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语言的发展给受众的地位和作用带来全新的变化,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络平台的传统角色。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学习汉语言文学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3篇《汉语言文学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思考 篇一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也不例外。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策略

一、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的重要性

(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汉语言文学属于基础性人文学科,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书本上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可以借助音频、视频等资源,来将书本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说在利用传统的手段进行汉语文文学教育时,往往就只能够让学生通过书籍来进行学习,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之中,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一些汉语言文学作品以多媒体的形式加以呈现,比如说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一些古代的书籍,这样往往就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韵味.

(二)调动学生多重感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多重感官,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对于书本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内容,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桃花源的一些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想象力,从而更加有利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

(三)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

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而且高等院校的学生步入成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便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使他们能够在师生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四)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的的教学平台并非对传统教学平台的简单转变,其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包括了文学、语言学、文学理论等多方面的课程,而且各个课程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学科体系。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二、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过分追求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多的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优势,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比较低。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肆意的向学生传播大量学习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注重实效

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认为课件越漂亮,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种过多追求课件的观赏性,会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反而起到了喧宾夺主的效果。同时,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部分材料不太理想,但是教师认为精美的课件效果可以掩盖教学内容的不足,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实效性比较差。

(三)机械的教学过程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规律性不强,而且课堂教学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导致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会使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的板书、分析、问题及答案提前设计好,并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的进行,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提高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把握“度”

虽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其毕竟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把握好“度”。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语音知识、语言的派系与分布等,凭借单一的教师讲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此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说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地依赖于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它们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应该将其作为向学生传达思想的媒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学习与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对课程有宏观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多媒体技术与汉语言文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对任何问题都能够从容应对,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尽最大努力避免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如何避免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不足,以更好的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避免这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教师不能够将考试的核心内容放在多媒体资料之中,这样就会加大学生对于这些多媒体资料的依赖,而是应该注重学生自身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意识,对于多媒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和老师的互动与交流。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因此需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国文.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二

一。活动目的和基本思路

“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校园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开放大学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事件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整体素养。其次,“多元品文学”的丰富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第三,展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创新实践。第四,结合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乐,丰富教职工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为“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意为展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用多元、多彩的艺术形式解读文学。所有活动作品均应为文学作品、事件、案例的演绎和解读,活动作品包括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以情景剧演绎、绘画、舞蹈、戏曲、文章、茶艺、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鼓励各种新兴演绎和解读的艺术形式。选题范围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具体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事件和案例的解读和演绎。多元化解读文学的艺术作品要求探索创新,意蕴深远,形式多样,提倡真善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表现形式与时俱进,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彰显文学艺术的永恒魅力。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和诠释文学,涌现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参与活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的问卷,以校园文化的视角,问卷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活动作品的内容、活动作品的形式、参与形式以及活动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调查问卷在征求业内几位开放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家意见并做出修改后,发放52份,有效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96.1%。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参与对象

笔者对参与此次活动学生的性别、年龄、分校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反映出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的结构与层次分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校直属一分校占比12%,直属四分校占比12%,长安分校占比8%,高陵分校占比68%。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男生占比28%,女生占比72%。主要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的占比54%,25岁———35岁的占比28%,大多为青年学生。根据调查,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高陵分校。

2、作品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西安分部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中,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为内容的占比72%,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占比28%,外国文学的选题为零。大部分学生喜好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由此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也有涉及,对于外国文学题材较为陌生,无人选题。

3、作品形式

根据调查问卷,各分校参与学生采用的作品形式数据统计中,直属一分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情景剧演绎、朗诵和茶艺阐释等形式;直属四分校有情景剧演绎、舞蹈诠释、书法绘画、摄影诠释和朗诵作品等形式;长安分校主要以朗诵作品为主;高陵分校主要有书法绘画、朗诵作品和版画等形式。统计显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探索创新,凸显个性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风采。

4、参与形式

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参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协作,西安分部各分校参与形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了独立完成和小组协作两种参与形式。其中直属一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8%,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92%;直属四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46%,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54%;长安分校和高陵分校的学生均采用了独立完成的形式。根据整体数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选题内容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灵活选取合适的参与形式。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

1、活动效果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学生为36人,占所选人次的76%,问卷中人数的72%;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学生人次为45人,占所选人次的95%,问卷中人数的90%;认为活动有助于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生人次为47人,占所选人次的100%,问卷中人数的94%。该项调查显示,小组协作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活动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独立完成作品的部分同学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有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

我们对学生在活动中关于知识直观化、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文化艺术素养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91%的学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素养;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增进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100%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根据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寓学于乐,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此次活动是否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是否希望该活动继续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96%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开放、自主、和谐的学习理念,更加适合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对于是否希望继续开展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其中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活动,26%的学 www.chayi5.c www.chayi5.com om 生希望能够推广开去,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8%的学生希望能够改进完善。根据分析,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认为该活动更加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特色,并且希望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专业。

三。反思和探索

汉语言文学“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诠释文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专业知识直观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素养,活动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调查分析,此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反思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作品内容的选题不均匀

根据调查分析,活动作品的内容选题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外国文学的选题占比为零。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于外国文学的内容掌握不够。此外,从艺术表现来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效果更为明显,也导致了学生选题的侧重。

2、作品形式整体多元化、个别分校单一化

活动作品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调查数据,个别分校的活动作品形式仅限于一种或者两种艺术形式,仍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3、个别分校学生参与形式简单化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整体呈现出自由、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个别分校的学生参与形式均为独立完成,没有小组合作的形式。

4、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例如《海棠诗社》情景剧演绎,《李清照诗词解读》情境演绎,《王维山水诗解读》摄影作品等质量较高的作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形式单一,作品设计粗略,内容表达不够充分,质量欠佳的情况。

(二)改进和探索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探索。

1、创建作品内容选题参考

对于学生选题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作品内容选题参考,选题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内容,给学生提供详尽、丰富的选题参考和辅助,提供支持服务,让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选题视野更加宽阔、广泛。更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和艺术视野。

2、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基层分校的学生活动作品存在作品形式单一,参与形式单一化的情况。根据调查反馈,个别分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和责任教师对活动内容领会不清楚,有趋于简单化管理的思维,导致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形式和作品形式单一化。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完善培训机制,让分校的主管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领会活动的精神,打破束缚和窠臼,以创新的思维、多元的形式解读文学,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生动、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3、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针对作品良莠不齐的情况,活动小组需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逐级管理、质量把控。加强对活动作品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学生活动作品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4、转变观念、打造个性化校园文化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个性特色。普林斯顿大学第28人校长威尔逊先生曾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像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像普林斯顿’。”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更应该符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具有开放大学的特色。从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构建符合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以学科专业为切入点,转变观念,推陈出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作者:吕洁 单位: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文法教学部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三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中象征主义,来叙述中文明与自然的冲突。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小说家和作家,是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

通过,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

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

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

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姐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著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通过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认为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叶利荣则在其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x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2、王宏洁则在中认为,自然和文明的冲突矛盾也就是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自然,要求人们生活需要顺从内心情感和自然本x,得到自然错给予的舒适和自得。而文明,则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遵从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带来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类,因此纯净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会随着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消失,自然会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诞生开始,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就不断。

(二)国外研究现状

1、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一文。她写道: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x和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中没有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2、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 kettle)在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他总结说: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x、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x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一)课题研究内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中多次运用象征主义,例如,呼啸山庄和西斯科拉里夫与儿时的凯瑟琳代表自然,他们崇尚自由,顺应自然和暴风雨似的生活原则而与呼啸山庄对立存在的画眉山庄以及林顿家庭则代表文明,他们彬彬有礼,服从一切社会原则。自然和文明表面风平浪静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偶然闯进画眉山庄,于是冲突不断。凯瑟琳的自然之情开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战,她开始背叛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来越像淑女,最终她舍弃对西斯克里夫的真爱嫁给埃德加林顿,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绝对优势。但是婚后的凯瑟琳被内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而西斯克里夫也因为凯瑟琳的背叛自然x扭曲到极端,他变成了复仇的恶魔。文明的侵犯使人x扭曲,约束人的真实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剧。尽管文明带来了进步,但是文明却扼杀了人x。最终,艾米莉勃朗特让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开阻碍之窗—文明,让两人的游魂在荒野间游荡。种种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对两人爱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顺应人x,重返自然的思想。本选题拟从三个部分加以阐述:

1、自然和文明的定义

2、自然和文明的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征: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西斯克里夫和林顿及其哈的顿b。自然和文明的斗争:凯瑟琳的爱情选择和西斯克里夫的疯狂报复导致人x的扭曲

3、结论人应该顺从自然,归顺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x扭曲以及给人带来毁灭x的灾害。

(二)课题研究创新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来解析自然和文明的冲突。艾米莉勃朗特不仅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庄园,分别代表自然和文明,还赋予住在两个山庄中类似他们山庄的x格,通过他们的对比以及他们交织时所产生的矛盾分歧来说明自认和文明之间的对抗。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选题拟采用多种研究手法,然后再结合定x分析研究法、综合查找法、归纳法、翻译法、文献综述法、文献检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详述。

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据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2、归纳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x,得出一般x的结论。

3、文献法:即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献综述法:即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建构与阐述。其中,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一)研究计划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选定题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务书部分和开题报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论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论文第二稿

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点之前上交,以便答辩老师阅读),指导教师分组阅读论文,师生做好答辩准备

6月1日—6月9日:论文答辩(答辩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及时修改,以便装订论文终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辩及论文装订、成绩评定。

(二)预期成果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字数在5000英文单词左右、英美文学方向的的学术论文。

六、 参考文献:

[1] bronte emily。 wuthering height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 cecil,david。early victorian novelists: essays in revaluation。 1934

[3]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着,方平译。呼啸山庄[m]。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

[4]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着,宋兆霖译。勃朗特两姐妹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陈茂林。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批评[j]。外语教学。 20xx(01):69—73

[6]栗华。野孩子的爱与恨——对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j]。北方论丛。 20xx(6):80—83

[7]裴双。 ——人类应有的前行姿态论对野x与文明的取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xx(04):80—85

[8]邵旭东。何以写出?——也谈艾米丽勃朗特创作源泉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96(04):77—8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汉语言文学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1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