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护理学毕业论文【优秀6篇】

发布时间

社会对护士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护士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护理队伍的流失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护理学毕业论文》,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护理毕业论文1600字 篇一

试谈护理文化在护理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1护理文化的内涵护理文化是护理组织在特定的护理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自身形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它反映和代表了护士思想、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

2制定护理文化的实施方案2. 1确立护理文化建设范畴护理文化建设以3个层面进行。物质层是抽象的护理观察以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创建浓厚的文化氛围。制度层是统一护士的服务理念、仪表、修饰、行为和服务规范标准。精神层是护理人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面貌,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2. 2编印天使形象实践手册主要包括护理理念篇、仪表篇、修饰篇、行为篇以及服务形象规范化准则5个章节。

2. 3建立护理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成立质控组,制定质控标准,对护理行为实施指导和质控。

2. 4完善奖惩条例结合科研“三新”成果,评选天使个人和天使集体,其结果与晋升、晋级挂钩。

2. 5进行相关文化活动开展创天使形象工程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举办天使形象规范表演比赛;实施“三优”“四心”评比、护理技能操作比赛、知识竟争等。

3护理文化在护理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3. 1护理文化增强了护士对工作的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感

护士的需求层次发生明显改变。护理人员工作在一特定的环境下,长期的压力引起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她们提供的服务或照顾的质量退化。护理文化建设最主要的是以思想观念来调控成员的行为,通过护理哲理的建立,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目标,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激发了她他的工作热情,而且为每个个体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了护理人员生活的幸福感。

3. 2护理文化促进了护理人员业务技能的巩固,提高了自身素质

通过护理文化具体内容的实施,把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自身学历、科研创新能力、专业论文的质量、业务水平等作为选拔护理拔尖人才的硬指标,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创造性的工作及不断总结、积累,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各科室在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出的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保证计划、业务发展计划,更具科学性、创新性。通过实施,再让病人评估,无疑使护士产生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增加了自我提高意识和主动做好各项工作的激情。

3. 3提高了护士的职业形象

通过文化建设的视觉识别设计。将护理理念以物化表现形式传达给病人及社会,实施了病人的“视”悦和护理人员心“悦”的双赢效果;通过创天使形象工程活动,将落实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文化建设相融合,培养了护士良好的文化品质。可见,护理文化建设不仅使研究对象认识到自身的形象的价值,同时也促使她们自觉、主动的维护自身形象。

3. 4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提高通过护理文化建设

,护理人员可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满足病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以整体护理为内容,以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但关注于病人满意度,而且强化了“全员、全面、全程”的服务意识。因此,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3. 5提炼护理文化精髓,打造过硬的护理队伍

护理文化的根本是护理人员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主题是人。现代管理十分强调人的作用。认为“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护理队伍建设重点是抓思想教育,提高队伍的整体觉悟,教育的途径要以尊重人、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和教育人五方面去做。尊重护理人员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意识,相信她们的创造力,了解她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她们的进步,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利用各种机会给予激励、鼓励、成绩肯定、表扬和奖励,使护理人员获得成就感、荣誉感。通过不同途径的正面教育,从而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护理毕业论文 篇二

试谈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当前的护理教育很多学校只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但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人性化的特征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本课题研究团队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通过研究了解该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针对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4年4-5月随机抽取该校护理系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学生共7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40人,女生660人,年龄19~23岁。其中2010级和2011级各200人,2012级300人。

1.2 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尔后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发放问卷展开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4份,有效率为93.4%。

1.3 问卷调查内容

问卷的主要内容有:①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②本科护生人文素质认知能力;③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看法。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调查资料经过核实与纠错后输入计算机,建立Foxpro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中认为很有必要者占28.9%,有必要者占52.9%;明确表示不需要人文素质教育者占13.8%,有4.4%的学生不知道要不要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不清楚。表1显示,绝大多数学生(80.9%)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有54.4%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增强其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技能,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部分学生(32.7%)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护理职业素养;极少部分学生(3.4%)认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无任何作用。调查发现,本科护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公共选修课和图书资源,有少部分学生(33.9%)认为参加校内各种活动也能获得所需人文知识,有17.1%的学生认为医院见习和社区护理实践等途径也能获得人文知识,只有17.7%的学生认为能通过人文课程学习获得所需人文知识,这反映了学校的人文课程教育不理想。

2.2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认知能力

在提及“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等概念时,21.5%的护生表示“听说过,且清楚这些概念”,绝大部分(占76.8%)护生表示“听说过,但不清楚这些概念”,有1.7%的护生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些概念”。对人文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显示,护生对于历史、文学、哲学知识的掌握分别为69.7%、49.5%和42.3%,可能与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涉及大量的历史文学和哲学知识以及中学阶段所学有关;而法律和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分别只占23.4%和12.6%,说明学校对护生伦理法规和心理相关知识的教育有待加强。

2.3 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看法

针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理想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人文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合理,缺乏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专业课教师人文素养不高,学生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人文课程数目太少、设置不合理;另外有47.7%的护生认为学校“缺乏优秀的人文教师和学者”,导致已有的人文课程授课质量差,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见表3)。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②人文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完善,尤其是人文课程设置面比较窄、内容单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滞后、手段陈旧,人文课程不固定且随意性较强;③护理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薄弱;④缺乏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对人文教育的监管不够;⑤缺乏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2014级本科护生开始,契合学校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大力改革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改革措施概述如下。

3.1 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我们重新提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向师生大力宣传提高人文素质的意义,尤其是要让护生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护生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护生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发展。在教学改革中,我们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专业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人文讲座、新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社区志愿护理服务等多种途径,创造有特色的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多管齐下达到提高护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3.2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以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以“精简基础、突出护理、增加人文、强化实践、注重素质、凸显能力”作为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文课程体系建设上,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的规律,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贯穿于本科护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我们在现有的课程结构上,整合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增加护理专业性人文学科如《护患沟通与交流》,增加原有的护理专业性人文学科的学时,强化护理学与人文学科的相互渗透。同时,精简和压缩医学基础课程,打破原有的医学基础课、护理基础课、护理专业课这种老三段式课程结构设置,实施模块式课程结构,把学生从繁重的医学和护理学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也为人文教育腾出更多的时间。

3.3 改革教学模式,创建人文学科特色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学生普遍反映人文课程教育的方法基本上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教学手段非常陈旧,学生学习的兴趣极低。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护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改革后,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导入法、翻转课堂、反思性教学、幕课和微课教学等,重视专业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3.4 加强护理人文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质量的保障。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护生未来的护士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2]。本次调查发现,该校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医学和护理学知识缺乏,护理专业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又严重不足。因此,根据该校师资及人文课程特点,在加强护理人文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①由人文学科专业教师在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如《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等护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②护理专业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后,进行《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礼仪》等护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③由相关专业教师在进行护理知识的简单学习和培训后,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如形体训练课和健美操由体育教师承担。

3.5 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护理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是评价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按照“三位一体”(即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理本科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不断完善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标准,形成了多层次、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的单一评价模式,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逐渐建立综合性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不再侧重考查知识的记忆力,注重考查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逐步建立健全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3.6 创建校园人文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凸显校园文化功能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能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营造良好的护理人文教育氛围,我们在护理实验楼内摆放南丁格尔塑像、悬挂南丁格尔获奖者生平事迹的人物画像等,通过各种物质载体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达到启迪和醒世的作用。通过定期开展人文讲座、演讲会、辩论赛、画展、每周末下社区开展志愿护理服务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增设了形体训练、健美操等体育教学项目。努力构建富有活力、高尚的文化环境,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提升护生的文化品位,提高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努力培养出能开展整体护理的合格护士。

随着疾病谱、健康观和人口结构的改变,护理的人文性越来越重要。高校培养出的本科护士需要掌握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因此,各高校都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力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 篇三

试论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观察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实施后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实施后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整体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模式;外科病房;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临床护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进而对临床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管理,是巩固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护理管理水平,对提高医疗质量及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人性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人文关怀是其强调的重点,逐渐被应用至临床[2]。在此,为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该院以48例患者为对象,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患者,包括21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为19~83岁,平均年龄为(49.5±10.07)岁。所有患者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该次研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如下所示:

①病房管理人性化:护士加强病房环境管理,综合分析患者实际病情、喜好等,布置病房,例如,摆放患者喜欢的花草、画报等,增加患者舒适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同时,护士定时开窗、通风透气,严格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一般而言,温度为22~24℃,湿度为50%~60%,促使患者维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工作的开展。

②健康教育:待患者入院后,护士以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为依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多样化形式,例如,一对一指导、发放宣传手册、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稳定情绪,以最佳状态迎接治疗。

③落实弹性排班制度:外科涉及的患者多,病种复杂,护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人性化管理期间,必须落实弹性排班制度,合理安排护士工作时间,确保护士休息时间充足。值班时间安排时,首位应为护士长,随后,坚持自CHINAHEALTHINDUSTRYMedicineandhealthmanagement医药卫生管理愿的原则,结合护士综合能力,进行排班。另外,经验丰富的护士可搭配新护士,性格急躁的护士搭配稳重的护士,做到互补,降低护理风险。

④加强培训: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科培训,指导护士学习护理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护士专业操作能力。同时,指导护士学习人性化管理的相关知识,转变其护理意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至工作中去,高效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整体水平。

⑤营造人文环境:人文关怀,是人性化护理管理强调的重点,而营造人文环境是人性化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而言,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时,态度真诚,面带微笑,动作轻柔,以尊重患者为前提条件,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综合分析患者实际需求,切实解决患者的问题,避免被动服务,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主动给患者提供帮助,协调好患者与护士间的关系,为患者营造轻松、愉悦的治疗环境,充分体检患者的中心地位,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于护士而言,为提高工作效率,科室应为护理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以护理人员总数为依据,设置相应的休息室,休息室内配备有沙发、饮水机、空调等,保证休息室内干净、整洁,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放松护理人员身心,确保护士拥有充沛的精力,完成后面的工作。

1.3观察指标

评估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主要涉及护理书写、急救质量,同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满分,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89分,表示满意,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该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用[n(%)]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χ2检验,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验,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3]。

2结果

2.1护理质量

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实施后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

实施前,48例患者,17例非常满意,21例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9.1%,实施后,48例患者,25例非常满意,19例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1.6%,实施后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12)。

3讨论

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主要包括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等。诸多外科患者,需行手术治疗,然而,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较陌生,需进行多项检查,且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低,易导致患者出现消极情绪,对治疗造成不良影响[4]。在此情况下,及时采取护理管理,是各项治疗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医疗改革不断深入,护理模式由传统生物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则是此护理模式的体现。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以尊重患者为前提条件,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开展护理工作,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患者全面、细致、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综合质量[5-6]。其中,该次研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人性化护理管理,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护理管理模式,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分析患者具体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此模式下,护士不再被动护理,而是树立了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并非完全按照护理计划,而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处理原则,开展日常护理工作,切实解决患者问题,获取患者信任,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护理满意度。其中,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护理满意度为79.1%,实施后为91.6%,实施后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综上所述,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洪浔梅。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的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21):97-98.

[2]程丽萍。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35):13-14.

[3]胡青,刘王莉,马露。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9):279.

[4]于红娣,张韶琴,昊晓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108.

[5]张志伶。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应用解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5):237-238.[6]

护理学大专毕业论文 篇四

读博至今,三年的时光流转,需要感谢的非一纸所能言尽。对我而言,“致谢”或许是唯一不需要参考、思索的篇章。此刻伏案执笔,感情似苍茫的江河,奔流翻滚;又如潺潺的小溪,静静流淌。

感谢我的朋友们,正是你们的不断追问,让我在一次次的语言组织中深刻了对护理专业的理解,也渐渐明晰了自己最初的追求。

感谢我的恩师段志光教授,是他让一名平凡的护士有了攀登更高学术山峰的机会,能聆听您的教诲让我深感幸运。三年的求学生涯,在与您不断的讨教与交流中,让我了解到您不仅是台上那个“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者,更是治学严谨、思维缜密的严师。您在学科选题、论文整体架构、论述角度上独树一帜的视角让我在课题的研究中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您的指导不在言多,字字珠玑的点拨,于精益求精间彰显了您严谨的科研理念与扎实的学术功底,让我在思索后顿悟,对您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自此,也对自由探索、科学求证的科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感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王斌全院长、韩世范常务副主编、刘晓英副院长、张培莉处长、巩小军辅导员以及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您们对护理事业孜孜不倦的求实作风影响着我对学问的`追求。求学期间,您们对我的关心及提出的宝贵意见为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完善了论文的书写。母校恩情,没齿难忘。

感谢我同门的兄弟姐妹于琦、邵红芳、吕艳华、武颖、章娟、姚尚满、常青、张持晨、王倩、邓成廷、常凤娇、王淑良、薄晓明、成星亮、高泉、赵晶晶、王慧丽以及其他的好朋友们。三人行,必有吾师,在这个充满朝气的团队里,我不但获得了专业知识的解答,在对学业的追求和对问题的看法上你们也带给了我不一样的灵感和动力。我庆幸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有你们与我并肩作战。

感谢20xx级博士班的同学,是你们的优秀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使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断上进。

感谢我的爱人,是你的理解和爱让我像一个高三学生一样心无杂念地专心学习,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每日变换的三餐,甚至当坏情绪恣意泛滥时,你还是那个躲不掉的出气筒。每一个深夜,我在电脑前敲字,抬头总能看到你在房间的一隅,而我也习惯了这种陪伴,暖暖的化不开。还有我的亲人们,原谅我无法用更多的笔墨来书写我的感激之情,真的是前世修来的福气让我们成为彼此的亲人。我生活在您们为我营造的幸福港湾中,倍感踏实。亲情如海,惟愿您们身体安健、平安遂意。

最后,致深深的谢意给自己。无论这条路多么不平坦,我从未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我深信:一个坚定生活方向和目标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绝望。而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护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篇五

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

【摘要】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促进健康的关键作用将日益凸显,对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从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指出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采取积极的方式方法,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应对策略,意在推动护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程现昆等[1]认为健康教育在国内的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问题。 www.chayi5.com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不断总结存在问题,借鉴优秀成果,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让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促进健康的重要途径。

1 健康教育的涵义

贺伟[2]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李树贞[3]认为护理健康教育是指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的工作。左月燃等[4]学者表明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传不同,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 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现状

2.1 护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果

陈静[5]通过搜集资料表明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应用于人类健康事业,起源于本世纪初。李兰等[6]学者与李树贞[7]对健康教育作用的观点大致相同,健康教育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好评,体现了护理专业在人类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

2.2 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2.1 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徐连文[8]认为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左月燃[4]通过调查研究表明有相当数量医院的健康教育还停留在“卫生宣教”的层次上。吴艳芳等[9]认为护士对住院病人实行的健康教育多为疾病教育,建立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未受到关注。

2.2.2 理论知识缺乏

李树贞[3]认为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它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

2.2.3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王亚红等[10]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重视不足,尚未形成具体而有效的监控、考评机制,使其流于形式。同时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3 对策

3.1 转变健康教育观,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

阮敏芝[11]认为要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可通过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和讲座等方式。沙凤珍等[12]认为健康教育不仅要掌握好学科知识,还需要人文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作基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2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温丽芳[13]认为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质量保证的根本。张爱琴等[14]认为必须保证临床有合适的人力资源配置。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为健康教育做好制度、体制保障。

3.3 开拓创新,加强健康教育研究

林清然[15]的报告中显示美国有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医院有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资料和统一的评价标准,护理人员受过专业的培训,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备充足,为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给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很多启示。

4 小结

护理健康教育正在经历着一个迅速发展和崛起的阶段,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认清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明确其不足之处,结合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总结优秀成果,进行深入研究,使护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护理人员更好地为人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程现昆,王莹,张威。护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85-86

[2] 贺伟。健康教育。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4]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6):325-327

[5] 陈静。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文献分类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3,(4):63-64

[6] 李兰。关于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影响因素[J].现代护理。2004,10(11):1055-1057

[7]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8] 徐连文。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2-1583

[9] 吴艳芳,安新莉,刘萍等。我国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94-96

[10] 王亚红,刘春芳。关于我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73-74

[11] 阮敏芝。护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31):114-114

[12] 沙凤珍,李丰珍。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2):135-136

[13] 温丽芳。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2):1197-1198

[14] 张爱琴,赵晓兰,薛英。临床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9):124-125

[15] 林清然。美国医院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启示[J].广东医学。2008,29(7):1232-1233

护士毕业论文心得体会 篇六

时代在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在飞跃的发展,作为新一代护理工作者,我们应实行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而人性化护理理念是21世纪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南丁格尔曾这样说:“护理是一门艺术”。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当护理工作浸透在人文关怀下,护士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散发出美的光芒。

那么何为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人文关怀,即是人文护理,是我们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以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的需求,体现出对生命的关爱,这是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

在将近五个月的实习时间里,在千医老师的带教下,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熟练的掌握护理操作技术,还有如何构建工作中的人文护理。记得有一次,科室收治一位干性坏疽的病人,散发出恶臭味的病人。所有人都对他避而远之,然而我们的护士老师没有退却,她们主动向前。病人因为进食困难,长期没有清洁口腔,张开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但老师毫不犹豫,认真细致的为病人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后来病人逐渐好转,家属一再表示感谢。老师们一举一动中体现出的人文护理,让病人体会到了护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也使得护患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护理是技术和人文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将这一服务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每一个工作细节中。白求恩就曾留下这样的名言:“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应以心灵去面对我们的每一位病人,而不仅仅依靠技术。”我们千医在山东省内率先提出人文医院建设,确立了“崇尚医学人文精神,做山东的人文医院”的发展目标,我们实习生也紧随并践行这一目标。

在两腺外科实习时,我上夜班巡视病房,发现一位患者的妈妈在偷偷哭泣,仔细询问才得知,原来是因为患者被化疗药的副作用折磨的两天吃不下东西,而这位母亲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我深感这位母亲的焦虑情绪。于是第二天,我和我们组的同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为患者量身定制了色香味俱全的一周食谱,这样既勾起了患者的食欲保证了他的营养供给,又替这位母亲解决了一大难题。

医学是人文滋养的科学,是人性牵引的技术。医学也不应是冰冷的技术主义,而应该是注入良心的温暖。因此,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目标,充实护理服务内容,真正落实护理服务内涵,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服务标准。“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很小的细节上就能看到护理加上“人文”二字后发生的变化,比如在核对时根据患者的年龄,在床号姓名后加上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称谓;比如制作医患联系卡,正面写有科室名称及温馨的祝福语,反面写有医生、护士工作站的号码;比如为方便患者就医,尽快熟悉就诊环境,科室护理人员编写、制作了患者就医指南,装订成册放在每间病房供患者及家属阅读,其内容涵盖医院及科室介绍、交通、探视制度、疾病知识宣教等多方面内容;比如我们亲切的微笑,温暖的语言,细致的护理,饱满的工作热情,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这些都使我们每一步护理工作化作潺潺溪流,浇灌每个患者的心田。

说到这里,我想,如果有人问我,你是如何理解创办人文千医这一理念的?我想我的回答是:“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用心做事,精益求精。”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工作细致化,用我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限度地为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作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实习总队长,我一定会带领好同学们,努力完成医院及科室安排的各项任务,求真务实,学习经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以备今后更好的完成工作。

最后,我想借鉴冰心奶奶的一句话来总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6篇《护理学毕业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45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