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浅析职业教育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论文优秀3篇

发布时间

论文关键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个性自由发展差异网为您带来了3篇《浅析职业教育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论文》,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中职教育如何实施工匠精神论文 篇一

中职院校是我国技术人才主要的培训基地。要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广大教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和认知工匠精神。同时,根据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应的教学体系,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将工匠精神完美融合到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

一、中职机电专业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完善和创新。想要在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师们首先需要确立现时代中工匠精神的内涵,保证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的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中国古代时期,工匠水平在世界上处于极高的地位,如鲁班、卖油翁等古人将工匠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自己的专业工作上不断精益求精,同时加上自身对作品和大自然的感悟,创造出伟大、先进的古代科技文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与世界接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工匠精神的内涵也逐步发生了改变。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如今,“中国制作”成为一个流行词语,技术人员需要对自身的技术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为中国打造自身独一无二的品牌。第二,实事求是、忘我工作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执著精神在各行各业中不断促进工作人员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保证工匠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进而确定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容,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二、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在中职机电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师需要详细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弥补工匠精神培养中的不足。第一,在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缺乏工匠精神培养的氛围。教师在工匠精神培养的过程中,以自身或者相应的同学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逐渐形成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逐渐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对机电专业技术不断精益求精,整体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二,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在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中学生难免会遇到相应的问题和误区,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心,进而不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促进学生的工匠精神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三,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呈现出不重视的情况。在现代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重复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机电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作为学生学习和提高的目标,引导学生对传统的机电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引导学生带着目标来进行学习和探讨,逐渐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保证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效率。第一,教师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确定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容。在机电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技术精益求精,同时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落实工匠精神培养的教学任务。第二,形成具有工匠精神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做的事情,不断分析、总结和规划,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严谨、一丝不苟的习惯,进而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机电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情况开展科学性的评比,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同时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学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整体性地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总而言之,在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认识,逐步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职业教育的论文 篇二

一、构建科学的考核制度

受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的影响,我国职业计算机教学中依然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核为主。而忽视了对其实践能力的考察。针对这一现状,计算机教学必须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将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计算机考核制度更加合理,具体操作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安排不同难度、不同方式的计算机考核。给予学生的正确的评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助于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来说,其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目前,职业教育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也为了自身的稳定发展,已经开始重视计算机方法的创新。形象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象教学法的应用

形象教学法目前在职业教学中应用较多,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这是由于职业学生多数未参加过高考,基础水平较差,对学生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提高其兴趣十分重要,通过形象教学法,将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像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并且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实际上职业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反而较多,只是其将大部分时间应用于电脑游戏上,这是其对计算机存在的唯一兴趣。学校应抓住这一特点,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时为其安排娱乐性质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给赋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计算机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一些趣味的计算机内容使学生降低对计算机游戏的沉迷程度。同时培养学生对更高的计算机知识探索欲望,提高职业教育学生计算机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

(二)操作实践法的应用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尊重学生思想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应获得更多的操作机会。基于此,校方应增加计算机基础设备投资,为每个学生提供计算机上机操作机会。减少枯燥的理论讲解,教师将基础理论形象的讲解给学生,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实践证明,将教师演示与学生演练分开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三)提高职业教育计算机师资力量

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也是计算机效率提高的关键。针对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的水平,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可通过在职培训或者为其提供国外留学的机会。使教师了解职业计算机教育的专业分布特点,了解学科特点,从而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学理念,提高对计算机教学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学手段选择上都能做出合理的分析。使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另外,在计算机教师招聘上,应致力于选择综合素质较高或者具有潜力的计算机教学人员,提高计算机师资整体水平。

三、总结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提高,同时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几率增大,这也是其在就业时面临巨大的压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够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实践的操作是学生生存之本,因此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教育如何实施工匠精神论文 篇三

“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方寸之间,他们创造出精致,他们阐释着格物致知的真理。大国工匠,那一刀一刻中尽显的人生信念,实为人类文明的一朵繁花。工匠精神从不会落后于时代,在任何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工匠精神。

“生活的目的就是自我发展,我们就是在不断认识发展自我中成长。”王尔德的话并不晦涩,也不玄虚,却如狮吼雷鸣般,张驰有度。生活有多种选择,但我们可以在细微处将事情做到极致,将生命赋予活力。工匠精神,我之拥有,不负韶华,则未来可期。

个人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让个人不断塑造心性,涵养品性,健康成长。

时代精神有工匠精神来丰富,而我们青少年,更应有一颗正心诚意的心。北大女生宋玺赴亚丁湾护航,怀瑞戎机壮志。她并不仅仅满足于学识更在心灵中充实自己。大国工匠火箭雕刻师徐海平以严谨的态度为中国火箭保航,他十年磨一功,力求做到极致。

工匠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个人的良药,利于心,践于行。

社会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让社会的风气清明,是对当今浮躁风气的有力净化。

华盛公司为何屡屡在世界上搏得头筹,战胜别国?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的员工精益求精,结合时代要求,关注着人们的需求,以工匠般的精神精打造出优秀出众的产品。中国为何能创造出天宫二号,北斗卫星等闪亮世界的科技,究其原因,缺不了研发团队的广博学识,严谨态度与以及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

国家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创造国家辉煌,推动国家不断前进。

曾文正公曾在家书中谆谆教导:不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文正公对投机取巧弃若敝屣,进而在诚挚执着中汲取人生的养分。工匠精神正是如此。国家不能没有工匠精神,且看那陆续发射的北斗卫星,不断研发出的天宫系列;看那美美奂的手工艺品和传统手艺;看那专注于修复文物的工匠。他们,存留了国家的历史记忆,国家的未来图象景。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可领略到祖国的风采。

工匠精神,一直在与时代并行。作为时代的领跑者,我们应携着工匠精神迈向未来。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之语,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道出了一个工匠追求技艺的价值所在。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更需要工匠精神。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在35年里焊接的发动机将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送上太空;潜水器装配首席钳工顾秋亮,组装的我国首个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观察窗密封级别达到头发丝的50分之一;80后海上液化天然气超级冷冻运输船焊接高级技师张冬伟,4个小时连续不断在薄如纸片的殷瓦钢上焊接,没有一个漏点。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在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中,电焊工比自己重要的多。因为一个小小焊点的脱落,都可能是一场巨大灾难的开始。苹果如今风靡世界,除了得益于创意、创新外,与乔布斯等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休戚相关。

然而,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新创业。另外,在中国教育机构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学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在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中要予以体现。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体制机制,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注重从政策上对工匠倾斜。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他们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社会各方对他们理应有足够的予人文关怀。

不管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xx”,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愿景,再加上最近热得烫手的“互联网+”概念,也为制造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迫切需要的“创客理念”和“工匠精神”齐头并进,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共识,来引领中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浅析职业教育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2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