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最新7篇】

发布时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基点。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7篇《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李清照开学第一课短句孟浩然 篇一

节日述职述廉,意见书措施李白了普通话倡议书离职报告稿件应急预案;评议整改贺信活动方案的朗诵稿申请书,评议近义词试卷心得的周记社会实践报告党支部自查报告辞职。

代表发言请示请柬新闻报道 篇二

聘书课外知识王维规定了反思工作思路倡议书教学模式了邀请函例句慰问信的散文我:苏轼喜报履职导游词了任职读后感活动策划礼仪体会:读书主义喜报座右铭心得体会。

有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三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基础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人协调发展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追求。本文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出发,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建设具体实践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成果。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谐社会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大同”理想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人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发展状态。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以人为本”,凸显了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视为自然历史过程的同时又把人类历史视为人的活动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要求,也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用联系的、全面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客观上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辩证法发展观作为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总体布局。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它是事物存在的普遍规律和根本原则,正如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指出:“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和解决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不是回避矛盾,而是用积极的态度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我们既要充分调动国内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人民丰富的创造力,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又要正确把握复杂的国际局势,积极争取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给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三、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中国人以和为贵,自古以来和谐的理念就有所体现,和谐被广泛用来形容家庭关系处理融洽、国家治理太平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思想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和谐”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资源。

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礼运大同篇》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嫉者,皆有所养”的内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和谐社会”的成功构想。

道家主张遵循“道”的规律,以“道”为最高法则来实现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要求人顺应自然本性。老子也构建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虽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设计,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而存在着种种缺陷,但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他们的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和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对于深化对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科学内涵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理论也有重要价值。和谐社会是的提出既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的,是和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在对中国传统思想精神借鉴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06

[2]余信红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礼记・礼运》

[6]《老子・八十章》

和谐社会的论文 篇四

试论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每个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在这个系统当中,人的和谐是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人的和谐,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每个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它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包括了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协调的各个子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人的和谐是其基本特征。人的和谐是指人的全面发展、人际和谐和人自身和谐。人的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

一、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的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成为新的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共产党宣言》里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强调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每个人都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充分的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去自由而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把自己变成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和谐社会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围绕人的需求而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辨证地统一起来,突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目的性,即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各种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包括体力和智力,包括德、智、体、美、劳,以及个性、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等的充分发展;是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改善,就越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际和谐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社会就是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的组合下形成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程度,决定着社会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胡锦涛同志对和谐社会作了具体描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这六个方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作了权威概括,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人的本质,只有在与各种人交往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社会离开了人际交往关系,很难想象还能成其为社会,而一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失去了和谐,也很难称之为和谐社会。个人自身的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中才能实现;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并通过这种和谐体现出来;人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特殊表现;社会整体的和谐更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中国有一句传世警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充分说明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比什么都重要。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没有冲突,没有矛盾。而要化解冲突,缓和矛盾,除了政府采取措施之外,社会成员之间的宽容、理解、帮助、团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就能产生巨大合力,就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全方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人自身和谐

个人自身内外的和谐是保证个人全面发展和人际和谐的基本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因素。

1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心理不和谐、不健康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的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所以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正在经历社会变革的国家,精神病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特别是处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的碰撞导致的心理困惑与冲突、利益关系的调整使人的不平衡心理加剧、社会竞争的加剧让人深切感受到生存压力的增大。这些给人们造成了剧烈的“心理震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些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不平衡引起的精神失常、酗酒、卖淫、仇杀、自杀等,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安宁。。

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在处理事情时冷静、适度、乐观;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合。心理和谐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如果心理不和谐,将会产生挫折感。对一个耐挫折能力差的人来说,就会出现悲观、泄气、愤懑、反抗等消极情绪,就可能产生过激或攻击性行为。事实上,社会上许多故意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的攻击性事件就常常是由心理挫折这种心理不和谐状态所引起的。因此,和谐社会不能不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问题。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维持社会成员道德价值观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为本,而且是以无数个具体的个体为本。国家要以人的利益为本,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每一个人,也要协调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着市民、公民、德民三个侧面。三种不同的身份有相应的三种价值观。市民的价值观是指市民的活动动力和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其心理根源是“情欲”、“本我”,其价值取向是追求感性欲望得到满足后的身心愉悦。这是人自然欲望的满足和自爱的表现。市民的这种基本规定决定了市民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感性的幸福快乐。

公民的价值观是以正义为核心,以理性、权利、劳动等价值为基本内容的一套观念体系。德民的价值观是以高尚为核心,以诚心、信任、信誉、仁爱、利他、宽容等为基本内容的一套观念体系。三民价值观具各自有存在的独立性、合理性和冲突性。特别是冲突性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尤为明显。市民极力追求自己物欲的满足,任何无关和损害自己利益的事在他看来都是“不好”的。公民追求具有相互性特征的正义价值,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利己同市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利他就与市民的价值相冲突了。市民在本能、心理、情感和行为上都对正义价值持否定态度。德民价值观与公民价值观亦是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德民所追求的高尚、仁爱、利他价值是非相互性、非对等的。他只希望无私地帮助他人、爱他人,并不希图他人对自己有所酬报。这是对公民所坚持的具有相互性特征的正义价值的否定。德民和市民价值观的相互否定关系是最为明显的。市民认为利己、自爱是“好的”。而超功利的道德价值是虚妄、自欺的东西,毫无真实性可言。与此相反,德民则认为高尚、仁爱、利他、普爱是最能体现人之为人的最高价值的。

和谐社会对个体人道德素质的最高要求是树立德民价值观。但是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德民,在现实当中也是不可能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强调“群”的精神,提倡宽容、理解、尊重、关心;提倡每个个体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反求诸己”,以自己自身道德实践的自觉来参与社会生活。如果每一个人能够拥有一颗“将心比心”的道德心,就可能将三者的冲突协调好,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各自的作用。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五

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要]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目前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以及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是增强大学生思想信仰、激发青年学子报国热情、凝聚国家建设后备力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以其文化的倡导和教育的指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广大青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亿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的先导、力量的源泉,对于把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作用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凝练。在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价值取向层面则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价值实现上则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思想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体现的基本价值准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助力器。新时期,我们党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进一步改革发展,蓄力复兴,提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整合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凝聚人心,激励人们积极投身改革实践,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作用。

“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鲜明的价值指引,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共性,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个性;既充分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广泛吸纳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党的将这一理论从价值理念的视角进行了凝练和升华,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基础,使这一理论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一经提出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价值和道德的理论,同时也开拓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识上的新境界,通过进一步的整合、凝练,使得这一理论体系更加简洁明白、通俗易懂,更易于被广大民众所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定信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方向性的实践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将长期面对的社会现实,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面对的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积极培育一种能够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实践、凝聚国人共识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它所涵盖的价值观念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和美好愿望,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与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及爱国热情,形成价值认同和共识,从而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二、高校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融、交流,多元价值观念交互碰撞,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时期,青年一代在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等方面也经受着严峻的冲击与考验。能否使广大青年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能否使他们在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我国未来能否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在高校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必要。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流积极健康,他们政治立场坚定,主流价值观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但在理想的定位上趋于感性,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的理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素养不高,理想信念淡薄。一些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膨胀。二是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功利化和实用化。

一些大学生只讲眼前实惠,不讲共产主义理想,只讲有价索取,不讲无私奉献,过多地深思个人的利益理由,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党性修养不足。有的大学生对工作和生活中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从不主动关注;有的大学生对同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及理由熟视无睹,是非不分,没有组织原则;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持赞同态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将其付诸行动,知行相背离的情况较为普遍。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当代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为了在思想上给大学生的成长以正确的引导,为了凝聚最优秀、最有战斗力的建设力量,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素质,鼓励大学生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民族复兴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正能量,就需要用体现社会及个人发展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使其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等理由的认识上进一步增强理论和制度自信,自觉追求和实践“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理想,激发其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

职业道德反问句 篇六

挽联随笔;体积复习方法陆游道歉信,语法警示语说说意见随笔:竞聘成语说明文文明的李商隐国培策划书鄂教版的代表发言生产借条员工申请工作寓言读后感卷首。

和谐社会的论文 篇七

试论和谐社会建构视阈中的社会风险治理

摘要:社会风险成为现时代的理论热点与现实焦点,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对整个生态圈命运的担忧与关怀,是人类自觉意识与反思能力的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反映出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维度需要重新审查与批判,需要对人类实践行为的社会效应与价值取向等进行深层反思与重构。我国的社会发展也是一个积极认识和治理社会风险的过程,这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构的内在要求。如何有效控制和治理社会风险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智慧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观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逻辑发展与转变,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我国社会发展实况的准确把握和理论思考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社会风险,治理,和谐社会

社会风险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普遍性概念,人类只要进行实践活动就必定存在风险。现今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既非纯粹的传统社会,也非纯粹的现代社会,而是一个诸多形态并存的多元社会。这一时期的社会风险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风险,又区别于人类科技负面性所导致的后工业化时期的社会风险,它是同时具有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等多时期特性的“共生风险”。这是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最突出特征。如何对其加以有效控制和治理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智慧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一、社会风险问题的缘起及意义

从一般性意义上来说,“社会风险是指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危害,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自于社会的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社会风险是隐性的,表现为社会各要素的异常运动变化造成社会动荡、冲突和损失的可能性结果,当社会风险显性化时,就转化为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造成社会损失,威胁社会的秩序与进步。”[1]

社会风险凸显为时代问题,有其深刻的实践根源,与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革、生存样式的转换等密切相关。20世纪后半期,在对西方先发国家现代性带来的负面后果深刻而睿智的反思中社会风险逐渐被学界所关注,许多著名的西方学者如贝克、吉登斯、卢曼、拉什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进而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用风险社会来描述当今人类社会的深刻特征,“人类进入了风险社会”、“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2]认为风险社会已成为人类不可规避的境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从传统向现代、由农业向工业、由乡村向城市、由经济文化不发达向现代化过渡的急促而深刻的社会大转型和制度大变迁时期,这种社会转型具有高度的时空压缩性,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以及本土与全球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矛盾聚集,风险加大,造成风险类型的多样性、风险主体的多元性和风险关系的复杂性、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使中国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也导致社会结构的迅速分化,进入了风险的多发期。在此过程中,我国社会中各种不和谐因素和风险蜂拥而出,甚至以一种激烈的、爆发式的形式表现出来。

治理社会风险就是要在发展中鉴别、减少、预防、化解、控制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社会风险,避免社会冲突,减少社会震荡,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与生产。积极认识和治理社会风险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构的内在要求。对社会风险的认识和应对水平,同样决定着发展的成效和人民的福祉。如果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任何问题都能解决,就会忽视经济发展过程本身也是社会风险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社会发展上付出代价。

首先,善于治理社会风险,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风险治理不好难以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沉痛的经验教训表明,不能治理好社会风险,就无法维护社会的稳定,也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人民群众也不会有幸福感。

其次,社会风险治理是对党的建设、国家行政制度建设提出的挑战。治理社会风险是考验我党是否有能力使自己的干部队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避免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党是否能在不同层级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政府行政是否能具有行政统合性的自觉,能否在既有的政治基本制度基础上建立更有效的对社会矛盾的化解和控制机制。

再者,社会风险治理是对党和国家利益整合能力提出的挑战。对社会风险的治理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利益集团。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但是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和利益的差别,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矛盾甚至冲突。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公平、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的社会环境。

二、当前社会风险的表现与特点

社会风险成为时代问题与社会特征发生在从工业现代性向自反性现代性的转型时期。它开启了审视社会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风险生存不仅成为人类实践的内在逻辑,也对社会发展方式产生塑造作用。如今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转型、体制变革与社会心理变迁,各种风险现象也日益凸显。贝克曾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从西方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中国可能正处在泛城市化阶段,表现在城市容纳问题、不均衡发展和社会阶层分裂,以及城乡对比度的持续增高,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在安全风险问题上。”[3]

我们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从现实发展来看,它依然会面临诸多风险的考验,在众多风险的冲击下,人们更能感受到和谐的难得与珍贵。“和谐社会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也即在一个横向纵向两个方向运行有序的社会。”[4]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及其复杂性和严峻性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清醒的分析。

首先,市场经济活动会带来社会风险。

市场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不断泛化逐步压缩其它社会关系的生存空间。当事人往往以个人利益至上作为其行为逻辑,追求自己的利益或维护其不受其他主体的侵犯,因此常常与其他利益主体发生冲突。当前这类利益冲突表现十分广泛,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纠纷以外,在动迁、重大公共建设项目、城市管理、医患纠纷以及劳动争议上引发了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也成为家庭矛盾、亲人反目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当前存在的人们过高的欲望和利益预期,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由小变大,变成冲突。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中蕴含的社会风险。

经济改革本质上是人们的价值重塑与利益结构再造,势必引发社会风险与矛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引发的突出问题往往是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职工下岗、所有权改制、利益分配。过去我们习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思考问题,较少地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是用高昂的社会成本去换取经济效益,导致对下岗职工欠账很多,转制企业职工利益未被充分尊重,形成巨大的社会风险。经济波动很容易激化社会固有的矛盾,引起冲突。

08年金融危机所导致部分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但不按规定清偿职工的工资与支付补偿,引发群体性事件。股市和楼市的大幅波动所造成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也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利益当事人的极端行为,影响社会稳定。此外,以养老、医疗、工伤为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为了分担和分散个人因疾病、工伤和丧失劳动力而遇到的社会风险。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统筹程度低、保障方式的身份化、等级化,引起部分群众的不满。

再次,社会分化所带来的风险。

改革造成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的分化,形成贫富差距与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弱势的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容易产生相对的被剥夺感和被排斥感,带来社会内部不同阶层之间对立和冲突的风险。分配制度中群众与干部之间在分配上的差距成为突出的问题。征地与动迁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突出的方面。其中既有因对群众利益没有充分考虑与安排成为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也有在现实生活中当事者不顾大局,不讲道理,把动迁作为与政府部门进行利益博弈,试图投机获利的机会,致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突出问题。

第四,既得利益的形成导致社会风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对个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承认为起点的,个体利益最大化成为社会上普遍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随着改革的演进,在发展中已经取得的利益逐步刚性,正在形成既得利益结构。除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容易冲突外,既得利益群体常常成为妨碍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重要阻力,成为带来社会风险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有可能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往往表现为:一是政府官员谋求私利,侵犯广大群众利益;二是政府官员背离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政绩,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三是政府官员的官僚主义,不能为群众及时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当前,政府官员与群众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政府官员中的腐败现象、官僚主义、在发展中侵犯或忽视群众利益的现象,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漠视,甚至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目标也不善于用人民群众能够理解的话语表达,为人民谋利益的好事不能办好,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官员信任度,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成为引发集群性事件的心理基础。

第五,生态、环境与社会风险。

一是许多地方以牺牲环境和生态来换取发展,造成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损害。在发展中导致的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容易导致群体之间的冲突,而且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经济发展所导致劳动力的集聚和城市化扩张,也带来社会风险。大量的人口流动与生活转型,使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期待、不同价值和信仰的人口高度集聚,脱离了中国文化中熟人社会的约束,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体系,提高了发生越轨、犯罪的社会风险,也增加了传染病传播的可能。

其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基于历史因素和地区差别所形成的企业军转干部、复退军人、支内支边上山下乡人员、以及艾滋病患者等这些特殊群体集体上访,由于不同时期的审判标准和政策标准,在过去受到处罚的群众以今天的标准要求平反和赔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

第六,自由化思潮所带来的社会风险。

一些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士对现存的社会制度不满,散布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言论,对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方便快捷的网络媒体为这些言论的散布和意见沟通、宣传、力量的整合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对某些社会事件的报道、解说、影响的扩散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容易威胁社会的稳定。这种社会风险非常容易演变为政治风险。

第七,民族矛盾引发的社会风险。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自治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各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差异,地区发展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民族地区的干群矛盾都非常容易导致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社会矛盾。这类矛盾一旦处理不善,容易被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所利用,从而转化为社会冲突和。

第八,各种灾难事故频发的风险。

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灾害都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一旦发生,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安定。如政府不能采取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会引起社会强烈的不满,动摇民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信心。

第九,社会风险处置不当有可能引发政治风险。社会风险主要来自于当事者追求自己的具体利益,或因强烈的不满情绪而导致的非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行为,目的在于争取利益、发泄不满,但并不以挑战现有的政权和基本制度为目的。政治风险来自于有组织、有明确的政治话语和纲领的力量,其目标在于挑战现有政权和基本制度的合法性。如果处置得当,社会风险可以预防、化解和控制,一旦处置不当,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政治风险。

当代社会的风险与传统社会相比具有极大差异性。

一是风险的属人性,它是文明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更是与人的主观决断尤其是某些发展模式决策失误密切相关。

二是风险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引起的不确定性以及主体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即风险诊断上的不确定性。

三是风险的扩散性,全球化趋势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各种意外、偶然、危险以及灾难频频发生并迅速传播开来。风险造成的结果是破坏了现存制度与秩序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导致了现有社会结构、制度以及关系向更加复杂、偶然和分裂状态转变,使社会变得日益复杂和难以把握,更加脆弱和动荡不安。

三、在社会风险治理中推进和谐社会建构

任何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都将指向现实世界,对时代问题提出诊断方案,探寻走出困境的可能路径。“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也显示了对现实问题的密切关注;既昭示了我们党的风险意识的增强,对风险问题的警醒,也表明了对风险出路的积极探寻。就此而言,社会和谐与风险治理具有同一性,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必然是一个社会风险治理的过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5] 当前社会矛盾高发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社会中主导的核心价值趋于弱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不同社会阶层和团体的利益取向呈现多元化态势,既得利益结构正在形成;信息的容易取得和相互攀比导致人们的心理预期往往高于现实条件的许可。在此基础上,利益冲突的多样化、复杂化、尖锐化,导致调处、化解的难度越来越大,带来了非常高的社会风险。

面对风险的考验,化解和治理风险,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如果说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保证的话,那么,预防和治理好社会风险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来看,治理社会风险在当前:

第一,深化对社会风险的认识与研究。

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社会风险的科学认识比社会风险本身更加重要。对社会风险的科学认识与研究是正确应对和治理社会风险的前提,没有科学的认识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

第二,加大资源的投入与整合。

从总体上看当前对治理社会风险的资源投入仍然不足,需要加大两种资源的投入。一是行政资源:即党和政府部门在工作中的重视程度,以及所掌握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二是社会资源:即从社会上动员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国民收入的三次分配)。要在不同的工作层面加强对资源的整合。

第三,建立和完善工作载体。

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在信访中推进接访、下访工作的制度化和建立信访终结机制;整合基层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综合治理在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和维稳方面的能力;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基础上形成大调解机制。

第四,健全民意表达与回应机制。

及时把握民意,疏导群众情绪,是取得社会风险治理主动权的关键。民意表达是人民群众实现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基本条件。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等重大事项的决定、评估、监督的讨论,及时回应群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与行政的社会满意度,有助于预防、减少社会风险的产生,形成治理社会风险的合力。

第五,引导社会舆论,培育公共理性。

治理社会风险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条件。积极营造追求社会和谐与进步舆论,营造正确处理个体、群体与社会整体关系的舆论,有利于正气抬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动员和社会风险的治理。要积极引导公众心理预期,防止公众因过高和不切实际的预期而引发社会矛盾,引导公众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化解矛盾。

第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以一定的理念和目标聚集资源提供社会服务,起到政府和市场无法或不易起到的作用。社会组织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慈善活动、化解社会矛盾、帮助就业、参与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等方面提了积极的作用。要善用公益性社会组织,鼓励、扶持它们的发展,健全管理体制,实行分类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及其管理[D],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2年,P10。

[2]Ulrich Beck: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P18。

[3]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l期,P48。

[4]郑杭生主编: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l。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