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3篇《《兵车行》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兵车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杜甫及有关背景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初读全诗,在疏通诗意、理清人物事件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基调;

3、再读诗作,品味语言探究深意;

4、选择角度描摹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作掌握诗意;

2、品味语言探究深意;

3、选择角度描摹形象。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

课文分析:

《兵车行》是历史上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诗圣”杜甫通过征夫出征、家人送别的凄惨场面与征夫的对话,真实地再现了唐王朝“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唐代长期的拓边战争给边疆少数民族和广大中原地区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势的深深忧虑。

教学时引导学生能“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联系已知(《石壕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诗)感受诗境,品味语言探究深意;质疑激趣,探究细节;针对学生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实践情况,拟以诵读为出发点,侧重质疑探究,以细节为突破口,玩味文本内涵。因此,结合“课标”精神,确定本诗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详述如上。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造氛围

(幻灯出示几幅战争照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几幅画面,你作何感想呢?

生……

师:战争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夺走了人民的生命。战争是黑色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就让我们追溯历史,回归唐朝,看看杜甫笔下描写的战争带给老百姓怎样的生离死别吧!课前要求你们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杜甫及有关背景知识;并且初读全诗,理清人物、事件等关系;这节课我们主要体味诗的低沉,压抑,怨愤的朗读基调和沉郁顿挫的风格。重点品味语言,探究诗作深刻的内涵。

二、指导诵读解诗意

师:谁先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和学生评价)

师:范读或听录音,说说你对全诗的感情基调有何感受?

生:(作答并评价)(低沉,压抑,怨愤)

师:理清全诗人物、主要事件。

生:(家人送别,役夫申恨)

师:(诵读指导)同学们还记得《石壕吏》吗?我们从诗中官吏抓丁的背后想象到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何等的惨痛?假如你就是阅尽人间沧桑的诗人杜甫,你又在《兵车行》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情?请从诵读中体现出来。

生:(朗读,齐读,交流、点评)

师:同学们,给你10分钟时间再细心琢磨玩味诗的语言,看看你有没有更新更深的发现?

生:(质疑,分类,整合,准备探究)

二、品味语言探深意

(一)循文探意知“妻子”

师:《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同为杜甫的诗句,同有“妻子”之语,意思是否一样呢?先说“妻子”古今意思一样吗?

生:

师:在《兵车行》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一样吗?

生:

师:为什么?说说理由(联系背景知识及杜甫身世家况)。

生:

师:(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杜甫51岁,可是他的儿子年龄却小。上元二年〈76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知他的孩子较小。)学生若有不同意见,追问如何看待?

生:

师:引导学生从“愁”字上做文章。“却看妻子愁何在”中孩子愁不愁,只是在于不同于大人的“愁”罢了,站在大人的角度看,他还不会“愁”呢,就自己而言,他也有本身的不欢乐。可见,循文探意,具备古今语言文字知识是必要的,但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咬文嚼字话“惨别”

师:《兵车行》一诗,开头勾勒了一幅悲戚又撕心裂肺的画面,一个“走”字是写“行人”还是写“送行人”,或是另有它意?

生:

师:“走”字把“惨别”描画得撼人心魄。“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不见”是写“行人”远去了,还是写“行人”“送行者”之多?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究,同学们说说。

生:

师:(评价)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顿、拦、哭,同学们能否做一具体描述?

生:

师:一“牵”一“顿”,把孩子扯住父亲衣襟,跺脚啼哭不肯放手的动作刻画得逼真传神。用一“拦”字,是妻子固执的阻拦,痛断肝肠的悲彻举止;是妻子与丈夫的生离死别,也是“征夫”爹娘久依材扉的无语凝噎。多么撕心裂肺的悲惨场面啊。这种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有没有渲染铺垫作用?

生:

师:这种痛苦的根源课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三)数词列举究根底

师:我觉得好几个数量词很能说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能详细探讨它们的作用吗?

生:

师:诗中的“十五”“四十”“北”“西”写战时久,征讨远,苦难重,是“点行频”的具体陈述和真实反映;“二百州”“千村万落”更是见证“点行频”波及范围之广。诗人以“汉武开边”来影射唐王朝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这也是“边庭流血成海水”的根源所在。诗人正是通过几组数据表示对穷兵黩武政策的谴责和抨击,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深同情和关怀。

(四)反常之语见深意

师: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最大的“反常”。在《兵车行》中,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正真变了呢?

生:

师:我认为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正真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懑与控诉。我们知道“穷则思变,变则思通”,受苦百姓处在困境,在万般无奈之时,萌生了“生女犹得嫁比邻”的异常意识,是情理之中的事。是不是真的生女好呢?

生:

师:(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的深刻啊!

同学们,如果我们继续探究下去,可能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希望你们用一双质疑的眼睛审视所有的已知新问。

三、选择角度摹形象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将《兵车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当堂可先练习写“出征”和“送行”场面)

提示:

1、切记所要做的是生动的“改写”,而不是简单的“翻译”成白话文。

2、选择好叙述角度(从某一个特定人物的视觉来记叙),这是构思中重要一环。

3、根据原诗的描写和情节,在场景、细节、动作、表情等方面给与适当的补充,使文章更加合情合理,紧凑生动。

4、对原诗提供的几个人物(如行人、爷娘妻子、道旁过者)和自己另外虚构的人物的言行予以详略得当、生动具体的描摹。

板书设计:

指导诵读解诗意

诵读入情抓基调

低沉压抑怨愤

人物事件理清楚

家人送别役夫申恨

品味语言探深意

循文探意知“妻子”

“爷娘妻子走相送”“却看妻子愁何在”

咬文嚼字话“惨别”

牵、顿、拦、哭

数词列举究根底

“十五”“四十”“二百州”“千村万落”

反常之语见深意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选择角度摹形象

“出征”场面

“送行”场面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二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诵读教学的作用未 m.gaokaobaba.com 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试着用诵读贯穿整节课堂。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我在导入部分简述了杜甫在长安十年的生活概况,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用时约三分钟。现在觉得,这样安排虽然可以让学生了解杜甫因政治失意、生活穷困在诗歌风格上引起的显著变化,但却剥夺了学生首读本诗的时间。

接下来安排的是诵读环节,在诵读中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感情。具体有以下几个小环节:

1、教师范读。(我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是比较满意的。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能给学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使学生融入诗歌的情境中,并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我投影显示文中的重点字词。(投影显示重点字词时,我只挑选了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一些字词。现在觉得,即使是课下注释中出现的字词,也应该把它再列到投影中,以便让学生加深印象,重点记忆)

3、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体会出征的人和送行的人的心情,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有几个学生在笑。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几个:(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在压抑自己诵读热情的同时又嘲笑着他人的诵读。(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部分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如果我再上《兵车行》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比如首段中所写的“车辚辚,马萧萧”,让学生体会诗歌中叠音词运用的妙处,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这连续四个动作蕴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戊边”,体味“头白”与“还”中所蕴含的苍凉、悲愤。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应该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如“县官”一词,正确的解释应是“官府”;“防河”是指在黄河西面驻防;“营田”即屯田,利用士兵和农民垦荒以取得军队的给养或税粮。

文中有些地方应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不能由教师代为讲解,比如:“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诗中末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原是由我启发学生想象那幅悲惨的画面,现在我觉得这点应该由学生主动思考,并品味凝炼的文字中浓缩的情感。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三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早上要大家预习了,现在提问,哪位同学能简要地介绍一下杜甫?

生甲: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和李白齐名。初中时期我们学了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春望〉。

师: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豪吏》,等等。你能把你说的两首诗中的名句背下来吗?

生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背得很好!(鼓掌)哪位同学说说,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乙:《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

师: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生丙:律诗和古体诗,除了形式不同,内容上有没有不同呢?

师:这倒是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形式的不同吧,一个“体”字,就表明了这一点。至于内容嘛,律诗侧重于写景,古体诗侧重于叙事——这是我的看法。我们今天学习的《兵车行》,就是一首古体诗,它就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生丁:它讲的是唐王朝穷兵黩武,强征士兵上前线的故事。

师: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请你按照我的提示,把你刚才的答案补充一下。

生丁: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师:补充得很好,言简意赅。我再补充一句,就是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请同学们把描写这一凄惨景象的第一段齐读一遍。

师:读的语速要慢一点,感情沉郁,节奏抑扬顿挫,要把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体现出来。请同学们听我读:车辚辚。

师: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怎样理解,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戊:杜甫的诗写得好,无人能比,所以称他是诗中的“圣人”。

师:就像孔子是“文圣”,关羽是“武圣”,杜甫也就是“诗圣”,对吗?

生戊:可能是吧,我是猜的。

师:猜得很好,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猜错了。后人称他为“诗圣”,并不是单指他的诗写得好,而是指他的诗秉承了圣人之道。

生戊:圣人之道就是孔孟之道吗?

师:对,聪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放在首位,是一种民本主义的理想。杜甫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对于唐王朝发动的对外战争,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歌功颂德,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为民请命”,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主义思想。

生甲:尊崇孔孟之道的诗人很多,为什么单单他被称为“诗圣”呢?

师:首先当然是因为他的影响最大,是诗坛的领袖人物;其次嘛,他的一生都坚守孔孟之道,虽九死而犹不悔。不像其他诗人,一遇到挫折就消极避世,弃儒从道了。李白就是个典型,大家看看李白的经历,就知道了。李白被后人称作什么?

生丙:“诗仙”,李白自称“谪仙人”。

师:是啊。可是只有道家才有神仙之说,大家说对吗?

生丙:可他的诗的确是有一股“仙气”啊。

师:那是他的风格,豪放飘逸。但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他的思想有关,李白的思想很杂,不像杜甫那么单纯。

师: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把第二段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杜甫的风格来。

师:有一个“行”字,是多音字,在诗歌中已经出现了三次。标题中大家读“xing”,“行人”读“xing”,“点行频”也读“xing”,正确吗?

生己:标题读“xing”,可以肯定,因为《琵琶行》也读“xing”,它是一种诗歌体裁。“行人”读“xing”也没有问题,就是“点行”不知道该怎么读。

师: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意义。点行,是“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的意思,与军队有关。以前我们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老师讲到鲁智深是“行伍”出生,“行伍”就读“hang”。所以“点行频”应该读“hang”,大家明白了吗?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旧上海有一家店铺开张,招牌上只有三个字,“行行行”,来恭贺的商界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念,大家说怎么念啊?

生庚:xing(形) xing(性) hang

师:对,非常聪明!——是从书上看来的吧?大家只要经常读书,广泛涉猎,就会碰到许多这样的好故事。

生乙:老师,“去时里正与裹头”,里正为什么要给他们裹头啊?送行时还有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要里正给他们裹头呢?

师:问得好!我想,这可能是古人的一种习俗。就像今天农村的孩子参军,乡长给他们带大红花一样,还要敲锣打鼓欢送呢。书上说是因为他们年纪小,只有十五岁,自己不会裹头;书上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实际上以乐景写哀,读起来更为伤感。

师:请同学们把第三段齐读一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杜甫为什么又被称为“诗史”?

生辛:杜甫的许多诗反映的是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师: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壬:杜甫的诗不是反映历史,而是反映现实。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

师:好,更确切了。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辛:就这首诗,涉及到了“武皇”,“汉家”,不是历史吗?

师:对,是历史。可不可以这样说,作者是拿历史来观照现实,强调悲剧的延续性?好,继续讨论。

生丙:杜甫的诗不但反映现实,而且立足于社会的底层,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老百姓惨痛的现实。

师:好,更深刻了!作者是怎样思考这一现实的?

生丙:作者分析了造成老百姓苦难的原因,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师: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生丙:“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句诗点明了老百姓苦难的原因。对战争的厌恶,体现在第三段。

师:第三段,哪句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戊: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师:是啊,一级恐怖。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这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生戊:夸张?

师:想一想《孔雀东南飞》的结尾?

生戊: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师:对!但两者又有区别:《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一条光明的尾巴,而《兵车行》是一条黑暗的尾巴。

生庚:“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一句好象是名句。

师:是啊,不但是名句,而且是千古名句。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好死不如赖活着。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师:请同学们把全诗齐读一遍。下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兵车行》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1 1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