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木兰从军》导学案【优秀6篇】

发布时间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6篇《《木兰从军》导学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木兰从军》导学案 篇一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也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在观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物形象上。故事情节学生已经了解,怎样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人物呢?因为故事背景的远久,其实孩子们初读课文时是不理解什么是从军的,所以我觉得课题中的"从军"是个切入口!于是读了课题后,我要求他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时,结果出现了争议。在引导中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个初步印象。接着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孩子们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木兰怎么能从得了军的呢?"于是就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自主的学习了文本,在扣住"紧急""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理应""赫赫战功""心爱"等词一次又一次深入体会后,在痛快的读中表达了对木兰的忠心赞叹。最后孩子们都发自内心的称木兰为女英雄!

12《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在讲解“从军”这个词时,我首先让学生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结果出现了争议。在引导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初步的印象,接着向学生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学生们自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于是就扣住 “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等词语一次又一次地体会。让学生对木兰产生由衷的敬佩。

书后安排了一项想象作业“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二段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应征,弟弟年龄又小,够不上当兵,这是家庭的忧。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为什么要“理应分忧”:本来应征入伍是男子的事情,但处在特定情况下,女子也该承担责任,为国为家当仁不让。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情可感,有话可说了。

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我还设计了“赞一赞,唱一唱,讲一讲”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时也大有收获,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敢于想象,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

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与学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我执教的是《木兰从军》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走近木兰,感悟她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我这一课时定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形象呢?

一、识字方法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病”字用一个顺口溜让孩子轻松记住了“病”字的字形和字义;教学“男“字时利用字理知识帮助孩子体会决心女扮男装的不易;”“焦急”这两个字虽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抓住下面四点底表示火,和急字的心字底,可帮助孩子理解木兰焦急似火的心情。

二、发挥想象,促进理解

课文语言精练,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学生想象的“空白”。教学时利用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既能更深入地理解木兰的品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想象、表演木兰是如何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的,这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深入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次,第三小节的一连串动词短语浓缩了木兰南征北战、奋勇杀敌的艰辛,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奔赴前线路上的情形以及在战场上的表现,再现了这些悲壮的场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次,让学生想象当将士们看到一身女装的木兰会想些什么,也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木兰女扮男装、屡建战功的不易。

三、抓住中心,爱家爱国

围绕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结合文本,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体会。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木兰替父从军,是因为她爱家;国家有难紧急征兵,木兰从军为国分忧,说明她爱国;木兰在奔赴前线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依然勇往直前,她驰骋沙场,立下战功,为的是保家卫国。

《木兰从军》导学案 篇二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木兰从军阅读题和答案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青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年有二,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少习射 少(少年时) B。市鞍马 市(买) C。长而益精 益(更加) D。易男装 易(穿)

2、给下列字注音皆次当行 行 数建奇功

3、一次多意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因

4、翻译:木兰者,古代一民间女子也。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转战驱驰凡十年有二,数建奇功。

5、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阅读题答案:

1、D 易(换装)

2、hang (第二声)shu(第四声)

3、a 因 :因为 b 因而 因此

4、a 叫做木兰的人,是古代一个民间的女子 b 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能做 c 辗转作战总共有十二年,多次立下奇功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诗木兰辞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

花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次此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胜:尽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吾尝终日而思矣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家人以肩舆相迎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2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D、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4分)

(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3分)

参考答案:

19.【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逼:接近,走近。【答案】C

20【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B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人”。C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答案】B

21.【解析】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C“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错误,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答案】C

22.【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采分点】(1)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关键词“手”“羸”翻译正确各1分,“乃耶”句式翻译正确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4分)

(2)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省略句“故(树干)能伏匿其中”正确译出1分,关键词“相化”翻译正确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3分)

(3)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关键词“镕银”“散绵”翻译正确各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3分)

参考译文: 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和尚笑了起来。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木兰从军》导学案 篇三

一、复习字词导入

1.检查生字词: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木兰从军,不知道同学们生字词会不会写了,请同学们打开补充习题完成第二题,比一比看谁拼得准,写得好,开始吧。

写好了吗?好我们来看一看,谁是火眼金睛。写得对的同学请举手。

2.出示木兰图片:同学们,这就是花木兰,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她。四个字的词语呢?(文静俊美、如花似玉等)就是这样一位娇弱的女子却要去——从军。

3.引导质疑: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优秀品质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当时的国家遇到了什么困难?

(1)指名学生回答相机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经常就是常常,常常发生战争会有怎样的后果?知道朝廷为什么下达要紧急征兵的文书。(国难当头,形势紧急)

(2)朗读体会木兰焦急万分的心情

2、木兰家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1)指名回答相机出示句子【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2)在朗读中体会木兰焦急万分的心情。

3、此时木兰想的是什么?(为国为家分忧)

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是什么意思?(应该,应当)“理应”就是“理所应当”木兰觉得自己理所应当做什么?木兰从军是为国分忧,为家分忧。板书:为国为家

4、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1)出示:【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出示父亲的话:

【父亲:女儿呀,征兵文书上写的是我的名字,应该让我去。】

学生:不行,你年纪大了(身体又有病),还是让我去吧!

父亲:可是战场上的刀枪不长眼,我怎么能放心呢?

学生:放心吧,(我从小跟你学了一身好武艺)会保护好自己的。

父亲:你真是我孝顺的好女儿!

过渡:好不容易说服了父亲,弟弟又出来反对。

出示弟弟的话:

【弟弟:姐姐,还是让我去吧!】

学生:你年纪太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弟弟:我可以说大几岁,冒充大人。

学生:恐怕连马都跨不上,连刀枪都那不动!(你个子太小,会被看出来杀头的。)

弟弟:军队里只能是男人,你是女子,怎么能混进去呢?

学生:我可以女扮男装。

弟弟:姐姐你真聪明!

过渡:母亲含着眼泪来到木兰身边。

出示母亲的话:

【母亲:木兰,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实在离不开你,我们一起去向长官求求情,大家都别去了!】

学生:不行,如果大家都不去,谁来保家卫国呢?

7、小结:好一个爱国爱家的木兰!就这样,花木兰为了她那年老多病的父亲,为了她那年纪尚小的弟弟,更为了她深深热爱的国家,毅然地踏上了从军之旅。齐读第二自然段。学完了第二自然段,你能再用一个合适的词形容花木兰吗?学生填空:(    )的花木兰。

8.小朋友,通过你们的朗读,我看见了一个勇敢坚毅、尊老爱幼、爱国爱家的花木兰,也明白了她为什么能受到世人的尊敬和赞赏。她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在从军的过程中,花木兰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木兰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小圆点标出这一句里面的动词。

3.交流:这几个词语可以调换吗?(不可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看图理解:你看,这就是木兰披战袍,跨骏马的样子,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夸夸她?

指导朗读,读出木兰的“勇敢”和“威风“

让我们把对木兰夸奖都读出来。齐读。

(2)体会木兰奔赴前线的艰辛。

①出示黄河和燕山的图片,体会木兰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和艰险。

②在朗读中加深感受木兰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

③采用不同的读的形式,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慢一点读出木兰的辛苦,可以快一点,读出木兰奔向前线的急切心情,

2、在多年的征战中,引读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

(1) “多年”是多少年?什么叫“赫赫战功”

小结:木兰在战场上的表现一点也不输给男子,正是因为木兰机智勇敢,表现出色,所以当上了将军。

过渡:战争终于结束了,木兰顺利回乡了。回乡之后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板书总结:

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为国为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

五、拓展延伸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人们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写成了诗歌。出示《木兰诗》, 听老师读一读,课后自己试着读熟读懂。

六、布置作业

1.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请写在作业纸上。

2.课后请小朋友把《木兰从军》的故事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女英雄

赫赫战功

《木兰从军》导学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兰爱亲人、爱国家和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难点】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曾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我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这首民歌写的是谁?(花木兰)教师板书:木兰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你们知道木兰的故事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木兰故事的课文,(板书课题)  木兰从军,齐读

4.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择。

a.跟随b.顺从c.参加d.次要的

5.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6.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呢?

7.老师经常说: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课文里,打开书,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教师范读)。

二、初读课文

1.你们想像老师一样把课文读出感情么?自己试试吧。注意: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好轻声。

2.要想读好课文,先要读好生字。

(1)(检查生字词)依次出示

名字     征兵     父亲     生病     男孩     胜利     将士

朝廷   年龄   打扮   战袍    渡过      赫赫战功

(2)齐读,开火车读。

教学生字:病,男(学习病字框)

(3)教学2个多音字

ɑ.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指名领读。

(4)出示所有生字词,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2.多形式练习读词语。

3.接下来,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把语文书翻开,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师生评议。

5.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谁来说说:(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内容相机点明这是课文的几小节的内容)

(相机完成句式练习)。花木兰是           。

三、精读课文

1.木兰从军,木兰从军,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请小朋友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找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相机出示第1、2句

(1)(多媒体)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经常”的近义词是什么?田老师知道有个词语表示“经常发生战争”的意思,(板书:战争不断)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交流。(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

过渡:是呀,情况多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

(多媒体)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谁来读好它?

(2)指名读,师生评(情况多危急)

4. 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读好这句话。她为什么“焦急万分”?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点击放映动画片段)

木兰为什么会焦急万分呢?

(多媒体出示第3、4、5句)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1)请小朋友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相机板书:老幼

5.就在国家危难,全家忧心忡忡之际,木兰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相机板书)为国为家分忧

6.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不同意)

如果你是木兰的弟弟,你会说---(指名说)

如果你是木兰的母亲,你会说---(指名说)

如果你是木兰的父亲,你会说---(指名说)

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学生自由说。

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们领略到了她的那份坚定,那份从容。学习了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们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7.小结: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把板书补充完整)

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

8.其实课文的第二小节就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的第一节改编的,有没有兴趣跟老师来读一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9.领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四、布置作业,教师总结

1.课堂作业:生字描红,临写。

2 喜欢《木兰诗》吗?那就背一背吧!

3.教师根据板书总结:在战争不断,朝廷紧急征兵的情况下,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那她从军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下节接着学。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我执教的是《木兰从军》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走近木兰,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是我这一课时定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形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应以放手让学生阅读为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的大声朗读,反复诵读中,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中,达到读得读准、读通、读顺,最终使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止。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把《木兰从军》的第一课时,定位在其一:怎样让孩子们正确、流利的读通、读顺课文,认识本课的两个多音字。我主要通过孩子的大声朗读,自纠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字词的方法,打好读课文的基础,达到读通、读顺文本。其二:使孩子们初步感知人物品质。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如果你是木兰的家人,你会怎样劝阻她?”“如果你是木兰,你怎样说服家人?”让学生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课伊始,我用北朝民歌《木兰诗》引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以“从军”的“从”为解读课题的切入点,学生们理解了从是参加的意思,就不难理解课题的意思了。接着,让孩子们从课题入手,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学生们就产生了疑问:木兰是谁?为什么她要从军?再通过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文本。这对认识木兰这个人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提醒学生读好轻声。检查自读情况时我采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词,教学生字时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汉字,孩子们兴趣盎然。

在指名分段读后,以“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引出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紧急征兵”“焦急万分”等词语,让学生理解感悟。抓住木兰的想法“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国家有难紧急征兵,木兰从军为国分忧,说明她爱国;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没到当兵的年龄,这是家的忧。木兰替父从军,是因为她爱家。教学中,我及时运用“模仿表演”,用“如果你是木兰的家人,你会怎样劝阻她?”请学生们演演父亲、母亲、弟弟,他们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木兰,你怎样说服家人?”,让孩子深入地揣摩木兰的心理活动,说一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通过对“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等词语一次又一次地体会,让学生对木兰产生由衷的敬佩。这时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这样通过在一系列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

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在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我自己同时也有很大收获,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敢于想象,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

人的生命演变正如季节变化一样,时序是不能变更的。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受孩子们的启发,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流程也不再是简单地教,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如出现的事先未曾想到、也不可预见的情形,成了本堂课的精彩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突发性的问题,五花八门的回答,要善于倾听,敏锐感受,准确判断最有价值的新鲜信息,抓住时机,根据实际态势及时作出抉择,在教与学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木兰从军》导学案 篇五

课题《木兰从军》 主备人:王郁芳 本周习惯养成: 用心倾听,乐于展示 课型:合作展示课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3、我能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课堂学习流程: 激情导课(预设2分钟) 明目标,知方向(预设1分钟) 自主合作,交流预展(预设10分钟) (一)了解花木兰从军的原因,感受花木兰为国为家的英雄形象。 1、当时的国家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呢?(提示:从“紧急征兵”这个词语去体会)2、花木兰家里又面临怎样的困难? 3、展开想象: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情景对话: 父亲:女儿啊,征兵文书上写的是为父的名字,我虽然老了,刀枪还是拿得动的,我去,咳咳咳…… 木兰说: 。 弟弟:姐姐,我是男孩,我替父亲去吧,你是女子,军营中是不要女子的,你怎么从军呢? 木兰说: 。 母亲:女儿啊,咱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情况特殊啊,依娘看,国家打仗也不少你一个,我们家就不要去了,还是先顾小家吧。 木兰说: 。 4、小结:木兰就这样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真是一位______的女英雄。 (二)感受木兰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1、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军时,木兰的哪些表现又让你觉得她是个女英雄? 2、你能说一说还有哪些木兰英勇的故事吗? 拓展填词:在多年征战中,木兰 敌情, 敌计, 敌将,立下了赫赫战功。(感受木兰的智勇双全。) 3、小结:身为女子,木兰果真一点儿不输给男子汉。真是一位______的女英雄。 (三)激发对女英雄的敬佩之情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从“竟”,你能体会到将士怎样的心情? 2、他们会对木兰说些什么? 战士们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预设25分钟) 达标检测(预设2分钟) 1、积累本课的好词。 2、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3、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用几句话写下来。(选择一位家人) 反思总结 今天的课堂,我最满意的是:画 倾听( ) 合作( ) 展示( ) 点评或补充( )

《木兰从军》导学案 篇六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ēnɡ   bīnɡ   jiànɡ  shì     wén   shū    cónɡ   jūn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燕 yān (         )         将  jiānɡ (         )

yàn  (        )             jiànɡ (         )

三、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1.廷     查(       )旁  ,再查(         )画。

2.康     查(       )旁  ,再查(         )画。

3.起     查(       )旁  ,再查(         )画。

四、写出下列生字的笔顺。

1.将

2.病

五、读一读,抄一抄。

征兵     将士    文书    从军     胜利    父亲

六、补充词语。

焦急(   )(    )    再(    )追(    )   赫赫(    )(    )

文(   )俊(   ) (    )通(   )大

七、按课文中的内容填空。

花木兰想:“父亲                 ,                    ;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                 。她说服了家人,                ,                   。

八、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九、你喜欢课文中的花木兰吗?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木兰从军》导学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4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