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职场 > 策划方案

生产车间管理方案(通用3篇)

发布时间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3篇《生产车间管理方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生产车间质量管控方案 篇一

随着公司的发展、新上项目的逐渐增多、设备越来越先进,对设备备件加工、维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且因零件失效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这对机加工车间加工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作业标准、理顺作业程序、提高加工质量,特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机加工车间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一、根据现有机床的实际状况和机械备件的精度要求,制定了《加工质量标准》并附后,全体人员必须遵守。

二、为加工、检测提供评判依据,规定了加工件质量评判标准和考核标准:

(一)对加工件(除长刀、圆刀)的要求:

评判标准:

1、合格品:加工尺寸精度在公差值范围之内且靠近公差值上限或下限的1/3位置处、形位精度合格且粗糙度合格的工件,可列为合格品。

2、返修品:凡加工尺寸精度不在公差值之内或粗糙度不符合图纸要求且有加工余量的件列为返修品(含未倒角及未去除毛刺)。

3、让步使用品:是指不影响加工件的寿命、不影响互换性能而又不符合图纸要求而无法返修、而能使用的加工件。一般情况下,关键尺寸(轴承位除外)不能超出图纸尺寸公差的15%或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而降低一级的件为让步使用品。

4、废品:是指不能使用的加工件。废品分为:料废、工废。

考核标准:

1、合格品工时按定额工时(或实用工时)计算;

2、返修品返修不计工时;

3、让步使用品工时按定额工时(或实用工时)50%计算;

4、废品件工时的计算:

①因材料原因报废的工件,按其实用工时计给操作人员;

②因操作失误造成工件报废,不但扣除废品件的工时,还应酌情赔偿废品件的材料费用。

(二)对长刀、圆刀的要求:

长刀评判标准:

1、长刀在刃磨前的缺陷,由操作者测量出数据,并由质检员签字确定,一般情况刀刃的磨削量按缺陷数值增加0.2-0.3mm。例如缺陷≤0.4mm,其磨削量应≤0.6mm。

2、长刀刃磨前应用百分表找正,刀的直线度每米不得高于0.05mm。

3、刃磨时,应根据长刀的材质,选择砂轮,刃磨时不得出现退火变色或振纹现象。

4、刃磨后,刀刃与刀背的平行度不得高于0.1mm。

5、刃磨后的磨削部位不得有卷刃、毛刺现象且表面粗糙度Ra≤0.2-0.4um。

6、刃磨后的刀刃锋利,绝不能出现圆弧刃现象。

7、刃磨后长刀的刃磨角度误差不得高于0.5°。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圆刀评判标准:

1、圆刀在刃磨前的缺陷,由操作者测量出数据,并由质检员签字确定。一般情况刀刃的磨削量按缺陷数值增加0.2-0.3mm。

2、圆刀刃磨后不得有退火变色现象,且圆刀两面的锈斑要用油石或砂布清除干净并涂上防锈油。

3、圆刀刃磨后不得有卷刃、毛刺现象,且粗糙度Ra≤0.2—0.4um。

4、圆刀刃磨后绝不能有圆弧角现象,刀刃应锋利。

5、圆刀刃磨后的磨削角度误差不得高于0.5°。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长刀、圆刀考核标准:

1、合格品工时按定额工时(或实用工时)计算;

2、返修品返修不计工时;

3、如车间反映长刀或圆刀经磨后无法使用,责任在操作者的,扣除该工件工时。

三、质量保证措施:

每个职工都应把加工质量放在第一位,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养成我要保证加工质量的习惯,而不要被动的靠检查、督促抓质量。在数量与质量、工时与质量的关系上都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操作全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为进一步提高加工件质量,特提出以下措施:

1、质量检查:质量检查以质检员为主,车间主任协助,质检员不在现场时车间主任应安排专人负责,其工作内容如下:

1.1对所有加工件、修复件的修复位置的最终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公差)、表面粗糙度(含毛刺、倒角)等的检验。并在《加工记录表》的“质量栏”中注明质量结论:“合格”、“让步使用”、“废品”等,并对质量结论负责。

1.2加工工序过程中,对关键尺寸应进行抽检,特别要注意检查加工工艺方法与保证位置精度的关系。加工过程中,操作者若不遵守机加工通用操作规程(例加倒角、去毛刺等)或加工方法不能保证质量时,质检员及车间主任均可制止不规范操作,操作者应该改进。

1.3车间主任对关键件、关键尺寸以及批量加工件抽查并复检。若质检员与车间主任检验结果不一致时,由车间主任向质检员提出异议,由质检员重新检查后结论。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操作者提出较大异议时,必须经处长、车间主任、质检员三人中至少两人方可进行仲裁复检,且以仲检结论为准。

2、每天的加工记录中若无质量方面的意见,或无质检员、车间主任的签字,则该项工时无效。

3、质检员对加工件的“质量结论”若出现错判,经确认后扣罚质检员该工件相应的工时。

4、车间主任对加工质量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并对机加工车间工件质量负责。

5、返修品、废品出机加工车间后,用户反映无法使用的工件或设备处抽检的工件且属于机加工车间加工责任的,由设备处对质检员、车间主任作出处罚。

6、质量事故:

1)定义:由于机加工车间维修或加工的备件质量原因影响生产车间的正常生产即定义为质量事故。

2)考核:若出现质量事故,视严重程度,质检员、车间主任应接受相应的处罚。

生产车间质量管控方案 篇二

为有效开展县城基本无煤区建设,扩大我县烟尘控制区建设成果,积极推进二氧化硫量减排工作,进步改善县城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我县“三城同创”要求,特给出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促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从点源治理向区域控制、综合防治转变,以建设“宜居 ”、“生态 ”和“魅力 ”为总体要求,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目标,强化环境质量和执法监管,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源头控制污染,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要求

优化城区燃料结构,取消燃煤,大力推广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取缔城区内燃煤锅炉、窑炉、茶水炉和大灶,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提高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三、实施范围

(一)基本无煤区:县城桃花源大道(北至桃花源大桥,南至红军广场)两侧1蒸吨/小时)的燃煤、燃油(气)锅炉的烟尘浓度,以台(座)计算,必须有80%以上的窑炉(锅炉)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烟控区内的茶炉、大灶和小于0.7MW(1蒸吨/小时)的锅炉,以台(眼)计算,清洁能源使用率必须大于70%;

四、工作时间及步骤

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工作必须于年11月15日前完成,11月30日前申请市上验收。

(一)准备阶段(年9月5日-9月10日)

一是制定创扩建工作方案,明确创扩建工作内容;

二是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深入宣传发动。县电视台、 报社等媒体及钟多镇各居委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扩建烟控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意义。

(二)调查摸底阶段(年9月10日-9月15日)

由县环保局、钟多镇政府牵头负责对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工作的所有单位的锅炉、窑炉、茶炉、营业灶和集体大灶的分布、数量、燃料种类及其治理情况进行统计,确定烟尘控制单位名单,填写登记表,建立档案。由县环境监测站对烟尘控制区范围内林格曼黑度进行监测,县环保局根据统计和监测结果,对锅炉、窑炉、茶炉和大灶超标排放污染物以及不符合清洁能源使用规定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治,确保达标排放。

(三)综合整治阶段(年9月15日—11月10日)

根据烟气和烟尘超标排放单位名录,将任务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主管部门,落实整治措施,完成创扩建任务。

1、在烟尘控制区内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电、燃油等清洁燃料的锅炉、灶具;

2、在基本无煤区内原则上必须使用清洁能源,确需使用燃煤的,应当报经县环保局批准,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达标排放;控制区内现有的餐饮服务企业和集体食堂大灶必须按计划更新改造,停止使用原煤或散煤;

3、超标准排放烟尘的企事业单位必须进行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凡燃烧技术落后和难以治理的锅炉、窑炉必须限期搬迁、淘汰或更新。

(四)监测阶段(年11月10日-11月15日)

专项整治完毕,由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对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范围内的排气情况进行全面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统计达标率,并撰写创扩建工作报告。

一是数据汇总。由县环保局将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区内所有污染源的基本情况、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填写有关表格。二是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和环境监测档案。三是撰写工作报告,对创建基本无煤区、巩固和扩建烟控区的组织、监测、管理和治理等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四是由领导小组组织县环保局、钟多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验收工作组对照验收要求对各整治单位开展自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

一是年11月30日前,由县环保局向市环保局提出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工作的验收申请;二是验收合格后,县环保局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并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环保局、市政局、经信委、工商局、教委、质监局、 报社、电视台、规划局、钟多镇政府等单位和部门为成员的县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环保局设立办公室,由县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创扩建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明确职责。县环保局负责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城区建成区面积确定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区范围,对创扩建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和监测,根据监测情况督促超标排放烟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限期治理,对治☆www.chayi5.com☆理后仍不能达标排放的,报请县政府对其依法进行搬迁或关停。钟多镇政府负责辖区内居民户生活燃煤的监管,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创扩建各项工作,设置基本无煤区和烟控区标志牌。县市政局负责在控制区范围内大力推进禁煤工作,取缔控制区范围内所有餐饮娱乐服务行业店堂外燃煤炉具;督促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和饮食业设置必需的抽排油烟设施,防止油烟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加强巡查,禁止在烟控区范围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及其他产生烟尘或恶臭气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县工商局负责落实餐饮行业工商登记与环保监管协作机制,配合各职能部门查处控制区范围内的违法、违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县质监局负责对烟控区范围内的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对新添置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锅炉不予审批。县城乡建委负责督促建筑施工单位使用固定熔化装置熔化沥青,并采取密封方式进行;督促建设单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采取控、降尘措施。县经信委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严格高污染企业准入,督促烟控区范围内的现有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限期治理、搬迁或关闭。县教委负责控制区内的中、小学燃煤锅炉、窑炉、茶炉和大灶的禁煤工作。县电视台、 报社等新闻媒体负责创扩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加大对超排违法违规行为的暴光力度。

(三)督查督办。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工作是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是“三城同创”的重要考核指标。有关乡镇及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密切配合,按时、保质完成基本无煤区暨烟尘控制区创扩建的建设、巩固和扩建工作,县委县政府督查巡察办每10天一次督查,并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生产车间质量管控方案 篇三

一、材料管理

材料包括计划编制、采购、运输、保管、供应、回收等,要做到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要以生产定计划、以计划定采购供应。

首先做好材料的组织协调、采供策划、供方评定、价质比选、合理运储、及时供应,加强材料流通过程的监督控制,降低材料流通成本。其次,配备材料管理人员,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对材料的进场、验收、保管、出库、拨料、领料进行管理。跟踪检查指导材料正确使用,避免返工浪费。材料要定期盘点及剩余材料要回收利用,合理控制材料消耗,做到降耗增效。并且做好材料的入库统计和消耗统计。 而却材料管理必须坚持合理选材、物尽其用,质优价廉的原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勤跑市场,勤跑现场;勤查看,即查看材料商标、合格证、生产厂家、出厂材质说明书是否与材料相符;勤记录,即对应掌握材料情况必须进行逐日登记。

二、机械设备管理

1、建立设备台账和主要设备技术档案,做好库存设备的维护、保管工作。要做到使用好、维护好、检修好。并且做好设备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

2、设备使用管理:做好设备的调出、调入 、租赁及平衡调节工作。要正确选用机械,合理组织机械施工,实行定人、定机、定按岗位的使用管理制度。

3、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做好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操作人员要每天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由专业维修工程负责人进行1-3个月做定期检查,以便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及时维护。

4、设备统计核算:做到单机核算,做好台班收入的统计、维修保养等费用支出的统计,以便掌握设备的盈亏情况。

5、设备安全管理: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操作的机械设备性能,要合理使用设备,提高安全性。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生产车间管理方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36 6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