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说课稿

中学体育说课稿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了帮助自己顺利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需要说课稿的编写。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中学体育说课稿》,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学体育说课稿 篇一

备课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的重任,是解决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朔北乡中心学校将讲学稿设计作为备课的契机,将学案、教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讲学稿模式。

为确保讲学稿设计的质量,我们每个备课组做到“三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我们的备课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教学案”草稿交备课组,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对教学环节、教学目标、课前练习、当堂检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课后练习、课后拓展都进行认真的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主备人根据建议再次对讲学稿进行修改,最后由教研组长和教导处进行审稿、定稿后,发给每位授课教师。

讲学稿编印完成,教师将讲学稿提前发至学生手中,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后课前再发给学生,然后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讲。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迷惑点、易混点,然后进行适量的练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边练习边订正错误,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课后,教师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

为了提高讲学稿设计的质量,数学教研组开展了许多校本教研活动。我们的校本教研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题。我们的研修活动,每次都先定主题、定课题、定主备人、集体备课、定讲课人、定主持人、分配观课点。然后由主讲人进行教学说课、授课、教学反思、再议课、形成成果,最后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将讲学稿设计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研讨。

精心设计讲学稿为智慧课堂增添了重要的一笔,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不再“居高临下”。许多教师都说“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由教书型向教书育人型转变;由重视尖子生向同时重视中等生、学困生转变。

中学体育说课稿 篇二

[中图分类号]1G63[文献标识码]1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26―05

2001年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中学历史课堂,进入课程标准的实施阶段。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义务教育新的历史学科体系,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教师也在不断总结、反思,为课标的完善,献计献策。终于,在201 1年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面世了。

“201 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变化何在?笔者以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为例作比较分析。

一、课程内容和体例的比较

笔者按时序、分时期对比“实验稿”和“2→www.chayi5.com←011年版”的主要内容、“2011年版”新增的内容、“2011年版”减少的内容。为方便对两稿内容的知识要点进行对比,“2011年版”的内容顺序进行排列,对“实验稿”内容呈现的顺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新增加29个知识点,减少11个知识点。新增加的知识点,如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东汉建立、南北朝的更替、隋的统一、隋朝的灭亡、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北宋建立、元朝统一、李白成起义、满族入主中原等,弥补了“实验稿”割裂历史的状况,使中国古代各时期基本完整,便于学生清晰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新增的知识点“东汉建立”,突出了东汉在大一统国家中的地位,“隋的统一”和“元的统一”强调了统一对国家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历史,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减少的11个知识点,如元谋人、九章算术、赵州桥、齐民要术等,不影响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学习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悟和认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体例与“实验稿”不同。“实验稿”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历史课程体系,为突出学习内容与主题的关系,个别内容跳跃性大,历史的时序性和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同时,主题式编排理性较强,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学生应该在掌握具体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历史。“2011年版”则还原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线索性的特点,建立在时序发展的基础上,弱化学习主题,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时空意识,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二、学习要求的比较 笔者对“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中国古代史内容中相同学习要点,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了比较,旨在通过比较,窥探其变化。

1.在17个学习要点中,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了解”“说出”“知道”“简述”等识记层次的,“实验稿”与“2011年版”各有9个;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的“概述”“认识”“理解”等理解层次的,“实验稿”有4个,“2011年版”有8个。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的“探讨”“评价”“分析”等运用层次的,“实验稿”有4个,“2011年版”没有。相较之下,识记层次两个课标相当,“实验稿”中属运用层次的,“2011年版”均变为理解层次。说明“2011年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重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

2.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2011年版”所提出的学习重点与“实验稿”也不尽相同。如“北京人”,“实验稿”要求“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而“2011年版”要求学生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和“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旨在引导学生注重证据意识,掌握历史学习和思维的基本方法。“实验稿”中要求“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2011年版”不再要求学生了解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因为对初中学生来讲,理解文化特征实在过难。

又如“远古传说”,“实验稿”要求“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2011年版”要求“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虽同属识记层次,但两者的价值取向迥异,“实验稿”力图要让学生区别传说和史实,旨在说明传说不是史实,但是“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现实,特别在古代,是历史记录和传递的重要途径。要求初中生真正认识传说和历史的区别有难度”。而“2011年版”是让学生感受历史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除关注历史考古、历史文献等传统的历史资源外,还能更多地去关注其他历史载体,并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

还如“商鞅变法”,“实验稿”要求“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即让学生认识到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变革时期,可初中生怎能理解“变革”这样的术语?“2011年版”要求“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虽同是理解层次的“认识”,但难度大大降低,因为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史实,如秦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去认识到“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这样的论断。

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验稿”要求“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2011年版”要求“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融合”有合成为一体之意,而“交融”则是相互融合,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从而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三、“2011年版”的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体现国家意志,因此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应该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的目标要求。 通过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析,笔者认为“2011年版”体现了如下的价值取向:

1.追求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人格教育和国际意识培养等教育责任。“2011年版”继承“实验稿”的优点,并根据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

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凸显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史内容无处不渗透着这样的思想。“北京人”一课,不讲元谋人,笔者虽尚不知为何,但从学习要点中看出,本课更主要定位于北京人发现的意义,而不是说明中国大地上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何。“青铜器和甲骨文”一课,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传承文明,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课,要求“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由此理解到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2.回归历史学科的特点,建立基于时序的课程内容体系。

新世纪历史课程改革,其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从初中“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到高中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于是便有了初中主题式、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结构。“实验稿”中国古代史各学习主题,“照顾到古代文明的各个侧面,以某一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内容来反映这个时期的特点。”如,“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主题下,选取了“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三个内容,以突出主题特点: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于是在这一部分就缺失了西晋兴亡、东晋兴亡、南北朝的政治等内容,显得从三国到南北朝的史实零乱无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感觉跨度较大。此外,通过学习内容去理解主题的思想,对以感知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讲,增加了学习难度。课程改革的十年来,历史学者、历史教育研究者、中学历史教师等各层次研究人员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初中学生学什么样的历史?到底要不要学科的体系?需不需要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面世,回答了这些疑问。历史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只有按照时序建立的历史知识,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情感态度。没有了时序,没有了学科基本的体系,学生如何去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不理解背景,又怎能去正确认识历史?那一切,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面面俱到,但要突出历史的重点和精华。通过一个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点”,连成历史发展的“线”。因此,“2011年版”抛弃“学习主题”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是精选的历史知识,点与点之间按时序排列;“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线使点之间构成联系。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感知历史,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注重感性知识的积累,避免概念叠加,避免初中内容高中化、成人化。”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内容涵盖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各时期的重要史实,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社会生活,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个侧面,注重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点―线呈现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符合义务教育普及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扎实的通史学习基础,有利于高中专题史的学习,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的有效衔接。

3.追求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课程教学中尤为关注的内容,“2011年版”提出:“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等术语,充分表达出“2011年版”重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形成。这在中国古代史内容中,也有所体现。如“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让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历史证据的意识。

“2011年版”还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这是对学生理解历史、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由原“实验稿”规定的识记层次,“2011年版”上升为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3个,即: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通过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群星璀璨的时代,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东晋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时期得以完成,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到近、现代甚至当代。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教育。

总之,“2011年版”体现了历史课改的进步、课程观念的逐步成熟、课程体系的渐趋完善、课程内容的日渐科学。诚然,“2011年版”的进步,正是因为有“实验稿”十年实践的经验和成就。对“2011年版”,现仅仅是初识。课改,我们仍在路上…

【作者简介】袁从秀,女,1968年生,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润平-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实验稿)商榷[J],历史教学,2003(2).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学体育说课稿 篇三

一、明确新课标中运动技能的教学地位

经过十年的课改后,当我们回头以一种冷静客观的眼光审视这十年的课改实施进程时,会发现自己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路。技能教学也是如此,一度也产生了“极左”或“极右”的现象,使技能教学的地位产生了动摇。这些问题的出现,或者是因为课标制定者的解读使一线体育教师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或者是因为一线教师对课标精神的理解并没有落实到位。当修订稿的课标产生后,在对于课标第二大块“课程目标”中的“运动技能”的内容进行阐述时,由实验稿的“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到修订稿的“运动技能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通过对课标的研读,我们不难看出运动技能教学的核心地位与价值。要坚持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线,使运动技能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切不可弱化技能教学。当然,我们在明确运动技能教学核心地位与价值同时,也需要防止一种错误倾向的产生,就是唯运动技能教学论,自始至终地把课堂教学变成纯粹的运动技能传授,忽视通过运动技能传授使学生学习其他技能的目标达成。因此,在明确运动技能教学的地位后,我们需要认清运动技能教学的潜在功能,并发挥其最大的功用。

二、把握新课标中运动技能教学的内涵

与实验稿相比,2011修订版的课标中,对于各种学习水平段的运动技能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以案例的形式阐述如何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进行评价,这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修订稿首次明确了“水平一”运动技能学习目标

修订稿依照总的运动技能目标对水平一(1-2年级)的技能教学进行了界定,也对此水平段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基本的活动能力要求与日常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为这个学习领域设定了相应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评价要点,包括相对应的评价方法的举例,以此来指导课程实施者依照标准实施教学。因此,在进行课程实施时,体育教师一定要依照修订稿中的目标技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贯彻执行,使“水平一”的学生技能水平能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

2.修订稿中强调增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

新课标重视在小学阶段与在初中阶段,有选择地将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纳入体育教学内容中。如在水平四的“运动技能”中明确指出,“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其他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竹、踢花毽等项目的基本技术”。目的主要还是让课程体系更加合理,使地方、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丰富我们的课程设置,使其更符合实际的课程教学需求。这使得一线体育教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使之为达成目标而服务。这也和修订稿中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中第四小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相对应。

3.重视与开发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其他功能的呈现

实验稿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定位为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修订稿将运动技能定位为“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两者在表述上虽然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都重点强调了运动技能学习的核心地位,重视与开发运动技能的其他功能的呈现。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以技能学习为载体,注重学生在教学中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目标。如修订稿要求在进行水平四“原地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时,要使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篮球基本技术的同时,通过技能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能,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使学生学会同伴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这也就是说,技能学习是主线,依托技能使其他目标得以实现。

4.修订版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安全的进行活动”提升为“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新旧课标虽从文字表达上简单的将“安全的进行活动”变为“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但其核心的内容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验稿中的“安全的进行活动”更大程度是从事体育相关的活动安全,其局限性一目了然。而修订稿的“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含义更为广泛:一是提高一切体育活动的安全意识,使得学生掌握一定自我保护与他人保护的方法策略。另外,就是将体育活动贯穿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以人为本,将运动技能目标学习进一步延伸,开发其最大的功能。这其中包括常见运动损伤(如扭伤、挫伤、擦伤等)及轻微烫烧伤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溺水的应急处理方法等;还包括一些交通法规意识的养成,等等。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体育室内课进行传授。此外,还需要提高学生应对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自我救护能力,这些自我救护的技能也可以通过我们的日常体育技能学习获得。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课堂技能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授,如进行障碍跑、变速跑、前滚翻等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模拟如何逃避一些自然灾害;或者教师可以单独设计体育单元与模块教授学生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三、追求合理的运动技能教学

在实施运动技能教学时,应以追求合理的运动技能教学为宗旨,并严格的执行下去,将新课标真正落实到位。根据对修订稿的研读,笔者认为新课标下合理的运动技能教学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两条原则”与把握“两个规律”

运动技能教学应该是科学掌握其基本的规律,并在一定的原则下实施的。即便这样,在课改进行的这十年中,部分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还是不能完全有效掌握,导致运动技能教学的低效与无效。

在新课标下追求合理的运动技能教学首先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要循“序”,其实就是顺乎学科教学规律,顺乎人的本性发展,就是遵循自求自得的求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行为成为有效的行为。二是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学生通过反复操练得以形成动力定性,以此来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的过程。

其次是把握两个规律:即注意的规律与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无意注意有利于创设学生体育学习与活动的和谐环境,合理恰当地安排课堂教学过程。有意注意可以培养学生兴趣,确立合理的常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在以技能教学为主线的今天,在新课标确定技能教学核心地位的时期下,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者一定要抓住这些基本的原则与规律,才能真正使新课标的运动技能教学实施在高效中进行。

2.构建合理的运动技能教学配套评价要点与标准

对于教学评价,修订稿较实验稿最大的区别在于,修订稿对于每个水平段的运动技能的学习都跟进例举了评价要点与评价方法,一线教师可根据举例拟定其技能教学的评价模式。教学评价的功能之一是反馈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教学的发展。在新课标下,我们更需要追求合理的运动技能教学,依照标准构建合理的运动技能评价要点与标准,更好地促进教学发展,真正落实新课标。

如在水平一的发展跳跃能力的教学中,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只是很简单的跳的动作,但对于刚刚接触这一动作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此,可设定一定教学情境,使学生不断地发展跳跃能力,并能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组合“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策略来设计教学过程,且进行分级评价,掌握合理的评价要点,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体育教师是新课标执行的主力军,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主导者。落实是否到位与质量如何,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要适应新课标,真正有效的落实新课标,体育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运动技能的学习,增加自身的运动知识与技能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1.掌握传统项目与新开发项目的运动技能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师一直倡导“一专多能”的技能储备。随着三级课程体系的不断深入,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不断充实在体育教学中,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回归与新型体育项目的加入。除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培训机构定期的培训外,体育教师也需要主动学习,自觉储备这些运动技能与知识,以此来应对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比如滚铁环、舞龙、地方武术、踩高跷、陀螺等,这些传统项目运动技能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掌握。

修订稿的目标三“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要求体育教师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与防范要点,只要是存在安全风险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都应掌握其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要点与知识。对于防范意识的培养,如在前滚翻、各种障碍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如何防范地震、泥石流灾害的逃生,等等。对于安全防范能力与应对自然灾害的逃生技能,教师首先要自己掌握了才能教授学生去掌握,否则一切均是空谈。

中学体育说课稿 篇四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04-04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1];在经历了十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完成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并于2011年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开始使用根据《地理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分析《地理课标》 (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之后的主要变化。

一、“前言”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导入语指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价值——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源于《地理教育国际》中“序”的内容,也折射出《地理教育国际》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

(一)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揭示了地理课程应具有的独特价值。[3]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不再细述地理学概念及其显著特点,而是直接阐释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纵观1988、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发现其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性质,均指向两个关键词:“必修”和“基础”。此次重用“基础课程”作宾语,强调了地理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此外,《地理课标》 (2011年版)还详细地介绍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这一部分有如下变化:第一,保留了原有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条理念,而在具体表述中注意了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的链接;第二,将保留了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合并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第三,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两条理念融到了实施建议之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的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第2条。讨论如下:第一,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大致是先地球和地图,后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人教版”、“湘教版”、“大象版”、“广东人民版”、“晋教版”和“商务版”六种版本的七、八年级地理教材都是按照“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顺序来编排,唯独“中图版”是依照“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编写。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这两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排,各有利弊。究竟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对于地理教师是否可以自行选择授课顺序,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地理教师对教材结构的把握程度和学校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机制等现实因素会直接影响地理教师授课顺序的选择。例如,由于一学期地理课时数是一定的,若地理教师调整授课顺序,很可能会与当地期中考试等统一检测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发生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

二、课程目标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阐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比《地理课标》(实验稿)更加精炼,删去了原有的“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4]一句,在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增加了一段话,旨在强调不可肢解三维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技能”

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与“表达地理信息”、“地理实验”的技能。可见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此外,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5]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

主要变化为: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中的“归纳地理特征”移到了“过程与方法”部分;增加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吻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而且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战略主题。

(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变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吸纳兴趣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有所提高;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重在让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与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均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第三部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

(一)标准

1.删去《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避免了学科间的内容交叉、重复等。例如,删去了“中国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的“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又如,删去了“气候”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标题的“与我们的生活”,以保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再如,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避免和政治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2.更换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等。通过更换《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或词语而降低要求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将“说出”、“知道”、“描述”等了解水平的动词改为“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的动词,以提高学习水平要求。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居民”中,将原表述“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学习要求。规范表达,是为了让语句更趋准确、简练。又如,在“气候”中,将原表述“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换为“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显简练。再如,在“疆域与人口”中,将原表述“省级行政区”更换为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更显规范。

3.增加部分标准或词语,以提高要求,强调规范表达等。《地理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部分标准或词语,提高了要求,表达更加规范。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中,增加了“举例分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新增的内容,符合地理课程目标中“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再如,在“地球与地球仪”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调在开展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教学时,需要采用地理演示法。

当然,对标准的修改是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也可能在某条标准中同时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二)关于“活动建议”

1.内容方面,规范活动建议。《地理课标》(2011年版)或精选、归并《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或重新设计活动建议,以使活动建议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启发性。

2.统一了对活动形式的表述方式。《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均采取如下表述方式:“开展……等活动。例如,……”建议开展几项活动,就举出几个相应的例子。涉及的活动类型包括地理观测、动手制作、运用地图、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辩论、讨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野外地理观察、地理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共列出23个例子。由此可见,地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条件,从中选择或自行设计其他的适当活动内容,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于“说明”

1.编选区域时有所限定。《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都指定了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必学地区由《地理课标》(实验稿)要求的五个改为四个,此外,增加了“‘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的要求。“中国地理”这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的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可见,要求所选的五个区域可以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但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和要求。其实,依据《地理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七个版本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均满足了如上新增要求,只是“中图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将香港和澳门放在第六章的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内进行简单介绍,不如其他版本教科书专门用一节或两节来介绍香港和澳门那样详细。

2.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就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记者问》中谈到: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6]《地理课标》(2011年版)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用“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说明”,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3.删去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为简明扼要,《地理课标》(实验稿)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在《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被删去,例如“气候”部分的第2点说明。

4.新增必要“说明”,以免分歧和争议或强调某些要求。为明确概念,杜绝分歧,在“说明”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地域差异”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一句,以避免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产生对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分析和争议;在“乡土地理”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这一要求,对鼓励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精神予以强调。

四、实施建议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需简要说明时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一)评价建议

这一部分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地理课标》(实验稿)是以“能力、方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评价方式”的顺序进行表述,而《地理课标》(2011年版)则按“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 的思路陈述“建议”。其中,“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地说,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补充了对纸笔测验、档案袋和观察评价等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关于“评价的实施”,在《地理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强调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关于“评价结果的解释”,明确阐述了解释评价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较多的是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补充。

1.第一段简略交代了地理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同一部分的第五点“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2.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其他四点拆分为五点,增加了“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的要求,强调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与“使地理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标相一致。

3.在“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中,增加了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区域时应注意“适当分散难点,注意知识再现”。

4.在“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的阐述中,增加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建地理教学环境,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一节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这一建议;在“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一建议。

2.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标题更换为“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明确并凸显了这一要点。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方法。新增了一大要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倡地理教师从网络上获取电子资源,“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综上所述,《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修订和完善涉及深广,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理解,依据其新指向、新要求和新精神,认真地开展教学,深入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中学体育说课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7 1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