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差异网为您带来了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设想】

《燕子专列》是一篇讲述人和燕子之间的温馨而感人的故事。一看到课题,“燕子专列”就会觉得这样的课题非常独特,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目?小小的燕子居然还要乘坐专列,享受了特殊级的待遇,人们把燕子当作贵宾来对待,可以想象燕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所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超越同类的真诚而透明的感情,是教材把握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学生能深刻地领悟到人和动物之间毫无功利的朴素的感情,让学生走近课文,走进课文中的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我设计这一篇课文的主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抓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理解文中的词语“气温骤降”“饥寒交迫”“濒临临死亡”“长途跋涉”等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直接出示课题

2、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再次体会燕子的活泼机灵,  然而,就是这么一群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欧洲的瑞士却遇到了麻烦。

【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使孩子们在学新课文的同时,对旧的知识进行有意识的对比,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

二、学文

3、直接出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深究细读。

◆通过对“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词语的理解感悟体会燕子的处境危险。

◆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阅读要求的逐步落实,既是落实学生常规性语言知识的需要,也是为进一步感悟课文铺垫认知和情感基础。

4、同学们,就是这么一群饥饿、寒冷、疲劳极了正濒临死亡的燕子,最后却坐上了专列。让我们走进这个专列。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快速地读一读整篇课文。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完后说说你为这些燕子感到怎样?或者说说你的心情怎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    引出“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当地政府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用广播来告诉人们寻找燕子。”

◆理解“呼吁”一词,问:想一想,当时这瑞士政府会怎么通过电视、广播这些新闻媒体向大伙呼吁的呢?怎么呼吁才能把全国人民的爱心调动起来呢?我知道你肯定有好办法。谁来代表瑞士政府讲几句呼吁的话。

【设计意图】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他的语文素养的发展,在这个环节中,我适时安排了简单要求的口语训练,抓住课文中的“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向广大居民呼吁” 这一情节,“呼吁”这个官方色彩浓重的词语,学生一下子不好掌握,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自然地理解了词义,还学到了呼吁的基本要领,一举两得。

5、出示图片,引出“小贝蒂救燕子的故事”。抓住“一点也不在乎”一次体会感悟:她不在乎什么?在乎的又是什么?

6、小贝蒂不在乎自己却在乎燕子。那么,在乎燕子的仅仅是小贝蒂吗?

◆引出“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理解“料峭的春寒”“纷纷”等词语,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人们救护燕子的情景。

【设计意图】感悟层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只有感悟到燕子的“麻烦”,才能更进一步体会政府、居民和贝蒂的爱心;政府、居民和贝蒂是“解决”燕子麻烦的三个不同层面的代表,并且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在三个层面的感悟上,都是以具体语言为载体,读中悟情,体现了“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设计理念。

7、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在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

8、这一列充满了爱心的专列马上就要启程了。同学们想啊,当它在大地上行驶的时候,它会牵动多少人的目光,震撼多少人的心灵啊!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它送行好吗?咱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教后反思】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就注重了这一个“爱”。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背诵第一课《燕子》中的第二段,感受燕子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多么快乐,在让学生进入课文,本课中的燕子遇到了什么困难?让他们的心一下子为燕子的遭遇而调动着,为燕子的遭遇困难而着急着,而我也注重了每个环节导入语的设计,希望学生在充满感情的导语的引领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又可以有舒服自然的感觉。而大部分学生也非常的配合,一堂课下来基本理解的透彻了,在朗读方面都能体会到他们真的是进入了课文,被人们的爱感动了。但还有些同学在槛上我也感觉他们基本上也能体会出来。可是由于本人当天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导致在整堂课的结构上不太紧凑,也感觉推动起来有点费力,比如在引导学生说“听到广播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这时你仿佛看到都有哪些人走出了家门时,学生的回答局限性很大,显得有些被动思考。

评杜卫红老师的《燕子专列》教学

罗  云

新课标指出:“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杜老师遵循着这一理念,创设了问题情境,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深深感悟课文蕴涵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爱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我认为这堂课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具体如下:

一、探究的语文课。

新课标指出: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能力。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一个教育学生的很好的文本。因此,杜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燕子在欧洲的瑞士遇到了什么麻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燕子处境危险?”这样,老师抓住疑难点开展教学,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让学生自主探究怎样去保护燕子。通过细读感悟,带着问题感悟,品味词句感悟,逐层解决了疑难问题,从而教育学生要爱燕子、保护燕子,保护好鸟类。这样,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得到了落实。

二、感悟的语文课。

以读为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着重是培养学生“悟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理解中熏陶,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上,杜老师引领的方式有:

1、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如“长途跋涉”“濒临死亡”“气温骤降”“纷纷”“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反复品读、感悟,读出个性。老师引导学生朗读燕子遇到麻烦的句子,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

3、情感中感悟。 让我印象较深的是,在讲解天气恶劣的情况时,杜老师用两种情况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气温骤降”,利用图片直观展示天气情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燕子的处境危险,激发学生爱护弱小动物的热情,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对杜老师的这堂课,我想提出自己的建议:

1、这篇课文很感人,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感觉学生对燕子处境的危险和人们纷纷救护燕子的行动没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无法引起情感共鸣。

2、挖掘和处理文本不够灵活。新课标指出: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要打破学科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把相关的课程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这节课,如果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燕子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通过检查预习或补充学习等方式呈现,让学生感受燕子的可爱,再唱一唱小燕子的歌曲,这样,创造性地活用了文本,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会更好。

3、课堂上细节的忽视。如学生将“几乎”的“几”发音错误,老师没有及时指出,课件上“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错为“僵硬”。学生和老师都没发现指出纠正。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经过瑞士境内,遭遇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再加上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人们在瑞士政府的呼吁下,纷纷行动起来,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和燕子的温暖故事,展现的是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设计理念:

课文通过燕子的特殊经历,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教学重在让学生们通过不断地朗读,进行感悟和体会。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理解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政府和人们的行动,感受人们对燕子的关爱;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去想象、去表达,更加深入地感悟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通过朗读进行品读感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想象、体会和表达;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理解,体会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增强爱护动物,尊重生命,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燕子专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有一年的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谁来说一说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烦?(寒冷;饥饿;疲劳)这时候的燕子最需要什么?

在燕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谁会伸出援手呢?它们最后能够生存下来吗?我们来看一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二、品读感悟

(听课文朗读录音)

听完课文之后,你知道谁来帮助燕子了吗?(政府、居民)

(一)决定

在得知燕子的困难之后,瑞士政府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二)行动

做出决定之后,政府和居民是怎么行动起来的?读第3自然段。

1、政府做了什么?(呼吁)

【小小播音员】

如果你是电视上的播音员,你会怎么告诉大家燕子遇到困难的消息,怎么呼吁大家来帮助燕子呢?

请同学上前表演。评价。

2、居民们做了什么?

(1)找出句子,读一读。

(2)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时候的气候环境的恶劣?

(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人们克服困难,纷纷出门,四处寻找,都是为了帮助可怜的燕子,让我们一起为善良的居民点赞!)

(3)再读句子,感受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3、在这么多人中,有一个特别感人的小姑娘,她做了什么?

(1)读第4自然段。

(2)贝蒂在哪里寻找燕子?

(3)天气这么冷,她有没有退缩?从哪里看出?

(4)贝蒂找到燕子了吗,成果如何?

(5)这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一个原本应该受到保护的小姑娘,不怕寒冷,不怕辛苦去帮助小燕子,真让我们感动和敬佩,更值得我们为她点赞!)

(6)带着感动和敬佩再读第4自然段。

4、如果你是瑞士居民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说一说。

(三)结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燕子被送上了列车去往温暖的地方。人们纷纷去车站送行,就像送自己的亲人、朋友一样。

齐读最后一段。

【我想说】如果你是车厢中一只燕子,你会对人们说什么?

三、拓展延伸

《燕子专列》是一个关于人类和燕子的温暖的故事,不仅仅是燕子,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关心和爱护它们。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1、青藏铁路和藏羚羊

2、丹顶鹤的故事

有人把徐秀娟和丹顶鹤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四、小结

燕子专列、藏羚羊和丹顶鹤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和动物友好相处。最后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呼吁大家共同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简析:

《燕子专列》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欧洲国家瑞士的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课文采用倒序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本文选材视角和叙述顺序较为独特,并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增强表达的效果。这个故事表现了人、鸟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个环保主题,通过燕子的特殊经历,唤起人们对动物的爱,对整个大自然的爱。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设置悬念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回忆以下,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师设置悬念:

学到这,相信大家和作者一样,不禁在想: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快速浏览下面的文段,找出当中的原因,和同桌交流交流。

二、以读为本,感悟真情

(一)感悟燕子面临的麻烦

1.学生浏览课文,同桌为单位汇报交流补充。

2.全班汇报: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3.真会学习,一下子找到了回答问题的关键,请你为大家领读这一句。(生齐读句子)这一处讲了燕子面临的多个麻烦,自己再把这句子读一读,找一找,并说一说你心里怎么想的?

1)冷

(1)突然的气温下降使我们的燕子遇到了麻烦,你心里怎么想?

(2)体会得真不错,请你帮老师在黑板上写上“冷”字。

(3)我看到大家都很可怜它,为它焦急,带着这感情读一读句子。

2)累、饿、死

(1)长途跋涉,你说燕子可能曾经飞过哪些地方?

(2)飞了那么多地方,此时的燕子肯定非常的——累。是啊,但燕子还要继续飞,多累啊,把这种感觉放在句子中,能读出这感觉吗?

(3)指名读句子,生互评。

3)知道燕子在死亡线上挣扎,成千上万只燕子濒临死亡,此时你最想做什么?

过渡:同学们真有爱心,都很在乎这一条条的小生命。那瑞士人们和我们一样在乎它们吗?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二)感悟政府决策的了不起

1.正当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瑞士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2.一群遇难的燕子与一个国家的其他大事比较,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政府却决定用专列送燕子回北方,真是了不起的决定。男同学来读读这了不起的决定吧!

3.假如你听到这个消息会怎么做怎么想?从你们的汇报中,老师感觉到你们已经读懂了句子,也和政府一样在乎燕子。

(三)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料峭的春寒”本是指春天还有一丝丝寒意,,可此时瑞士的春天仅仅是一丝丝寒意吗?

你看,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的山路,加上前文描写的气温骤降,风雪不止,下文提到的覆盖着皑皑白雪,这一个个词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天气的恶劣。如果是你,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你最想做什么?

2.但就是在如此料峭的春寒中,居民们却纷纷走出家门寻找燕子,多么艰辛多么感人。这回再读这一句时,我想你们的感受更深。谁想读?(生读,再读,女同学读)

3.纷——纷,我听到大家是这样读的。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谁走出了家门救助燕子?

4.师引读。

★看来,在政府的呼吁起作用了。有老人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冒着(读)

★年轻人更冲在救助前头,他们冒着——

★和你们一样的孩子也不甘示弱,他们也冒着——

★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身份的人,此刻却都在做同一件事,纷纷走出家门,冒着——

5.刚才读的时候,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焦急,担心)小燕子们濒临死亡,我们担心,我们焦急啊!可受冻后的燕子会到处乱钻,我们该到哪寻找啊?(森林,白雪里,草丛)你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寻找啊?(千辛万苦,不畏严寒,艰难)

6.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就是这样千辛万苦,不畏严寒的四处寻找,谈到这,你有什么感受吗?对啊!人们对燕子是多么的在乎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感人的一幕吧!

(四)感悟贝蒂付出的真情

1.你们看,这就是当时在救护燕子现场记者拍到的一幅照片。谁也想把描写这幅照片的句子给读一读。

2.刚才读的时候,哪个词让你最感动?(十几只)这么冷的天气,小孩子本应受到保护,可她却不畏严寒去拯救比自己更弱小,更需要保护的燕子,可见她是多么在乎这手中的小生命。谁还想读读这感人的句子?(不在乎)贝蒂不在乎自己的脸冻得通红,不在乎手冻得僵硬,那时因为她一心只在乎——燕子。

3.看看这幅照片,你觉得她是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动作,神情,想想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无不让我们感觉到她是多么在乎多么珍爱手中的这条小生命!谁还想读读这感人的句子?

(多么富有爱心的孩子!多么勇敢的孩子!)

小结过渡: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从政府呼吁到居民的急切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专列,这一切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瑞士人民对燕子的——(生齐呼)爱。爱是一种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在人和动物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一起读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书写爱心卡

“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你听,它们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唧唧喳喳的,你想它们会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被救的小燕子,望着前来送行的人们,你最想说什么?请把那句心底的感谢写在爱心卡上,送给你最想感谢的人。”(播放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贴爱心卡。

四、升华主题,布置作业

1.其实,人间处处充满爱。爱出了是对动物的在乎,爱还可以是什么呢?

2.布置作业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对啊,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其实,当我们走出这燕子专列,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和动物不知演绎过多少这样感人的爱心故事,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最后,让我们永远记住爱心大使史怀泽说过的一句话吧——动物是人类的近亲。下课!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1 3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