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范例【精选6篇】

发布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6篇《初中化学论文范例》,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初中化学论文 篇一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传统的化学课堂中,教学实验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仅是实验的参观者,一切实验活动都是教师在做、在讲解,学生无法亲身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根本没有直接参与的机会,这种传统、滞后的实验教学模式带来的常常是低效和无效的实验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为了符合现行新课程对学生“创造性地学”这一标准要求,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我们应将演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让学生成为进行试验操作的主体,并使学生通过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使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我认为,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是使演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的有效途径,因为维也纳著名科学家鲍波尔曾言:“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欢追本溯源的心理,所以,我们可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做中和反应实验“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我让学生作为实验主要操作者,我则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实验过程中,意外看到气泡产生,于是,我抓住这一现象问学生:“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怎么会有气泡产生?是不是你们拿错药品了?还是氢氧化钠变质了?”学生经过检查核对,确定药品没拿错,然后,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继续试验来对“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和验证,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了各种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猜想是正确的。而后,我又继续提出了问题“那么,氢氧化钠溶液到底是一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了?”这样,学生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会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二、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增强学生对实验的感性认识传统实验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实验环境、实验条件等的限制,经常会有学生对实验过程观察不清晰、实验效果不明显等情况发生,因而导致化学实验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教学作用和价值。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广泛出现在各学科的教学舞台上,并对各科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像兼备的教学特点,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对于化学实验而言,它可以将抽象的实验概念、不易观察清楚的实验现象等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优化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对实验的感性认识,同时因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视觉分享功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从而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讲有关“浓硫酸的性质”内容时,怎样稀释浓硫酸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果只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直白、空洞的说教,对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恐怕对稀释浓硫酸的步骤无法有清晰、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这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这个实验具体步骤的视频:将浓硫酸滴入水中,稀释以后产生了大量的热,酸液到处飞溅。这样,我们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一方面使学生对稀释浓硫酸这一实验的正确操作有了正确、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则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验学习中以饱满的情绪和热情投入。

三、适当开展课外实验,实现实验教学生活化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课内实验固然重要,课外实验也必不可少,一定的课外实验,是对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补充和拓展,是课堂化学理论和学生实验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它无论是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还是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除了课堂实验,我们还应将试验场所由课内转移到课外,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出发,去寻找实验资源,实现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实验来感受到,原来化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如此,我们便得到了事半功倍的实验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了“氧化还原”知识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回家后,用榨汁机将一个青苹果榨成汁,观察汁液的颜色,放置几分钟后,再次观察汁液的颜色,然后放入一些维生素C药片的药沫,进行搅拌和溶解,然后观察汁液的颜色变化。这样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的趣味小实验,立即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第二天来到学校之后,我问他们有关这个实验的结果时,他们兴奋得答道:“把青苹果榨成汁后颜色是浅绿色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深黄色”“但是放入维生素C的药沫后,汁液的颜色又从深黄色变成原来的浅绿色啦!”……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我和同学一起分析了这个实验的原理,以此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氧化还原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这样形式灵活且趣味性强的课外小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化学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又比如,我们可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菜刀、铁锅等表面上的锈斑,思考使用什么样的化学方法进行去除;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自制一些趣味小实验,如洗洁精、肥皂的制作等等。这样,我们在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初中生化学论文 篇二

本论文在结合笔者的农村初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对初中生的调查。了解到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现状,分析了影响其学习化学兴趣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激发其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

在当今社会下,国家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课改目标中明确提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兴趣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在国内国外研究学习兴趣的很多,但关于农村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是一些客观因素如农村地处偏远等导致的,提出研究农村学校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课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笔者自知能力有限,仅此希望能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探寻出有利于农村学校孩子学习的兴趣的方法。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2 ]

一、 农村学校初中生学情

在我所任教的农村初中学校,该校的学生几乎来自当地农村的山区,小升初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减少,每年初中能顺利毕业的人数也在减少,有的学生中途辍学或外出打工。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目标性不强,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化学学习兴趣稳定性普遍不强,部分学生表现出厌学的情绪,染上网瘾,认识不到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

当今的农村初中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隔辈儿监护普遍存在,这必然导致农村学校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包括父母关爱和家庭辅导。其次,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配备方面有待完善。再次,农村初中教师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课题教学没有渗透新课改理念,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后,农村社会不注重读书的风气,极大地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激发农村学校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 社会

当地执法部门应严厉查处农村学校周围的黑网吧,学校应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家校多联系沟通。农村社会应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建立农村孩子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二) 家庭

农村家庭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应常打电话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沟通、谈心,从精神上支持和鼓励孩子,时常给予关爱和信任,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形成学习的动力。家长应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态,和老师交流孩子平时在家的情况,在对待孩子教育的内容、方法上多进行交流沟通,有助于一起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

(三) 学校

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比如在校园黑板、报刊、宣传栏等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和关于化学的趣味性故事,鼓励学生多观察与发现生活,将所学化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学校还可适当开展化学知识竞赛,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和竞争意识,在竞赛中不断提升对化学的认识,促进化学学习兴趣的增长。

(四) 教师

农村化学教师是最主要影响因素,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弄清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明确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断得到强化。[3 ]

1. 关爱学生,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感染着学生,榜样示范作用引导着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对待班上的学生,理解其需要,热心帮助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 针对农村学校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改进

第一、重视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和学习化学的关键,化学实验较其他学科而言具有特殊性。针对农村学校化学教学存在的弊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农村初中学校切实地开好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的教与学非常重要的。提出以下三点策略:

a) 增加趣味性实验

化学教师可以花些心思将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的部分实验进行改进,变为趣味性实验,更加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可将“酸碱指示剂变色”和“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为一个趣味实验。

b) 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教师应在课前多次操作演示实验,探究出最佳实验效果的方式,增大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动手能力,要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其体会实验过程的奥妙,提高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c) 指导学生利用身边事物做好家庭小实验

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师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和他们身边的优势,指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小实验。如:教材上的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蔗糖的溶解”“铁制品腐蚀的条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自制酸碱指示剂”等都可作为家庭小实验进行。

第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刻而长久的学习兴趣,应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的需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化学的习惯和掌握科学适用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不断从化学学习中感受到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成就感,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农村的化学教师要将“教师主体”“一言堂”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新课改的思想注入课堂,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合理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其在如何听课方面多给予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对待化学学习的问题上积极归因,如努力因素,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强化,逐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建立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自强心,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加积极地面对和处理困难的学习任务,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状态,保持学习兴趣。

第三、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化学教师要让学生减少对化学知识的枯燥和乏味感,应该注重创设情境进行导学,强化学习兴趣;将知识点联系学生身边生活实际,让他们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贴近学生生活,更易理解知识。例如:被蚂蚁等动物蜇伤皮肤,抹上少许牙膏货肥皂水,可止痒止肿;打开汽水瓶会冒气泡,喝下汽水会打嗝。

三、 结论

培养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一致努力,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共同促进其化学学习兴趣的发展。其中,化学教师的作用及其关键。首先,教师要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师生互敬互爱;其次,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课堂,增强化学学科内容的趣味性和生活生产实际应用性,让学生乐有所学、乐有所学,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再次,加强家校联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指导学生遇到问题积极归因,多鼓励和信任学生,共同帮助学生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2] 张丽丽。关于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D].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初中生化学论文 篇三

一、重视实验辅导,保证学生化学实验效果

尽管初中生具备一定化学学习基础,但是其知识储备量还不够多,实际操作能力也不够好,甚至很多学生在进行厨房小实验时,不知道实验要用哪些材料,不明白实验的目的,不清楚实验的操作要点,也不懂得如何深入剖析实验的表面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化学厨房小实验是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因为学生无法从中学到有用的化学知识。由此不难看出,为了充分保证学生进行化学厨房小实验的效果,教师要重视并做好实验辅导。

例如,在让学生进行铁生锈实验时,教师要告知学生这个实验要用到的器材主要有铁钉、蒸馏水、试管和塑料瓶,实验的目的是弄清铁钉生锈的影响因素,告诉学生实验过程中有些安全注意事项,并敦促学生及时进行实验记录,强调在实验结束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和小论文。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形成过度的依赖心理,在明确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或小组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从中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此外,教师有必要在进行实验辅导之前,以实际教学情况和需要为依据制定好实验研究计划,适当增减实验次数,合理挑选实验器材,以充分保证化学厨房小实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安排有趣实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热情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做好化学厨房小实验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要求学生做好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有趣的化学厨房小实验。

例如,“铁树开花”实验:选择几条长度相等或者相近的细铁丝,把它们的下端都拧到一起,然后插到木制暖壶塞中,并将其一起放到表面光滑的玻璃中间,再把铁丝的上端分开,使之变成类似树枝的样子,然后选取若干棉花团,并将其蘸上酚酞试液、绑到铁丝上面,等到简易的“花树”制成后,将浓氨水滴入玻璃,迅速盖好玻璃杯,不用多久,棉花团就会渐渐由白变红,仿佛之前那株平平无奇的“铁树”开满了红花。实验原理:浓氨水呈碱性,也有挥发性,而酚酞是一种重要的酸碱指示剂,当挥发的氨气和棉花团蘸上的酚酞试剂相遇,酚酞会变红。涉及初中化学知识的有趣化学厨房小实验还有很多,如“焰色反应”、“番茄电池”、“喷雾作画”和“白糖变黑雪”等实验,这些小实验有较强的趣味性,加上操作步骤十分简单,学生基本上都很有参与热情,愿意自己在家动手进行实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化学理论。

三、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一般来说,在课堂中开展化学实验时,都是教师在讲堂进行实验演示,学生坐在座位上观看实验过程,这样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同时,即使有学生自主实验环节,学生也基本都是直接按照教师教授的步骤来完成实验操作,这样学生没有积极思考,不知道如何通过个人努力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因此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化学厨房小实验是一种探究式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如何借助专用的化学药品、器材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化学厨房小实验。同样都是制取二氧化碳,但是,将实验材料更换成生活中常见的吸管、汽水瓶、食醋和鸡蛋壳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考、认真观看、仔细记录、全面分析,以便既能够充分运用课堂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验要点,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探索出全新的制取方法和操作步骤。如此一来,学生既可以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巩固、深化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科学探究能力。

四、充分运用厨房材料,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通常,开展化学厨房小实验是无法使用专用化学药品和器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厨房材料来进行实验操作,以便学生能够树立创新思维和意识,养成勤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

例如,当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了二氧化碳制取方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家中的白醋、塑料瓶、纯碱粉末、玻璃瓶、细线和吸管等材料来制作简易的灭火器:首先,在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白醋,然后在小玻璃瓶中装入适量纯碱粉末,并用细线将玻璃瓶套住,系在塑料瓶的上端,再将吸管剪短到适宜长度,将其插入塑料瓶盖中,然后迅速将瓶盖拧紧,使塑料瓶倒立起来,等到两种物体有效混合以后,在吸管中会有许多夹杂泡沫的液体喷出来,此时将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到塑料瓶附近,蜡烛会马上熄灭。这样学生利用寻常可见的厨房材料来进行化学实验,一方面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论文 篇四

概念作为知识的基础,以此为中心点而扩散出所有的化学问题、化学现象、化学应用.在教学中,利用拓展性的范例帮助学生将概念理解的透彻全面,使学生形成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以训练学生睿智的眼光.例如在学习有关“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时,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可以先回顾“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知识回顾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建立铺垫.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索中,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对比,诱导学生从概念、元素的形态、性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讨论,最终将学生的讨论进行列表归类,使用对比的方式建立列表,在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一一的对比分析后,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的不同,几个不同的角度使学生对概念有了多个方面的延伸,对概念之间的区别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来灵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这样的问题给学生又开了一扇思维的窗口,建立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学生会从中找出特殊的元素来进行验证,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两种,虽然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也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是混合物而不能称之为单质,这样使学生更深的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的前提上.通过这样的列表对比,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全面性.

二、规律探究,迁移性范例归纳总结

五彩缤纷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觉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实背后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存在.教师要善于从中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验,诱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灵活的实现思维的迁移和类比,对其中的化学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有关“酸的性质”时,就可以以稀硫酸作为典范,来进行猜想和实验验证,通过稀硫酸与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的变色,让学生迁移到酸可以使指示剂变色的通性;回顾实验室制取氢气,让学生了解酸可以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通过与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实验,让学生了解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碱反应;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让学生回顾与碳酸钙的反应,从而获得酸与盐反应的规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反应,使知识发生迁移,从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酸的五条通性,然而在具体的通性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特殊性的引导,例如硝酸不能和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故不能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通过这样的知识迁移,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可以通过其中的代表来学习一类物质的性质,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条理性,能够非常清楚地推导同类但不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三、方法指导,开放性范例合作学习

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点金石,有了一定的方法学生才会在解题时无所畏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我摸索,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聚集全班思维之精华,实现对方法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有关“差量法”时,教师就可以建立开放性的习题,组织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新方法的探索和理解直至熟练应用,有这样一道题:利用氢气还原10克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再冷却后称的固体的质量为8.4克,求反应中生成的单质铜有多少克?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讲解差量法,而是鼓励学生利用其它的方法进行求解,有的学生会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方法求解;有的学生会根据铜元素守恒的方法求解;等等学生会想到几种方法,在学生的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理解其中减少的量就是氧元素的量,而氧元素与铜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16∶64,从而利用比例将生成的铜直接求出来,这就是差量法的雏形,学生对这样的思维突破显得非常的兴奋,从而很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引导,不仅学会了差量法,同时还学会了灵活运用.通过这样开放性的范例,促进了学生相互之间的思维交流,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有规律的化学方法上,使得学生对化学方法的学习透彻、准确、灵活.

四、思想渗透,激励性范例思维突破

一句鼓励三冬暖,挫折、失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而激励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奋勇向前,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遇到思维的障碍处,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和精心讲解,而是要抓住学生思维的突破口,激励学生的深入思考,适时利用点拨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拨开乌云见晴日”.例如在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建立了“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的讨论主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的开始结合自己的知识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有个小组学生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的汽水瓶口,想通过燃烧的木条熄灭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这时教师的否定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可以从侧面进行鼓励,让学生思考自己思维上是否有漏洞,小组成员兴奋的说:“氮气也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一句话提醒了学生实验的不严密性,在学生受挫后,教师就要适时的给予鼓励,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亲切的指导使学生对新的探究充满了信心,及时地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同时深入到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讨上,最终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选择了使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通过这样的激励,使学生不再受思维的限制,可以转而利用别的性质来解决问题,激励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结语

初中生化学论文 篇五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主体 评价方法 评价结果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理念是:“从精英主义的评价转向大众主义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实证主义的评价转向人文主义的评价;从目标取向的评价转向主体取向的评价:从工具论评价转向生长论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建构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时.笔者认为,应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评价什么,即评价目标:谁来评价,即评价主体;怎样评价,即评价方法;用什么评价,即评价工具:怎样解释,即评价结果。

1.评价目标

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初中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业目标.是要求学生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性质.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掌握一些初步的实验技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初中化学强调过程与方法的目的是重视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基本需要。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是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是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它要求初中生能够提出化学问题,能够对信息和信息加工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发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化学学业评价主要指学生经历水平的评价,包括独立从事的活动、合作参与的活动等,例如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小组互动等。评价的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感受、经历、考察、接触、参与、讨论、合作、分享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初中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业目标主要是指,在学习兴趣方面,要做到保持和增强:在审视问题方面.形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在关注社会方面.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初步的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热爱祖国方面.形成爱国的情感和学习化学的志向。

关于初中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业评价,笔者认为,情感评价的目标不仅有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有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愿意、感兴趣、珍惜、蔑视、喜欢、欣赏等。态度评价的目标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科学态度、人生态度等.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遵守、拒绝、接受、反对、采纳、怀疑等。价值观的评价目标包括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养成、树立、坚持、确立等。

2.评价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倡导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等。

(1)教师。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作为拥有最丰富学生信息的人,应当最有资格参与对学生评价的权力。教师对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应当通过揭示学生化学学习成就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也可以通过诊断学生对化学学习有哪些需要,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和改进化学教学,从而间接作用于学生发展.

(2)学生。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将会改变他们以往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反应.以及不能对评价过程提出任何质疑的状况。从评价方式上可分为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两种方式。学生通过自评能够提高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认识能力。学生互评不但能够帮助其他学生,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化学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

(3)家长。家长通过参与评价,可以真正明了子女的化学学习程度和水平,并由此作出正确的相关的教育决策。但他们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及时指导。学校和教师应不断地改变家长的评价态度、行为和方法等,使家长更好地发挥参与评价积极作用。

(4)社会有关人员。他们通过参与评价将会带来新的评价理念和技术。会以非教育的视角审视评价,常会带给学校评价者很多启示。

3.评价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重视学生发展,因此,应该采取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两类评价方法。笔者认为下列评价方法在化学评价有很大的实用性

(1)纸笔测验。由于纸笔测验在信度和效度上具有其他评价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它仍然是学校评价学生学业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但考核的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如要考核学生对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与解释.应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有关的事实和现象,对核心的具有组织性的重点内容组块进行整体考查,用事实、化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模拟解决真实问题.在实验活动中考查操作、重视操作的活动功能和目的等。

(2)口试。口试是指主考教师与学生面对丽的评价方法。可选择描述、情景交际、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资源情况进行命题。如能否较为清楚地表述所要探究的化学实验问题,能否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猜想和假设;是否主动与教师、同伴交流化学实验信息和实验探究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感受,等等。

(3)档案袋评价法。它指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新课程要求教师利用以学习成长档案为主的自我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与发展。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倡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录化学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的化学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4)学生作业评价。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作品,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展现但作业评价的目的不应该仅仅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应该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作业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秀的学习品格。

(5)行为观察评价它是指平时对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行为表现的观察记录,并由此确定学生达到哪一种水平的方法。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如学生是否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药品)和化学实验仪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化学实验仪器的安装是否合理,化学实验活动中能否较为熟练地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注意实验安全。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如学生是否经常提出一些富于思考性的化学实验题.是否独立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化学实验任务,并仔细观察和认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是否经常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等。通过观察.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学生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是否具有好奇心,是否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伴合作,在化学实验中是否注意节约和合理使用化学药品.等等。

(6)活动性表现评价。它指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列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表达交流技能,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合作精神等全方位的评价活动性表现评价既应该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表现.又应该关注学生的活动结果、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开展“化学晚会”、“化学实验基本功比赛”、“化学小论文”、“科技制作”等活动,无疑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一个展示的机会。从而得到恰当的评价。

4.评价结果

初中化学论文 篇六

一、初中化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楷模,初中化学教师的化学素养和对化学实验的熟练程度是得到学生认可的重要因素。初中化学教师如果在化学上达不到标准,就不能够以学问服人,无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而初中化学教师唯有在化学上有所成就,能够传授给学生一些不同于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由此可见,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教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学校应定期加强化学教师的培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才能使化学教师及时接触新的化学教学理念,摒弃落后保守的教学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化学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在学校采取措施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做出努力,主动积极参与其他资深教师的课程,通过听课做笔记来积累经验和方法,平时也要和资深教师多加沟通交流,当局者迷,向资深教师询问自己教学的漏洞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作出改进。

二、多启发学生的化学思路

初中化学属于化学的入门阶段,此时形成一个正确的化学思维才能使学生在之后的化学学习中如鱼得水。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有上百个化学方程式、化学物质,如果是死记硬背极容易记混,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不管是什么化学反应,都有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做实验,以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记忆也就简单多了。比如,关于双氧水的化学反应,可以先在不让学生知晓化学物质的基础上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在学生观察到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且能够将带火星的纸条复燃,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根据现象猜测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实验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辅正,再讲解原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并逐步形成固定的化学思维。

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要学好初中化学,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做好化学实验,学习初中化学的理论知识是为做好化学实验服务的,化学学习者如果只懂得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极差就无法成为未来需要的化学人才,因此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除了教授化学理论知识外,要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近距离感受化学的魅力,才能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实验中所需要的化学药品、玻璃仪器及步骤,而不用死记硬背。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耐心对待每个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做法,使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好实验。也可以在授课前先教授学生做实验,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印象深刻,之后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学习,进一步巩固知识。课堂上的化学实验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教师可以以课后任务的形式交代学生做实验,要做的实验要容易实践,材料要易得,增加初中化学学习的乐趣。四、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随着化学教学活动日益受到关注,高科技技术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图文声像结合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课堂讲解时,教师不需再满黑板的写化学重点,全程用多媒体演示,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辛苦和负担,而且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改以往的板书形式,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兴趣,用幻灯片播放的形式进行讲课,一张讲完就会演示下一张,不像黑板书一样,满满一黑板,都能抄下来,学生一旦错过,就无法再看到已经错过的知识点,这在客观上使学生不轻易走神,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效率和课堂效率。

四、总结

初中化学的学习要打好基础,重视基础才能对更高级的化学学习影响深远,学生唯有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打牢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化学研究,提高自身化学学习的素质和水平,因此教师要予以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技巧,构建更为高效的化学课堂,为未来化学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作者:司桂花 单位: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

第二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分析

1.优化、改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的推行落实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这些不足与弊端大大限制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对传统、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优化与改善是时展潮流的趋势,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使命。

1.1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知识

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最常见的情景之一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按着教材授课,讲解元素周期表、展示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演示化学反应等,而学生则坐在一旁听讲,这种直接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开发。优化、改善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教学,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导下,老师引入生活案例、使用模型教学,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初中化学知识。

1.2培养学生积极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过改革、创新和优化后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能够让老师对化学教学的探讨更加深入、对化学知识更加理解、对问题的研究更加仔细,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在上课时主动表达、提出疑惑,同时也能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和总结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动手操作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3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初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假如老师脱离生活枯燥地讲解化学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难以被激发,不能很好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经过优化和改善后的教学方法具有融合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专心地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2.改革、创新、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方案与措施

2.1融入生活实例,实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可见化学原理,学习化学知识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化学问题,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融入生活实例,老师从生活实例中提炼出与教学任务相关联的化学原理,然后提出化学疑问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出答案,达到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的目的。例如学习人教版化学教材二氧化碳相关内容时,某中学方老师利用演示使用灭火器的操作步骤来讲解灭火器的工作原理从而引出二氧化碳的知识,并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火灾类型、讲解哪些火灾能够使用灭火器,从而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知识的理解。

2.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突出学生主导地位

改变现有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况,贯彻新课标学生中心理论的思想,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弱化老师讲课的比重,这主要表现为在化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结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模拟操作化学反应或让学生思考该用什么化学原理处理情境中的问题。以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为关键,老师讲课作为辅助,从讨论着手开展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同时教案的准备要以学生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日常生活经历设计出新型教学课件。

2.3利用各方资源做好操作性实验课的开展工作

初中化学学习实际是为学习高中更加深入、专业的化学知识作准备,所以初中化学知识更注重基础性和实操性,以化学实验为主。老师在讲授初中化学实验课时应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利用多媒体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过程,利用模型、实验工具让学生亲自操作,利用互联网列举生活中更多的化学实验案例,大力发挥不同资源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总结

老师在讲授化学知识时不单单只是让学生记住化学公式、元素周期表等,而是让学生能够将教材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把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上,也能从生活中的现象和经验提炼出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此改革、创新和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有着重要作用,分析与研究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现实意义。

作者:张兴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学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信息社会,知识量迅猛增加,这就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然而单靠文字教材和传统教学媒体(语言、黑板、粉笔、挂图、模型、标本等)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各科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现代教学媒体,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解决知识总量的增加与有限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开辟新的途径。综观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尽管我们在创设环境、演示展现、练习测试、表达交流、获取资源等方面已经有了不小的起色,但整合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课程整合表面化、预设目标理想化、教学过程模式化、资源认识狭隘化、教师角色两极化……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对整合本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片面追求整合的形式,而忽略了对整合的实质的把握,对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求信息技术的引入,却忽略了信息对文化的承载、传输和交流作用。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需要从分子、原子的微观角度来研究宏观物质之间的反应,以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多媒体集成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强大功能的信息技术,理应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

以提高学生初中化学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以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为课题实验基地,我们对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整合模式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一)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整合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许多演示效果不理想或难于实现的教学内容,如有毒、有危险的药品使用,化学反应微观实质,化学工艺流程,不易观察的化学实验等,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动画模拟、网络教学来弥补。此类型的整合课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多媒体素材库、计算机、投影等作为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该模式可归纳为“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设疑启思—讨论分析—对比归纳—巩固提升—反思小结”六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讨论、自主探究、活动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鉴于当前学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际情况以及化学学科特点,我们就“视频显示与常规板书的关系”“实物投影、课件模拟与实验演示的关系”“微观知识教学课件应用与传统教学对比”三个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

1.视频显示与常规板书的关系研究

用课件上课是否需要板书?教育界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观点认为:用大屏幕显示的板书更新速度太快,不利于学生做笔记。但也有观点认为:板书完全可以用屏幕显示代替,不仅速度快,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上宝贵的时间创设更多的学习情景,增大课堂容量。两方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究竟谁更合理、更现实一些?我们就如何处理课件显示与常规板书的关系等问题在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展开了研究。为了使对比的效果更明显,我们设计了主板书全部用大屏幕显示(只有少量不可避免的副板书写在黑板上)与全部是常规板书的对比实验。在化学“绪言”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的情况,依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设计了三方面的教学内容: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学习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组和对比组采用完全相同的板书内容,只是实验组基本不用常规板书,而是按次序直接显示在大屏幕上;对比组则在黑板上书写常规板书。当天自习课上,我们随即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在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方面,实验组和对比组所代表的两个样本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学生化学学习方法和与其他学科关系认识的影响等方面,实验组和对比组所代表的两个样本总体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统计表明,视频显示板书在效果上明显优于常规板书。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发现,这与视频显示板书的“速度快”有直接的关系,与板书的字体和色彩倒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正如有学生所说“我们注意的是板书的内容和对内容的讲解,而不是形式”。板书的作用只是提示下面要讲的或归纳已经讲过的知识点,一节课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板书最多不过四五条。对于这种类型的课堂,如果能很迅速地显示全部板书,省出时间,在重要的内容上多做停留,或显示更多的相关音像资料,帮助学生研究和琢磨重点内容的内涵,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由于书写板书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常常导致某一内容没有讲解完毕就不得不跳过,去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探讨,使得对比组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出现断链。这也可能是导致对比组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的一个因素。另外,采用视频显示板书,可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显示速度慢、停留时间长、有特殊颜色或音响标记的语句上,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从另一个角度讲,只要程序设计合理,视频显示板书并不是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短处;当学生逐步从心理上接纳了速度可控的视频显示,就像熟悉黑板一样,大屏幕也就成了黑板的一部分,甚至黑板可能会变成屏幕的延伸。到那时,视频显示与板书之间也就没什么你我之分了。从以上实验与分析可知,尽管不同课堂对板书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课堂本身的需要,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板书、挂图、例题、随堂练习等教学内容,编辑成课件。上课时,教师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如何启发、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上,从而大大节约课上时间,提高效率。同时,视频显示和常规板书并不相互排斥,它们目标一致,又各有所长。整合实践的最终结论是:双方互为补充,最后走向融合。

2.实物投影、课件模拟与实验演示的关系研究

实验是化学的精髓,所以与实验相关的实物同步投影和课件模拟演示,就成了我们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具体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实物投影、课件模拟与实验演示的联合运用效果是否明显,我们在“分子”一节进行了相关的设计、研究。实验组和对比组采用相同的实验演示,只是实验组还利用了实物投影与课件模拟。课后,我们设计了四道相关习题,让两个组进行答题,并对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检验结果证明两个组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说明,实物投影、课件模拟与实验演示的联合运用能够使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中的影视系统,录制了许多和化学实验、日常化学常识有关的资料片段,在授课中运用这些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制取以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我们利用自制软件,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选择正确的仪器图形,拼装正确的装置图,同时还借助一些软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画面的移动和色彩的填充,变乏味的记忆为轻松愉快的操作。再如,在做一些演示实验特别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我们利用视频展示台把试管里发生的一切,通过投影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克服了后排同学观察不清的弊端。课堂活动由过去教师单边操作变为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3.微观知识教学课件应用与传统教学对比研究

初中化学中涉及许多微观领域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以挂图、幻灯和模型来帮助学生想象,但因这些辅助手段的静止和单一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现代教育技术却可以将这些摸不到、看不见的微观现象在计算机里多方位地、动态地模拟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是“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中的难点。在“离子”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实验组事先编好动画程序,讲课时,根据学生需要,将其调出观察,在学生讨论、分析这些画面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和讲解,以期通过人机交互,学生自我解决疑难问题。对比组只采用挂图形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实际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化学反应现象或过程,可变抽象为直观,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演示相结合的“互动型”整合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获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精心设置情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来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景,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崭新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出“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进行网络探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其中的情景创设包括:直观情景创设、实验情景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和课堂合作情景创设。整合了信息技术的多样化教学策略,对于化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与化学的整合,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利用,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优势,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并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此类型整合课的教学程序如下:

(1)在校园网上建立内容丰富的“知识库”。

(2)引导学生查询互联

网上相应的网站或进入校园网,浏览“知识库”或相应网站,进入学习情景。

(3)围绕课题,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确定当前最想探讨的若干问题,作为每个学习小组的子课题。

(4)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子课题相关的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或打印出来,再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5)小组交流讨论、分享网络资源,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6)学生的成果通过网络展示,供全体学生交流、考查与评价。这种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该模式可归纳为“提出问题—情景创设—自主学习—网络探讨—师生评价—教师总结—练习强化”七个环节。例如,在学习物质的性质、用途、实验室制法等问题时,可让学生先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交给教师,然后教师将自己和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于局域网中,上课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最后由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巩固训练。我们不但通过网络收集了许多习题,建立起自己的习题库和复习指导体系,还研究了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利用好这些资料的方法。在使用题库时,为了克服学生对习题和测验卷的厌倦心理,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功能,做到多机分配和多窗口分配,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多方位选择,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章节测验时,我们准备了难度不同的多套试题,以不同的窗口将试题分别输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套题来做。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因材施教,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树立自信心,不再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平时复习时,让学生从计算机上自己选择习题和知识点,自由地练习,学生们普遍感到在计算机上做作业富有情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收集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前测、中测和后测数据,建立了实验档案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所采用的实验组是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2011届、2012届毕业生,对比组是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2010届毕业生,分别以开学初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统计数据,其中实验组采用整合教学模式,对比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因为化学是九年级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因此前测时我们用该届学生八年级期末数学和物理两门理科的综合试卷进行差异性分析。实验组和对比组在智力水平、学业成绩两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使用教材都是人教版九年级教材,配备教师相近,在课时安排上做到一致,不另外增加课时。通过采用Z检验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2011—2013年三年,对比组与实验组学生前测数据,Z<1.96,说明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中期及后期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综合测试成绩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三、总结

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后,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中占了将近90%的时间,知识的掌握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整合后的课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除了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督促个别、察看全体的作用。整合后的网络环境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既要具有计算机知识,还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这就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使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增强了课堂情感。

第四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学生要学好化学,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要学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对化学反应中的现象,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燃烧这个化学反应,虽然在燃烧的现象上是相同的,但不同物质的燃烧有不同的燃点,在预防火灾的准备中要有不同的要求,在灭火过程中也要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练习解题,例如,怎样辨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学生通过讨论就会得出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1.将紫色石蕊水作为标准,将“氢气”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别通入其中,若水变红则是“二氧化碳”气体,若颜色不变则是“氢气”气体。

2.分别拿火柴对“氢气”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燃烧,能燃烧的则是“一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的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3.将Ca(OH)2作为标准,分别将“氢气”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其中,能是Ca(OH)2变浑浊的则是“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浑浊的则是“氢气”气体等。这样多种解题方法的教学方式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学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发展,由简单的课堂知识传授向自主、探究课堂新模式转变。例如,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采用介绍我国化学知识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来使学生充分了解化学的深远意义,像在学习“酸碱盐”知识的时候介绍“酸碱盐”知识的来源,以及“侯氏制碱法”的故事来开启学生的化学思维之门,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充分感悟到化学知识的精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热爱科学的激情。实施以人为本的化学教学,在讲解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普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学习空气的组成、水的结构、石油的产生等知识时,让学生充分了解保护环境和保护能源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就形成环保和节约意识。又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和放射性元素时,通过讲解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来让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还学习居里夫人这些伟大科学家勇于创新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培养学生不畏艰险的学习品质。

二、注重化学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作业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作业的效果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化学作业的有效性,用高效的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化学作业的形式很多,有化学计算,也有化学实验和课外的化学问题的探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首先是帮助学生认真组做好化学实验。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重视实验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同时也能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自2010年江苏省实施中考化学学科实验技能考查以来,每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加大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到实验室完成教材中的八大实验活动等化学作业。对化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有系统性。我们从开学初就给每个学生一个化学学习档案袋,用于收集学生的作业本、试卷、默写纸、小论文、资料小卡片、探究活动记载表、实验室活动记载表、家庭小实验记载表等。等积累到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整理学习档案袋,很多学生都反映平时做的作业没觉得什么,等整理后就发现原来平时不知不觉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化学知识,有来自课本上的,也有来自课本之外的,还有做实验和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和经验,这对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同时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能促进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使科学素养在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化学学习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训练既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也是实践训练的过程。布置具有针对性训练的化学作业,让学生在训练中去巩固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效果。注重作业的有效性要从作业的设计做起。对作业的内容和作业的分量要精心设计和安排。在作业量上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业不要太多,但也不能太少,以能达到作业目的为标准。对作业的难度也要适中,一般以中考试题的难度为依据。保证学生既能独立完成作业,又能起到练习巩固提高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非常注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化学实验已成为了解化学知识非常重要的手段,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很多知识点的把握就会非常清晰明了,这不但减轻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压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氧气的制取方法,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首先要了解制取氧气的步骤,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操作。实验操作步骤:①按要求把制作氧气的仪器连接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②检查装置的密封性,确保装置是完全密封的,不然制取的氧气就不纯。③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确保试管的清洁度和干湿程度。④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避免试管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确保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避免水滴滴在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爆裂,同时还要调节固定试管的高度,以免火焰的热度不够,制取的氧气达不到标准。⑤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⑥收集氧气。⑦实验完毕把导管从水中移出。⑧盖上酒精灯帽,熄灭酒精灯。通过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牢固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化学教学离不开社会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情景,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并把化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例如在学氧化碳和氧气时,学生们不了解二氧化碳可以使人窒息,教师列举有人到地窖取红薯,由于时间太久,结果窒息死亡。这些实实在在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可以给学生敲响警钟,在面对生活中的危险时,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保护好自己和他人。因此,充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来学习化学,对学生的思维调动和学习激情的调动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在加强实验教学和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发展得更加优秀。

作者:张兴亮 单位:灌云县下车中学

第五篇:初中化学课堂高效办法浅论

一、走近学生,生成高效化学课堂的前提

首先,教师应做好自我“充电”工作,不断地学习、探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有渊博的知识,他的授课才会更加有深度、有广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崇敬感。其次,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生活中,教师应多帮助,关心学生,采用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开困惑,克服困难。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激发,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化学走近学生,让学生爱上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拥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升入初中,初次接触化学,通常会被化学实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所吸引,而产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学生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验,习以为常之后,若教师再不转变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消逝,甚至于被磨灭。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应用化学的实验优势,让化学走近学生,让学生爱上化学。首先,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入一些现象奇特的化学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纸杯烧水、魔棒点火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教师可以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一些生活中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如如何有效灭火,胃酸如何治疗,水污染如何防止,如何避免铁生锈等等。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而且还能凸显化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方法,生成高效化学课堂的基础

1.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体现和构建,然而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实施,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显得越发重要了,这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而且还对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必要的培养。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化学实验,还是化学计算,都应具有一定顺序,拥有规律可循的,通常是由表及里,由远及近。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顺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思维能力。

2.开展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原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03%,但是地球上改变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特别的多,人和动物的呼吸,各种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等,笔者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自己对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看法和观点。学生积极分析,讨论,众说纷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3.组织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力求全体学生的发展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初中化学论文范例》,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48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