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高考理综答题技巧通用5篇

发布时间

高考理综试卷,是很难得到高分的。主要是理综题目量多起,而且题目有一点的难度。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考理综答题技巧》,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考理综选择题怎样蒙题 篇一

1、信息特征法

信息特征法是根据理综选择题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特征,比如是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组成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分析、推理或联想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的达到去表现、抓实质、快速求解的目的,所以经常被应用到高考理综考试的选择题中。

2、判断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根据所学的理念或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常识性选择题,也就是基础题上。

3、推论法

在平时理综选择题的学习过程中,总会有很多老师讲过或是自己总结的一些推论。这些推论在计算大题中一般是不可以直接应用的。但是在选择题中却有着不可忽略的优势,可以大大的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做题的准确率。

轮复习: 篇二

重点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这三大版块。第一轮复习在紧扣课本复习的同时,要注意概念的理解记忆,不要机械式地死记硬背,尽量把晦涩的概念转化为自己易懂的语言。这个阶段的练习很重要,但切记不要题海战术。练习之后对于错题要及时总结。

优化技巧:无机化学主要记背各反应、实验中所产生的特殊气体、颜色沉淀等物理现象。有机部分,注重官能团的特征,能够参与反应的类型。注意碳链结构的组合方式、命名规则。

高考理综答题技巧 篇三

一、理科综合试卷结构

第Ⅰ卷选择题 12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174分(必修129分+选修45分)

题号 学科 分值

1—6 生物 36分

7—13 化学 42分

14—21 物理 48分

22—25 物理 47分

26—28 化学 43分

29—32 生物 39分

33—35 物理 15分 选修(三选一)

36—38 化学 15分 选修(三选一)

39—40 生物 15分 选修(二选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300分,理论上每分钟应该做出两分题。其中:

生物 90 分,应该用时35—40分钟,

化学100分,应该用时45—50分钟,

物理110分,应该用时55—60分钟。

二、理综考试要科学安排考试时间

理综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选择题大约安排应在45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10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做题时,基础题要力争全对,中档题少丢分或者不丢分。中、低档题得分数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如果你能拿下各学科的中、低档题,就能够获得600分,而你有了600分垫底的心理优势,再做难题也会有信心攻克。

三、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

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

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

2、按先易后难,从容答题

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

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

3、 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

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

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就要学会主动地暂时放弃,暂时放弃费时费力的难题,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容易题,拿到更多的分数——古人田忌赛马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做题顺序的选择,因人而异。在平时训练中要尽早选定并稳定一种方法。

四、理综考试的技巧介绍

1、正式开考前要统揽全局,合理安排

从下发试卷到正式开考前有几分钟的阅卷时间,拿到试卷在填好卷头以后,要适时浏览整张试卷,查看试卷的容量、难易程度。

⑴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

有多少大题?有多少小题?试卷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心中有数,便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

⑵要特别注意会做的试题所占的分值

要确保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基本不丢分,力争在难题和不熟悉的题上多拿分。

①能顺利解答的题

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结论的简单选择题或填空题(一旦解出,情绪立即稳定)。

②不能立即回答的题

可以一面通览,一面粗略地划分为A、B两类:

A类:题型比较熟悉、估计比较容易做作的题

B类: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困难的题

③在了解了考题重点和分值之后,对完成每道大题需要用多长时间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通览全试卷的目的是克服“前面的难题做不出,后面的容易题也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避免在某一道或某一类题目上用时过多,耽误整体考试效果。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开考后合理分配答题的时间

一般来说,答题顺序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先做自己最擅长和有把握的题,把明显感到有困难的难题做好标记,留到后面来做。

排序原则: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具体顺序:先做自己认为会做的题;以前似乎做过的题;

题目短,答案简单的题;最后做自己感到吃力的题。

3、Ⅰ卷选择题答题技巧

⑴答题时要心态稳定,速度不宜过快

客观选择题生、化都是单选题,难度不大分值又高,是得分的重点关注对象。选择题回答的好与坏对确保基本分的高低至关重要!

据统计,生物的前三道选择题错误率非常高,这是因为刚开始考试时很多考生心理紧张,为了抢时间,往往不到 3分钟,最多不过5分钟就做完了前三道题。所以生物选择题一定要复查!

另外,考生在检查答案时,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

⑵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

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这些题是复查时的重点照顾对象。

⑶审题要细、要慢,做题要快

对于选项是肯定还是否定,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题的特点,运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

①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②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近几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中,涉及“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题的一半。所以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做逐项排除:

“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要注意辨析;

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可以排除。

③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可以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进而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最后作出判断。

4、Ⅱ卷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⑴要读懂试题,通过对试题所有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搞清楚已知什么,问什么,求什么;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一般来说,比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该阅读两遍;而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可分3步走:

第一步粗读:对题干所述内容有一个大体轮廓了解。

第二步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未知、设问等相关条件。

第三步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审题时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因为题目本身往往就是“解决此题”的信息源。

凡是题目中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相应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

⑵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⑶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小技巧:

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⑷有时答案可以 “从题干和教材原话”中去寻找

从近年来高考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⑸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

考生解题不规范是参与高考理综评卷的老师时常议论的一个话题。这种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不严谨,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太草,涂抹太多,卷面太脏等。高考阅卷老师不会有耐心,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推敲那些拖沓繁杂,不规范的答案,极有可能直接判它是错答。所以,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科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量简洁。

⑹要有“分段得分”的意识——答踩点分

Ⅱ卷题中往往有一些大综合题,中间有若干互相关联由浅入深的小题。综合题虽然很难,但是解题有一个过程,需要涉及几个知识点,每个小知识点属于易得分。

每个知识点多多少少占一点分,考生书面答案踩上要考查的点,就给点分,踩得多就多给分。因此,部分理解的题目也要做,能得多少分得多少分。

⑺做题要预留弹性时间,避免因超时带来的紧张

不要把考试时间卡得太紧,每一科计划的时间都应留有5分钟左右的弹性时间,这样可有效地避免因超时而带来的紧张感。有了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心情就可以得到舒缓与放松,水平和效果也就能最大限度的正常发挥和体现。

⑻答题时要稳扎稳打,力争一次成功

答卷时要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检查,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终考到最后一分钟,也决不做交卷第一人。

高考理综答题技巧 篇四

审题中用好“三步法”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一般来说,对于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阅读两遍;对于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应分三步:一,先粗读,大脑对题中所述内容有一个大体轮廓;二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未知、设问等,大脑建立一幅较为清晰的物理情景;三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遇到似曾相识的“熟题”先不要急于下笔,这类题往往有陷阱,比如题设条件发生变化等,再看一遍,确认后再下笔。阅读时最好用钢笔点着逐字读,这样不会遗漏有用信息。

注重做题顺序

理综三科知识体系、思维方法、答题思路都不同。按科目答题,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有连续性,提高准确性。三科中,可根据自己平时哪个学科学得更扎实、实力更强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来下手,本着“先易后难”原则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

先做自己强势学科,再做弱势学科,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情况不同,选择哪种做题顺序要因人而异,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稳定一种方法。

Ⅰ卷做答时速度不宜过快

客观选择题都是单选题(除物理外),难度不大分值又高,所以如果选择题能够得到高分,即使后面有一些失误,成绩也不会太低。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

审题要细。一般来说,简单题要阅读两遍;仔细审题时,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综合,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对于选项是对还是错,要有根据,此类题采用的方法也较多,技巧性很强。如:守恒法、始终态法、关系式法、作图法等等。

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对生物、化学题采用排除法和推理法。物理题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答案后,就不要再猜其他答案,否则一个正确,一个错误,结果还是零分。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的题更要复查。

选择题从试题题干上分析有两类:一是完整叙述题,只要读完题干,即可分析出答案,解答这类题可以快一点;二是不完整叙述题,解答这类题要把题干和选项仔细分析比较,利用排除法和推理法得到正确选项。考生在检查答案时,如果没有更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

Ⅱ卷做答时要做到规范

考生解题不规范是参与高考理综评卷老师时常议论的话题。这种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文字表达不严谨,化学、生物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太草,涂抹太多,卷面太脏等。

如化学方面的化学键连接的位置不准确,如: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 Cl”写成“H—Cl—O”;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如“苯”写成“笨”,

“坩埚”写成“钳锅”;方程式不配平、或者配平但没有化成最简比、或没有注明反应条件等;语言描述不准确等等问题。

轮复习: 篇五

在已经大体掌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开始深入研究真题,尤其是选择题,掌握各种答题方法和要点,本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

优化技巧:重点注意知识迁移的题型和选择填空题。多对题目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理解。高考的生物题大部分都是知识迁移应用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高考理综答题技巧》,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5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