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3篇《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篇一

【设计理念】

本篇是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五篇课文。它通过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读了这个故事,能品味到做事情、看事情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才有发言权,不能道听途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为主导。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置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哲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教师范读学生想像故事情节等环节探究问题的实际;通过自导、自演课本剧,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做事情、看事情要亲自尝试,不能道听途说的道理。

2、知识: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10个,会写8个字。

3、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表演课本剧。

【教具准备】

1、小动物卡通卡及头饰。小红花、小金星等数个。

2、识字桃形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

2、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实践,初感课文内容

1、试读

2、互读

3、分自然段读

①范读课文

②自读课文,查看生字表。

③齐读课文,巩固生字

④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1、发现问题讨论探究

2、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①默读,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中的问题并划下来

②小组讨论找到的。问题

③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体讨论。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自读自悟

2、表演课本剧课文

①师生共同分析角色

②小组分角色朗读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

2、通过学生的朗读、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

3、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生字,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酸的和甜的》,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

1、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2、点击课件,播放动画故事

(二)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1、请你们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再读给同桌听。

2、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呢?(师板书:小狐狸、小兔子、小松鼠、小猴)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A、小狐狸

演示动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第一自然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启发想象:小狐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小狐狸说的话。

质疑:读到这儿,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B、小猴子

重点品读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句子)

(1)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相机指导朗读小兔子阻止小猴子说的话。

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这部分。

C、小松鼠和小兔子

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想法跟小猴子的一样吗?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你们明白了吗?

(三)拓展延伸,深化明理

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啊,我想大家读完课文之后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跟这些小动物说。你想对谁说什么呢?用上这个句子。

( ),我想对你说:“( )。”

“看来多数小朋友都想对小狐狸说,我们还可以写下来。但首先要会写的名字,看看他们是什么偏旁的,来,跟老师写。”

(四)表演童话,师生评价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加进你们的想象,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吧!

2、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能评为今天的“表演大王”?为什么?

3、今天时间不够了,下午语文课,咱们让每一组都表演一下,看谁演得好,好吗?(生一齐鼓掌答“好”)

(五)总结

1、师:“老师还有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助。以后我要是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想了解它怎么办呢?”

2、师:“你们听得真专心,她说的你们都听到了,我就这么办: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要想了解的话就尝试一下,谢谢大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鼓励学生做一个勤于思考,敢于尝试的人。)

六、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狡猾

小兔子、小松鼠

轻信——尝一尝

小 猴 子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明白课文大概内容。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句应表达出的语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创新目标: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讨论:“你是怎么看这四位动物伙伴的。”

4) 德育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一杯醋、一杯蜜。

教学过程:

一、实物尝试,引入课题

1.老师这里有些好东西,谁愿意来尝尝?

2.这两个字就躲在了我们的课题里,出示课题。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酸、甜”二字? 两名学生分别品尝“醋”与“蜜”。其他学生看表情猜猜是什么字。齐读课题。两名学生介绍识记方法,大家做表情大声读准这两个字。

二、创造条件,主体参与:

1、有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藏在课文中,请你看看图,读一读它,顺便和生字交个朋友。

2、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葡萄架上挂着许多串紫红色的葡萄(出示一串葡萄),相机学习“葡萄 串”三个字。谁说是酸的?谁说是甜的呢?相机学习“狐、狸、猴”三个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3、这里还有几位生字朋友,请你也帮忙认一认。出示“迫、待、硬”三个生字卡片

4、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识字归类:同类偏旁的字,意思有关联。是植物,所以有草字头,是兽类,所以有反犬旁。)

5、你能否将所有的生字连起来简单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借图读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上台根据课文内容按顺序摆好。

2、分组学习:你喜欢哪一幅图,就把那一段课文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3、朗读展示,师相机引导识字、正音。

四、朗读感悟,想象体验。

1、围绕“葡萄是酸的吗?”这一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再读文感悟。要求:边读边找边画有关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创设情境:这紫红色的葡萄这么甜,谁能告诉我,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是呀,我们做事也要学会亲自尝试 (拿出那串葡萄)每人吃一颗,说说味道和你想的一样吗?

3、全班交流讨论,相机出示两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比较,自主感悟。

4、多媒体演示猴子动作,体会“迫不及待”的意思。

5、小组讨论: 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6、分组汇报。体会狐狸的狡猾、心胸狭隘,猴子的聪明、可爱,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善良、轻信。

7、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和你的伙伴合作排练。通过朗读或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引导学生评议。教师相机提示:抓住每幅图中小动物的动作、神态或心理。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如果你是课文里那只聪明的小猴子,你会对小兔、小松鼠或者狐狸说什么?

2、请你给这个故事续编结尾: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狸……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1 6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