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心理学学科论文(最新3篇)

发布时间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3篇《心理学学科论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心理学论文 篇一

英语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论文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习惯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认知主义心理学派主张,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的过程,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他们强调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善于学习。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等人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学生通过认知过程,理解意义,获得意象,掌握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他们既强调学习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也强调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作用。新获得的知识经验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新经验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新意义,这些就是学习变化的根本原则。认知主义强调不论是接受性学习还是发现性学习,都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此外,乔姆斯基提出的转化生成教学法,强调把训练语言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把听、说、读、写运用语言能力作为手段,强调学习外语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认知的过程则含有感知、领悟、推理等认知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掌握知识。帮助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学习的持久性。认知主义学派一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是推动其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究事物的好奇心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因此,认知主义学派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不能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注意精讲多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对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外语认知-符号教学法(cognitive-codeapproach)强调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用所掌握的有限语言创造需要运用的句子来,强调外语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学生自始至终要理解他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内容。英语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使其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之中,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教学的途径去传授,更主要是去促进他们的认知活动,培养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经验:沟通情感,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重视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强调应尊重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马斯洛指出:探究动机是学生的本能动机,强制性的教学会适得其反,学习活动应该听从学生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教师的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和决定,他就可以学到他所需要的知识。罗杰斯认为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时,只需划分学习活动的范围,让学生自己选择具体的方向,并自主探索并发现结果。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必要的协助,帮助学生减少在学习中的困难。只有自主选择的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兴味盎然,有利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答案。因此,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创造真实的、人人相互理解与接受的人际关系。强调“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认为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安全感,从而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进而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大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及采用情感教学的策略。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尊重每位学生求知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目前所采用的课本内容都贴近生活,颂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文章很多。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格。在教学硬件设置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投入情感,善于运用感染力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富有激情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关注和指导,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师生彼此坦诚相待,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形成情感融洽的学习情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认识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当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自己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任何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注重交互,开启学生的创造力

建构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社会互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他们强调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度的传递,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去建构起信息的意义。其中,“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的过程。互动是建构意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英语课上,最有价值的活动是由学生们随机组成小组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建构英语知识。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初始意义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教师不应满足于知识的直接灌输,在英语学习中要明确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重视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性。发挥同学间的群体互助效应,以协作探究策略为教学指导,重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教学方式。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要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在英语的完整过程中,都要把学生定位为建构英语知识的主体,而不是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强调师生间的丰富的多向交流,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4结语

总之,教育心理学的经典学习理论是研究现代英语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规律,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英语教师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特点及学习动机,尽可能地消除他们学习英语时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三: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篇二

一、应用心理学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在社会中被逐渐應用,是一项新发展起来的重要学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用心理学设计范围广,包括临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一集法律心理学等多方面内容,其与社会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临床心理学方面,心理学家会从不同方面对病人开展诊断治疗,不论这些病人的病情是多么严重,临床心理学医生都会选择出正确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并在潜移默化中开发病人的运动潜能,帮助其找到生活真谛,正确认识到自己能力和聪明才智。其次,在工业心理学方面,由于工业心理学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心理学专家需要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业职业开展不同的诊疗方法,心理学专辑爱可以对工业内容进行详细规划,从而让职员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完成工作目标。再次,在消费心理学方面,心理学家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情进行研究,从而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倾向设计出相应产品包装,保证其产品如何消费者信息需要,从而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最后,在法律心理学方面,心理学专家通过对犯罪人员的犯罪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出犯罪人员心理特征,从而绘制出犯罪人员肖像,帮助警察对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同时,心理学家还可以对罪犯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挽救犯罪人员,使得犯罪人员可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二、应用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一)人际关系方面

我国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相处,但是现阶段,还存在一少部分做事愿意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去考虑他人的想法,就会直接导致这部分人的人际关系弱化,从而影响我国人际关系交往质量。因此,在此情况下使用应用心理学对自恋的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构建一种新的交往体系,提升其追求意向,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自卑心理方面

当人们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下,面对诸多条件影响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例如,在学校中,如果一个班级内学习好的学生占有百分之八十,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学生面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学习就产生厌倦心态。

(三)积极心理方面

积极心理具体包括人的勇气、人的希望、人的感恩、人的公平公正等多方面积极的内容。人们在这些积极心理的影响下,可以克服掉以往的自卑心理,从而促进人们健康心态的形成。积极的心理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咨询服务机制,从而帮助人们在社会中养成顽强的意志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三、应用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心理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休闲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社会中被广泛进行应用。例如,警察在进行案件侦破过程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从而给警察办案增加难度,所以警察就会在进行案件侦破过程中使用犯罪心理学进行案件侦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犯罪心理专家会通过犯罪人员留下的线索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描绘出犯罪的人格特征,同时在将人格特征与罪犯的作案习惯、作案手法等内容相结合,从而刻画出罪犯的大致肖像,缩短罪犯追捕范围。其次,在罪犯抓捕归案后,有一些罪犯会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此时就需要范围心理学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帮助罪犯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性,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另外,在进行建筑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经常会请教环境心理学家一同对建筑进行设计,在建筑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一些“防御空间”,从而保证建筑可以有效防止罪犯进行作案,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安全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学在社会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应用心理学对社会影响、应用心理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分析,并探索出心理学在社会中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篇三

[1]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3(11):5.

[2]王君。对“学业”+“就业”双导师制的探讨[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

[3]SheldonRothblatt.TheRevolutionoftheDons:CambridgeandSocietyinVictorianEnglan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224.

[4]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8):46.

[5]DavidPalfreyman.TheOxfordTutorial:“Thanks,YouTaughtMeHowToThink”[M]。Oxford:OxfordCentreforHighterEducationPolicyStudies,2008:97.

[6]赛格林。临床实习生导师制的初步实践与探讨[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3.

[7]丁佩芬。会计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浅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2.

[8]安建华,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5):65.

[9]郝文静。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创新探索。基于财会专业“双导师制”下的特色项目[J]。社会科学战线,2013(4):276.

[10]蒋凤昌,等。顶岗实习“三导师制”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8):46.

[11]田玲,施小明。高职院校“三导师制”模式探讨[J]。科技向导,2012(35):14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心理学学科论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4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