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发布时间

《认识分数》教学过程设计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篇一

认 识 分 数--几分之一

大坝中心小学 吴月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小组图形(①号信封: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②号信封:3个同样大小的圆)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旅游图(课件一):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请看他们都带来些什么食品?如果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二、学习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操作、初步感知。

①教师揭题(课件二):

a、出示一个蛋糕。

b、提问: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个?

c、讲述: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半个,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②感知理解:

a、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示范1/2的写法)

b、课件将1/2标在蛋糕左半上,提问:①1/2是怎样得到的?②右边一份是多少呢?(指名说,相互说)

③认识名称:分数的每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呢?学生看书汇报(板书名称)

⑵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过渡:刚才是一块蛋糕,如果是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折出它的1/2吗?

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2(教师收集作品2件展示)。提问①折法一样吗?②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只有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⑶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出示图形(课件三):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来表示。

提问:为什么③④图形不能用1/2表示?

2、认识几分之一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1)学生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出①号信封每人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每个小组分别发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

(2)反馈交流。(分类展示)①学生汇报:自己用一句话表述得到的分数;②师将作品帖在黑板上。

(3)形状不一样,为什么涂色部分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3、(课件四):数学乐园,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试比大小)

三、探索比较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拿出②信封比一比三个圆片的大小给小组同学观察。

(2)其余3人每人用一张圆片分别折一折,涂出它的1/

2、1/4和1/8。

(3)各组活动,并把你的折法说给组长听

2、汇报:

①指名三个学生分别表述1/

2、1/

4、1/8是怎样得到的?

(师将作品帖在黑板上)

②将这三个分数排成一队怎样排?

③从左往右看,你能发现什么?从右向左看呢?

提问:如果把这块月饼平均分给16人,每人分到多少呢?32个人呢?

3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学会了哪些本领?

2、这些分数都有什么特点?(板书“__几分之一”)

五、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找分数。

(1)(课件五):生活乐园,“想想做做”第6题 :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发现什么?

(2)出示实例,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①根据图形填分数(图略)

②根据词语趣味填分数:九牛一毛()千载一时()百里挑一()万无一失()

2、(课件六):智慧乐园,分数产生的相关资料介绍。

3、学生站起来说分数,再走出教室(其余学生鼓掌)

1/4―――1/3――――1/2―――1/2(站起来的学生说理后走出教室)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苹果”,分物品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的 ,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而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91-P93。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 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

1、 (课件出示6个苹果和3个盘子)从屏幕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难能解答?你是怎样分的?我们把这种称为什么分法?

2、 (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盘子)师:4个苹果平均分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

师:预备——开始 生:(拍手击掌)

3、 (出示1个苹果和2个盘子)

师:把1个苹果平均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

师:预备——开始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情,灵活处理)

师:怎么不拍了?

生1:半个。

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

1、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生:2份)

师:这样的一分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怎样表示呢?

(生: )

师:两个半块苹果,哪一半是 ,是谁的 ?

师: 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 表示?(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 大家弄清了“ ”的意义,怎样写?怎么读呢?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www.chayi5.com3、 动手操作。

(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 ,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 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

(3)汇报成果。

(4)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二)发现分数

刚才,小精灵悄悄的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1)展示作品。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XX折法”。)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P93做一做:

(1)填一填。

(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 P96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 拓展与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分数。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开放题“找身边的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课后反思]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苹果”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点评]

本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运用教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感知“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再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要求折出不同图形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后面设计的巩固练习,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产生离不开平均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3、 本节课,既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既动手、动口,又动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理念。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百分数,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编写特点

百分数学生曾经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接触,但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本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设计的。教材在设计上注重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以足球比赛中谁来罚点球这一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种形式与方法来感悟学习百分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再以形式多样的习题来巩固学生的认知。教材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领学生逐步认识百分数。充分关注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各种能力的培养。

3. 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由实际生活抽象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在尝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各种能力的形成情况,再将抽象的数学思想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4.我的思考

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与我本节课想传授给学生的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在充分研读教材后,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放弃了教材中的二个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评选文艺节目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出百分数,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而且本堂课我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自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在具体的实例中自主感悟和逐步抽象,在探讨选哪个节目参加公开汇演时,自然而然的明确了百分数的优越性。练习的内容只有一个题是来源于教材,这样会不会与教材编写者的看法有

所背离。但就我个人认为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完全有空间和可能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鉴于此,我在传授本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部分改动,但我认为这很重要,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思路都不尽相同,面对的教学个体――学生也不一样,只要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就可以。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方法)

在四年级与五年级学生已学过了小数、分数的相关知识。对于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如何进行通分已掌握的相当熟练。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百分数,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白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①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② 练习题中关于百分数填空的活用部分。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通过比一比选哪个节目比较合适,读一读百分数、写一写百分数、选一选百分数等多种方式进行新知的传授与学习。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知道百分数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能够正确读写百分数。弄清分数百分数的异同。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选节目的情境作为本课的切入点,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激发学习百分数的兴趣。围绕这一情境出现的百分数来传授百分数的读、写法。再联系生活中的百分数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以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的认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使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课前搜集的如商品标签、包装盒上的百分数等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大约30分钟)

1、探究意义及写法:(14分钟)

(1)师:同学们喜欢看文艺节目吗?我们学校的艺术节上,同学们表演了很多优秀的文艺节目,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据说,市里将会在各校文艺节目中评选出一些更优秀的节目参加全市的公开汇演,如果我们学校也有幸要选送一个节目去,你觉得选哪个节目去更合适呢?老师已调查了一些同学,你们看:

出示表格信息:

看了这张表格,你认为应该选送哪个节目?(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预设:当学生说选《苗山姑娘》最好 。没有其它同学说别的,老师说:好,这是你们的想法。我们再看一下被调查的人数。你们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吗?

(2)课件再补充出示:

问:现在有别的想法吗?你能一下子看出选哪个节目最好吗?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计算)

(3)找生板演方法。

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化小数: 9÷10=0.9 17÷20=0.85 21÷25=0.84 43÷50=0.86 化分数: 9÷10=9/10=90/100 17÷20=17/20=85/100

21÷25=21/25=84/100 43÷50=43/50=86/100

(4)订正做法:(找学生做:得几分之几的分数的)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生说:9÷10用喜欢的人数除以被调查的人数,师接问:也就是谁和谁比呢?比的结果是谁占谁的几分之几?

第二个算式呢?第三个呢?

(设计意图:订正做法,与其他学生形成互动。)

(5)现在一下子看出来了吗?选哪个节目最好呢?刚才有同学说通分,就是把分母怎样?行吗?那就通分吧。

谁来说:这三个分数都通分成多少?

(6)现在你能一下子看出来选哪个节目最好吗?为什么现在就看出来呢? (设计意图:揭示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7)看样子光看喜欢的人数是不行的。那我们必须求什么?各个节目喜欢的人数占被调查的人数百分之几,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为了与分数区别及便于书写,一般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常写成带有这种%符号的形式。问:谁知道这叫什么?

怎样把90/100写成带%的呢?谁愿意到黑板上给大家示范写呢?

纠正百分数的写法,一般先写分子(指90/100)分母和分数线简写成%, 谁来把85/100 86/100写成带%的呢?其它同学练习本上。(同桌评价) 写百分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会写百分数了,会读吗?指70%。(生读)评价:还没学百分数,就会读了,90%是谁和谁比得到的?喜欢《三句半》的人数是被调查的人数的90%(贴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2、在“分一分”、“折一折”、“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等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手工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郊游,大家在一起聚餐,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

如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瓶?

2、课件出示分月饼活动。

(1)如果要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块?(半块)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生说怎么切,出示错误分法。(每一份要分得同样多),对,这样才是平均分。(出示课件,让学生感知“半块”的具体含义)

(2)“半块”用哪个数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活动一:课件演示,初步构建二分之一。

1、1:刚才我们分的是什么?怎样分的?“半块”可以怎样表示?(课件演示)。完整地说一说怎么来的?完整表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左边的这“半块”月饼是它的二分之一,右边的这“半块”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

2、师生共同明确平均分的是“谁”,就是“谁”的二分之一。指名说,板书,同桌说,全班说。

3、介绍二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介绍写法时结合分月饼的过程明确小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边的1表示1份。

4、能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出来。说说二分之一怎么来的?

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

图形不同,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虽然折法不同,但每1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5、课件出示练习活动: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最后一个,你认为应改成多少?为什么是四分之一?

4、活动二:类比推理,认识几分之一。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你能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四分之一或其他的几分之一吗?并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2)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3)如果我想找出这个图形的八分之一,你会吗?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

3、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4、哪张纸条长?

5、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6、想一想:你占你们同桌的几分之一?你占你们小组的几分之一?

你占你们一大组的几分之一?你占全班的几分之一?

为什么同一个我,能用这么多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五:问题思学

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下面空白部分吗?

板书:——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用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程序:

一、口算:

8÷216÷420÷536÷625÷5

4×612×310×548÷863÷9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家喜欢听故事吗?知道《西游记》中谁最爱吃吗?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苹果园,“哇,好大的苹果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苹果吗?”唐僧说:“吃苹果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猪八戒想了一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苹果,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出示课件

2、引入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认知

演示平均分饼

a.把饼怎么样了?b.两块饼大小怎样?c.老师刚才是如何操作的?重点强调: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学习

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这半个是2份中的1份。中间的横线表示平均分;下边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上边的1表示2份中的1份。

3、读法:二分之一

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二分之一)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注意: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你认为这句话哪些词很重要(平均分,每一份,它的)

4、判断课件展示

5、探索:

折一张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对折以后,每一份是原来的(),再对折呢?再对折呢?

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说一说。

4、练习:十分之一

(2)九分之一

(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数

(4)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0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四、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

我们每人坐的桌子的二分之一

教室里窗户上有四块大小一样的玻璃,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教室里的电视柜的门被平均分成2块,每块是它的二分之一

五、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数同我们是密不可分的,只要我们大家用心去观察,一定会找到更有趣的分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留心去找的,对吗?如果我们把一张A4纸,两次对折后,其中的两份是多少?如果四份呢?

反思:

课堂上学生在表述分数的意义时,我总是强调说完整,尤其是平均分,当学生说分成几份时?我总是急于纠正“怎么分”。其实学生所说的分成,他的脑海里就是平均分的意思,我可以加上一个小小的动作,如把图形分的一边多一边少,这样学生很快就会说不是这样分的,是平均分。这样一来,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生成,引导学生应平均分,比之前的“怎么分”效果要好的多。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以后应该更加认真的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同时,我也我明白了想要上好一节数学课真的很难。它需要教师对许多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更需要对许多细节进行精心打磨。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认识分数》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1 13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