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个人教学设计(最新6篇)

发布时间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个人教学设计》,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师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教材分析】

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出示课题18、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提问:

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我指的是谁?

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你想读哪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

(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生日歌》读。

六、扩展活动

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课后小结

低年级的学习贵在实字上,扎实地读字,读词,读句,读文,能帮助学生垒好语文学习的每一块砖。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本课4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差异网★www.chayi5.com)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办法来记忆,指导写字:

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均匀,人的捺均变为点。

3、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

2、分小组比赛。

3、每组选出代表,全班比赛。

四、想象故事的结尾

1、请同学们编出故事的结尾。

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讲评小结

〖课后小结

注重各项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标达成的前提,真正落实还需要教师在课中通过调控让全体学生有效习得。

《教学设计》教案 篇三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近年“仿写句子”题的命题思路、题型特点。

2. 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

3. 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二。 对象分析:

1. 学习内容分析

“仿写句子”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能力层级属D,即应用层级,题型常在第二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能否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强弱的一种反映,也是体现学生思维严密性和流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系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认真研究题型与解题思路,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

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然对“仿写句子”略知一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还未进行过系统的复习和归纳,未掌握仿句的方法,对该题的应试能力往往不尽人意,常写出“形不似,意不通”或“形似意不通”的句子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借助学生仿写中常出现的毛病,引导学生掌握仿写的基本步骤,从而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

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仿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骤,尤其是底一步审题。

难点:使学生能具体操作,初步内化成一种能力。

四。 学习时间:

1~2课时,本公开课为第一课时。

五。 学习媒体:

自制PPT课件,实物投影

六。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课题。

(二)呈现学习目标。

(三)精选典型高考题分析。

借助Powerpoint出示94年,99年的高考题,让学生明白仿句命题有什么特点,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仿写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94全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1)另举一个事例。

2)句式与画横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

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会有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的问世!

1.请学生判断并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 如果没有妈妈的十月怀胎,没有爸爸的精心养育,哪会有我的今天!

(2)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就不可能有《史记》的问世!

2.教师明确:

(3) 虽举了一个例子,但与原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这一大前提不符,另外,句式也不符合要求。形未似,意未通

(4) 虽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司马迁为例子,但句式上与画线句子不同,没达到仿写要求。形未似。

3.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本题仿写要点:

句式上:A、假设关系,如果……

B、否定的形式且含有并列关系,没有……没有……

C、含有反问语气,哪里……

内容上:A、写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

B.写他们的光辉业绩。

2. 学生根据以上要点,相互讨论,试做仿写,教师巡堂。

3. 推荐本班或当年考生的优秀句子,如:

A.如果没有爱迪生夜以继日、潜心研究,没有他含辛茹苦、反复试验,哪会有白炽灯的及早发明!

B.如果没有陈景润呕心沥血、备受艰辛,没有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运算推理、钻研不止,哪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突破!

(99全国高考题)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年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1.请学生判断并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 五十年真的好漫长,有欢乐也有痛苦……再苦也还得过。

(2) 五十年像一部电影,有声有色……电影非常好看。

(3) 五十年像两条腿,有长也有短……双腿正在迈进。

2. 教师明确:

(1) 不是比喻,形不似。

(2) 虽是比喻,但句式与例句不一致,形不似。

(3) 内容、语境不符合,形虽似,意不通。

3.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仿写要点。

A. 修辞:比喻。

B. 句式:第二空缺处为“有……也有……”的形式,且前后形成相 对相反的意思。

C. 内容:写我国建国五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其间经历过磨难、曲折、

仍一往无前。

D. 语境:昂扬向上,充满信心。

E. 连贯:与上下文连成一个整体,组成两个排比句。

4.学生根据以上要点,相互讨论,试做仿写,教师巡堂。

5.推荐本班或当年考生的优秀句子:

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渐趋向高潮。

[设计说明]

1.94、99年的全国高考题富有代表性,涉及到仿写常常考查的基本知识点,以它们为教学示例,是为了使教学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

2.让学生从对当年考生错误的答案判断分析入手,再分析题目考查的要点,最后用正确的答案对照比较,便于让学生初步感知仿写的命题特点、解题步骤。

(四)师生共同明确仿写题的命题思路及特点。

从以上考题的分析中,我们可看出:题目难度有所增加,绝非单纯的考造句,而是既包括了对语法结构、句式、修辞、语境、语意连贯等知识点的考查,也包括了对语言的分析、运用、迁移、思维、表达等能力的考查,更好地体现了语文是一门严密的科学体系,绝非是互相割裂的拼凑体。

(五)点拨仿写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审题

审题干:即题目中有多少要求,有什么要求。

审题例:即句式的特点,仿用的关键词、修辞(积极、消极)、上下文内容的一致等方面。

第二步:拓展思维,展开联想。

第三步:组织语言,准确、连贯表达句子。

第四步:句子的内容要健康,语境要积极。

第五步:检查是否符合题目各项要求。

(六)课堂迁移训练:

(2002年北京高考)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仿写:

1.请学生分析该仿写应注意哪些方面?

a) 选择恰当的事物和表事物所处状态的修饰语。

b) 仿写的句子应用到拟人格

c) 在情境上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试做仿句,教师巡视,然后选择错误明显的句子和推荐优秀句子,通过实物投影来交流,从而更进一步明确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

如:请学生分析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

(1)小小的火柴!

你燃烧自己时,

世界就光明了。

(第1句形未似,事物前的修饰语应该表状态)

(2) 热恋的人们!

你结婚时,

玫瑰就枯萎了。

(形未似,第2句没用拟人手法)

(3).笼中的鸟

你安于现状时

自由就没了。

(形似意通,符合要求)

[设计说明]课堂反馈,使学生初步将方法内化成能力。

(七)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并分析讲评。

(八)从易到难精选反馈训练题,分层次布置作业 :

必做题:1、3、4、6、7、9

选做题:2、5、8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学生平时常写出“形不似,意不通”或“形似意不通”的句子的毛病,借助一些正反面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仿写的基本步骤,从而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在教学过程 中,由于所举的例子主要来源于学生的练习中,学生比较感兴趣,较容易掌握。从学生课后的反馈练习来看,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但也有一些学生,由于思维不够活跃,语言表达功夫差,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这就提醒我:要想学生真正掌握仿写的要领,不是靠一两节课就能应付的,必须在平时不断地加强训练,并引导他们跟写作联系起来。

附: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同福西路278号

邮编:510235

联系电话:020-81542876

附反馈训练:

1.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正直”开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真诚是心灵的翅膀,它能让我们的生命飞翔,获得精神上的安逸。

正直

2.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分别以“快乐”和“悲伤”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

比喻句。

例句: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答案:

3. 根据画线语句的格式,仿造三句话,一起组成排比句,要求与前面意思相衔接。

单纯决不是幼稚的同义语。幼稚是童气未脱的胎迹,单纯是童年留下的财富。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生活的诚信,少一些人情的圆滑世故;

4.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 ;

爱心是 , ;

5.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非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

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也是人生一笔 的储蓄。这储蓄,

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在黑暗中追寻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暗淡的, , ;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7.仿照下面的句式,以“腐烂“为话题再写一个句子。

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 之时,会让自己发光。

8.(2000年全国高考):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达,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勇敢 ”、“友谊”、“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9.(2001年京,皖,蒙高考题)

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再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比喻+疑问)

10.(2002年全国高考题)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参考答案:

1. 正直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因子,它能使你周身充满浩然之气,给你一种抵抗世态炎凉的力量。(此题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仿、内容合理)

2. 快乐是你求之不得的那支千年灵芝,悲伤正是那遍及周围的冰雪。

或:快乐是你梦寐以求的那块蓝宝石,悲伤正是那遍及周围的矿渣

3. 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符合要求即可)

4. 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感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或:爱心是一把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

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此题应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方法,还要注意第二分句的解释应紧扣第一分句。

5. 读书,(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6. 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是永远不会缩小的。

7. 间好比缕缕清风,它能帮我们驱散心中的愁云;时间如同涓涓细流,它能帮我们荡涤心灵的杂质。

(要求两个比喻是并列关系,后一句对前一句从功能及作用上做出合理解释。)

8.信任和理解融化坚冰

树干支撑枝叶,地基支撑大厦,信任支撑友谊。

或:勇敢和智慧创造辉煌。

懦弱造就失败者,自负造就狂妄者,勇敢造就成功者

或:友谊和关爱产生温暖

快艇靠白帆,鸟儿靠双翼,友谊靠真诚。

(此题修辞上要求前一句直接表述,后一句比喻,语意上要求连续类比,从具体到抽象)

9.记忆是心灵的仓库,收藏了多少美好的往事?

10. 一棵树是一座工厂

根系是仓库

枝干是管线

绿叶、新芽是制造氧气的车间。

(此题要用四个合理贴切的比喻,它们之间应构成一个整体关系,而不是相互关系,且第一个比喻句引出下面三个比喻句。)

[1]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容积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理清思路。

1、回顾复习。

教师谈话:用一句话介绍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关于圆柱的知识。

预设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的特征;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各种情况。

2、理清思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体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再算出圆柱的体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3、揭示课题——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练习三第10题。

根据表中的已知分别计算每个圆柱的未知量。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1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注意分清3个小问题分别求什么问题。

3、练习三第12题。

引导思考:第1个问题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吨,要从体积入手;第2个问题要弄清楚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4、练习三第13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齐练。评讲时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练习三第14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引导理解: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间有多大,分别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一半。

6、练习三第15题。

分析:玲玲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圆柱体虽然形状变了,但什么没变?(体积)

7、练习三第16题。

提问: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思维。

1、第19页思考题。

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⑶这题还可以怎么想?

让学生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那一部分钢材的体积。

教学设计教案 篇五

【课前透视】《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培养良好的语感,还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丽。课后“我会读”具有积累词语和巩固生字的双重目的,要加强引导发现。

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也了解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本课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三组不同的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识字、积累,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地朗读词语。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钢琴曲、自制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3、自制的金色星星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一、谈话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

(教师富有感情地渲染,将学生带入美妙的秋天世界,激发学生了解秋天的热情,乐于参与。)

二、演示

播放课件: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呈现三组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谈感受。

(课件展示,生动形象。符合学生好奇的年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初步感受秋天美丽的同时,激发了求知欲。)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凭借插图和拼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找学习伙伴互助读词语,互相正音。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自主认读。

(凭借辅助手段,营造轻松氛围,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识字热情,突出主体作用。)

二、指读

1、教师范读。边演示课件边范读,学生边听边欣赏。

2、分组练读,引导学生正确读词:

让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

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3、多种形式汇报读。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

(教师范读让学生学会欣赏。多形式的练读,在复现过程中加深记忆。识字方法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互助识字,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三、朗读

1、学生自由练读。要读得正确、读出美感。

2、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配上《秋日的私语》的钢琴曲,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谈感受。

3、小组练读,点评。

4、汇报读,看谁读得最美、最有感情,评为“金色童音奖”。

(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有助于加深理解,形成个性化的感悟,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四、写字

1、出示“宜、实、色、华、谷”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4、学生临写,同伴互相点评。

(写字训练是本课的重点,重视范写,给学生提示,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复习读课本的词语,引入新课。

二、诵读

1、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比读。看谁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4、互相赏读。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5、全班齐读。

(有感情地读,促进学生的感悟与想象。赏读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相互学习。)

三、练习

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

1、分小组轮读。

2、找朋友游戏:

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小朋友,生字在这里很孤单,咱们给它找找好朋友吧!

3、再读。采用多种方式读。

(采用活泼的方式进行朗读与组词,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了巩固与积累。)

四、写字

1、出示“金、尽、层、丰、壮”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2、观察“我会写”中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3、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4、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5、学生练习。伙伴互评。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字形的能力,提高写字技能,扎实进行训练。)

五、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学习伙伴说好收集了一些关于秋天的词语,你们也来展示一下吧!

1、组内交流,加以整理。

2、全班展示,小组选出代表,把组内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展示出来。

3、评出“丰收小组”,奖给组员一颗金色的星星。

(展示交流,不仅促进学生积累词语,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伴教锦囊】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色宜人秋兰飘香

春兰秋菊春花秋月春种秋收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教学设计是什么 篇六

什么是教学设计?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主要环节包括: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

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性的教学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教育家杜威最先提出应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桥梁科学即为教学设计的原意。80年代初,由邬美娜、刘茂森等人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但那时的教学设计只是原封不动的将教学设计从国外“拿来”,介绍给大家的观点和理论也是零星的、支离破碎的,根本谈不上体系,实践几乎没有。经过这些专家20年的努力,现在教学设计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个别成功的实践应用。

但是纵观我国教学设计的理论,我们看到的多数还是国外教学设计的印迹,由此导致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我国的教学实践不适应,表现为:理论反映的是西方教育观念、学习理论、教学模式发展的轨迹和成果,提倡学生创造性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实践是我国千百年形成的“儒家”教育观念、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以应试教育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必然造成教学设计在我国形成了所谓“两张皮”的尴尬局面。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普及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学设计的理论比较抽象、宏观,缺乏可操作性的实际环节。既使教学专家都很难把握其实质,更别说新手了。我们可以看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型,其中前期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过程都只是宏观的描述,根本未提供容易掌握的研究方法和操作工具,教师只能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来揣摩模型所提供的教学设计过程,这样,优秀的教学设计就成为个别教员的专利,远远没有发挥教学设计的教学应用性,实现规模效益。认为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评价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过程的一切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

探究型学习的基本过程:

虽然因为探究的程度不同,探究学习活动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总的来说,探究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含了一些基本的活动要素。

确定问题 探究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问题,分析问题的属性,根据问题的属性,进而可以确定采用哪一种程度的探究活动,有没有必要展开深入的研究,是进行完全的探究还是不完全的探究,还是以调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评价为主。在解决问题之前,不仅要将问题界定清楚,还需要确定问题所处的情境,也就是描述清楚问题空间。

形成探究思路 确定问题以后,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有些时候,可以考虑与学生一起讨论决定问题,这样,问题对学生来说更是“自己的”,也更能够将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调动起来,分析问题,收集信息材料,形成解决的思路和策略。另外,问题的属性不同,所采取的解决策略也有很大差别,不同的解决策略需要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动。

实施探究 开展探究是整个活动的核心过程,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根据所确定的探究思路,进行调查、实验、资料收集、访问、考察等各种探究活动,最终将问题予以解决,并得出探究结果的过程。所开展的活动类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在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来探究的程度选择相适应的活动类型。

结果展示/交流 经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以后,将形成不同形式的探究结果,可以是实验报告、访谈结果、调查报告、作品等。探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实际上也是探究过程的一种活动方式,可以将其看作是探究过程的结束活动。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抓住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揣摩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炮手为了国家、人民利益,默默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苍白、煞白、惨白”等词语以及文章两处对比描写,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对炮手思想感情、奉献精神的体会。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文感悟

(一)抓住人物对话,体会特点。

1、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非常有特点,尤其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请们翻开课本101页,自由朗读课文,找到炮手和将军的对话,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最符合他们的身份。

2、你们觉得,将军在发号施令时,他的语气应该怎样?炮手的回答呢?谁愿意为我们读读2—10自然段。(抽生分角色读),生评价。

3、军人在战场上,说话非常干脆,绝不拖泥带水,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好吗?(全班分角色读)

4、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开始将军让炮手炸毁的是德军的什么?将军叫炮手炸,炮手就炸,这叫什么?结果炸毁的是什么?(板书)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情。

1、虽然炮手和将军的对话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洁、平静,甚至看不出丝毫的犹豫,但此时此刻,炮手的内心早已经是翻江倒海,这从他的神态就可以清楚地了解。默读课文,勾出描写炮手神态的词语。(抽说、出示)

2、认真读一读与这些词语相关的语句,思考:炮手的神态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中你能体会到炮手怎样的心情?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这些词语旁边。

3、我们来交流交流。

5、(出示2—4自然段)请个孩子来读读这部分文字。

6、炮手的脸为什么会苍白?你从中体会到了炮手怎样的心情?(抽说,相机评价,并指导读。)

7、(出示5—8自然段)士兵的脸为什么变得煞白,从中你又体会到了炮手怎样的心情?当将军让炮手看红瓦白墙的房子的时候,炮手可能会怎样想?指导朗读。

8、将军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小,目标越来越接近炮手的家。炮手的心情越来越担心、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的脸色由苍白变得煞白。终于,将军下达了残酷的'命令——

9、(出示9—10自然段)士兵的脸色变得惨白。想象炮手的家。

10、导读10自然段,从炮手和军官们强烈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说)

11、可他毕竟是一个军人,战场上,一切都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决定。他服从了命令。

12、导读12—13自然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为什么?相机出示最后一段,指导读。

(三)升华情感,学习奉献精神。

1、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家,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他不炸不行吗?这可是他家仅有的一点财产啊!(生讨论交流)相机指导第一段。

2、如果不炸掉德军驻地,一旦巴黎被占领,会发生什么?炮手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他选择了炸毁自己的家。尽管他内心痛苦,可他的行动是那样坚决。(再读10自然段最后一句)

3、现在我们再读课题,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炮手?(生说)

4、他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却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个军人崇高的品质。此刻,如果炮手就站在你跟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5、小结:他们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充满感情地读读关于奉献的名言。

(四)、布置作业:续写《炮手》。

教学反思:

《炮手》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的是100多年前,在巴黎郊外,一名炮手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而亲手炸毁自己家的感人故事。

这个故事不长,全文以人物的外貌、神态的描写并以对话为主贯穿全文。他们的对话完全是一个长官与一个严格执行命令的士兵之间简短的一问一答,文中在写对话的同时描述炮手的神态变化,他的脸色由“苍白”到“煞白”再到“惨白”,形象地表现了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悟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新课标》的阅读要求中提到:要指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课的阅读,我设想通过充分地读,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炮手的内心世界,感悟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默默奉献精神。在《炮手》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体现着这一点。

一、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走进课堂。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兴趣是学生互动的起点,教学者应想方设法,调动一切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参与其中,都跃跃欲试,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情境。在《炮手》的教学中,我主要用语言来渲染。饱含感情地读,感情地说。这样以情感打动情感,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脉络。

二、以读为本,体会感情。

首先我问学生怎么样才能读好对话,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让他们带着这些经验来反复朗读,通过读理解将军以及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献精神。同时分角色朗读,但由于时间把握不到位,所以分角色读的不是很多,今后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是多方面因素有机的统一。以后将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让课堂轻松一点,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个人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1 7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