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职场 > 述职报告

质量事故报告【精彩8篇】

发布时间

充实的工作生活一不留神就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果,你有什么感悟呢?想必我们需要写好总结报告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质量事故报告》,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质量事故报告 篇一

一、事故起因

今年十月发生的一起书本脱胶质量事故,经过查勘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我们生产的部分书本,脱胶、开裂、掉页,质量事故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在生产过程中,更換了热熔胶的供应品种。我们没有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料的各种技术指标,也没有进行严瑾、科学、认真的材料性能测试,而大批量的投入生产,更是书背脱胶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使用热熔胶。加强对原材料和辅料进行检测,对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事故分析

1、胶钉联动线个别机长思想波动,我们没有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只叹留不住人。其实人是留不住的,你能留住他在企业,却留不住他在人世。如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使每个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的帮助员工融入企业,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团队精神,它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大事。

2、机长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胶订产品质量的稳定,机械出现故障后,由于维修与调节达不到标准,减弱了书脊的平服与牢固度。书背打槽深度达不到工艺要求,使热熔胶粘结面积减少,粘结強度降低,是书背脱胶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3、严格装订的工艺操作,对重要工序加以控制,是能获得满意的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胶订联动线开机生产后,我们放松了对大批量产品的检验,没有随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态,终于造成了一个悲剧。我们必须真正认识错误,汲取教训。加强力量,完善质量流程管理,使质量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吸取教训及整改措施

质量事故发生后,公司迅速启动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大量的人员披星戴月、早起晚眠,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适时做好了补救工作。此次质量事故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作为—个主管人员,我感到深深的惭愧,向受此次事故影响的各方表示歉意。

质量事故充分暴露了我们存在的工作不实、监管不力、管理不严和失职等问题。反映了我们职工队伍在思想、工作作风、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多种不良现象。精益生产的课题!我们要学习它,精通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学到知识,顿悟智慧,回去以道御术,干事业。真正做到提高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

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篇二

深基坑工程是最近30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领域。以前的几十年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不高,基础的埋置深度很浅,很少使用地下室,基坑的开挖一般仅作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措施,最多用钢板桩解决问题,没有专门的设计,也并没有引起工程界太多的关注。

近30多年来,由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规模之大、深度之深,成为岩土工程中事故最为频繁的领域,给岩土工程界提出了许多技术难题,当前,深基坑工程已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1深基坑工程概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深基坑工程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深基坑工程特点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深基坑工程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①深基坑距离周边建筑越来越近。

由于城市的改造与开发,基坑四周往往紧贴各种重要的建筑物,如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管线、隧道、天然地基民宅、大型建筑物等,设计或施工不当,均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不利影响。

②深基坑工程越来越深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越来越深,对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都提出的更难的要求。如无锡恒隆广场基坑深近27m,上海中心深基坑达30m,均已挖入了承压水层。下图为宁波某项目基坑,平均开挖深度为18.3m,最大挖深为25.9m,整体为三层地下室布局,局部有夹层。

③基坑规模与尺寸越来越大

上海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工程基坑面积达81000m2,无锡恒隆广场基坑面积35000m2。这类基坑在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中,特别是支撑系统的布置、围护墙的位移及坑底隆起的控制均有相当的难度。下图为天津西站二期项目基坑,总面积为39000平方米,基坑周长达855米。

④施工场地越来越紧凑

市区大规模的改造与开发,其中不少以土地出让形式吸引外资、内资开发,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常要求建筑物地下室做足红线。场地可用空间狭小大大的增加了施工难度,这必须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才能顺利实现。下图为宁波春江花城二期项目基坑全景,地下室距离外墙用地红线仅3.5米。

二、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

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类型很多,成因也较为复杂。在水土压力作用下,支护结构可能发生破坏,支护结构型式不同,破坏形式也有差异。渗流可能引起流土、流砂、突涌,造成破坏。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及地下水流失,引起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也属基坑工程事故。粗略地划分,深基坑工程事故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1基坑周边环境破坏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土体有不同程度的扰动,一个重要影响表现为引起周围地表不均匀下沉,从而影响周围建筑、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严重的造成工程事故。

引起周围地表沉降的因素大体有:

基坑墙体变位;

基坑回弹、隆起;

井点降水引起的地层固结;

抽水造成砂土损失、管涌流砂等。

因此如何预测和减小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已成为深基坑工程界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2深基坑支护体系破坏

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①基坑围护体系折断事故

主要是由于施工抢进度,超量挖土,支撑架设跟不上,是围护体系缺少大量设计上必须的支撑,或者由于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抱侥幸心理,少加支撑,致使围护体系应力过大而折断或支撑轴力过大而破坏或产生大变形。下图为2008年杭州地铁深基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折断破坏。

下图2011年杭州某深基坑围护桩折断事故

②基坑围护体整体失稳事故

深基坑开挖后,土体沿围护墙体下形成的圆弧滑面或软弱夹层发生整体滑动失稳的破坏。下图为某深基坑围护整体失稳破坏事故。

③基坑围护踢脚破坏

由于深基坑围护墙体插入基坑底部深度较小,同时由于底部土体强度较低,从而发生围护墙底向基坑内发生较大的“踢脚”变形,同时引起坑内土体隆起。下图为某深基坑发生“踢脚”破坏。

④坑内滑坡导致基坑内撑失稳

在火车站、地铁车站等长条形深基坑内区放坡挖土时,由于放坡较陡、降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滑坡可能冲毁基坑内先期施工的支撑及立柱,导致基坑破坏。下侧两图为2009年杭州地铁1号线凤起路站坑内土体滑坡引起的支撑体系破坏。

3土体渗透破坏

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

①基坑壁流土破坏

在饱和含水地层(特别是有砂层、粉砂层或者其他的夹层等透水性较好的地层),由于围护墙的止水效果不好或止水结构失效,致使大量的水夹带砂粒涌入基坑,严重的水土流失会造成地面塌陷。下图为某深基坑止水帷幕渗漏、桩间流土事故。

②基坑底突涌破坏

由于对承压水的降水不当,在隔水层中开挖基坑时,当基底以下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压力冲破基坑底部土层,将导致坑底突涌破坏。下图为上海某深基坑坑底内发生承压水突涌。

③基坑底管涌破坏

在砂层或粉砂底层中开挖基坑时,在不打井点或井点失效后,会产生冒水翻砂(即管涌),严重时会导致基坑失稳。下图为湖南浯溪水电站二期深基坑出现管涌。

以上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只是从某一种形式上表现了基坑破坏,实际上深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具有复杂性,深基坑工程事故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多样性。

深基坑工程实例分析

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

1工程概况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长约340米,原设计地下室4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7米。该基坑东侧为江南大道,江南大道下为广州地铁二号线,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缘与本基坑东侧支护结构距离为5.7米;基坑西侧、北侧邻近河涌,北面河涌范围为22米宽的渠箱;基坑南侧东部距离海员宾馆20米,海员宾馆楼高7层,采用φ340锤击灌注桩基础;基坑南侧两部距离隔山一号楼20米,楼高7层,基础也采用φ340锤击灌注桩。

该工程地质情况从上至下依次为:填土层,厚0.7~3.6米;淤泥质土层,层厚0.5~2.9米;细砂层,个别孔揭露,层厚0.5~1.3米;强风化泥岩,顶面埋深为2.8~5.7米,层厚0.3米;中风化泥岩,埋深3.6~7.2米,层厚1.5~16.7米;微风化岩,埋深6.0~20.2米,层厚1.8~12.84米。

由于本工程岩层埋深较浅,因此,原设计支护方案如下:

基坑东侧、基坑南侧偏东34米、北侧偏东30米范围内,上部5.2米采用喷锚支护方案,下部采用挖孔桩结合钢管内支撑的方案,挖孔桩底标高为▽—20.0米。

基坑西侧上部采用挖孔桩结合预应力锚索方案,下部采用喷锚支护方案。

基坑南侧、北侧的剩余部分,采用喷锚支护方案。后由于±0.00标高调整,后实际基坑开挖深度调整为15.3米。

本基坑在2002年10月31日开始施工,至2003年7月施工至设计深度15.3米,后由于上部结构重新调整,地下室从原设计4层改为5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从原设计的15.3米增至19.6米。由于地下室周边地梁高为0.7米。因此,实际基坑开挖深度为20.3米,比原设计挖孔桩桩底深0.3米。

新的基坑设计方案确定后,2004年11月重新开始从地下4层基坑底往地下5层施工,至2005年7月21日上午,基坑南侧东部桩加钢支撑部分最大位移约为100px,其中从7月20日至7月21日一天增大45px,基坑南侧中部喷锚支护部分,最大位移约为375px。

2事故过程

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广场深基坑发生滑坡,导致三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号线停运近一天,7层的海员宾馆倒塌,多加商铺失火被焚,一栋7层居民楼受损,三栋居民被迫转移。下面是一些事故照片。

3事故原因

(1)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米,而实际开挖深度为20.3米,超深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围护桩和锚索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2)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层向坑内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3)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强度降低,甚至失效。

(4)事故发生前在南边坑顶因施工而造成东段严重超载,成为了基坑滑坡的导火线。

(5)从施工纪要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在基坑滑坡前已有明显预兆,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更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事故调查结果与处理结果与2005年9月20日在广州日报公布:

对7个建设责任主体及其20名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或处分,其中7名主要负责人因涉嫌触犯刑法被司法机关依法逮捕;对事故发生负有监管责任的14名行政人员给予降级或降级以下的行政处分和责令作出深刻检讨,并责成相关单位对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4经验教训

在以后深基坑工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1)设计、施工安全性报告控制: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应制定深基坑设计、施工安全性报告。安全性报告应通过专家评审。

(2)支护结构和土体加固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地下连续墙、SMW工法、钢或混凝土支撑等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加固施工中涉及安全性能的重要工序的施工质量应满足法规标准和设计要求。

(3)安全管理人员监管:作业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管理。

(4)基坑临边防护:基坑四周、操作平台等临边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应牢固可靠。

(5)立体交叉作业控制:当应用土代模浇筑混凝土支撑,支撑下的土方开挖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清除支撑下粘结的土石。上下层立体交叉作业时,应设置隔离设施。

(6)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单位报送的进度计划应满足基坑安全性要求。

通过该事故,可得出以下深基坑事故防范经验:

(1)对深基坑工程特点应有深刻的认识,基坑工程时空效应强,环境效应明显,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和支撑速度对基坑围护体系受力和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施工应严格按经审查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应及时安装支撑(钢支撑),及时分段分块浇筑垫层和底板,严禁超挖。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应方便施工,深基坑工程施工应有合理工期。

(2)基坑工程不确定因素多,应实施信息化施工。监测点设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监测单位应认识科学测试,及时如实报告各项监测数据。项目各方要重视基坑的监测工作,通过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围护结构内力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隐患,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基坑安全。

(3)有多道内支撑的基坑围护体系应加强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

考虑到基坑工程施工中,第一道支撑可能产生拉应力,建议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对钢支撑体系应改进钢支撑节点连接型式,加强节点构造措施,确保连接节点满足强度及刚度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施加钢管支撑预应力。应明确钢支撑的质量检查及安装验收要求,加强对检查和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

(4)岩土工程稳定分析中,要合理选用分析方法。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与其测定方法、安全系数的确定要协调一致。在土工参数选用时应综合判断,并结合地区工程经验,合理选用。作为施工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对设计进行适当的验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深基坑的安全和实现效益最大化。

(5)施工中应加强基坑工程风险管理,建立基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落实风险管理责任。每个环节都要重视工程风险管理,要加强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和考核,严格执行基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基坑工程安全。

质量工作反思总结报告 篇三

一、强化安全宣教。

九月份我们进取利用各种形式,在全队开展岗位工种事故案例教育、手指口述、应急预案演练。还利用周一安全日活动组织员工观看事故案例,使职工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工作的深刻认识,使安全警钟长鸣。强化安全知识学习,着重对三大规程,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三违界定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使职工对安全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突出教育重点,异常是加强了“薄弱人员”排查,做到提前排查、超前预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加大了对“三违”人员的帮教措施,并由区队和“三违”人员签订了安全协议使“三违”人员切实能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问题的出现,筑牢了安全防线。

二、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干部职工行为。

我队严格执行副队长跟班制和“三大员”跟班制,具体协调和监督现场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为促进员工在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队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综采预备队交接班制度》、《管理人员跟班制度》、《隐患排查制度》、《三违帮教制度》,还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景制定了《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充实完善了员工学习培训、安全生产管理等三十多项规则制度,并汇编成册。其次,根据区队发展实际,重新制定完善了新的《综采预备队安全质量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学技术、学业务、自觉搞好安全质量的进取性。

三、落实安全质量职责,强化现场管理。

为确保区队安全生产,力创精品工作面,我们及时落实各项安全质量职责制,使每个干部职工明确自我工作的安全职责。对工作面整个区域进行分片、分班挂牌管理,重点加强对“四个薄弱”的排查,切实做到超前防范,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区队有章可循,执章必严。加大班组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力度,要求班长同时出勤2人,全面负责现场安全质量生产管理,隐患整改;区队干部坚持跟班盯岗,与职工同上同下,严抓“三违”,细排隐患;强化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安全岗位职责制,分析安全重点,制定整改措施,处理安全问题,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四、深入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基础。

严格现场交接班制度,并要求安全质量验收员把好验收关,严格落实奖惩标准,确保不出事故。为迎接“精品现场会”的召开,预备队结合工作面现场实际,对两端头支护,工作面“三直、两平、两畅通”、两巷外围礼貌生产进行了重点整治,严把“毫米关”真正做到“全方位、无死角”。不断健全完善了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检查考核和奖惩办法。从严从细加强管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严格安全质量流程控制。

质量事故报告 篇四

中国xx研究所和xx公司色织厂共同研制的新产品——防静电仿毛华达呢,已试生产出。织物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纺织工业部标准,防静电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日本工业标准和所列举的性能指标。下面就试制中的质量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质量管理体系

xx公司色织厂生产系统有纺纱、染纱、准备、织造、整理等主要车间。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从纺纱到成品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生产线,多年来以外贸出口产品为主,今年为100%出口。2003年出口合格率为xx%,20**年1—6月份出口合格率为95%,比去年同期增长6.01%。多年来,从生产和质量管理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公司有一套与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专职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200人,占全公司在职人数的13.3%,由厂长和工程师主抓质量工作。质量检查科具体负责各车间的产品质量,各生产车间的关键环节均设有质量检查网点。同时,由质量检查科派出人员专职监督和抽查,实行三级检验,并在原传统的管理基础上吸取了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把质量工作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同时建立了百分考核制,并在中层科室和车间干部中举办了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为对以后的试产提供依据,公司从原料、原纱一进厂就进行化验、测试,同时为严格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了。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在新产品试制中,全厂充分发挥车间和[[职能科室]]的配合作用和各检测网点的把关作用,同时广泛宣传防静电新产品的意义,启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每周定期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预测分析和处理生产中发生的问题。为了及时了解到新产品的质量情况,xx纺织科学研究所xx总工程师亲访用户,及时把质量信息反馈给色织厂。

三、质量水平分析

(一)下机质量及入库质量(略)

(二)物理指标(略)

(三)染色牢度(略)

(四)防静电性能指标(略)

上述情况说明,本产品的主要指标达到了纺织工业部的标准,防静电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日本同类产品,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能。因此,防静电仿毛华达呢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试制是成功的,水平是先进的。

四、问题和方向

防静电仿毛华达呢的试制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初试时由于批量较小,受加工条件和经验的限制,在后整理加工中出现了一些色差,使制成品并不十分完荚,没有百分之百的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此问题已找到解决的办法。今后工作重点是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加大对产品的结构、性能方面的研究,增加[[产品功能]]使之更适应市场需求。

质量工作反思总结报告 篇五

时光飞逝,新的一年在充满希望中开始。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全体质检人员是在紧张与繁忙中度过的,是在巨大的质量压力下度过的,也是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度过的,20xx年我们质保部受厂领导的委托,负责组织领导xxx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和xx集团对我公司铝合金焊接、大模块部件及特殊工序资质认证工作,在各项资质评审认证都通过的同时,xxx质量体系也取得初步成果,使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在这一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们整体部室人员全面完成了部室的各项质量工作,通过建章建制和开展一系列的质量活动,使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和完善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质量管理程序是我部室20xx年开展的最主要工作之一,我们质保部负责组织领导了xxx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在保证本部室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编制完成了多项程序文件及管理考核办法,使之更加符合我厂的实际情况,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此期间xx集团xxx对我公司铝合金焊接、大模块部件及特殊工序资质认证工作中,也取得丰厚的硕果,通过了认证并赢得了xxx的认可。

二、产品质量在跟紧生产进度中得到保障提高

随着铝合金大部件的投产,我公司的发展突飞猛进,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的大量涌现使得我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时候甚至出现集中爆发的现象,尤其突出的是今年的xxxx生产质量问题频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质保部积极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开展多种专项质量控制活动,如:严厉打击粗制滥造现象,严肃查处质量问题,并对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随时组织车间、班组、工艺人员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责任,落实整改。在完善产品检验的可追溯性上,编制质量检查控制计划及各种专项质量记录等。为了更好地开展质量宣传工作,让员工及时了解xx公司的质量动态,我们质保部又充分利用厂务公开栏,及时将xxx的各种质量信息张贴出去,让员工更加清晰地知道:我们的“上帝”严抓产品质量的决心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内外一致,有力的配合了质量工作的开展。上述各种工作的开展和完成,有力的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三、工作中的不足和明年的打算

铝合金xxx和各种xxxx部件的大批量投产,试件、各项工艺评定、铝合金焊接外观和无损检测上耗费了我部门大量的人力和精力。也使得质量检验人员在配置上出现严重不足,在型位检测控制上经常出现产品接口尺寸配合不上,缺件少件等现象。由于我们质保部工作中的各种失误,一方面导致带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时有出厂的现象发生,但由于信息反馈的渠道不同,有些问题解决的不够及时,在质量问题的判断上与有关人员或部门出现分歧,又不能及时与有关部室人员沟通、协调,延误了处理质量问题的周期,使产品质量问题多次反映到xx公司某些领导层,给我公司的产品质量声誉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总之,我们没有把产品质量的控制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吆喝一声就了事,对问题的出现不能追根求源,不能坚持原则,不能很好地履顺工作中的各种程序,给工作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通过这一年的工作,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才能把部室的工作搞好,教育部室人员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抓管理、抓落实,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产品质量的工序控制上来,从源头上抓质量,在工序中控制质量,转变思想观念,在工作中探索质量管理新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质保部的良好形象,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质量事故报告 篇六

自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广泛使用至今,国内外发生过大量的质量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案例1:xx公司综合楼底层为框架结构,层高为5.4m,2-5层为砖混结构,用作2个单元的多层宿舍,层高均为3.0m。在综合楼投入使用后,陆续发现墙体及2层楼盖框架梁出现裂缝。

案例2:xx彩虹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桥长140米,主拱净跨120米,桥面总宽6米,净宽5.5米。该桥在未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的情况下,施工中将原设计沉井基础改为扩大基础,基础均嵌入基石中。主拱钢管由xx通用机械厂劳动服务部加工成8米长的标准节段,全拱钢管在标准节段没有任何质量保证资料且未经验收的情况下焊接拼装合拢。钢管拱成型后管内分段用混凝土填注。某日30余名群众正行走于彩虹桥上,另有22名武警战士进行训练,由西向东列队跑步至桥上约三分之二处时,整座大桥突然垮塌,桥上群众和武警战士全部坠人河中。

案例3:xx重型机器厂计量处四楼会议室屋盖突然塌落,造成42人死亡、46人重伤,13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该厂在原建的计量办公楼三层楼上接层,扩建成四层。会议室位于接层部分的东侧,长21.85米,宽14.9米,面积为325.6平方米,整体建筑为混合结构,现浇圈梁,轻型屋架,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板屋面,室内水泥地面。

案例4:xx省某车站已建成三座灯桥,每座灯桥8个孔,灯桥跨越铁路,桥下可停火车和其他车辆。桥面横梁为V型折板,是主要承重构件。V型折板上铺板仅起横向支撑作用,也起传递上部荷载的作用。折板与盖板以分布筋连接,架设拼装后灌注混凝土而连成整体。某日有一辆列车从灯桥下通过时,最东端的一孔灯桥折板横梁突然从一端塌落,并砸断了第二根立柱,从而连带第二孔横梁塌落,幸好该孔有一货车车厢停放,大梁砸到车厢上后就阻住了,仅引起第三柱的倾斜而未引起更多的连续倒塌。

1、工程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说明,建筑倒塌事故原因基本可归纳一下几类:

1.1设计原因(如案例1)

(1)勘查失误。工程地质勘察失误,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或未查明不良地层特征,致使地基基础设计时采用不正确方案。导致结构失稳、上部结构开裂甚至倒塌。

(2)设计计算方案失误。因任务急、时间紧、计算和绘图错误而未认真校对;荷载漏算或少算;所涉及问题比较复杂,而作了不妥当的简化;有的甚至认为原有设计有安全储备而任意减小断面,少配钢筋或降低材料强度等级;设计时所取可靠度偏低等等。基础置于持力层的承载力相差很大的两种或多种土层上而未妥善处理;如房屋长度过长而未按规定设置伸缩缝等方案不妥的情况。

(3)对于结构构造细节处置不当。有些设计人员重计算、轻构造,认为构造处理不是很重要的,因而没有精心设计。如大梁下未设置梁垫;预埋件设置不当;钢筋锚固长度不够,节点设计不合理等等

1.2施工原因(如案例2)

(1)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低劣。工程材料质量低劣,进场前未按要求检验,致使不合格材料流人工地,如钢筋、水泥、石子质量不合格,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不当等。

(2)违反设计与规范。不按图纸施工,对特殊构造未按要求制订专项施工方案。临时设施或维护设施等不按要求搭设。违反相关设计或质量验收规范。

(3)管理混乱。现场管理与施工组织混乱,违章作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许多现场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对已出现的事故征兆未加以重视,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导致惨剧发生。

1.3使用、改建不当的原因(如案例3)

(1)使用中任意加大荷载。如原设计为静力车间,后安装动力机械,设备振动过大引起房屋过大变形;民用住宅改为办公用房,安装了原设计未考虑的大型设备,荷载过大引起楼板断裂;民用住宅阳台堆放过重过多杂物(如煤饼)引起阳台开裂甚至倒翻等等。

(2)加层不当。近来,因经济发展,旧房加层较为普遍,甚至已成立了房屋增层加固委员会,业务兴旺。但有些单位自行加固,未对原有房屋进行认真验算,就盲目往上加层,由此造成的事故在全国许多省市都发生过。

(3)维修改造不当。有的使用单位任意在结构上开洞,为了扩大使用面积和得到大空间而任意拆除柱、墙,导致承重体系破坏,引发事故。有些房屋本为轻型屋面,但使用者为了保温、隔热,新增保温、防水层,结果使屋架变形过大,严重者造成屋塌房毁。

(4)改变使用功能。违反设计使用功能,增大使用荷载,超出原有设计承载力,或在使用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变化未加以注意,没有考虑附加荷载,最终导致破坏。

1.4预应力缺陷事故(如案例4)

(1)预应力筋不合格。钢筋表面锈蚀,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变成褐色,甚至因为钢筋出厂时检验疏忽造成钢筋强度不足,以致整批材料报废;钢筋冷弯性能不良,钢筋含碳量过高,或其他化学成分含量不合适,或钢筋轧制有缺陷;冷拉钢筋伸长率不合格,钢筋原材料含碳量过高;下料长度不准、穿筋时发生交叉、钢筋镦头不合格等。

(2)锚具不合格。预应力筋滑脱,主要发生于以夹片式锚具锚固钢筋或钢绞线的场合,预应力筋锚固后从夹片中滑脱,使锚具丧失锚固能力;螺杆与锚环结合尺寸过小,螺杆与锚环结合部分过短,当张拉到一定吨位时,螺杆与锚环突然脱开,锚环打至扩大孔与一般孔道交接处,该处被打碎,或千斤顶随螺杆掉落;还有螺丝端杆断裂、螺丝端杆变形、锚环开裂。

(3)张拉过程事故。张拉应力失控,钢筋伸长值不符合规定,张拉应力导致泥凝土构件开裂或破坏;混凝土强度不足;张拉端局部混凝土不密实;放张时钢筋(丝)滑移;钢丝表面污染;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低;先张法放张时间过早,放张工艺不当。

2、结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事故也引起了普遍关注。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获得以下基本结论:现有建筑倒塌事故原因,除设计、施工错误、使用不当等原因外,建筑结构体系不合理是导致建筑工程跨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结果可为工程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工程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管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篇七

一、事故调查分析

(一)事故概要

1、事故简介

2011年1月19日9时24分9秒,某石化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轻伤,事故未造成环境污染。

2、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E312重沸器壳程下部入口管线上的低点排凝阀,因固定阀杆螺母压盖的焊点开裂,阀门闸板失去固定,阀门失效,脱乙烷汽油泄漏(解吸塔操作压力为1.45MPa,温度124℃)、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喷射产生静电发生爆炸。

(2)间接原因

物资采购管理有漏洞,产品质量把关不严。

进货检验、打压试验等检验环节把关不严。

(二)基本情况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于2000年8月建成并投产。2003年10月末开始汽油降烯烃改造,采用了辅助提升管反应器加床层的专利技术,主要改造内容有:增加一套汽油反应系统,单独设分馏塔及配套机泵、冷换设备。2004年、2007年、2010年进行了三次计划检修。

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油气分离器D-2301出来的凝缩油经泵(P-2301/1,2)加压后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冷进料进入解析塔C-2302第29层,另一路与稳定汽油换热(E-2305/1,2)至65℃,进入C2302第25层。中间凝缩油自第18层自流抽出后,经解吸塔中间重沸器(E2316)升温后,返回第17层。来自解吸塔底液封盘的凝缩油经解吸塔底部隔板收集,经解吸塔底重沸器E2312(以下简称E312)被轻柴油加热后,返回解吸塔底。解吸塔底重沸器E2303由分馏塔一中回流供热。脱吸塔气体至E2313/1~4前与压缩富气混合。

(三)事故发生时间序列

(四)事故损失情况

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总数18400天,直接经济损失486.67万元。

(五)事故原因分析

(1)排凝阀失效原因分析。

事故阀门位于重催装置脱吸塔底壳体入口DN500管线下部,是管线低点排凝。阀门型式为楔式闸板阀,型号Z41H-25 DN80,铭牌标注制造厂家为某阀门有限公司,制造日期2010年4月。某石化电子商务部于11月18日和21日分别进行了打压试验,试验合格后,由安装单位领出,11月22日,安装于重油催化装置。11月26日该阀门所属管线进行了整体水压试验,结果合格。12月3日阀门随装置开工投入使用。使用期间生产工况正常。

由于焊点只有一处,小且薄,因此认定该阀门有缺陷,在使用过程中焊点断裂。

(2)点火源确定

经对事故现场勘察及对现场人员调查,现场无动火作业、用电作业,可以排除明火及用电作业引发爆炸的可能性。现场员工均按公司要求穿防静电工作服,未携带任何工具,可排除现场人员引发静电或火花的可能性。

据此分析,为脱乙烷汽油在高速喷出时产生的静电放电作为点火源的可能性最大。

二、事故应急处置

(一)事故救援

2011年1月19日9时24分9秒,脱乙烷汽油泄漏发生闪爆后,该装置内操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物料、打开放空。某石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调集消防力量组织灭火施救,加强现场环境监测,及时启动三级防控设施,调整污水厂各单元的操作,避免了环境污染。按预案,切断与重催装置有联系的装置相连管线调整生产量,防止事故扩大。

事故发生后,事故所在地紧急调动消防力量,进行增援。政府和企业联动,控制了火势,避免了事故扩大,截止到1月20日4时15分,明火被完全扑灭。

(二)人员施救

在事故发生后,在消防官兵灭火的同时,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并由重油催化车间对当班人员情况进行核实。经生产车间反复核查,发现三名员工始终未报到,在得知三名员工下落不明后,马上通知消防战士,告知在灭火作战的同时,要注意搜救、搜索事故火场是否有人员存在。同时,某石化保卫部迅速展开救援、搜索、保卫工作。当地医院增派医疗救护人员及医疗救护车到现场待命。

当日下午16时30分,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在17时左右,通过事故火场消防战士提供的信息,在装置稳定区地面发现了一名遇难者遗体。在火尚未被扑灭的情况下,在消防官兵的掩护下,某石化保卫部干事进入事故火场,将遇难者谢某某遗体抬出,送到殡仪馆。

1月20日4时15分,残余明火被全部扑灭。除发现一名遇难者外,尚有两名失踪者赵某、马某某未找到。

在现场火点全部熄灭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卫部保卫干部每4人一组,分三组立即进入事故现场,连续24小时的不间断对失踪人员进行搜索。

1月20日天亮后,事故抢险指挥部立即制定了抢险救援安全保障措施,组织近500人施工人员、一台机镐,以“事故爆炸点”为中心,从装置西侧检修通道入口开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清理地面积冰,仔细进行失踪人员搜索。全体参战人员克服天气寒冷、事故现场环境复杂的困难,经过160余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于1月26日9时23分,在距泄漏点—E2312换热器壳层入口排凝阀西南方向直线距离3.7米的换热器南封头西侧处,发现第一名失踪者,经辨认是操作员赵某。于10时42分,在距泄漏点—E2312换热器壳层入口排凝阀正南方向直线距离2.8米的换热器南封头正下方,发现另一名失踪者,经辨认是设备员马某某。至此,爆炸事故搜救结束。

三、反思与建议

(一)各企业应定期开展针对各生产装置在用阀门使用情况,包括型号、完好状况、与生产设备设施是否匹配、是否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排查、清理、整改、提高工作,要落实责任,确保清查质量,彻底解决一批安全隐患。

(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从物资采购及到货设备检验等关键环节入手,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在压力容器、压力管线、阀门、承压元件等入厂质量检验上严格把关,从源头控制不安全的因素,确保实现本质安全。

(三)完善涉及阀门操作作业的所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检查内容和标准,保证在用阀门处于完好状态。

(四)强化各项生产管理制度,组织严密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周密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的责任保证体系。加强职工责任意识的教育与培养,重新审定事故预案,明确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同时组织技术、设备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对生产装置进一步开展全面的风险识别,提高对通用设备设施性能与完好状态的辩识能力,正确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或事故苗头。

质量工作反思总结报告 篇八

20xx年8月,XXXX项目部成立,我第一次作为项目QAQC主管工程师,带着事业部和项目部领导的殷切期望,开始了XX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工作。从开工文件的办理,项目质量体系文件的建立,特种设备和压力管道告知,现场质量控制和验收等等,到竣工资料的编制归档,使我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资料和具体流程,并在工作实践中锻炼了自我,增强了自信,为今后能够更好的做好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迎接更大的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端正态度广学博览以诚待人善于沟通勇于创新顺势而为!

作为第一个项目担任QAQC主管工程师,自知工作经验不足,亟待提高。我深知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在领导的鼓励下,强烈的紧迫感和学习欲 望使我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公司体系文件和XX相关质量文件及各专业规范标准,并利用业余时间从网上了解工程相关质量管理知识。工作中虚心向业主和监理单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学习和请教,坚持以诚待人,善于换位思考,了解了业主和监理工作的侧重点和大致程序及规律。在实际工作中谁更专业谁就掌握更多主动。做每一项工作之前,应精心准备,吃透搞清标准规范,且应多与相关部门及人员沟通协商。这样既体现了我们进取的工作态度,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对对方的尊重,又能减少重复工作,避免返工而造成损失。

XX项目自20xx年8月13日工程开工不到一个月就迎来了20xx年质量双月活动,紧之后又是两次公司质量体系内审和相关质量问题学习总结,QHSE体系外审刚完又迎来了20xx年质量双月活动加上XX项目部的建设地点在上海化工区距离公司总部较近,多次配合公司投标考察活动,能够说整个工程是在各种迎检工作中干过来的。工程建设初期项目部领导已经研究到了XX项目部各种迎检工作较多,并且项目管理人员不足,且年轻同志较多,缺乏工作经验,这些都将会对XX项目体系管理提出巨大的挑战。所以,项目部制定了针对本项目特点,将计就计以各项迎检工作为契机,锻炼队伍,提高管理水平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凡事多虑一步,认真做好做细每一件工作,并将此作为项目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使之融入项目部所有成员的日常工作,伴随每一项工作的始终。

为了保证项目部各项质量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和做好各项迎检工作,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项目部质量组组织各专业工程技术及质检人员,认真学习公司体系文件,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程序。共同探讨和发掘各专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难点,集思广益,研究解决方案,制定有效措施。并将各项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列为周月质量工作主题,加强针对性,集中力量专项整治,并循环进行,持续改善工程质量和项目体系建设。

树立“质量成本”意识,倡导“质量创新”理念,注重工程实际与理论知识结合,灵活运用科学手段和工具,创造性开展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压缩项目成本,为公司创造效益。例如:我们运用了EXCEL2007版的函数功能,建立了功能齐全的焊接控制数据库,并以灵活地演示成功说服业主,不再要求我们购买价值25万元的专业焊接数据库软件,为项目节省了开支。在平时工作中要养成勤写多记的习惯,注意资料积累和编制技巧,使其不但能满足迎检的要求,并且要贴合竣工资料编制要求,避免做无用功和重复工作。

注重全面质量管理,除了加强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项目部也注重培养全体参建工人的质量意识。大力宣传公司质量文化和质量月活动精神,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并按周月组织质量检查和考评,对质量管理和实物工程质量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反之,进行处罚或作调离相关工作岗位处理。赏罚分明,全面调动参建人员的进取性,增强他们的职责心,使他们真正树立“我的质量,我的职责,我的”和“产品如人品”的信念。让质量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工人的心中,时刻提醒自己“质量就在我的手中”。

XX项目部此刻已经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业主和监理单位对CNF的质量管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QHSE体系外审顺利经过,各项迎检工作也都圆满完成。XX项目的经历告诉我们,端正的态度,灵活的沟通和科学的方法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我坚信只要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不断积累,创新不断,提高不止,就能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质量事故报告》,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32 20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