、培养学生学习时要产生问题的意识的需要。)

三、感悟“柳”“酒”中蕴涵的情意。

1、渭城这里的景色怎样,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2、指导感情朗读。

3、体会“柳”的寓意:一个柳字,你能读懂诗人的`情吗?带着这种情怀,再来读诗句。

4、拓展关于“酒”的诗句,理解“酒”中蕴涵的情。

写话练习:相聚的日子,他们曾————————

5、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6、感情朗读。

(点评:文中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老师紧紧抓住“柳”“酒”这一“诗象”,感悟古诗。将古诗化为画面:青青碧柳里诗人怎样的难舍难分?相聚的日子是怎样的其乐融融?由此来体会两人深深的情谊。,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也就品味出了。)

四、互文理解,感情升华。

1拓展:“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寒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从这首诗中体会什么?对比想象安西与渭城的不同。

2感情朗读。

3结合诗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体会别后的思念。

4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引入王维《送间司直赴西安》帮助学生感受元二出使安西将要面临的艰难险阻,感受王维对好友离乡背井的牵挂、忧虑;引入王维的《山中送别》帮助学生理解王维对好友的无限思念之情。以一首的学习带动多首诗的学习,以多首诗的补充促进一首诗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五、拓展延伸。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其它送别诗。

(设计理念:优秀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形式。优秀古诗文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离别的人不同,但那份真挚的情意是相同的,此环节旨在以一篇的学习带动多篇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情感的迁移。)

《送元二使安西》语文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着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教学目标】

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初步吟诵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在比较阅读中体会送别诗的特点。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环节一:以读破题,整体感知古诗

师:同学们,送别是古人经常出现的场景,送别也自然成了古人写诗的重要题材。今天咱们学习的一首古诗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的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来,一起读课题。(生读题)

师:预习过课文吗?

生:预习了。

师:我不相信。你再读读课题。

生读,轻重音不清晰。

师:送谁去安西?用你的朗读回答我。

生读课题。

师:送元二去哪里?继续用朗读回答。

生再读课题。

师:唐代的安西在今天的——

生:唐代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查资料书知道的。

师:真好!借助工具书了解难点词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学们,元二去安西做什么?大家一起朗读课题回答。

生读。

师:谁送元二出使安西。诗题连起来可以怎么解释?

生: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师:很完整。不过,古人写诗题没有这么啰嗦,他们简洁地写道——

生:送元二出使安西。

师:请伸出金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板题)

【赏析】让理解与朗读训练融合,有效。让每一处学习均指向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观值得肯定。

环节二:强记书写,夯实语文基石

师:(课件出示诗文,生字“舍”“君”留空)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应该对课文有一定印象吧,来,谁愿意填填空?

生上台书写。

师:正确吗?

生:正确。

师:可是,不能打满分。知道为什么吗?

生摇头。

师:这么美丽古诗,咱们这样书写,还真对不住这作品。请看老师来填写。

师:(示范后)大家一起动手吧。(学生练习后)古诗就得这样用心写,汉字就得这样用心写!(展示一个)

【赏析】不仅写正确,还要求写美观,有语文味。

环节三:继承国学,尝试吟诵古诗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有谁已经会读这首古诗了?

生背。

师:字正腔圆,节奏优美。不过,这是现代人读古诗。古人读诗一般用“吟诵”的方法。想学这种方法吗?

生:想。

师:怎么吟诵呢?(教师示范)

生跃跃欲试。

师:不急。读的时候需遵照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我们称它为平长仄短。(板书:平长仄短) 在普通话里面有四种声调,第一声和第二声叫“平声”,我们用短横表示。(板书短横符号)。读时需把这个字音延长。(师指着第一句诗中的“城”)来,读一读。(师做手势引导等)

生读得有模有样。

师:平声会读了,那么仄声呢?仄声,我们用一条竖线来表示。(板书短竖符号)仄声读的时候声音一出来马上就收掉。我们称为仄短。(范读“朝雨”)大家自由练一练。

生练读。

师:平长仄短,可是在这首诗里面有个字是不一样的,看,最后一行的一个“出”字。这个“出”现在读音是“出”,而在古时,它的读音是这样的(师读)。这种音我们称它为“入声”(板书:入声)它归在仄声字里。

生再次练习。

师:标上平仄,它就是这样的一首诗(课件出示标有平仄的诗)。请听——(师配上《阳关三叠》吟诵)

学整体练读。

【赏析】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出发,做适当的加法,在吟诵上下工夫,让人耳目一新。对于学生而言,也是走入古诗文化的有益尝试。

环节四:咬文嚼字,体会古诗情韵

师:同学们,吟诵着这样的古诗,我们仿佛也走进了1200多年前渭城的那个清晨,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渭城下了一场小雨,屋瓦、柳树叶子很干净。王维不停向元二劝酒,说出了阳关就再见不到他了。

师:描述能更具体,语言能更美一些吗?

生:那天早晨,古老的渭城下了一场小雨。原本有些灰暗的城市,立刻变得清新了许多,雾霾不见了,柳叶闪闪发光,客舍的青瓦远远望去,仿佛笼罩着一层青蓝色的烟雾。亭子里,须发花白的诗人王维正动情地举杯劝酒:“好兄弟,再喝一杯吧。你这一去,那头可没有老头子我这样的老朋友啦!”

师:谁来评评,他的描述如何?可用一个词语表达。

生:诗情画意。

生:依依不舍,深情款款。

生:具体生动,感人肺腑。

师:语言真美,评价真美!同学们,在这个柳色留人的早晨,在这个依依不舍的早晨。诗人王维就这样一杯接一杯地劝着元二。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疑惑:自古有聚就有散,分别本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王维为什么一杯接一杯地劝酒呢?

生:他喜欢喝酒。

生:他觉得酒最能表达友情。

师:学古诗,有时候需要知人诗论,需要了解每一个文字背后的信息。大家请看——

(课件出示图文)阳关以西,满眼荒漠,无尽荆棘。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去,要到哪里呢?(出示路线图)渭城在今天的陕西渭河以北,阳关在今天甘肃敦煌西南。再往西走,就是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这一路,长达三千多公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也要整整半年多的时间。

生惊讶万分。

师:如果元二是你的好朋友,他即将远行,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说:元二,路上要小心,注意好安全。

师:善解人意的朋友。

生:我会说:元二,多带些水去,不要渴着了。路上要小心一点。

师:前路漫漫,真正的朋友总是想替对方再想周全一点,再周全一点。

生:我会对他潇洒地挥挥手,说:去吧,建功立业,我在这里替你祝福!

生:我会对他唱一首歌:《朋友》。

师:《朋友》创作得晚了点,需要穿越。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当时,即使元二马不停蹄地返回,也要一年的时间,更何况,他是奉着皇帝的使命去的。回来的时间可能是一年,也可没是——

生:两年;三年……

师:黄沙漫漫,旅途艰险。异地他乡,凄冷孤单。人生无常,不要以为人与人的缘分很长,有时候,简单的分别就是一辈子。公元741年,也就是分手几年后,王维就去世了,渭城送别,生离即为死别。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轻雨渭城,走进新柳渭城,走进诗人不舍的心里,真诚吟诵。同桌之间,互相练习。

生互读。

指名试读,再配上《阳关三叠》,师生共同吟诵全诗。

【赏析】读出诗心,体悟诗情,是古诗学习学得诗味的重要策略。诗歌不可解,不可肢解,诗歌需要解,抓住诗眼探究个明白,这都是古诗学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认识。

环节五:比较研究,探究送别诗歌

师:同学们,古人与人送别,除了用更尽一杯酒的方式,还会用哪些方式?

生:《赠汪伦》……

师:积累真丰富。还有吗?

生沉默。

师:(呈现《别董大》《赠汪伦》)。瞧,它们来了,请自由选择一首。结合下面的注解,吟诵吟诵!

师:今天,辛老师和你们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咱们也算是好朋友了,如果用诗句来表达,你准备送给辛老师怎样的句子?

生:劝君再上一节课,大同学生最聪明。

……

师:创意十足善思考,大同学生最聪明。下课!

【赏析】从一首诗走进一类诗;从一首诗走进一类文化;从理解感悟走向创意运用。课堂也有了一波三折,别有洞天的味道。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5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