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毕业论文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最新9篇

发布时间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开题报告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9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作者:钟 鸣 周 卿 梁小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3期

【摘 要】文章从财务危机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经营进行了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并以此建立财务风险分析体系以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篇二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及企业自身的缺陷,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之一。财务风险存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财务风险不可避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管理来降低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如何防范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行有效的防范机制,使得风险降低到最小,将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本文简单介绍财务风险的详细表现,并分析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作为提出解决方案的前提。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成因;风险应对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来源及表现

资本运动包括资本的筹资、投资、经营、分配四个环节。企业在筹资环节中,可能采用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相结合,使得资金的成本不同、资金的来源不同,造成财务风险的出现,在筹资过程中必须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多关注财务风险。企业在投资环节中,应考虑流动资金及投资的获利保持平衡,应该保证公司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存货不应过度积压同时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在分配环节中,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应符合股东的利益分配的同时应保留一定的盈余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表现,这对公司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投资筹资决策如果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则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也会随之下降,如果企业的财务政策不适应宏观经济变化,企业可能做出错误的投资筹资决策,进而生产经营状况受到影响,从而面临较大地财务风险。

2、企业资本结构是指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占资金来源的比例状况。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资本结构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等。资本结构不仅要尽可能地降低加权资本成本,更要合理控制债务和股权的比例关系,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引发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如果企业负债过高,企业的整体利息加大的同时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将受到影响,加大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如果企业负债较少但是运营发展资金不足,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3、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用制度管人,促进企业活动的规范化,有利于企业活动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和经营分配活动进一步的控制。但是不同的企业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意识和制定的实际情况不同,现在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将内容进一步的细化,也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环节,很容易造成财务漏洞,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重大的影响,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及分配活动等财务分析有重要的影响。在实务工作中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则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待考证,易引起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企业的财务管理领导层要意识到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对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培训,要求掌握有关的风险管理的理论,增强财务人员认识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正确的分析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准确及时的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2、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筹资、投资和经营分配活动,将内容进一步的细化,需要覆盖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操作环节,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各个活动中详细识别分析财务风险,合理的防范风险。

3、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债务与股权的比例关系尽可能的合理,企业不仅应该合理的控制负债规模,而且应该设计合理的资产结构,降低资金成本,使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实现最优的资本组合。在企业的筹资决策中,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达到合理的资本结构。保证企业偿债能力的同时保证其获利能力。

4、做出正确的筹资投资决策方案,在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得到加强后,在保证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领导人应该结合经济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济情况做出正确的投资筹资活动,在投资筹资过程中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在多个筹资投资方案中进行衡量,选择最优的投资筹资方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结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企业应该积极的规避财务风险,尽可能地降低财务风险的影响。企业财务人员和财务管理领导者面对财务风险,应该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对企业经营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地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范财务风险,在企业的筹资投资和经营分配中密切观察财务风险,尽可能较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篇三

【论文关键词】资金回收;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具体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什么是财务风险

近几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在探讨如何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然而,对于什么是“财务风险”却没有统一的明确的界定。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的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相关,财务风险是因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即偿还到期的本金加利息),没有债务,企业经营的资本金靠投资人投入,则不存在财务风险。

以上两种观点有其相同之处,即对风险的描述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两种观点对“财务”的理解不同,两种观点所表述的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第一种观点从财务本质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第二种观点理解的财务是从财务的中心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笔者比较赞成前一种观点,即符合人们对财务概念的理解,又便于人们站在更宽广的角度来研究财务风险,即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由于很多企业自身资本有限,市场竞争激烈,要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问题。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较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用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二)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一)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而该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来完成。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当企业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度减少时,则表明企业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相反,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时,则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这种情况下,由于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大幅度上升,将使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同时也易形成潜在损失。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从资产获利能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从偿债能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从经济效率考察,监测的指标有: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从发展潜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控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筹资风险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或筹集了高于平利息水平的资金,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经营规模。 投资风险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上,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

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然使企业产生利润,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一是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

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0,(7).

朱望生.论企业财务风险[J].会计学会,2002,(10).

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6).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 篇四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

史晓燕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咸阳712021) 【摘要】本文探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首先就要从总体上安排好企业的资本结构;其次,处理好资产流动性、风险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再次,要实施多角化经营和多角化投资。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因种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给财务状况造成的不确定性,进而使财务产生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对于管理者来讲,进行风险管理,就是要认识财务风险的内容、特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正确衡量、判断和预测风险程度及其概率,进而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来源的不同,又将财务风险划分为五个方面:

1、筹资风险

指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筹资来源结构、期限结构等等因素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不确定性。这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成本费用过大、利率过高;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而造成财务危机;债务规模不合理而造成过度负债,既造成资金浪费,又增加了财务费用等等。

2、投资风险

指企业因投资活动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表现为:投资项目在工艺技术上的不可行或尚不成熟或过于陈旧,已属淘汰之列;市场调研有误,产品上市后滞销、落后;投资项目规划过小过大、行业过多、扩张过度而无力控制管理;负债经营但负债率过高、造成沉重债务负担;技术、市场等各方面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相比相差甚远。

3、现金流量风险

指企业在收益不错的情况下,由于实行的是现行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故不错的收益并不能表明和保证现金流入的实现。此时,企业因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镜,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遭受严重损害,甚至导致破产。

4、连带财务风险

指因为种种原因,一个企业为其它单位到金融机构贷款而用本企业的财产进行担保,这本是一种正常的商业信用,但由于借款单位到期无法或不能还本付息时,该担保企业则必须依法履行对金融机构的正常付息责任。外汇风险,即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本的不确定性也是一种财务风险,包括交易风险、经济风险。

二、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负债经营既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在经济运行比较好的情况下,资金盈利率高于利息率,企业盈利率增加,使企业发展壮大;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资金盈利率低于利息率时,使企业自有资金盈利降低以至亏损,甚至造成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将过去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后,许多企业负债较重,资产负债率很高,在前几年高速增长时期能够不断发展,但近两年经济不景气,市场约束加大,企业盈利率降低,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得企业喘不过气,财务风险使许多企业濒临破产边缘。这充分说明负债是双刃剑,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债务筹资为企业带来的好处,千方百计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时又要注重防止财务风险,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企业在顺境中发展更快,在逆境中也能够生存和盈利。

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1、从总体上安排好企业的资本结构

财务风险向经济管理者揭示了企业可以通过负债经营增加盈利,但在经营不利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企业经营者应当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使企业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生存和发展。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资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也就是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例。要通过对盈利能力和风险进行权衡和选择,以确定出既能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资本结构。

判断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是看该资本结构是否提高每股收益,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而每股收益要受到资本结构和销售额的共同影响,分析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每股收益无差别点进行的。当销售额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权益筹资比较有利;当销售额高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比较有利。再考虑到风险因素,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或股价最大化,这只有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每股收益,或者使每股收益的增长高于风险的增长,才能使企业的价值最高,资本成本最低,此时的资本结构就是最佳资本结构。

2、处理好资产流动性、风险性和盈利性的关系

流动性是指企业随时满足当时现金需要的能力。风险性是指企业经营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经营损失的可能性。盈利性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性、盈利性三者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较强的流动性,是提高盈利性的条件,盈利能力的高低又决定着企业流动性的强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者之间的矛盾表现在过分追求流动性,会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过分强调降低风险,又会削弱盈利性。企业理财就在于使“三性”得到最佳统一,达到资金总效用的最大化,既在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承担既定风险的条件下,争取收益最大化;或在满足流动性,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实现风险最小化。

要使“三性”协调,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制定适合的营运资金融资政策,注意保持资产负债规模、期限和结构的协调。企业的资产按周转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企业的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的特点是成本低、风险大。在正常的情况下,资产和权益的协调应遵循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的原则。流动资产中的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增加,这些资产应当依靠权益资本、长期负债和自发性负债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由于它呈现周期性波动,应当用流动负债来解决。

如果企业不是采用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的原则,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采用激进型的融资政策,临时性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资金需要,还要解决部分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这虽然会降低资金成本,减少利息支出,增加企业的收益,但却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二是采用稳健型的融资政策,企业将部门临时性流动资产用临时负债融通,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用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来融通,这虽然降低了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会使利润减少。因此,权衡风险与报酬,就应遵循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来满足,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满足的原则,使资产和权益对称协调。

3、多角化经营和多角化投资

企业进行多角化经营和多角化投资的理论依据是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资产投资组合可以由两种以上的金融证券构成。投资人可以通过持有多种不同证券的方式,将隐含在个别证券中的风险分散掉,这种风险叫可分散风险。但存在于证券与证券之间的共同风险则无法分散,这种风险叫不可分散风险。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是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企业应首先经营好主营业务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在此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市场情况,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多种产品,以降低企业的经营

风险。

企业在做好经营业务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金融资产投资。由于金融资产投资具有可分割性、流动性和相容性的特点,根据证券组合理论,在投资时应当根据证券之间的相关性、风险、报酬及相互关系,并根据风险——报酬的选择,在确定风险水平后,通过选择证券种类、优化投资组合,在不提高风险水平的条件下使投资组合,在不提高风险水平的条件下使报酬率最高。或者在报酬率确定之后,优化证券组合,使风险水平降至最低。实现证券投资的优化选择,以达到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率。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篇五

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在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基础上,从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识别、预测、防范、控制风险,将有助于企业实现较为稳定的收益,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加速资金周转过程,更能通过风险防控的实践,形成合理有效的公司财务制度,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摘要: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并对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和预期收益均有重要影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我国财务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并分析财务风险的表现、成因等,才能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的产生不可避免,合理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条件下,适当的风险有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可以说,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财务风险过高有可能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另一方面,适当的财务风险又是不可避免的,它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随着我国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科学系统地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成因,并根据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具体实践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控制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特点

一般来说,风险指的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在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风险又可以分为由于决策产生的可测定的不确定性和外在因素——例如宏观经济形势导致的不确定性。公司财务活动作为影响预期收益甚至公司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其中隐含的风险也成为关注的重点之一。财务风险指的是公司各项经济活动中,由于各类因素影响导致公司财务收益无法达到预期,甚至出现损失的可能性[1]。但是,区别于不确定性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一种可度量的可能性。即公司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正确认知风险,预先估计各项决策的风险程度,并基于此科学地分散或者转移风险。此外,财务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预期收益越高的经济行为,其背后隐藏的财务风险也势必越大。基于财务风险的实质,其特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客观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全面性和激励性[2]。前两者是由于风险本身的共性导致的,而相对性指的是财务风险会随着各类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全面性指的是在公司实际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财务风险普遍存在;激励性则是指财务风险能敦促公司管理人员积极防范,加强管理,从风险中寻求盈利的机会。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一方面来源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缺陷,另一方面来源于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行业经济发展影响,由于后者通常不可控,因此我们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缺陷引起的财务风险。

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环节来看,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融资方面,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仅靠公司自有资金是难以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因此筹融资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资本一般分为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筹融资方案的不同将通过改变权益负债比从而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较高的公司虽然能获得较高的权益收益,但由于其负债比例较高,到期之后企业还款压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财务风险也将加大。

二是资金运营方面,这方面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受到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不坚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资金运营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存货和应收账款方面[3],存货不仅会占用企业的现有资金,而且由于市场变动,还存在跌价风险。此外,存货出清需要的时间较长,资金周转速度慢,还需要额外付出管理费用。应收账款问题则普遍存在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人情文化导致的企业赊销普遍,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于客户和市场的了解不够导致的烂账。

三是投资方面,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决策的不合理。一方面,从投资时限看,短期投资虽然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但资本收益率较低;而长期投资往往具有投资数额巨大,投资期限长,而资本回报率较高的特点,因此此类投资财务风险也较大,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运营有重大影响,必须审慎决策。

四是收益分配方面。企业收益的分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留存收益能够扩大企业的自有资产,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扩张,而分配股息主要是出于保障股东权益的考虑。当前我国企业倾向于将税后利润的绝大部分作为留存收益,用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张,虽然此举可以推动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利润收益,但较低的分配股息比率也将降低股东的投资热情,影响股票市值。因此收益分配风险也是企业在外部筹资环节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在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基础上,从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识别、预测、防范、控制风险,将有助于企业实现较为稳定的收益,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加速资金周转过程,更能通过风险防控的实践,形成合理有效的公司财务制度,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针对上述财务风险的成因,其防范措施也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筹资融资期间,一是要注意企业财务人员在确定筹资规模时,遵循筹资规模与需求量相结合的原则。即满足企业生产和适度扩张需求即可,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注意控制企业负债率,利润率较低的企业尤其要适当降低债务筹资,以避免因资金周转不足导致的企业财务危机。二是要遵循筹资与投放相适应的原则,在制定好明确的资金投放计划后给出相适应的筹资渠道和方式[4]。例如,当企业投资项目将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时,可相应地提高筹资费用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而投资固定资产由于其收益回收较慢,因此筹资方式也不宜选择短期银行借款。三是要注意保持筹资结构和资产结构的一致性。筹资结构中,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比例的确定、银行借款和企业债券比例的确定等等都要根据企业资产结构加以确定。

对于固定资产比例较大,而资金流动性不足的企业,要尽量降低短期筹资的比例。其次,在资金使用方面,由于该过程收到企业投资决策、财务制度、财务人员素质以及投资决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非常复杂。因此,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通过总结分析大量财务实践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总体层面上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科学量化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寻求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技术。在总体层面上要遵循有效性、审慎性和创新性原则[5],即要求制定投资决策时要确保决策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审慎确定投资风险,并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抓住投资机会,创新投资手段。而在工具技术层面,比较为人所知的有期权定价模型以及资产组合保险等手段。期权定价模型能够帮助财务人员科学地评估衍生品价值,而资产组合保险则是实践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

再次,在资金回收方面,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较大比例的应收账款,使得企业财务风险相对提高,因此要格外关注资金回收过程中搞得风险防范。主要措施是一方面提前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确保客户具有相应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金折扣等手段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而财务工作人员也要及时采取措施催收快要到期的应收货款。最后,在资金收益分配方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提高公司留存收益的比例而无视股东利益和诉求。

在保障公司扩大生产、新项目投资等各类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当根据行业内其他公司的收益分配比例,确定分配股息的比例不能低于行业水平,以确保股东的投资热情,为公司股票保值。当然,在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上述措施并不是全部,为了防患于未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以及放任治理制度等才是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这些措施虽然不直接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产生影响,但将通过规范的公司管理、更为理性的决策选择以及财务人员的自身监督帮助公司规避由于管理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带来的隐形财务风险,实现企业预期收益。

财务风险的分析及防范论文 篇六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高速和多元化的发展,带来的财务风险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高校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为了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高效运行,本文从内控视角出发,对高校主要的财务风险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特色,提出建立切实可行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的内控体系,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内控体系;评价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高教事业的支持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短短十几年,高等学校发生重大改革,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筹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使高校经济活动业务不断多元化。伴随着这种高速发展的事态,高校财务管理面临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高校如何面对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风险,并且适应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体制改革与管理;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健康的发展,都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主要财务风险

我国高校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随着高教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校财务在自主权和支配权有所提升,但同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目前,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从内容上看,接近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范畴。高校财务风险是在高校办学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经济活动,因某些不可控因素导致财务结果与预期经济目标发生偏离,从而带来的财务状况不确定性风险。高校财务风险具体可通过收入与支出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划分。主要有高校债务风险,高校投资风险以及高校财务管理风险。

(一)高校债务风险

高校债务风险是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风险之一,主要是来自于银行贷款。由于高校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和扩建,仅通过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来维持高校正常办学发展是远不能满足高校的战略发展目标。因此,资金筹集主要渠道和来源为银行贷款,这也成为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高校的快速发展和扩建主要将银行贷款到的大量资金用于学校的基建建设,巨额的基建工程欠款和高额的贷款利息都给高校财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风险,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以及引发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高校投资风险

高校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高校通过投资项目、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和教学实验设备、校办企业以及后勤经营性资产投资等,由于不能达到预期收益,从而影响高校现金流和资产流动性、占用大量资金带来投资风险。有别于企业进行独立的财务投资活动,高校获取的资金是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计划进行使用和执行。其中,高校投资建立的校办企业需承担主要连带责任,由于校办企业的经营不善,产权不明晰,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事企业不分等因素会带来相应的投资风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是高校经济活动改革的重要部分,由于经营性质不同,不能照搬企业经营管理经验,高校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此外,高校还通过投资一些项目作为资金筹集的渠道,由于科学论证不充分,判断决策不准确等,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投资效率低下、形成项目投资风险。

(三)高校财务管理风险

高校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因为高校的管理过程和发展体制之间产生的矛盾所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失控从而引发的风险。其主要存在于高校的预算管理、会计处理、资产管理、财务治理等方面,产生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和财务决策失误等风险。具体表现为,预算工作编制和执行不科学、学校二级单位领导对预算工作重视程度薄弱、缺乏具备专业素质和知识的预算编制人员、与财务部门沟通不畅、缺乏专业性的指导、预算与实际支出不匹配等原因都会带来财务管理风险;会计核算不准确、为建立完善的高校会计制度、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问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内部监督和审计力度不够、缺乏成本管理和高效使用资金的意识、面对风险缺乏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办学规模的扩张导致巨大的扩建压力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已有的教学资源与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高校扩招生源。近年来,各高校都大量举债进行扩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高校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通过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方式已经不仅限于完善学校基础设施,还包括增加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新颖的教学资源,打造过硬的教学质量以及优秀的教学师资和科研人才队伍。因此,各高校都在进行综合扩建和资源提升,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财务风险。

(二)缺乏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方式和不合理的资金结构

仅靠财政拨款和高校的事业收入远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的发展。目前,贷款筹集资金成为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这种方式只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使高校背负沉重的债务和利息。相比较于国外著名高校,我国高校缺少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方式。例如,可以通过争取执行国家或地方的税务减免工作,合理合法的获取自主创收,获取企业、社会、校友的捐助,建立以基金形式的多元化渠道,改善我国高校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和严格的内部监控机制

学校缺乏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编制依据通常参照以往编制情况,缺乏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各部门自身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导致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中,没有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内容进执行,根据工作内容随意调整预算,缺乏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增加了财务风险和压力。由于高校对不同工作职责的部门分配了不同的管理权限和相应的工作经费,增加了财务内部监管的难度,造成经费使用不合理和浪费的现象。

(四)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高校是以科研教学活动为主,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影响,高校领导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缺少理论支撑和具体实施办法、缺乏财务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意识、未能从财务制度上进行有力监管,导致高校在债务、投资等方面的经济业务活动不规范、因监管不力而产生的不良风险。

三、高校风险防范内控体系的建立

在高校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不同类型的风险,因此,提高对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科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职能机构,总结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完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对内控环境的建立、风险评估及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经济活动的控制、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以及监督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形成高校风险防范内控体系,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内控环境的建立

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主要体现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想转变。加强高校管理者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意识的理念,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运作管理模式、先进的理念、经验、管理方法,结合高校具体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岗位。例如,以学校领导牵头,成立财经工作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由专业的财务人员承担下设风险研究、风险控制和防范等岗位的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职业道德、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的财务专业队伍,做到对学校财务风险的严格把控和监督,从内部环境方面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二)风险评估及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定期展开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系列讲座和宣传,建立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面对财务风险发生时,发挥财经工作委员会和专业财务队伍的作用,及时准确分析和判断风险具体类别和程度。有效地搜集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财务信息,建立包括偿债能力、运营绩效、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指标的高校财务预警系统,通过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并监测可能会发生的财务风险。设置重要财务指标,及时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一旦评估超过学校财务预警能力,应迅速做出风险评估报告,制定科学可行的风险化解应对措施。

(三)经济活动的控制

高校财务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主要分为两大主线,一是对预算活动的控制,二是对收支活动的控制。预算活动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做到各项经济活动都要遵循“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设立专门预算机构完成学校的财务预算编制和论证工作,认真及时执行预算,严格控制超支预算和频繁调整预算的现象,建立预算监督和考评机制。收支活动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严格的收支审批制度,确保所有收支活动都遵循国家财政法规和政策,不存在滥用、乱用的现象,同时加强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审计与监督,建立内部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全面审计检查,尽早发现不规范的经济活动业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

(四)信息化体系建设

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是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的有力保障,高校应重视并树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观念,以专门负责内部控制的部门牵头,全面搜集高校各部门的财务信息,确保控制信息的完整、准确和真实,全面形成各部门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传递的财务信息集成、资源共享、平台互通的现代财务信息化数字办公平台。同时,加强对高校财务信息内部控制系统本身的管理,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程序开发与维护、确保财务数据输入与输出的正确性、完善信息资料的储存与备份、加强网络设置与安全、防止财务数据泄密,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五)监督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与评价体系,包括内外部控制监督和内部控制总体评价。内部监督管理,主要是由高校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内部监控部门对高校的所有财务活动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外部监督管理,主要是由高校外的专业化审计机构对其财务活动进行独立审计;内部控制总体评价,主要针对内部监督控制的有效性和相应的制度进行定期评价。通过进行有效的内外部监督管理和评价,对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的评估,确保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及时发现问题更新内部控制措施,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

参考文献

[1]田志刚.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双模型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3(16).

[2]蒋文清,余晶晶.浅析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经济师,2013(07).

[3]吴建春.试论高校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11(07).

[4]雷振华,邹果.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2014(10).

[5]许阳.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探析[J].财会通讯,2015(26)。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篇七

引言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外部市场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目标预期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企业参与到市场环境中,财务风险就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在发生时间、风险结果等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而且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不当,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极易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安全性,甚至造成企业严重的财务危机。

一、新时期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主要表现

当前经济环境下,特别是今年以来,外部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的影响较大,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短期内放缓,对企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仍将比较明显,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与以往相比,财务风险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筹资困难问题加剧

企业在筹资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如果筹资方式不当,负债比例控制不合理,权益收益无法达到预期,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特别是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信贷政策进一步收缩,企业融资通过贷款门槛限制不断提高,贷款难度越来越大,而证券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上市融资更是难上加难,加剧了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

(二)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问题加剧

一些企业在经营策略上注重信用销售,因而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特别是一些交易结算周期较长的企业,由于应收账款基数大、回款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占用了企业非常多的营运资金,如果企业内部出现发生大额呆坏账,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造成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状况恶化。

(三)投资过程中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

企业的一些长期投资项目,像证券、固定资产、项目建设等,虽然投资回报率比短期投资要高一些,但是存在着不确定性较大、资本投入较高的风险,管理不善极易造成严重财务亏损。尤其是当前外部金融市场频繁调整,经济环境整体不容乐观,如果企业的利润的增长在短期内不能与公司净资产增长保持同步,将会直接造成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同时,对于企业的一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如果不能很快产生效益以弥补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同样会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

(四)资金运作过程中存货规模控制引起的风险问题

企业资金运作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环节问题,例如货币资金管理、存货控制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一系列的内容。特别是在存货管理方面,一些企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销量有所降低,造成了企业的原材料及产品存货规模增加,如果出现存货跌价的因素,出现存货损失风险。

(五)利润收益分配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在企业内部完成了利润核算以后,利润收益的具体分配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确定盈余公积用于企业发展的资本保障,如何确定股利分配确保股东预期收益等,都是需要企业慎重考虑决定的,如果利润收益分配管理不善,容易成为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危机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管理创新措施

(一)准确界定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标准

新时期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应对管理,首先应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标准进行准确的界定,当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标准确定主要是基于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企业的实际收益情况等。具体而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上分析判断财务风险,主要是将企业的资产按照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等划分为保守、风险以及中庸等资产类型,并重点分析企业利润科目余额以及应收应付账款往来科目等,通过全面分析资本结构状况,初步界定财务风险隐患情况。在企业收益状况上分析财务风险,主要是分析企业的盈利利润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对照,分析企业的利润总额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确定企业的净利润以及留存收益等,整体把握企业的收益状况,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与判定。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应对管理

在企业的财务风险应对方面,首先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内部构建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实际情况,综合选择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经济效率等作为风险预警指标,明确风险预警阈值。其次,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重点以企业的现金流量作为监控的重点,合理均衡流动资产、现金流量,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严防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第三,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基础保障,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特别是建立基于风险导向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并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保持稳定合理的资本结构,贺礼控制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以便于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此外,在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中,应该重点加强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特别是将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问题发生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财务管理岗位职责管理等制度健全完善,夯实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管理基础。

(三)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管理

现阶段很多企业对于财务风险问题往往还是停留在事后处理上,而对于发生的财务风险缺少及时有效的应对处理,这也是新时期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需要重点强化的内容。首先,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在内部建立风险预备资金制度,当在企业内部发生财务风险问题时,及时以预备金作为后备补充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系统的完善企业的风险规避措施,尤其是针对企业的筹资、投资、资金管理以及收益分配等,全面的制定财务风险回避管理措施,降低财务风险问题对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影响。第三,应该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特别是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手段,优化企业的各种投资组合,尽可能以集团化经营的模式,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同时,注重财务风险的保险转移以及非保险转移等风险转移管理措施的应用,降低财务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企业损失。

结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既有共性,同时又因为企业经营行业领域、企业规模、内部管理等因素存在着独特性。在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中,财务管理部门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在强化风险管理基础、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以及风险应对管理等几方面,全面提高新时期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财务风险的分析及防范论文 篇八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财务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不相符,因而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它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与损失性共存的特点,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资金筹资、项目投资、资本运营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客观存在的和无法避免的,财务风险的存在与否以及风险程度的大小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控制的,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及时进行调整,其收益和风险往往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风险越高,收益越低,风险越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财务风险,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可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运营和收益分配等方面,财务风险也相应地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是企业在筹资活动过程中因宏观经济环境和资金供求状况发生变化,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无法按期偿还债务而形成的风险;投资风险是企业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使得最终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因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资金回收的金额与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变现能力和偿付能力不足,影响企业资金正常运营产生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因收益分配政策不合理给企业日后的经营活动可能带来不利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利益分配与财务风险控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企业制定收益分配政策,应当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财务风险对企业自身、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利益都会造成严重损害,必须充分认识到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财务风险,存在着经营收益与财务风险并存的现象,应该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合理选择经营方案,尽量地规避财务风险,争取最大经营收益,将风险控制与企业经营活动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把财务风险控制和员工管理结合起来,强化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管理者风险控制能力和员工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管理者的意识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风险的认识与领悟,其既要以身作则,居安思危,又要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教育与培训,营造风险防范的文化氛围,降低外界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专业素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理财手段,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不断扩大知识面,将风险意识渗透到日常的工作中,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识别各类潜在的风险,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企业全体员工也要树立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企业每个人身上,扎根于整个群体,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深入到员工内心深处,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形成群体规范和自主意识,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应相互支持和配合,在工作中发挥团队精神和维护集体荣誉,及时防范财务风险,将企业可控的风险坚决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必要保证,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为财务决策提供服务,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应当在遵循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岗位工作职责、资产与负债管理、收入与成本费用管理、报告与分析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在职责分工、授权批准、会计记录、资产保管、预算管理、考核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制度设计应当涵盖企业内部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同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动态调整,做到整体性、适应性与权威性相结合。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工作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财务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把企业具体财务管理活动与各个岗位工作职责结合起来,形成企业内部制衡机制。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审计,增加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使得财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得到程序化与规范化的监督和控制,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资产的安全性。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准确,财务信息流通快捷,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和避免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提升财务管理运行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三、科学进行投资决策

企业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可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充分调研、反复论证,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对多个可行性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估,并从中选择最切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科学方案,避免主观臆断、盲目决策,达到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目的。企业明确了投资目标之后,应进行科学化决策,充分考虑影响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运用定量分析和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准确计算各投资方案的回收期、净现值及投资报酬率等指标,综合评价计算结果,选择最佳方案。企业必须强调稳健理财,分散投资,不仅要考虑所选投资项目的收益性,还要考虑到所选投资项目的风险性,通过不同形式的投资组合,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搞多元化经营,合理分散投资风险,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充分说明了分散风险的重要性,可以采取高风险产品与低风险产品搭配互补、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控制资产和负债的比率,避免短期负债用于长期投资,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企业正常的财务支付和债务偿还能力。企业资本结构是指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比例关系,决定着企业的偿债和再融资能力,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获取更大的收益。企业经营旺季可以增加负债比重,适当调高负债比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扩大销售、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要想获得利益,就要面对一定的风险,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是减少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其能够准确地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是以企业的经济资料、经营计划和财务报表等为依据,运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理论,利用比例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变化,并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预警,以帮助企业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发展决策依据的财务监控系统。建立财务预警机制,需要广泛地收集和市场竞争有关的信息,不仅需要财务部门的相关风险信息,还需要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整合成更加直观的统计图,运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技术手段,计算出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和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向企业管理者示警。一旦出现财务危机,通过财务指标变化,可及时发现财务风险,找出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找解决财务风险的办法,根据财务指标变化,企业管理者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减少企业财务损失。科学合理地选取预警指标,不仅要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等财务指标,更要考虑企业行业影响能力、人力资源状况、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对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企业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提高企业预测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的财务管理环境,促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产生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无时不在,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必须加强宏观环境分析,理顺内部财务关系,融洽企业管理者与全体员工之间的关系,共同提高财务风险预防意识,充分认识到财务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正确客观地认识和分析财务风险,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财务风险控制,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找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及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企业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科学进行投资决策,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努力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篇九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随着环境的变化向更广范围以及更深的层次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在经营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追求快速增长而进行高负债经营,忽视财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导致了财务危机,如果控制不当,必然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增强风险意识,了解风险与企业收益的关系,把握时机,发挥风险对企业的有利作用,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企业产生的不利效果。

关键词:财务风险;分析防范;对策研究

引言: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更是不可避免,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它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除了要了解财务风险的特征和成因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财务风险的防范及对策,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1、 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广义财务风险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是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因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偿债风险、投资风险和利润分配风险。

2、 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 客观性

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

2) 全面性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3) 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时时都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4) 收益与损失共存性

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说,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国企业里,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财务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可能会威胁企业的收益,也就会影响企业收益。

二、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1、 投资风险

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

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2、 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包括增加企业资金成本和降低企业偿债能力两类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方式筹集资金,他们往往在控制资金成本和增强偿债能力方面是相对而行的。权益融资能够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往往股东需要较高的资金回报;而债务融资由于可以抵扣一部分税收而降低了融资成本,但是过多的债务可能使企业无法支付本息而濒临破产。如何有效管理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权益融资还将面临政府监管风险和市场行情风险,而债务融资也将面临利率变动风险。

3、 资金营运风险

货币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最易出现问题的资源。对于集团公司来讲,货币资金的风险管理不仅体现在如何杜绝资源的流失、短缺、盗窃及挪用上,而且要考虑如何优化配置发挥资源优势。如果资金管理体制分散、监控失衡,母公司掌握不了子公司的资金状况、控制不了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运作行为,就不能对集团最有贡献的业务活动在集团层面给于资金分配的支持,最终造成投资不当,筹资失控,内部资金融通失调等风险,一个子公司出现的问题就可能把母公司拖到无休无止的债务、担保纠纷中。

4、 负债过度风险

财务风险,它是通过债务成本与全部资本的比率变化来体现的。并随着企业负债负担的加重而增加,负债负担越重,企业生存所受到的威胁就越大,过度而不合理的负债将危及企业的生存。在现阶段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面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圈地为王,先把优势资源抢到手里再说,做大之后再做强。过分追求企业的高速发展,用发展来掩盖危机,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惯用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往往会导致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导致偿付能力不足。

5、 与高负债形成的风险相比,或有负债形成的风险更具隐蔽性,对企业的潜在风险也更大

部分企业对外担保数额大,期限长,甚至未经同意和审批,管理人员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担保等,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大部分企业对担保疏于管理,也不按照制度规范在表外披露,如果担保对象一旦无法偿债,担保企业的或有负债就转化成负债,突如其来的债务负担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

具体表现为产品成本费用高,毛利率低;资产收益水平差,投资回报率低。从长期而言,获利能力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指标之一。实际上,企业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于投资以后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如果投资以后不能获得大于或等于现金流出量的现金流入,就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2、 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 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但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四、引起财务风险的成因

1、 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2、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预警,导致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带来财务风险。

3、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五、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 加强资本结构的分配管理

合理分配企业资金项目,掌握企业资金流向。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先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因此加强流动资金的监管控制十分必要。速动资产能较好的反应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如果该指标较大,说明利用较少的自有资本投资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

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原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而资产负债率过大,则表明企业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可能面临企业倒闭的危险。所以要及时分析偿债能力指标,及时有效的控制企业资金运转,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2、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大量实例说明,企业陷入经营危机前是有征兆的,如果将经营方式采用数据化,即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经营情况资料的分析,形成一定的财务数据指标,企业经营者就可以根据财务数据指标,预先得知企业将面临的潜在风险。

3、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设置一些敏感性和可靠性高的财务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观察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企业可以对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和预报。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警系统依赖于对企业信息全面而精确的搜集,包括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相关财务资料,利用财会、企业管理、金融等理论,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六、结语

从现代企业的诞生之日起,竞争与风险便如影随行。企业的财务风险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使自身内部环境处于最佳状态,并且适应外部环境,坚持用财务核心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明确自身的财务优势与财务劣势,扬长避短,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雄胜。财务管理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 唐君。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方法[J]。活力,2010(5)。

3) 杨淑媛。张海红。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商业经济》第2009年第十期。

4) 李燕。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会计之友,2008(5)。

5) 翟存根.试论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之友(中),2006.

6) 张磊。 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现代商业。2008(27)。

姓名:王泽南

学号:10043619

班级:项目内二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0 1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