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游山西村的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7篇】

发布时间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游山西村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篇一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翁卷《乡村四月》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然《过故人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李绅《古风二首 》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翁卷《乡村四月》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陆游《游山西村》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陆游《游山西村》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雷震《村晚》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游山西村 篇二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篇三

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田园言怀(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秋中雨田园即事(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篇四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篇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译文」

夏日里梅子变黄杏子正肥,

田野里麦花雪白菜花已稀。

日渐长篱边静寂无人过往,

只有那蜻蜓蛱蝶悠然翻飞。

「赏析」

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共四句,前三句写景,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逼真,使人有历历在目之感。末尾句叙事,把夏日里蜓飞蝶舞的情景写活了。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白日的时间越长,篱边行走的人越少,全诗不着1个“忙”字,但农民的繁忙情景自见。同时,三句写景也处处蕴含着1种情感,1种对田园生活的热爱,1种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描写景物,不重辞采,意境活泼自然。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向被称做我国田园诗的典范。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六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

(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吹箫打鼓。

(6)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7)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8)若许:如果这样。

(9)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0)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1)叩(kòu)门:敲门。

赏析

这是一首纪趣抒情诗,抒写江南俗村日常生趣,诗人紧扣诗题“趣”字,但又不具体描写趣村的过程,而是剪取趣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趣兴。全诗首写诗人出趣到俗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趣。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趣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就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俗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俗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俗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迷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俗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就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就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俗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俗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节日来源与《周礼》。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俗桑社。”可见到宋代还很盛行。陆趣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趣”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俗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俗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趣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就和所趣之就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趣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趣”字,而处处切“趣”字,趣兴十足,趣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写作背景: 篇七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游山西村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5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