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师心得

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心得感悟(3篇)

发布时间

中国养我们育我们,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祖国做出贡献,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心得如何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3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心得感悟》,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心得 篇一

曾建同志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红色基因的时代剧本。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学习曾建,我认为,就是要向他那样做人、做事,积极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学习曾建,争做“有信仰”组工干部。信仰坚定,才能发自内心地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尽忠职守。曾建自从参加工作辗转过上十个部门单位和地方,始终勤奋工作在一线,去世的前三天还在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家论证而工作到深夜。没有坚定的信仰,是不可能做出如此的表率。学习曾建,就是要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信仰,时刻以曾建为镜,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理论基础,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曾建,争做“有担当”组工干部。“为官避事平生耻”。面对繁重的工作,曾建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会让工作“欠账”。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等,不管有多难,从不退缩、从不推诿,总是以极其负责的精神勇挑工作重担。学习曾建,就是要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学习曾建,争做“有情怀”组工干部。“一条毛巾、一双解放鞋、一双雨鞋、一顶草帽”,是曾建留在人民群众心中最生动的形象。他的一生,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之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学习曾建,就是要学习他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像他那样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学习曾建,争做“有气节”组工干部。不管身居什么岗位,曾建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底线,用他的一身正气,为党员干部树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模范标杆。学习曾建,就是要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名利所缚、不为利所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底线。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心得 篇二

红色,是一种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从不让人去为自己谋私,从不让人去沉迷于飘渺的虚无,他让人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

十月的一场燎原大火烧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红,而后用了整整28年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努力拼搏将神州大地染成遍地红色,因此,这种红色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的,而是有无数的前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并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成为我们世代相承之意志。所以,红色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不能放弃,要好好地传承下去。

这不是上级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这个时代的要求,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代人能否实现中国梦。想要真正实现中国梦,我们就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行,并且要让红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让头脑清醒,让行动坚定,让红色的基因在自己的血脉中扎根。

众所周知,江西是中国工人运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革命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四大摇篮”。在这片光荣的红色土地上,孕育了以“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内涵的红色基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新时代,都坚持奋勇当先、勇往直前,成为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

因此把红色基因作为党性教育最好的教科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通过潜移默化的传输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在红色教育中浇注党性修养的“心灵鸡汤”,汲取锤炼党性的最好“营养剂”,化平凡为神奇,让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触动。红色基因让党员干部在回顾历史中传承精神,在立足现实中点燃激情,自觉地在思想上讲党性、讲信念、讲传统,在实践中比工作、比学习、比奉献,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找到精神的根和人生的魂。

不可否认,一些党员干部没有经历严格的革命传统教育,没有经受红色基因的熏陶,出现了信仰模糊、信仰缺失,甚至信仰倒退等问题。有的理想动摇,思想滑坡,丧失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有的宗旨观念淡薄,官本意识强烈,对群众“冷硬横推”。有的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和膨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应对的挑战。

弘扬老区精神、夯实理论基础、学习先进模范,是对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和最生动的实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认真领悟信念与奉献,自觉理解使命与担当,把光荣传统转化为加强党性锻炼的内在精神力量,着力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上见成效,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夯实党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执政基础,进一步凝聚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正能量,让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生根,让红色基因在改革发展中开花结果。

其实,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自觉走在时代前列的英雄模范。把研究做到最后一秒的戈壁之花林俊德,心里只装着别人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不离不弃照顾养母十二年的孝心少女孟佩杰,造林22年永葆公仆本色的好书记杨善洲等,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扬红色精神,用自己的红色基因生长全新的红色血液。这些人无愧为时代的榜样。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风云暗涌的和平岁月里,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力量才能步步稳进、兴盛强大,才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如此,也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心得感悟 篇三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俱,一片丹心向阳开……”每当听到这首歌曲时,我就会想起书架上的那本《红岩》。虽然它又黄又旧,书页还歪歪扭扭,但书中那一面面飘扬的红旗,承载着的却是无数革命志士的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到革命接班人的血脉中。

小学的时候,爸爸把这本《红岩》放在我的书架上。我兴致勃勃地取下来一看,却发现书又破又旧,有的书页还散落出来了,让我瞬间就失去了翻阅的兴趣。我可失望了,心里不禁抱怨:为什么爸爸不给我买本新书呢?于是,我再也没有碰过这本“颜值不高”的《红岩》了,它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后来,老师布置我们读《红岩》,我才很不情愿地拿起这本书。翻开扉页,一行字映入了我的眼帘:“1994年购于新华书店。”1994年?它比我还要大十多岁!我才意识到这本书的不普通,我便对它少了一点嫌弃,多了一分好奇,开始认认真真地读起来。

读完了这本《红岩》后,我被革命烈士们为了建立新中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幕幕令人激动、崇敬、悲愤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她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许云峰将要被敌人密裁,他毫不畏惧地说:“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然后神情自若地走向台阶。正是无数个像江姐、许云峰这样的革命志士从1921年到1949年抛头颅、洒热血,染成了华夏神州的红色大地,为新中国的成立铺就了康庄大道。

当我渐渐长大,我感觉到身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与《红岩》中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扎根在五华县中洞村为精准扶贫辛勤工作的爸爸。

两年前,当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政策时,爸爸积极响应号召,扎根农村,投身精准扶贫工作。我知道这个决定后,想到爸爸将要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还要在那么艰苦的地方工作,我非常难过,还躲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两个晚上。

那天,我又看到了书架上爸爸送给我的那本《红岩》,我一遍又一遍地翻着它,眼前又浮现出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们的身影。我突然明白了,爸爸是沿着先辈们没有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为人民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能帮助村中700多户贫困户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了。

后来,我和妈妈来到了爸爸扶贫的农村。我看到了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干净整洁,看到了在脱贫产业中辛勤劳动的村民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看到了在新建的学校操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我还亲手给当地的孩子送上了新书包、新文具和书籍,和他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那一刻我感悟到虽然我们不用奔赴战场,但在和平年代,我和爸爸妈妈是在继承着革命先辈的精神,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那一刻我感受到共产党员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已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为中国老百姓结出了致富的幸福果实。

这本两代人的《红岩》,寄托着爸爸对我的期望,牵系着两代人的心,承载着两代人的梦想。它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指引着我和千万个有志青少年,在伟大祖国开创新时代的道路上鲲鹏展翅、扬帆起航!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心得感悟》,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5 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