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初一生物教案优秀6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6篇《初一生物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一生物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

2、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两种传粉方式,能够举例说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花的传粉方式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开花,花开才能传粉,传粉的结果是产生种子和果实。植物的这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传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植物,它们的传粉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一种植物来说,传粉的方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具有什么样的传粉方式,这与植物本身花的结构有关,是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只有了解了不同种植物的传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为多结果实和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从教学的安排看,讲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时候,北方的学校已进入了秋季,而秋季开花的植物相对春季、夏季要少得多,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有计划的提早安排采集的种类、时间、地点。也可以在不同的开花季节,照些像片,也可以把像片制成幻灯片以备课上之用。

教法建议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开花现象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所以讲述时要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知识,并要强调开花时花的各部分都已发育成熟,花被展开,花蕊显露出来。

对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可以先通过录像或实物,让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有的学生误以为玉米植株上雄花的花粉落在雌花的柱头上,也属于自花传粉。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自花传粉的概念,并指出凡是单性花都不可能进行自花传粉。

建议教师要求学生在异花传粉植物生长开花季节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时要设置对照植株(即除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外,其他方面的情况尽可能相同的植株),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看出人工辅助授粉的效果。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花的传粉方式;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

难点:对虫媒花和风媒花的观察和比较。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设计思想:

对于开花和传粉的概念,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一定准确,所以本节课通过学生对录像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1、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花的结构中哪些结构最重要?

组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开花:

出示录像:展示花开的时期。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提问:1、你见过哪些植物的花?

2、植物的一生中能开几次花?

3、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一样?

4、有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开花?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讲解:

1、各种植物一生中开花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长几个月后就开花,一生中只开一次花。

2、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开花,一旦开花后,每年到时开花,一直到死亡。

3、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两个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长日照和高温才能开花,如莲;有的植物需高温暗光下才能开花,如晚香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温才能开花,如菊花、梅花等。各种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二)传粉:

讲解:“花开之后,雌蕊和雄蕊暴露出来,就要完成传粉的过程。那么传粉是指什么呢?花的传粉方式都一样吗?”

出示投影,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特点。

出示录像:介绍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

组织学生总结二者的区别。

总结:

1、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2、异花传粉中包括昆虫传粉和风力传粉。

提问:请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哪一种更具有优势?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从生物学意义来看,异花传粉植物后代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而且植株强壮,开花多,结实丰富。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知道,农作物实行自花传粉,后代表现不好。

异花传粉虽然产生活力强的后代,但当遇到不利的自然条件时,传粉没有保证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授粉不均时,就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出示人工授粉的挂图,讲解人工授粉的方法。

板书设计:

一、开花:

1、开花的习性:

(1)一年生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就开花。

(2)二年生植物:生长到第二年开花。

(3)多年生植物:生长到一定年龄才开花。

2、影响开花的因素:光照、温度。

二、传粉:

1、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2、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1)依靠昆虫传粉:虫媒花

(2)依靠风力传粉:风媒花

3、人工辅助传粉

教材分析 篇二

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只能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初一生物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能够说明根毛细胞吸水的原因,了解合理灌溉的道理。

能力目标

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课题研究,继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生活实例、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初步树立植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了解根吸水原理在实践上应用,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都围绕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这一知识点,它是解释根吸水、失水的关键,是学习根的水分代谢的必备知识,同时也为今后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水分代谢奠定基础。只有明白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才能合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灌溉问题。因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观察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就要涉及到一些比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浓度等。所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经了解,对于这些概念,初一的学生在小学时有过一定的接触,只是不能准确的进行描述,所以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强感性认识,以便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法建议

认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本节知识的中心问题,植物细胞吸水原理的教学,关键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效果显著。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问题,在进行课本中的实验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如:直接把盐撒在切好的萝卜片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有水分出来,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对比实验。或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分析细胞吸水和失水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再设计出有关的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这些知识。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不仅要让学生看到实验结果及分析出原因。还要让学生了解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可以在实验中加入一些数据的测量,如烧杯中前后溶液量的测定,或萝卜条的重量是否有所改变。

这一节的内容实际上涉及一些物理和化学知识,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这些知识还不能非常准确的理解。所以,这一节只要求讲述生理现象,不要求深入地讲述原理,只要把演示实验做好就能够形象地说明问题。广泛联系实际,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并认识其中的道理

根吸收水分的过程的教学,可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将根吸收水分的过程概括出来。教学时,首先向学生质疑:根毛区表皮细胞形成的根毛是否能够吸水?以便激发学生探讨新问题的兴趣。 要想了解根吸收水分的过程,主要是要解决根内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根各层细胞的角色扮演,使其亲身体会到浓度的改变。但在这之前,一定要先向学生说明土壤溶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而且低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和道理,以及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和过程。

难点:细胞和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

手段:观察、分析、讨论与讲解相结合

设计思想:

本节课中"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内容是中心问题。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现象,让学生由浅入深,并能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

1、根据挂图说明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和功能。

2、成熟区的生理功能与根毛细胞的细胞特点。

二、讲授新课:

(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把切好的新鲜的萝卜片放入干燥的培养皿中,并撒上食盐。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其变化。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水分产生,水分从何而来?"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很容易分析出水分是由萝卜细胞的细胞液中出来的,是因为撒入食盐造成的。)

4、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本实验中食盐遇到萝卜片上的水分后溶解,就成为食盐溶液。而溶液中含有食盐的多少即是溶液浓度的大小。

5、出示课本61页演示实验。(强调:实验中除一个烧杯中装有清水、另一个烧杯中装有盐水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都一样)

6、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萝卜条的变化,并用量筒测量烧杯中的溶液量。

7、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二)根毛吸水的道理:

1、出示根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或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根尖从外向里的细胞特点。

2、组织个别学生分别扮演各层细胞,分析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高低。判断细胞吸水的途径。

3、总结:

(1)根吸水依据细胞吸水的原理。

(2)水分进入根的途径是:土壤溶液→根毛细胞→内各层细胞→导管。

4、提问:"什么情况下,植物的根细胞会出现失水的现象?"

5、组织学生发言。

6、讲解:

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或土壤是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时,会发生失水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烧苗"。

(三)合理灌溉:

教师提供资料,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植物的需水量是否一致。

讲解:

1、植物在一生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当土壤缺水到一定程度时,就要进行灌溉。

2、不同植物的一生中消耗的水量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消耗的水量也是不同的。

探究活动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

2、探究植物细胞失水的细胞特点和外界条件

材料用具:

新鲜白萝卜、显微镜、刀片、镊子、烧杯两个、实验天平一个、清水、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标签、胶水等

方法步骤:

(1)制作白萝卜条:把新鲜白萝卜用刀片切成宽厚相同的两个萝卜条,在天平上称重,用刀片切修,使两个萝卜条质量相同,并记录重量。

(2)将两个烧杯编号,分别贴上1号和2号标签,在1号烧杯内装入清水,在2号烧杯中装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将两个白萝卜条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10~15分钟。

(3)用镊子取出两个萝卜条,晾干、称重并记录重量,计算清水中的硬萝卜条吸收了多少水分,食盐水中的软萝卜条失去了多少水分。

(4)总结: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植物就_____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_____水。

讲授新课: 篇四

(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或投影:

向学生演示常见的苔藓植物,如: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向同学们简要的介绍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生活环境。

2、请学生讲述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什么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引出下面的实验。

3、组织学生按照实验五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观察重点:

(1)识别实验中所给的苔藓植物是录像或投影中介绍的哪一种?

(2)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

(3)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4)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

4、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师可进行补充。

重点强调:

(1)苔藓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茎、叶的分化,一类没有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的茎、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

6、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什么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二)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1、出示苔藓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或由学生介绍本小组收集的有关资料(这项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3、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

初一生物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

2、在 和 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 ,形成新的 和 ,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 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 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 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 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 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讨论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⑴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

⑵四人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讨论、交流、总结: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讨论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讨论回答:P11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初一生物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

2、了解嫁接的意义;

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营养繁殖的具体技术,而是把营养繁殖与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例如,扦插时为什么要选择健壮的枝条?这可以联系有机物的贮藏。

关于扦插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剪取健壮的月季、天竺葵等的枝条,将枝条的下部浸在清水里,在温暖向阳的条件下,不久就在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课时可以展示长有不定根的枝条。

关于嫁接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对红梅、碧桃、菊花等进行嫁接,上课时展示嫁接成活的植物体。

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本章还安排了一节实习。为了便于上好实习课,也可以指导学生用番茄、菊花以及仙人掌科的植物等进行操作练习。

关于组织培养,最好在课前收集一些图片资料,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组织培养具有多项用途,千万不能让学生得出片面的结论,以为组织培养只是一项用来进行营养繁殖的先进技术。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嫁接的概念、方式和意义;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难点:通过演示实物或直观教具,让学生增加对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的感性认识。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观察相结合。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录像介绍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了解,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营养繁殖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你能举出不靠种子繁殖的例子吗?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题: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繁殖,称为营养繁殖。

二、讲授新课:

(一)用茎繁殖:

播放录像:介绍扦插、嫁接、压条的具体操作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讲解三种营养繁殖的特点。

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营养繁殖的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

总结:用营养繁殖可以保持植物体的优良特性,加速繁殖的速度。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讲解: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

播放录像:介绍组织培养的过程。

讲解:

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提问:你认为组织培养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讲解:

1、利用组织培养,快速、大量地生产有经济价值试管苗,移入苗圃栽培,供应市场需要。

2、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工厂化育苗。

3、大量生产无毒苗,改善苗木的质量,提高经济产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初一生物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1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