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一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符合新课标课改的要求,创设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堂,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忽略学生的感受,只是单纯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初中生的价值观和态度,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初中生因为自身的阅历和接受能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限。为了达到生活化历史教学的目的,历史教师需要把生活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定的历史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相对久远的历史知识。首先,教师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学情境。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历史问题,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切实际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从枯燥痛苦的学习过程中摆脱出来,在提问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其实历史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有感而发,在寻找答案时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参与的热情。其次,教师还需要创设角色模拟具体的历史情境。历史教师可以在课上彩排历史小短剧,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把历史事件带到初中历史课堂,让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古人讲话的方式和生活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编排历史短剧,在不扭曲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揣摩角色,寻找历史资料,身临其境的演出可以提高自己掌握历史知识的技能,更好的记忆历史时间、历史事件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营造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情境,使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讲解有关赎罪券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历史事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具体的环境,启迪学生通过构建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历史,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2.开展课内交流讨论活动

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站在时展的前沿,与时俱进,在历史课堂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关注整合时政内容,组织学生关心社会事件,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动态,把实际生活和历史教学相结合,通过讨论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历史教师可以就某一具体的历史知识,组织开展课内交流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思想认识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在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文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红军长征的艰难。借助多媒体给予学生视觉上的震撼,让学生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教师在播放视频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自愿地结成小组,就“红军长征的原因”进行探讨,并且结合当今社会情形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对当时社会形态有一定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课堂讨论分析之后,树立争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内讨论交流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在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知识讨论分析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的提升,提高学习效率。

3.组织课外专题调查研究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知识,把自己了解的知识、掌握的知识还原到生活当中。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活动需要组织课文专题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历史学科是人类发展的缩影,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应该单单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而是应该在回顾历史中展望未来。通过历史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历史修养。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社会生活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在课余时间开展有关社会生活的调查活动,了解周围人的生活习惯和幸福指数,并对老一辈的人群进行调查,从调查中了解中国十几年来的社会变迁,而且教师还可以提倡学生就历史课本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在指导下促使学生将调查研究活动向生活中的各方面延伸,在此技术上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生活真正的融入历史,实现初中历史高校教学,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4.结语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二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历史若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起来轻松且趣味盎然,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则任何一门学科都会变成让学生头痛的课。经过几年的教学本人有几点想法:

一、导入教学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根据不同的教材

摘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如我在上《秦朝的统一》这一课时,首先挂出一幅秦始皇的图像,让学生描绘出他的外貌特征,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灭亡六国、统一全国的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秋一帝”,他究竟有何功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朝的统一》。图像与一个人的事迹结合,学生记忆深刻。

二、 拓展思维讨论兴趣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教育学论文,而在诸种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他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它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此看来,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种,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讨论可分为学生与学生讨论法和师生间讨论法。那些较易回答且并不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的讨论题目可交由学生自主讨论,那些较难回答且答案较固定的讨论题目须由老师引导讨论。如:你认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可能很多,老师便须抓住统治者的腐败、逆民心这一条线来讲,不致让学生偏离主题。

三、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感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文天祥这一课时,可告诉学生,文天祥生活在南宋后期统治极端腐朽之时,那时,蒙古族正对南宋虎视眈眈。文天祥20岁那年,在临安参加科举考试,他大胆地在试卷中提出来了改革政治的主张,希望强军富国,挽救南宋,那么文天祥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吗?他金榜题名了吗?此时学生会为文天祥的命运担忧,同时又佩服文天祥的勇气。继而再讲到文天祥运气还好,他的试卷获得了主考官的常识,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然而命运多舛,文天祥的报国志向还没实现,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陷,此时文天祥被任命为丞相,坚持领导抗元斗争。被俘后,他誓不投降。元军用船押送他南下,过零丁洋时,文天祥写下了表达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诗篇《过零丁洋》,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元朝大都的监狱中,他又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元军见他意志坚定,不能劝降,于1823年,杀害了文天祥,当时他年仅47岁。请大家想一想教育学论文,当时元皇帝用汉族贤才,如果文天祥归降,结局会怎样呢?文天祥为什么不归降呢?从文天祥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思考、讨论,学生会为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既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印象深刻,又培养了学生好的意志品质和高贵的道德情操。

四、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历史课外活动课不同于正规课堂的教学方式,它可由教师或同学自己组织,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在课外活动课中,学生天真烂漫的天性得以回归,气氛轻松,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发挥学生主动性,给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

历史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三

英国史料教学的兴起,与当时“新史学”思潮的出现大有关联,或者可以说,史料教学所以被提出,直接就是“新史学”理论引导的结果。“新史学”是基于反对“传统历史”只注重“知识传统”而提出的,主张“学校历史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取知识”;“怎样获取知识”,就是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把史料作为证据”。因为,诚如历史学家卡尔所言:“历史研究的过程就是历史学家与他的事实之间不断的互动过程;没有史实的历史学家将失去立足点,无用武之地。”也正如史学家约翰逊最干脆的道白:“没有史料和证据就没有历史。”但是,真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历史知识就变成了历史塑造的结果,因此这一提法并没有一下子获得普遍的认可,而是在历史教育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但著名的历史学者汤普森、李彼得、罗杰斯都站在了“新史学”的一边。汤普森撰写了《理解历史》一文,文中写道:“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汤氏此言,既因应了当时教育学理论界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提出的新教育主张,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理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原则的精辟总结,可谓掷地有声。正是在这些学者专家的引领下,史料教学一时成为强音。[2]

2.史料教学的推广得益于各级组织的力量

史料教学成为历史教学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得力于英国“全国统一课程历史学科小组”及历史教学大纲编写组的推动。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统一课程历史学科小组”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小学历史教学的最后报告”,将英国中小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归纳为十条,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其中的核心;而怎样进行思维训练,报告也提出了具体的提议,即第七条:“向学生介绍历史学家所采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关于运用史料教学来促进历史学科的能力的也被写进了最新的教学大纲,大纲不仅强调了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史料的运用”,而且对学生对史料功能的认识等具体问题做了详细的界定。可以说,报告和大纲为史料教学的推广添加了“助推剂”。

3.史料教学的落实源于教材、教法的整体推进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英国历史教育界对史料教学的广泛性、指导性、思考性、渐进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共识,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科书结构进行了改革。比如,针对传统历史教科书,罗杰斯就批评说:“一般课本里引用的史料多半是装饰性的,通常只涉及文义说明的问题,其意义不大。”因此,新的历史教科书打破了以往按照历史学科体系编排教学内容的旧模式,而是按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历史思维发展进行设计,以显示史料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这样,新的教科书也就由过去的按时序编排变成了按主题编排,大量史料和练习就附着在主题之下,同时还具体说明了所附资料的探究方法和能力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形成了模型化的史料教学程序,如史料分类、史料概述、史料转述、作者推断、史料质疑等。不仅如此,史料教学的理念也影响到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历史试题的编写,如结构型试题的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等。这样,史料教学不仅有了声势,而且真正地进了教材、进了课堂,甚至进了考场,史料教学即由此“深入人心”。

4.史料教学的持久力在“关注细节”

一些研究者关注到,英国史料教学研究过程中,非常关注细节,研究论文多从微观着眼。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以论文题目而言,就有“如何使学生对史料感兴趣”、“教师对原始资料认识存在的一些误区”、“通过电影学习历史”等等。关于“如何使学生对史料感兴趣”,有作者就提出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史料,一是教给学生进行史料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有研究者为学生设计出用来促进历史资料获取与浏览电子智能信息的系统,以便学生可以有效地提取也许并不清楚但确实非常有用的信息资源,以拓展视野,实现教学目标。还有的研究指出,在史料教学中,教师固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但他更是一个支架———主要是给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对史料进行分析、解释、说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探究中,在探究中“身临其境”。还有的研究论文专门讨论“原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关系,探讨教师对原始资料认识存在的误区,提出原始资料比二手资料更可信,因此原始资料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评估历史的偏见,因此原始资料既是过去的证据,也一定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教师理应重视让学生通过原始资料来构建对过去的认识。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 篇四

关键词:中学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突出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由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标,还要体现人文精神背后的人文理念。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理念,并在历史学习中努力挖掘各类人文内涵与评价系统,力争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感悟到人生。

一、打造人文精神的历史课堂

1.充实人文教学内容

由于历史知识依托人文精神而存在,历史课程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启文明发展史,其中蕴含丰富文化遗产,所以要让学生从人文角度探寻问题,考虑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且关注中华民族的全人类发展历史,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新的课程发展中,历史教学呈现出多样化变化发展形势,这种形式不但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从历史必修课的角度探寻问题,目前由于人文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凸显出历史人物关系。教师面对此状况需要充分了解历史发展状况,并借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对品德教育有良好的认知,进而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如,我们在学习“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斗争”这课内容时,教材中对反侵略的民族英雄提及较少,但若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从价值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去涉及历史人物就不太可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补充相关的人物事迹,不要畏惧强权,其中可以给学生涉及的人物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或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邓世昌,以及誓死抗敌的左宝贵,这些人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抵御外族侵略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民族大义,这些人都具有坚韧的品质,可以称之为民族的英雄,教学中加入这些故事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有较大帮助,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人文教育法

若教学活动开展时,有人文知识却无人文的方法,历史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将变为一句空话。人文教育法主要是将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尊重学生教学主体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课堂上的辩论、讨论等,若从人文角度考虑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于小组让扛鲎樵钡乃平参差不齐,所以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查缺补漏。小组内部的团结协作,让小组成员之间存有竞争和分工,这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有较大益处。比如,教学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罗列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并比较小组中观点罗列数目以及观点的价值。小组成员在竞争意识的推动下,全面总结教材内容,并查阅资料,通过积极思考,为小组“建言献策”。教师将零散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归纳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最后获得思考结果,然后系统深入的研究,带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外活动

组织偏重学生个体化体验的一项课外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去图书馆阅读书籍,或者阅读课外的历史文学作品,教师给学生列出部分参考书目,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训练,通过开阔知识视野,观看相关题材的纪录片,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学生其实对历史的感知很少,加之历史毕竟久远,很多理念和思想现代人无法理解,因而就要运用直观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纪录片、书籍、图片是最好的展示方式,通过直观的展示,能丰富学生的个性化理念,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发展意识。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材料,对历史有初步理解,然后查阅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的历史文化,教师组织课外历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可以讨论历史知识。如讨论宋朝的兵役制度,学生会思考,为何其他朝代的皇帝没有这么严格的监察制度,在宋朝其监察制度如此严格,那么就要探寻整个宋朝的历史,发现赵匡胤是一个将领,经历陈桥兵变以后登上皇位,可以说皇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对下属有极强的戒备心理,在宋朝范围内开展严格的监察制度,约束各级官员,也开启了换防制度,目的是防止官兵和当地的官员勾结,谋权篡位。虽然宋朝的监察制度为宋朝的管理带来很大隐患,导致官员冗杂,财政负担加大,但是换防制度的使用还具有历史意义,换防制度一方面是避免地方官员和当地军队来往过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军队熟悉不同地域的作战方式,便于发生战争后快速反应。

总之,历史是一门人文性浓厚的学科,其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初中历史教师为加强人文教育理念,就要运用人文教育方法充实人文教育内容,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最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五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献学 趣味性教学 典故 艺术内涵 古籍拍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52-03

文献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孙钦善先生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从“夏商周时代文献典籍的产生、保存和整理”讲起,但文献学一直到20世纪才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名称出现。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指出:“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郑鹤声、郑鹤春编著的《中国文献学概要》被视为中国文献学的开山之作。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创建古典文献专业。20世纪80年代初,张舜徽先生在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设置历史文献学专业。发展到今天,中国历史文献学已成为各高校历史系普遍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历史学本科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从事中国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典藏学、辨伪学、辑佚学展开,其专业性、学术性很强,但与社会现实联系并不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随着学术发展的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与学术研究同步发展,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除了强调学术性之外,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教学应在趣味性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动力源泉。从已有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教材来看,内容专而精,比较深入,往往令学生望而生畏,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的趣味性势在必行。

一 穿插故事与典故,活跃课堂气氛

中国历史文献学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与典故,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可收到深入浅出之效。南京大学的徐有富、徐昕指出:“据明代陆深《金台纪闻》记载,明初南京有位医生替病人看病,一天有位病人拿着药方走了,他匆匆追出门嘱咐道:‘煎药时要放一块锡做药引。’名医戴原礼在旁听了感到很奇怪:药引为什么用锡?便上前请教,才发现那位医生所据的医书,‘锡’字刻错了,应当是‘饧’,也即糖。那位医生不察,遂开错了方子。”这个故事可使学生认识到读书治学选择版本的重要性。

在讲解卷轴装时,可介绍“卷帙浩繁”“触手如新”“黄卷青灯”“信口雌黄”等相关成语的来历。山东大学的杜泽逊教授指出:“染潢的目的一般是防虫,色微黄,所以卷子又称‘黄卷’。……又用‘黄卷青灯’描绘夜读情景。陆游《剑南诗稿》卷九《客愁》:‘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心’。……既然纸是染潢的,所以写错了涂改也用黄色盖住原字,再行重写,这种涂改颜料为雌黄,所以形容不顾事实,随便议论叫‘信口雌黄’。《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李善注引《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南京大学教授徐有富曾回忆程千帆教授教学时讲的一个故事:“有人请私塾先生,谈好报酬后又提了一个条件,先生若教错一个字要扣半吊钱。课程结束后先生将钱交给师娘,师娘数后问:‘为什么少了两吊钱?’先生说:‘一吊给了李麻子,一吊给了王四嫂。’……原来这位先生在教《论语》时把‘季康子’说成了‘李麻子’,在教《孟子》时又将‘王曰叟’说成了‘王四嫂’,所以扣了两吊钱。”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校勘学中“形近而误”的问题。

“郭公夏五”、“鲁鱼豕亥”也是常用的校勘典故,“郢书燕说”也可以非常形象地说明古书致误的一种原因。故事和典故不仅可以使较为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 彰显文献学的艺术内涵,丰富教学内容

艺术代表性是古籍善本的标准之一,古籍的装帧、印刷技术的发展都与书法、绘画艺术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式主要有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古籍主要是线装。装帧精美的图书,令人赏心悦目,也可视为艺术品。如明代经厂本虽校勘不精,学术价值不高,但用纸上乘,装帧考究,形式颇为美观。

随着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古籍中版画和插图产生了很多艺术珍品。如明代汪光华刻《琵琶记》、汪士珩刻《唐诗画谱》、汪成甫刻《吴骚合编》、洪国良刻《怡春锦》、刘荣刻《凤凰山》等,现代古籍版本学家魏隐儒曾指出:“所刻各书插图,线条秀劲有致,刀法精妙入微。不但为本书增加声色,且因内容丰富,绘刻俱精,成为研究绘刻版画艺术的良好范本。”明代晚期彩色套印技术发展成熟,以万历年间吴兴闵、凌两家为佳,如闵绳初五色套印本《文心雕龙》、凌瀛初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等。明代晚期版画艺术中还发明了版、拱花的印刷方法,如明代吴发祥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胡正言刻印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古籍写刻本由作者或著名书法家手写上的版刻印,堪称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清代是写刻本盛行的时期,如林佶写刻的汪琬《尧峰文钞》、陈廷敬《午亭文编》、王士祯《古夫于亭稿》和《渔洋山人精华录》有“林佶四写”之称,极负盛名。余集写刻的周密《志雅堂杂钞》、元好问《续夷坚志》、孙承泽《庚子销夏记》,黄仪写刻的《渔洋续集》、许翰屏写刻的胡刻《文选》、郑燮自写刻的《板桥集》、金农自写刻的《冬心集》等亦为艺林所重。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徐有富指出:“写刻本一般书写精美、刊刻细致、讹误极少,它们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一向被人们珍视。”

版画、插图、书法等艺术可使中国历史文献学充满灵性和活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充实这方面的内容。

三 了解古籍拍卖行情,拓展教学空间

1992年,中国书店开始尝试用拍卖的形式经营稀见书刊资料,并于1993年成功举办“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成为国内古籍拍卖的先行者,后来成立了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1994年,中国嘉德首次设置古籍善本专场,此后,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涉足古籍拍卖领域。如:北京德宝、翰海、保利、歌德、纳高、匡时、鼎丰、盘龙、万隆、中鸿信、泰和嘉成、中安太平、大唐四季、中贸圣嘉,上海嘉泰、博古斋、朵云轩、崇源、国拍、敬华、工美,香港富得、佳世得,天津鼎晟、立达以及南京盘龙、山东天承等。

近年来,古籍善本拍卖持续升温,屡创佳绩。如:2003年,中国嘉德推出的《晋索靖出师颂卷》写本拍出2200万元;2004年,上海崇源推出的《殷契国粹・孟广慧藏甲骨精品》拍出5280万元的天价;2009年,山东天承推出的《北宋建阳景福院罗汉会斋牒》以5040万元的高价落槌;2012年,中国嘉德推出的元代吴郡庠刻本《题宋版通鉴总类》以1380万元成交;2012年,北京保利推出的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钜宋广韵》以3450万元的高价成交。

元代及元代以前的古籍包残本与零页,也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范围,价值不菲。清代就有“宋版书按页计值”之说,古籍收藏界“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由来已久,我国古籍善本专家孟宪钧指出:“1999年嘉德秋拍宋刻《朱晦庵文集》一页,成交价为12000元。1999年春嘉德公司拍卖《丹杨后集》傅增湘旧藏宋版书一页,成交价竟达2万元,成为宋版书单页成交价之冠。”

随着古籍拍卖市场的规范和成熟,拍卖会已成为古籍善本流通的主要渠道,由于古籍善本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2012年,北京匡时推出“过云楼”藏书,上海著名钱币收藏家吴伟忠指出:“以1.8亿元天价起拍,至1.88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2.16亿元,开创中国古籍拍卖价格新纪元。此次上拍的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曾于2005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中以2310万元拍出,7年里升值了8倍多。”

古籍拍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是中国历史文献学与社会现实不可分割的重要体现。介绍古籍拍卖行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使他们更直观地认识古籍善本的价值,但目前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教材尚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以拓展。

四 介绍区域文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国地域文化的划分有多种说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包括八桂、八闽、巴蜀、草原、陈楚、滇云、关东、徽州、江西、荆楚、两淮、岭南、陇右、齐鲁、黔贵、青藏、琼州、三晋、三秦、台湾、吴越、西域、燕赵、中州二十四种区域文化类型。

近年来,区域文献整理与区域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山东文献集成》《广州大典》《湖湘文库》《巴蜀全书》等大型的区域文献汇编工作陆续开展,“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层论坛”已举办三届,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中充实区域文献的相关内容,是学术研究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普遍怀有爱乡情怀,在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过程引导他们熟悉和整理与自己家乡相关的文献,加深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五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切忌“纸上谈兵”,应注重实践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讲解古籍版本、古籍修复知识时,可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古籍部,通过亲自翻阅古籍,现场观察古籍修复,了解古籍版本的类别、单页版式以及古籍修复的材料、工具、设备和操作的基本程序。

讲解古籍装帧形式时,可让学生动手制作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的图书,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各种装式的装订方法、优点和不足。

讲解文献错误的类型与校勘方法时,可选择古籍的不同版本让学生对校,体验发现讹误的快乐,培养他们对古籍整理的兴趣。

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还可以走向田野,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家谱、碑刻、契约等散见文献,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有利于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意识。

总之,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应避免“曲高和寡”,在教学的趣味性方面应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图画报出版社,2013:105

[3]徐有富、徐昕。文献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8

[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27

[5]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135

[6]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8:251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 篇六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俨然成长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然而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下,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教育在其中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学科,其任务就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人们积极向善的性格品质。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中国目前整个教育模式中的首要任务。所以,历史教育在提高国人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笔者站在这一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

一、 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历史老师对历史教学的片面认识

高中历史教学长久以来片面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因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有的历史老师片面的认为,历史教学的目标就是升学,在教学过程中教授的知识也存在漏洞,更不提人文精神的培育。历史老师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历史教师只顾讲授历史重点,串联历史线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背重点,背书本,在学生的印象,历史课要想学好,就要依靠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的忽略,使学生对历史课程失去兴趣。在高中文理分科后,理科班的学生更是对历史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更有甚者,学校直接停上理科班的历史课程。种种现象表明,我们当前的教育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足。以高考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教育本身就是对人文主义的破坏。

二、 人文素养的含义及其作用

谈到人文素养,就必须要提到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尊重人本身的人格和人性。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注。它以追求人类生存过程中的真善美等高尚的人格价值理念为核心,以人本身的自由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人文素养是人文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人文素质是指由人的综合能力、感情因素、知识技能等多种综合因素而形成的一个人的本身的内在品质与修养。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想是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中优秀的人物事迹的耳濡目染,从而达到对学生的行为,思想产生影响,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等人文理念的追求,最后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学生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使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综合能力强,人文素养高的新型人才。

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就是指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关注社会百态,使学生具有社会意识,勇于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健全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历史上有多著名人物都对社会采取高度的关注。古时有反对暴秦的陈胜农民起义,近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现在更是有为新中国发展,改革开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小平爷爷等。学生们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讨论历史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如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社会中的禁毒问题,从国共内战到现在遗留下来的等。加强学生以一个合格公民的身份关心社会问题,感受人文素养对社会的重要性。

三、 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1、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在第八次新课改的大潮下,高中历史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变革来调整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首先强调了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的功能及作用,肯定了历史教学是人文社会学科基础学科的地位。另一方面,总结了历史教学对学生从历史角度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帮助。确定了从历史教学中吸取人类智慧的结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世界观。

2、 历史教学改革始终以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核心

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在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的合理运用是当下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首要方法。因此要求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同时主动对教材人文素养文化知识进行加工。

3、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首先,重视历史人物事迹的介绍及分析,调动学生对历史著名人物事迹的兴趣,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在历史教学中,要求历史老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人文素养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同时合理把握教材知识,充分发掘历史知识中包含的人文素养精神。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准备时还要着力于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构思,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最后,教师也应该注意拓宽历史教学教育途径,让学生在感悟和体验历史的同时培育其人文素养精神,例如开设课外兴趣讲授,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研究社会实践等等。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的培育,绝对不是在短时间能就能出现效果的,必须长久的坚持新课改以人为本的中心教学思想。同时,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倡导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才能在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中逐步见效。

参考文献:

[1] 律冬顺。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 徐海霞。 把握教学情理提高课堂绩效[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09).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七

一、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

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二句活可以说清,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

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如“199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二、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困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

波兰史学家托波尔斯基指出“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立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幢。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六的挥霍无度,第三等级人们处境艰难等等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789年爆发了。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这是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许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社会革命,无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共同的根本原因,即王朝的专制统治(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主要表现为美利坚民族与英国的民族矛盾,但同时存在英国殖民压迫掠夺(生产关系)与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美国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中学教科书中,原因常常不是开宗明义提出的,其代名同很多,“历史背景”、“目的”、“条件”、“前提条件”、“形势”等,但准确地说也是有区别的。

“历史背景”应包含所有方面的原因,“形势”则侧重具体原因,客观原因,“目的”是主观原因,“条件”是客观原因,“前提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把“导火线”、“借口”认作原因的,但借口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理论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中山舰事件”是打击、排斥共产党,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借口,它不是进行反革命的原因。

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三、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性质是某一历史事件区别于其它历史事件的根本属性,对历史事件作出定性分析,是揭示事件本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革命任务、领导阶段、历史功绩、结果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归纳揭示出来的。

“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发现的。胜利了的有胜利原因,总结出经验;失败了的有失败原因,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

“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

历史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问题,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经过正确的评估、总结,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历史。

四、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和习题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前言、引语和思考题。前言在每章开始部分,对本章内容作提示,分析背景,阐释难点,揭示重点,引导深层次的思维,是导读文章,可以指导教学,《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章前言里有“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同外国侵略者保持‘和好’才能维持统治;而西方列强也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民富有反抗精神,只有通过清政府,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这段话深刻阐明了1861年清政府建立总理衙门,1862年中外反动派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60年代起中国的海关被英国人控制达半个世纪等现象的基本原因。。

引文或引语,是原始史料,增加教材信息量,有利思维扩展和散发,史料与思考题结合妙趣横生,史与论有机结合。如《戊戍变法》一节中引梁启超《戊戌记》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呜而起,日哺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荆”引文旁边的思考题称:梁启超这段话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对“举国欢蹈”你是怎样理解的?思考含有深度和广度,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回答。

“人人封章,直达于上”可以判断是“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才有的现象。已是在当时参与上书的只能是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举国欢蹈”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庆幸自己参政,对旧制度进行改革。“举国欢蹈”不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具有全民性。恰恰相反,维新运动由于脱离人民群众而告失败。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八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美德。讲究孝道、祖宗崇拜是民族的传统,在历史书籍中榜样例子比比皆是。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从历史人物那里得到人生的启迪,思考人生的价值。历史教师则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挖掘出历史教材中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计,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司马迁忍辱负重,奋笔疾书,完成史家之绝唱———《史记》;李时珍历尽艰难,用一生的心血完成《本草纲目》;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舍生取义;孙中山的百折不挠,等等。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以启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学习其中的传统的、美好的道德情操。又如,在《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使人们都在努力探索人生的价值和真谛。尽管历史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与我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相去甚远,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素材。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物和故事,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等。教师引用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压迫反侵略的光辉历史。例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试看将来之全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等等,在诱发学生学习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又如,联系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以及对侵华暴行等历史问题的否定和掩盖,历史教师可以用一件件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案等历史事实将敌人的暴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再如,通过对国共两党团结抗战,一致对外的民族大义和爱国精神的歌颂,并且这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已经流淌在每一名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可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可使中学生把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利益与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立志为建设自己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三、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习、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特点,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应该依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因此,历史教师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德育教育,变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重视对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对学生进行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传授、渗透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当然,对于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应脱离教材,而应该在传授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能脱离教材,孤零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

四、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知道过去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让人们通过学习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借鉴现实,反映现实,为现实服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明白对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将前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活动以及道德精神继承到自己的思想、行动中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德创新。其实,从新文化运动到,就有继承和发扬的因素;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思想,就存在着借鉴与创新的因素;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列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丰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邓小平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的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中受到了启发,也充实了“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而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气氛中,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有很浓厚的时代气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因素,使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继承、创新、进步,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

五、结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