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3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字4个,会写字6个,理解“喧嚷、震撼”等生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4、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应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

1、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蝴蝶图片。师:同学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呀?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生说。

2、师:同学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

二、初读感知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师: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你们准备好了吗?

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此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说句子。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嚷盈”等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写下你用心感受的体验。

2、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认真

看老师板书。(板书:24、蝴蝶的家)——齐读课题

二、读文感知,提炼重点。深化理解,体悟感情。

师:同学们,蝴蝶的家在哪里呢?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的心情

呢?请大家打开书,用你最喜欢的方式仔细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汇报预设:

(第一自然段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

难为蝴蝶吗?”)——出示课件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①同学们什么是喧嚷?什么地方是喧嚷的?这些地方怎么样?这里是谁在喧嚷呢?“雨点密集地喧嚷着”作者是把雨点当成什么了?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写法,形象地说明了风雨交加的热闹场面。

②震撼:那么什么是震撼呢?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出示视频)看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心里怎样?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你感受到作者什么心情?(担☆www.chayi5.com☆心、着急)这种担心,着急更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2、体会蝴蝶的柔弱。

过渡语:当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边响彻,当闪电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沉的天空中翻着跟头,风又在疯狂地吹着哨子。这样糟糕的天气,你觉得蝴蝶能受得了吗?

(1)学生汇报(预设“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出课件

从这段话,你能体会到蝴蝶怎么样?——相机指导朗读

(2)这样轻盈、纤巧、柔弱无助的蝴蝶,在风雨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学生自由说)

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3)是啊!这轻盈的、素洁的蝴蝶,它们是多么的弱不禁风啊!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你们心里着急吗?

(4)(出课件)指导朗读(读出心急如焚的语气)

3、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呢?

学生汇报(预设:第三、四自然段)

(1)作者猜想蝴蝶的家在哪里呢?(屋宇、麦田、松林、园中之花、老树干、桥下、树叶下面……)

下雨的时候,蝴蝶真是躲在这里吗?(不是)师引读

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说明作者平时怎么样?

(2)作者一个个猜想,又一次次否定,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真为蝴蝶(着急),这也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

4、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1)学生汇报:(预设: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一定是这样的。”)

(2)小女孩连用了三个“一定”,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孩子们对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确信不疑的。)——引读第5自然段。

三、点明主旨

学到这里,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关爱生命)

师生齐读“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一定是这样的。”表达对蝴蝶的祝愿。

四、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考和交流,在我们的探究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生畅谈感受。预设如下:

(1)我感受到了作者很为雨天的蝴蝶着急的心情。

(2)我也为蝴蝶着急,下雨的时候,它们要是没有地方避雨,多么危险呀!

(3)没有找到蝴蝶的家,我感到有些失望。……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知道,你们也都有一颗关爱之心,也都有着自己美好的想法。课下,请同学们把你们美好的想法写下来。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蝴蝶都能找到美丽而香甜的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苏教版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作者对菜园的情有独钟?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订阅书籍,学习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习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录象

3、要更好的理解这段话,我们必须联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指名学生朗读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

板书设计:

22、我的菜园

积极向上

坚持不懈

不辞艰辛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 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 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