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范文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优秀7篇)

发布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一

摘要:针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比较薄弱, 涉及方面多但均不深入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 找出制约其深度开发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策略, 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课程; 文化资源; 深度开发; 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 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从近几年的观察来看, 其建设效果并不理想, 甚至部分学校出现了体育文化缺失日益加重的现象。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作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原材料, 其开发的力度直接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质量。加强和深化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项或相关研究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体育课程文化内涵, 有利于培育与创新体育课程文化, 有利于突出体育课程文化育人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我们深入拓展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因此, 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作为专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然后探讨并找出影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因素, 最后提出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策略。

1、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体育课程被功利化, 忽视了文化价值。近年来, 体育教育只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 这一错误“共识”造成了体育教育效果的变形, 体育课程文化育人功能失去教育的主体地位, 甚至“失语”。即便在课程实践中产出的体育文化, 其文化活力也不强, 因为现实的体育课程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体现了清一色的传递和复制作用, 忽视了体育课程育人的文化品性。体育课程文化品性缺失的现实原因与外界对体育课程认识的偏颇和体育工作者自身对体育课程认识的不足有关[1]。市场经济背景下, 部分学校受各种利益驱使, 片面强调和突出体育课程的传递功能, 而忽视了体育课程文化育人价值的开发和运用。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 由于不断受到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往往导致体育课程目标时常变化, 有时强调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 有时又强调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健康知识。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仅仅只是为了把教育对象打造成掌握体育健康知识、健身手段和体育技能的知识人, 而往往忽略了发挥体育课程文化育人功能, 如情感的培育、情操的陶冶、人格的铸造、心灵的净化及礼仪的规范等文化品质。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跆拳道项目之所以深受家长和小朋友喜欢, 主要因为它重视文化礼仪, 讲究规则, 体现了敢于担当、勇于拼搏和不怕失败等社会文化品质及“始于礼, 终于礼”的武道精神。而近年来教育部门为了不断增强学生体质, 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推出了广播操、眼保健操和校园集体舞, 即“两操一舞”活动, 并把它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该活动缺少文化元素支持, 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创新不足。无论是从体育课程历史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课程内容构建的角度, 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研究的最终着力点都是在西方体育课程发展的逻辑上, 主要通过对西方体育课程的复制和借鉴, 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体育课程, 基本上属于“鹦鹉学舌”。我国的教育部门虽然也提出许多不错的体育课程模式, 如“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大课间体育”、“阳光体育”等, 其实质都是对西方体育的模仿与借鉴。另外, 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比较零散和稀少, 影响力不高和育人效果不佳, 而真正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却又凤毛麟角, 自然无法满足我国青少年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逐步开始关注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开发, 文学、艺术、音乐等文化元素在体育课程中不断地被体现。如曲宗湖先生[2]设计的“苦乐教学”、合作教学和“精气神”教学已经开始从文化视角审视体育课程的文化功效, 课程内容有了“神”。

2、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落后的体育教育观念是阻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根本原因。教育观念决定着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 并最终决定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阻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罪魁祸首, 它严重影响着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体育教育观念的落后主要表现为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 对体育教育的理解不全面、不科学, 难以推出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重视体育教育的错误观念, 将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的建设及体育课程文化价值的进一步挖掘。教育观念的不同会造成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不同,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的基础和源泉, 它是促进素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保证, 这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相反, 与人的发展相悖的教育观念会造成人的健康意识和主动锻炼意识不强, 并最终导致体育课程发展内力丢失。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 增强现代教育意识, 促进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不断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融入人文理念, 重视体育对人发展的积极作用, 突出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3]。总之, 教育观念的提升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持续不断开发的源泉和动力, 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薄弱。素质教育的提出使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起航, 学校体育改革重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是提升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 而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基础。体育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 日益成为体育课程研究的热点之一[4]。现有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形式繁多, 较为零散, 从全球范围来看, 体育课程文化的专项研究并不强, 而国内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题研究更是薄弱和少见。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网站, 以“体育课程-文化或资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结果显示核心期刊文章各为13篇, 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03年至2010年之间, 2010年以后的核心期刊篇数为0。已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只是把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研究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一小部分进行论述性概括, 并没有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分支进行深入研究。其二, 是有关其存在作用和意义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深入研究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对促进和完善体育课程改革及课程的有效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检索结果表明:我国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不足, 尤其是近年来, 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项研究成果明显偏少, 研究进程基本处于停止状态。以上两个方面成果虽然给我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启示, 但整体而言在研究内容上和研究视角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内涵、分类及现状等方面深入的理论研究不多, 把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作为一个主体而非辅助的独立研究尚未报道。

体育场馆设施配制不足、不合理, 限制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体育运动的场地、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和实施体育教学的基础, 更是开展体育课程的保障。有研究表明[5], 在中小学体质增强和健康知识学习的教学过程中, 场地、器材设施对其教学影响较大, 其权重系数约为0.213, 这说明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与体育硬件设施条件有着直接的关联。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的配套充足与否、合理性和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质量。体育场馆管理混乱会导致现有的体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有的资源不够用, 有的资源没人用, 体育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 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 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引进与开发, 尤其是优秀传统项目的引入, 但由于相应的场地设施及专门的体育教材等硬件条件不能同步跟上, 而时常导致项目“搁浅”, 因此, 要在学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建设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就必须要对推广或引进的项目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6]。“可悲”的现实是, 即便许多学校已经开发出好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项目, 由于配套体育场地硬件设施的缺乏而难以“长久生存”, 体育场馆设施配制不足、不合理是限制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一大障碍。另外, 我国的大中小学校的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是按照西方体育项目模式建造的, 符合开设我们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的设施很少, 这些都严重限制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

3、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策略

兼并融合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 与时俱进, 开发国际化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趋势,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应顺应这种趋势,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现代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要求体育课程文化发展定位向“大一统”趋同。多元性、开放性与融合性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 全球化引领下体育文化的合作交流日趋频繁, 各国间、各民族间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借鉴与共享已成新常态。因此, 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加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兼并与融合, 注重课程文化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互融与变通, 着眼于全球化视野, 与时俱进, 不断开发国际化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

以西方为主的体育课程文化体系导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中突显不足, 体育课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偏向于西方, 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引进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西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核心地位不但稳定而且不断被强化, 这也佐证我国开发自身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主动性不强。因此, 我们要在借鉴西方体育课程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自身文化独特性, 积极推动我国自身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根据我国区域特色, 积极开发并推广优秀传统“武术”类等项目资源, 着眼于国际化, 将中华民族的“尚武”等文化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并内化为自身发展动力, 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形成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兼并与融合, 既要体现出自身民族体育文化的独特性, 也要兼顾西方优秀体育文化元素。既要接纳“既定事实”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性现代体育文化, 还要注重传承与开发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资源, 把握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建设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尺度, 形成一种既适应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 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文化体系。

以人为本, 确定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质量的重要保障, 丰富而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是保证学校体育课程高效实施的源泉基础。关于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和价值定位问题一直是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和争论的热点问题, 出现了不少的优秀理论成果和新理念。不可否认, “以人为本”是这些新思潮和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体现了体育课程发展人的本质特点, 也有利于找出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方向[7]。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课程实施要充分考虑并参考体育课程“以人为本”的目标价值取向。我国学校体育已经实施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为各校确立特色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8]。因此, 要充分依据各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并设计出适宜于各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 并通过多样的课程表现形式, 将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于学生,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坚持正确的价值定位不能动摇, 不论是西方典型的竞争型体育文化, 还是我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尚武”传统文化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体育文化精神, 它们都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精神。在学校体育课程编写和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文化主体”的教育理念, 把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根本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要有着国际化的视野,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典型的以西方为主的体育竞争文化, 其对学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民主、自由、进取与合作等精神文化, 值得借鉴, 但同时不要忘记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样值得传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尤其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庸和平”及“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之, 学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更多地突出人文价值, 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只重视其工具价值而导致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教育中“失语”。因此, 我们要打破传统, 摆脱根深蒂固的工具思维模式, 转变思维, 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 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及时添加更多体育课程开发的新成果,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挖掘传统文化素材资源, 深入开发提升人文素养的体育课程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资源是保障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素材资源, 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筛选出便于开发、易于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资源。各学校要在充分考量自己体育课程资源情况下、注重挖掘各区域的传统文化资源, 强化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创新, 突出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属性, 不断丰富和拓展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 并最终找出开发优质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对策。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 传统体育项目所占比重很小, 主要表现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进不足,理论研究仅仅局限于武术等个别项目上, 还不丰富, 文化自信尚需进一步加强。现阶段的文化自信应该是将更多迎合各级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大纲[6]。因此, 国家要鼓励挖掘各区域、地方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 多开发、开设传统体育项目, 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模式多元化, 改变全国上下一致体育课程局面, 实施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所以, 当前很有必要选取部分适宜于学校开展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大纲。在传统体育项目的选取上, 要选择文化成分多且文化育人效果好的传统项目, 充分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突出体育课程的主体地位, 彻底改变体育课程功能价值的单一性。在积极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同时, 既要考虑不受地域和场地限制、适宜于大范围推广的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项目, 又要考虑一些受条件限制较多的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传统项目, 也要考虑一些以独竹漂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做到特色分明, 共同发展, 突出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结语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没有休止的艰巨任务, 需要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学者在充分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投身其中。此外, 我们的教育部门、体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程文化建设, 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引导与支持, 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开发出更多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 用以全面提升我国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石江年, 张建华, 张惠珍。论体育课程的文化品性[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9) :153-156.

[2]何劲鹏, 杨伟群。体育课程文化品质的缺失与重建[J]。体育学刊, 2014 (5) :87-90.

[3]刘勇, 吴松伟。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7 (17) :165-166.

[4]陈莉。体育课程文化的结构与特征论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 (5) :97-100.

[5]王忠杰。辽宁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1.

[6]王利国, 程传银, 刘璐。基于国际性与民族性视角审视我国体育课程文化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30 (4) :95-99.

[7]李金梅, 路志峻。我国体育课程与文化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2) :48-51.

[8]何德超。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再审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 :146-148.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二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乡土资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能架起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学生心灵的桥梁,缩短学生同历史、社会的时间、空间距离,让历史参与社会,从而产生探究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一、瑞安市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分类

1、乡土自然地理课程资源

瑞安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上海经济开发区和厦漳泉金三角之间,全市陆地面积1270.9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人口112.52万,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中国百强县(市)。

瑞安市植被种类丰富多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色。西部山区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柳杉;草本植物有铁芒茸、蕨;山间谷地苦楝、桉、樟、垂柳、乌桕等;低山丘陵地带多毛竹林。山林之间,山羊、山兔、松鼠、金丝猴、猫头鹰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陆域海岸线24.23公里,海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海域内有大北列岛、北麂列岛的195个大小岛礁。受海洋暖流、沿海岸流及入海迳流的交替影响,形成多种鱼类洄游,鱼汛迭呈。瑞安有非常优越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

2、乡土人文历史课程资源

作为历史悠久的瓯越古邑,瑞安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是浙江东南沿海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开“永嘉学派”先声的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经学大师孙诒让,历史学家周予同,水生物学家伍献文,报坛泰斗赵超构,国旗设计者曾联松,体坛名将夏煊泽,周小菁,文艺界明星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姜嘉锵、陶慧敏等,为瑞安谱写了灿烂的人文篇章。

瑞安山水奇特,风光崎旎,风景旅游区占陆上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拥有七大风景名胜区:寨寮溪、圣井山、梅龙溪、桐溪、桐盘岛、龙井、卧龙峡;五大旅游区:水乡古镇林垟、江溪龙潭、山皇古寨、金鸡山、白岩山。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海楼、石棚墓;八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济医学堂、观音寺石塔、圣井石殿、外三甲窑址群等。

3、农村家庭社区课程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初中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场所。家庭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

二、乡土课程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以“育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取代了原有的“以知识为本”,强调公民素质的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铸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他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度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乡土资源的开发可以从自然领域、人文社会领域两个方面进行。自然领域是对当地自然或现象(如水资源、能源、环境等)的研究,人文社会领域涉及社会的历史变迁、社会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的考察与探讨)、社会的经济问题(如特色产品、产业结构研究)等内容。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

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能使学生认识自己家乡,了解家乡人民的辛勤劳动,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在学习《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时,我穿插了瑞安大罗山的例子,之前的新闻报道,关于此地发现西周时期的古墓,先后发掘出青铜乐器、短戈等60多件文物,这在浙南一带还是首次发现,弥足珍贵。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引发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激起为自己的家乡添砖加瓦的社会责任感。

2、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生活

乡土资源的内容恰恰是和学生生活着的环境紧密相关的。

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来自家乡的报告》一课中,我让学生列出自己知道的瑞安名胜古迹,然后设计“我请外宾游瑞安”的活动,分别按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的行程设计旅游路线。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这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中来,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乃至个体的全面发展,加强了教学与个体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

3、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和提高专业素质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在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作为指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专业知识也将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实践性知识得到很大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有利于教师精神世界的提升。如民主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创新的观念、合作的精神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师从课程繁荣消费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有利于教师发扬创新的精神。而且,课程的开发不是靠个体所能完成,这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形成。

三、社区课程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新课程改革取之不尽的资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而且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也有着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

1、社区课程资源开发

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应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与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重视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对他们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的主题。主题设计应符合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2、学校课程资源开发

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指导纲要及各门课程标准或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及其要求,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开展一次生动的“我的家庭历史”的社区调查活动。既可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又是历史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走进寻常百姓家庭的一次实践。这种活动对拓展历史教育领域,深化历史教育内容,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家史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家庭历史的感知,走进现实,走进社会,了解历史发展与社会的变化,增加对家庭、家乡、祖国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以此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且能起到丰富历史学习内容的作用。

四、开发和利用《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原则

1、乡土课程资源与学校历史教育相结合

乡土资源是历史与社会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乡土资源应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进行。以主题为目标,多个资源综合起来使用,以达到主题目标的实现。农村山水秀丽,动植物丰富,民俗风情、历史建筑等资源是很广泛的。

2、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因地因时制宜

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先进地区和后进的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拥有量不尽相同,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的季节性在平原与山区又有所不同。因此,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针对时机和季节作好相应的准备。

3、学校、家庭、社会课程资源要相互结合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协同参与及指导、评价功能,重视与校外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社区企事业单位、科研团体的联系及校外指导教师队伍的建立。在开发乡土资源时,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贴近自然,贴近生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搞社会调查,从实践中获得历史知识。

4、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差异性与优势互补

因地域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学校的差异等因素,可供农村学校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肯定也不同。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所面临的具体环境不同,能利用的资源也有差异性。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优势,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促进课程繁荣,促进人的发展。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三

2005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取决于多种因素,其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它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地理教师要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在认真学习现代地理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以往的地理课程资源观重新进行审视,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因时制宜,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各种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重组,创造性地应用于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一、由“教材是学生的世界”到“世界是学生的教材”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学生动态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致使教材几乎成为学生学习的世界。又加之人们对教材的片面理解,教科书被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在这种狭隘、单一的课程资源观指导下,教师的教学由“知识为本”“学科为本”,到“教师为本”“教科书为本”,鲜活的现实生活被一步步地剥离于教育之外,学科教学离教育的本真渐行渐远。它使师生的视阈越来越狭小,教学活动陷入一种机械的重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受不到职业生活或学习生活对个人智慧的挑战所带来的兴奋和发展张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资源是指一切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课程实施或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就其空间分布而言,包括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的课程资源三种。在这种课程资源观看来,无论是常规的实验室、图书馆、各种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还是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其能直接作用于课程,或能影响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因而都属于课程资源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世界就不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教科书,多姿多彩的世界都能成为、也应该成为学生活生生的教材,成为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二、现代地理课程理念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广大地理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地理课程理念,并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

(一)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地理课程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了新课程倡导的现代地理课程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及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以构建开放的、丰富的地理课程,以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落实地理课程理念

要使地理课程理念转变为有效的地理教学实践,实现地理教育功能,有赖于广大地理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相关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创造性利用。它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的办学条件差异很大。但是经济落后与课程资源短缺并不一定呈正相关。如,我国广大的山区和“老、少、边”地区,经济虽然落后,办学经费不足,图书、场地、实验设施都严重短缺,但往往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和利用,就可以使地理教学生动有趣,增色许多。一位在东北乡村中学工作的地理教师,自制、采集了大量的当地野生动植物标本和岩、矿标本。他的标本陈列室,仿佛是广袤的白山黑水的浓缩,那一“草”、一(动)物、一土(壤)、一(矿、岩)石,无不使人想到肥沃的黑土、茂密的森林、跃动的生灵和富饶的矿藏,以及寒天冻土下粗犷的民风,并由此生发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传媒的形式丰富多样,报纸、广播、图书、音像资料,加之迅速普及的网络资源与文化,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是电视频道栏目众多,一些如《教科文行动》《探索发现》《文化视野》《中国报道》《新闻会客厅》《百家姓》《人与自然》《绿色空间》等节目,往往涉及领域众多,有各科、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制作精良,将其有计划地引入地理教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对地理学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的认识。

2、沟通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俗话所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细分析,每一件都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且说的主要是特定地理环境下植(作)物(包括矿化的植物)与生活的关系。各地关于衣、食、住、行的风土民情、乡村俚语,也是人们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的反映。此类例子比比皆是。从衣的角度说,我们知道藏袍作为藏服的代表,是适应西藏气候的产物,它一可保暖,白天当衣服,晚间做睡袋。二可适应温差的变化:夜间严寒时,双手可藏于袖中;晨昏增温时,将右袖脱下,搭于肩上,便于劳作;中午炎热时,把双袖脱下,可围在腰间。若将长袍提起,腰部扎紧,还可当旅行袋。从食的角度看,东北民俗之一“大缸小缸腌酸菜”,反映了在东北漫长的冬季,由于新鲜蔬菜短缺,人们就腌制了便于保存的酸菜,用它作冬半年的当家菜。而“房子半边盖”是陕西民俗十大怪之一,它反映了气候干旱、黄土深厚地区,人们为节省稀缺的木材而独创的建筑风格。至于骆驼、耗牛作为西北、青藏高原地区的一种运输工具则反映了其对干旱、高寒环境的高度适应性。今天,我们的穿衣戴帽、手中的菜篮子、居室装修和出门旅行仍受制于当时、当地地理环境诸要素。将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3、打通地理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使各科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地理事实(现象)或地理事件的存在、发生,不仅会涉及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往往还与当地的政治、历史、经济甚至军事因素有关。历史上山西商帮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仅从目前山西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的地理、经济状况,是很难把它与明清时期曾汇通全国甚至海外的票号和雄踞商界首位达500多年的山西商帮联系起来的。晋商的崛起不仅有区位、资源的原因,也与明代北部的边防形势及山西的军事地理位置直接相关。明朝初年,蒙古骑兵屡屡南犯,对内地构成很大的威胁。朝廷在数次北征未果的形势下,为防御其入侵,在长城沿线屯兵达80万之多。其中,尤以山西境内及其附近所部署的兵力居多,占总兵额的45,足见山西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量的驻军,带来了繁重的军需供给与干旱少雨地区粮草短缺的矛盾。在明朝政府出台了用食盐贩卖许可证吸引粮商到边关的政策(史称“开中法”)时,山西商人抓住时机,利用区位优势,捷足先登,集盐商、粮商于一身。到明朝中期此项政策解体时,晋商已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又利用山西的盐、铁等资源优势,及时转型,发展了与国内及周边国家的互补性贸易,经营规模与范围日渐扩大。随后为解决贸易中巨额银圆携带不便问题所首创的票号,更成为晋商扩大经济力量、控制全国金融活动及至影响朝廷的重要手段。这一例证提示我们,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就地理谈地理,而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看待地理事象,打通地理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充分调动各科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这也是地理学综合特性的最好体现。

由此可见,凡是有利于地理教育的一切人、财、物的因素、环境、条件,经过教师认真、慎重地筛选,均可纳入地理教师课程资源的视野,通过各类活动和多种途径和形式,为地理教学服务,并最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四

摘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经常处于“沉睡”状态,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的现实问题,研究论述了这种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特点,并对如何促进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及时发掘和有效利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动态生成

现代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要求教师根据现实条件和要求,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自主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实现并延伸课程目标。然而,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一方面认为课程资源紧缺,一方面又对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没有将其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中,致使这些课程资源经常处于“沉睡”的状态,应产生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

一、对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认识

“课程资源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1]课程资源界定的关键在于它是否含有课程潜能(或称之为课程可能性),即课程资源一定是能够为课程和课程实施服务的,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2]。课程资源不仅来自那些经过处理、至善至美的已经物化的资料和条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易被人忽略的教学事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3]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支持作用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事件。此种课程资源常常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突然抢话说;学生的质疑、兴奋;学生出现的错误、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差异或者学生有时的固执己见、教师的失误等等。可见,这种课程资源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游离于师生之间,只是我们忽视了或没有引起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恰恰是这些动态生成往往蕴藏着学生的需要、问题和困惑,展现了广大师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而这些正是教育的契机,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因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源于师生的现实生活,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的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更加接近个体(教师、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学生接受。如果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使其与学生要获得的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等一道进入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开发课程资源的领域,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将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对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日常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或不能及时地发掘应用于实际的课程和教学之中,这与教师对该课程资源的认识有着直接关系。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

(一)瞬间存在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随着教学情境的发展而变化,与静态的课程资源不同,它是流动的、是瞬间的,其存在也是短暂的。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所具有的这一特性无疑增加了人们对其发掘和把握利用的难度,若教师能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抓住教育时机,对此作出“零时”反应,及时地捕捉、激活和利用,他们就会成为重要的和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二)生活情景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包含在一个个鲜活的教学事件、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甚至是意外情况、偶发事件之中。此种课程资源来自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往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活情景性[4]。对这些课程资源认识和理解不能采用理性分析的框架和逻辑概括的方式,而必须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与形象来进行阐发和判断。

(三)亲和性

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来源于教学实际,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契合,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形式上都能够使学生感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有效的发挥其教育作用。所以,这些课程资源对学生来说,它具有较强的亲和性。

(四)潜伏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还有一个自身最突出的特性,即潜伏性,因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前,教师很难去设想、预料,但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却时时闪现,教师若不注意,则瞬间即失,所以它往往处于潜伏的状态,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应变能力才能发现和把握,将其转变为具有教育作用和意义的课程资源。

三、如何促进对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及时发掘与有效利用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特性决定了我们要善于从日常教学事件中识别、捕捉和利用这种课程资源,若教师意识不到或发现不了这种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及其教育价值就会随时流失。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时发掘并有效利用,同时又不使我们在其中迷失?

1、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念,突破对课程资源的狭窄认识。

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以及如何捕捉、激活和利用这种课程资源,都基于教师个人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态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敏感度,也影响课程资源发掘与利用的程度和效果。而现实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还处于一种片面化和简单化的状态,教师对课程资源载体或形式的理解还比较局限,一般教师理解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练习册等印刷体形式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对其他载体或形式的资源还不太了解;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通常是现成的、静态的,一般与教科书配套[6];课程资源的范围也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和教科书中。这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使得教师往往忽视自己身边已有的资源,使他们不能真正的走进课堂与学生发生互动,将其价值发挥出来。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

与传统的课程资源观所不同,在新的课程资源观下,课程资源应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和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7]。我们要意识到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科书、报告会、博物馆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接受并认识其教育价值,不断拓展课程资源空间。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培训,即时向广大教师介绍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课程资源观;二是让教师亲历躬行,将所学理念和实践不断结合,增强发掘与利用水平;三是学校、教师与专家建立长期、定期的联系,共同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2、建立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念要转化为教师正确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时地捕捉、激活和利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将课程资源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具备对动态生成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沉淀累积而成。因此,通过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前预设、教学中把握、教学后反思,建立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良性循环是十分现实和必要的。这个过程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步骤,需要我们智慧的对待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具体包括:

教学前,进行一个兼具弹性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这是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利用的基础。首先要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认知,还要涉及到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达到的其他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知识目标领域的传授,及时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教育。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要尽可能多的考虑教学的主要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及对策,进行二度设计、三度设计甚至是多维度设计,以便教学中能够敏锐、及时的捕捉、利用生成的课程资源,更加从容、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课程资源对话,这样不仅给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留有空间,同时也对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带着教育研究者的心态,以更宽更高的眼光去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变换运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加强、思维活跃的情景下,教师更容易发掘和利用此种课程资源。而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要回避,或者模棱两可的蒙混过去,而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及时调整预设教学设计,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学生分享。然后,通过教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从更高层面上看待教学行为,提升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课程开发和生成的能力,最终使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从容的应对动态生成性资源。

教学后的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突发事件、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等进行归类,比较,筛选,整合,看哪些可以成为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逐步构建可供教师参考的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库,可以为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很大的帮助。

当然,提高教师识别、捕捉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能力,需要教师渊博的文化素养、健全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习惯了学科教学,知识结构都是建立在学科之上的,比较封闭、单一,而有的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所涉及的内容已经超出了本科目,这种情况往往会让教师教学感到很吃力,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就成为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摆脱封闭式狭窄知识结构的局限是提升对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应当开阔视野,加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不仅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精通自己所教课程,同时也应具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对课程资源发掘与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需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个教学氛围的营造,更多的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如恰当的运用评价方法,适时应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教师创造宽松、开放的环境,才能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得以深入和持续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2~34.

[2] 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 特点 状态 类型 [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4

[3] 程福盟 葛春,日常琐事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 [J]。 现代教育科学, 2006年第1期

[4] 何芳 吴艳玲 樊莹 编著,初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 123页

[5] 张文军 李云淑 王俊编著,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117页

[6] 朱水萍。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误区及变革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7] 李建平。课程资源如何开发 [N]。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9日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五

一、注意道路交通安全

学校应当从学生幼儿时期就培养他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并对其实行路队制放学,这既是对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好文化知识,还要教给学生遵守道路交通规范,比如说,放学回家或者来学校上课的路上,不能随意大闹玩耍,注意在人行道内行走,但是由于中小学生自身尚不成熟,还不具备较强的自律意识。所以让学生自身遵守道路交通规范往往不会很容易,所以就需要教师的有力引导,而如果学生养成习惯,势必会受用终身。还要让学生知道,如果道路没有人行道,尽量靠右边走。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为他们讲一些关于安全教育的相关案例,让他们认识到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不少中小学生由于自身安全意识薄弱,无视自身安全,随意穿越、攀爬,或者倚坐在道口护栏上,还有随意扒车和追车甚至随意突然拦车等,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措施

安全教育问题并非只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它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整个过程。为了保障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师要格外提醒学生,不得在马路边上踢球、打闹或者开展其他娱乐活动,学生放学时,要求学生佩戴小黄帽或者红领巾,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交通警示作用。如果在上下学的途中,需要经过山路或者人流量较小的地方,尽量结伴而行,避免一个人单独行动。禁止在上下学过程中做危险活动,也不得打闹玩耍,这样很有可能造成车辆意外伤害。

饮食安全问题主要注意农药残留危害,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饱受社会热议,所以教师应当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了解食品农药残留的表现和危害,并告知其一些生活实例,从而让其了解到农药残留对人体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要对社会中食品农药残留危害进行准确分析,要有一定的危机感。教师可以列举当前社会食品安全现象为学生普及食品安全教育。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很多电视新闻或网络新闻都曾曝光过不少无良商家或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对食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不屑一顾,在食品中随意添加食品添加剂,比如说色素或者香料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对食品添加剂滥用的表现和危害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很多厂家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利,而不顾及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更不可能以合法经营商的身份面对消费者,这种经营商终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此外,课堂上也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作为教师,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有耐心,否则就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出现。教师在教育教学课堂上也要时刻注意,行为过激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

另外,食品包装容器或设备对学生安全的危害也不容忽视。这一点很多教师可能就没有注意到,但确实存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食品与他们关系密切。食品包装问题往往会给人体健康安全带来直接危害,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发生,不得不说是隐藏的杀手,严重威胁到了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教师往往只关注传授学生知识,而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却并未引起重视,这就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出现。因此,中小学教师应当注意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保证孩子健康安全成长。

参考文献:

[1]牧兰。内蒙古农村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巴彦淖尔地区为例[D]。西南大学,2011.

[2]求苗仁。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10):20-22.

[3]王玉政。中小學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六

摘 要: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更应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以及充分利用好体育课程资源,使传统体育教学与校本课程更好地结合,是学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对严重不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对体育与健康正常开展的不良影响的弥补。校本教研,因其地域性、本土性、实用性、校本化等特点,将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产生很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体育健康课校本教材,因为场地器材的因地制宜,身体活动的可操作性,体育文化的本土性、趣味性,将使因经济落后而无法从场地器材及教材资源、人力资源上合理、科学、有序地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 校本教研 体育健康课

一、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

(一)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重要任务,鲜明而紧迫地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课程改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历程,跟大多数学校一样,实际上是“副科”,领导不重视,教师随便上,学生无所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更应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以及充分利用好体育课程资源,使传统体育教学与校本课程更好地结合,是学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对严重不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对体育与健康正常开展的不良影响的弥补。

经济的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得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这极大地限制了体育与健康课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的正常开展。学校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时不能为了赶时髦一哄而上,要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地方的风土人情整合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不同的体育项目需要不同的场地和器材,合理利用和改造学校及周围环境的场地、器材资源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突破口。学校要根据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和办学条件相对较弱,要尽量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登山、竹竿舞、滚铁环、放风筝、橡皮筋等,就是很好的体育校本课程资源。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从各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能从事体育锻炼的场地,采用种种手段利用和自制各种有利于学生从事健康体育锻炼的器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

(三)校本教材的开发,将挖掘体育教师潜在的人力资源。

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和学校领导教育观念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潜在的轻视及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农村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还没有充分地展现应有的才干。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从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者,他们的自身素质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因素。许多课程研究专家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改革;缺少教师的改革,任何课程改革也不可能获得成功。校本教研的开发,将会激活农村体育教师的思维,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但会开发出各种适应本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土教材,而且会推动农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在这种创新和改革中,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体育教师的潜在的人力资源将得到挖掘。人的因素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将给农村的体育与健康课新课标的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开发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的资源优势

(一)内容资源优势。

1、农村学校在生活中创造的体育活动。农村学校一般地处偏远,经济较为落后,学生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独特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如: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跑城(一种打沙包游戏)、跑国(划定活动范围,两组学生相互占领对方地域的游戏),不同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和办学条件相对较弱,要尽量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登山、竹竿舞、滚铁环、放风筝、橡皮筋等就是很好的体育校本课程资源。这些活动很有特色,只要稍一加工就可以开发成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校本教材。

2、传统文化活动。在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活动较为盛行,大部分以身体活动为主,比如:扭秧歌、舞狮子、腰鼓、民间武术等各种文化活动,通过开发改编,都可以成为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校本教材。在目标统领内容的体育课实践中,教师能更多地运用新课程理念对体育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因为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所以在课堂上虽然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达到目标,但在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上缺少“主打”运动项目。学生经过十几年体育教育之后,反而感到什么也没有学会。因此地方和学校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加快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制定。开发校本课程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否则,就可能使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甚至可能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

(二)人力资源优势。

农村学校有一批年龄轻、思维活、创造力强的体育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及大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喜欢体育的学生是开发体育与健康课校本教材的最大优势。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存在诸多缺陷,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课程设计,体育教师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事业心和责任感。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少教师往往不注重学习新的教育思想,不了解新课程改革方向和改革成果,因循守旧,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方法,体育课不是统得太死的“老三段”,就是无任务的“放羊式”。现实工作中,部分体育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即使学习别人一点,也是生搬硬套,缺乏求实创新精神,只能使体育工作停留在原有水平上。部分体育老师不愿下力气求取新知,不想改换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只有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才能使体育和健康的课程标准得到更好实践,在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适应社会对多类型、多规格、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我们相信,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只要我们坚持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改革中反思,学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改革将写下更美的篇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人的智慧、创造力,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合理利用校园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和民间的体育器材、自制的体育器材等,充分发掘当地的各种民间的体育活动,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符合本校实际、学生喜欢的校本教材。只要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就会开发出科学的,有利于很好地开展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李天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H]。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4)。

[2]陈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G]。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3]王立人。体育与健康基础[Z]。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七

摘要: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如何拓展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分析,随之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品质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现在主要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教学工具只有教材,部分教师还会稍加使用多媒体,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往往对文章里的内容一知半解,不能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同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其根本不能牢固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主流思想,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进行语文的学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诸多学校与教师却对课程资源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就目前来看,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的理解主要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从广义上来说,课程资源是为了课程教育开展而组成的各种辅助因素,如社会文化、教师的知识储备等等;从狭义上理解,课程资源就是指语文教材、多媒体等教材工具的使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要通过不断寻找生活中的'资源,将资源与语文内容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主要是掌握汉字的相关知识,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就是被汉语言文化包围的,所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较为乏味、枯燥,加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教师一直在课堂上按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难以提升,所以教师必须拓展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更加有趣味的学习环境。

2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

2.1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教材资源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工具,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的,它涵盖了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在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第一步,就是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对教材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文字和篇章结构都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中,编纂者也是为了学生尽可能掌握知识而进行结构的设计。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在进行文章的学习时,前面就会设计单元导读的环节,而且在文章的后面还配套相应的章节练习,让学生在学习完文章之后可以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中,在文章之前设计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图片,而且还有对桂林山水的相关介绍,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对桂林山水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背景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文章后面设有相应的练习,如寻找书中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对某些段落的理解,作者在一些语句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内容。

2.2巧妙地开发与利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在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教师还要善于使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一描述自然景观的文章时,可以将标有这一景象的挂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在《桂林山水》的一文中就可以通过使用挂图等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挂图对风景进行描述,通过学生的主观表达,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磁带等方式,让学生跟着磁带进行美文朗读的模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样,减少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桂林山水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

2.3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生活、身边、自然中的课程资源:除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我们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教学资源,将生活中的所能接触的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课前5分钟交流环节,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聊天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分享学生之间的生活趣事,拓展他们的所见所闻,往往在学生两天的过程当中学习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师还可以设置意见箱,让学生将一些不能与同学进行共享的事情以悄悄话的形式对教师表达,将一些自己的心理话与教师分享,同时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则要以一种更加成熟的角度给予学生的解答,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和自身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4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所以在拓展教学资源时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入其中,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优势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而绘画的内容就是来源于语文教材,将古诗词以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对诗词进行诠释,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这种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成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教材之中了,教师需要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语文信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角度寻找语文的存在,同时通过资源的利用也让学生提高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也一定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红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2]蒋丽清,薛辉,著.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6 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