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正确格式的写法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以下“参考文献的类型及格式”,欢迎阅读原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3篇《参考文献正确格式的写法》,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一

[1] 陈浩元。着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J]。编辑学报,2005,17(6) :413 - 415.

[2]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T7714 - 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T7714 - 19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4] 秦昕。参考文献中刊名缩写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编辑学报,2003,15(2) :106 - 107.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篇二

一、著作类

1、郑永流(译):《法律思维导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张斌峰著:《法律逻辑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李静著:《法律思维训练与法律文书写作——推理、结构与修辞》,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4、杨力著:《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以哈特〈法律的概念〉为样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范春莹著:《法律思维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缪四平著:《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关老健著:《法律逻辑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郑智航著:《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9、陈瑞华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黄伟力著:《法律逻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穆晓军著:《经理人必备的法律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焦宝乾著:《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赵利、黄金华著:《法律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龙卫球著:《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大松主编:《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二、期刊论文类

1、鲁丽丽:《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现代物业》2013年第5期。

2、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杨娟:《法律思维研究综述——从语言的角度》,《经济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经济师》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论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孙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张斌:《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宪法案例教学》,《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开银:《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契合点——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与改良》,《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论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沧桑》2011年第2期。

11、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项庭庭:《浅议法律思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维路径之辨——以规范结构为基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2009年第2期。

18、徐楠:《浅议法律逻辑研究的转向》,《沧桑》2009年第1期。

19、聂小明:《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内在观察》,《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杨建军:《逻辑思维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1、孙光宁:《法律思维模式及其选择》,《长白学报》2008年第2期。

22、张瑞峰、巴尔:《论法律思维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纵横》2008年第1期。

三、学位论文类

1、卞叶:《论法律类型及其类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

2、黄笑君:《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12年。

3、郎盛科:《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规则与道德评价对法律推理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张林波:《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王建荣:《论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胡媛:《试论中国法律逻辑及其发展方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杨冠祥:《法律逻辑研究的新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王萍:《论法律思维的概念》,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与实质法律推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0年。

12、蔡勇:《论法律推理中的实质推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3、邢杰:《从法官裁判视角看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逻辑的生命源》,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5、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16、罗冰:《民法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弄 篇三

一、参考文献格式字体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①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二、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①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

②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

③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

三、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注: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下同)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g.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参考文献正确格式的写法》,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2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