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计划

舞蹈教育教学计划(优秀7篇)

发布时间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7篇《舞蹈教育教学计划》,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舞蹈教学计划 篇一

为了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我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少儿舞蹈学习班。为了更好的教学,特制定本学年教学计划

一、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本学期计划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舞蹈表演水平

学年教学内容安排:舞蹈组合及成品舞教学

课堂内容安排:

1、活动训练:

头、上肢、躯干、下肢。。。。。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并配上轻快活泼的舞蹈动作,中间

可以加入芭蕾手位组合1~8位,练习站、立、重心练习。时间安排:在10分钟。

2、软开度训练

(1)、把上髋关节软开度训练:

A、压腿+滑叉(前、旁)

B、扳腿训练(前、旁)

C、踢腿(前、旁、后)

(2)、肩腰部软开度训练(拉肩、掰肩、耗腰、下腰、)

时间安排:30分钟

3、身韵的训练:

在不同音乐节奏中,使学生用呼吸带动脊椎学习古典舞中身体的韵律训练(提、沉、冲、靠、含、仰、移)学会身手相随、头眼相跟。松弛、自然、协调的进行舞姿柔美的训练。

时间安排:30分钟

4、舞蹈组合与剧目:

(1)、民族舞的基本律动组合。

(2)、成品舞蹈学习

时间安排40分钟

二、在按时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在舞台中展示自己,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舞蹈表现力!

孟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舞蹈部

舞蹈教学计划 篇二

一、课程性质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美育的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很多教育领域的认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保证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中舞蹈专业技能的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无处不在,影响着幼儿的成长。综上所述现将我院幼师专业两年制舞蹈教学形成计划,便于越系统、规范教学,更好的培养从事幼儿教育、教学人才。

二、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舞蹈课是幼师专业班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2、教学目标:通过两年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形式,形成基本的舞蹈体态;训练并培养完成舞蹈动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更主要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及少儿舞蹈创编方法;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幼儿园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舞蹈体态,能够完整、流畅、正确、优美的完成舞蹈动作。

(2)了解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特点,学习具有典型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及动作素材。掌握四到五种主要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常用动作、简单实用的表演组合。以提高学生的舞蹈动作语汇量。

(3)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活动,有基本的创编幼儿舞蹈作品能力。

(4)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树立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精神,热爱儿童,刻苦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表现力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提高鉴赏力和文化艺术素养。幼师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是通过课内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多方面共同完成的。

2、教学基本要求

幼师专业的舞蹈课是一门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重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要求。本课程应与舞蹈理论基础知识,幼儿生理、心理学及幼儿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需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调整教学的具体内容,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舞蹈素质,同时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突出实践环节。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并通过回课检查督促学生不断进步。组建舞蹈队选拔条件较好学生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五、各项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及授课时数比重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规定,舞蹈课每周授课2课时,两学年授课128课时。

2、各项舞蹈教材内容的要求:

(1)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的基础知识;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舞蹈的基本术语、内容与形式;人体结构与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动作的基本记录方法;幼儿舞蹈的形式、特点及教学方法;幼儿舞蹈创编原则与方法。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培养正确身体姿态和健美体型的形体训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以及与舞蹈相关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幼儿舞蹈的基本步法及其组合。

(3)民族民间舞蹈:

我国各民族的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授课时数和教学目标的限制,大纲中只能列出一部分,如汉族、藏族、蒙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舞蹈。学习民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典型基本动作及其组合。还要本着各民族地区重点学习本民族的舞蹈。

(4)幼儿舞蹈:

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幼儿舞蹈基本动作与组合,不同年龄班级、不同形式和特点的幼儿舞蹈。

(5)综合素质和幼儿舞蹈教学创编:

学习成型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示范、讲组织课堂的教学能力。以组为单位进行有命题或无命题创编训练。

第一年上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舞蹈理论知识,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和健美体型的形体训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以及与舞蹈相关的身体素质的训练。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期32学时每周2学时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学习舞蹈对于幼师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3、了解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与幼儿舞蹈教育的关系。

4、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芭蕾舞基本本手形、手位、脚形、脚位。

2、把上压、踢腿训练及舞姿协调性组合训练。

3、把下简单的弹跳、腰的训练、胯的训练、旋转。

4、古典舞身韵、芭蕾舞组合训练

第一年下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学习舞蹈动作而且要学习舞蹈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及表现力。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舞步、舞姿造型和动作基本韵律特点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眼界,积累舞蹈素材,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期32课时每周2课时以藏族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蹈为主。

藏族民间舞蹈

1.藏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2.藏族舞的基本动律

3.藏族民间舞弦子、踢踏的基本舞步

4.藏族舞常用的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掏甩袖、晃袖、献哈达、敬礼等动作。

5.藏族典型的舞蹈(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汉族民间舞蹈

1.东北秧歌

⑴东北地域环境、东北秧歌的风格和特点

⑵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⑶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练习

⑷各种手绢花

⑸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2、云南花灯

⑴云南地域环境、云南花灯的风格和特色

⑵云南花灯基本动作动律

⑶云南花灯基本舞步

⑷扇花

⑸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第二年上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继续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强化民间舞的风格特点、韵味和文化内涵及表现力,增加舞蹈动作语汇量的掌握,扩大学生的眼界,积累舞蹈素材,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32课时每周期2课时主要教授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民间舞蹈。

蒙古族民间舞蹈

1.蒙古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2.蒙古族民间舞蹈常用的脚位和手位

3.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基本舞步、马步、基本动作

4.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1.维吾尔族地域环境、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2.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

3.维吾尔族舞蹈常用的手位

4.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舞步

5.维吾尔族舞蹈基本舞步的组合训练(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傣族民间舞蹈

1.傣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及动作特点

2.傣族民间舞蹈基本动律练习

3.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

4.傣族民间舞蹈头、肩、手的基本动作

5.傣族民间舞蹈基本舞步训练

6.组合训练(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第二年下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通过幼儿舞蹈部分的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学习,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习,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积累,提练其兴趣和能力,为适应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服务。

【教学内容与安排】

理论课部分

1、幼儿舞蹈教育的目标

(一)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二)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三)增强幼儿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增进幼儿身体健康。

2、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与组织形式

(一)基本内容:

①欣赏部分内容不受幼儿技能所限,可以开阔幼儿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兴趣,为舞蹈表现、创造积蓄功力。

②实践部分内容可以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各种富有童趣的舞蹈语汇,反应幼儿生活,寓教于乐从而促进舞蹈欣赏与舞蹈表现力的提高。

(二)组织形式:

有计划、有目的,由教师起主导作用组织舞蹈活动形式。

3、幼儿舞蹈教学方法提示范法、练习法、观察模仿法、分解组合法、游戏法、语言提示口令法。

4、幼儿舞蹈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教学内容和形式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②充分注意舞蹈情趣的培养,发挥舞蹈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③教学应不断探索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规律,逐步解决好幼儿舞蹈教学的因材施教,形式、内容与时俱进。

④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部分

1、幼儿的生理、心理的成长特征

2、幼儿的基本舞步走、跑、跳三类

3、幼儿律动

4、幼儿表演舞蹈(包括幼儿情绪、情节舞蹈和幼儿民族民间舞蹈)

5、幼儿集体舞蹈、幼儿体操

6、幼儿舞蹈创编

舞蹈教学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小朋友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我组特制定学校舞蹈教学计划。

二、教学措施:

1、精心选材、以曲动人。

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色、受小同学欢迎的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自身的感受。

2、用心启迪,以情感人。

教师感情投入、语言感染是提高同学兴趣的关键。

3、潜心构思、以趣引人。教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小朋友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发明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示出来。

4、采取先练后讲并采取典范示范,集体练习的方法,在教学中让能力强的同学带能力弱的同学,再集体练习,提高整体同学水平。

三、教学内容:

九月份

1、基本舞步训练:正步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碎步、舞姿碎步、双晃手、顺风旗花梆步。

2、基本舞步组合练习。

十月份

1、地面·提沉含仰训练。

2、提沉含仰组合练习。

3、基本手位训练:提襟手位、小五花、山膀、按手位、托手位、顺风旗手位、双托手位、斜托手位。

4、基本手位组合练习。

十一月份

1、软开度训练:基本关节训练、前低头、仰头、单肩、双肩、前环肩、后环肩、推指、拉肩、压肩。

2、软开度组合练习。

3、勾绷脚训练:勾脚趾、勾脚踝、绷脚踝、绷脚趾、单勾脚、双勾脚、外环动、内环动。

4、勾绷脚组合练习。

十二月份

1、髋关节训练:展胸压胯、含展胸、侧压胯、侧抬胯。

2、髋关节组合练习。

3、腰训练:胸腰、大腰、旁腰。

4、腰训练组合练习。

舞蹈教学计划 篇四

一、情况分析:

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学期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准备把本次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重点放在对成品舞蹈《乌蒙欢歌》的训练上。由于舞蹈基本功,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成长。

三、活动目标: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特组织了舞蹈兴趣小组。通过每周二、周四两次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舞蹈的基本训练,让学生通过活动,注意自己的基本形态,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步伐,培养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对舞蹈表演所必备的软度、开度,以及训练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舞台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活动措施:

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必须与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合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凡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不论水平高低,要保护其积极性,使其认识到兴趣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主动积极地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实施分层指导并采取多种形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感,使潜在的智慧和舞蹈才能得到自由地发展。

五、活动安排:

1、时间:从本期第八周开始,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课。

2、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3、首先学习《乌蒙彝舞》基本动作,随音乐学踩节拍。

4、学习舞蹈简单队形,让学生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

5、学习《乌蒙民舞》基本动作,训练舞蹈基本队形变换。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队形,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结合六一文化艺术节活动参加汇演,力求取得好成绩。

舞蹈教学方案及工作计划 篇五

一、总体目标

1、学生透过在培训班的一周一训练的学习课程,使学生用一种最短的时间记住所学的小组合,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的艺术素质。

2、这学期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考级的部分组合。

二、教学资料

在冬季来临,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务必先让学生的身体预热,如:高抬腿、蹦跳等等

1、基本功训练;

一级的学生能够让他们简单的掌握舞蹈最初级的知识,组要是练习他们身体协调潜力,在基本功训练中可开展一下,跪下手扶屁股下腰、横叉

四级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就要注重学生的形体方面了,在横、竖叉都能够的下,腰部训练就要强化些了,下腰、撒手控腰、甩腰抓脚是重要的一部分了,在反应快和掌握好的学生能够在开一下五级学生的知识。

五级的学生要比四级的学生思维方面更理解的快些,基本功技巧方面要学的比较多些,这学期要开展前卷腰、后卷腰,在训练的时候务必要注意学生的规范性,安全性。

2、考级资料

一级资料

(北舞)1走步、2音乐反应、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8脚位、

(舞鞋)1小浪花、3勾绷脚

四级资料

(北舞)1单手位、2波浪、3压垮、4勾绷脚、5前抬腿、9前踢腿、10后踢腿、11脚位、13三拍舞步、16小跳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积木乐园

五级资料

(北舞)1双手位、3勾绷脚、4小弹腿、6后弯腰、9后踢腿、11脚位、12半蹲、13小跳(一)、15推指、16波浪

(舞鞋)1我和小鸟来唱歌、3花摇篮、5火鸡、7西班牙蝴蝶

考级完成步骤

一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四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入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能够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五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或三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人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能够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篇二:小学舞蹈课教学计划(896字)

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明白其名称。

4、培养学生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学会3-4个完整性的儿童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

3、新授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一)

第二周:

1、复习上周学习资料。

2、新授点头、肩、活动组合。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二)

第三周

1、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2、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三)

第四周

1、复习所学资料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2、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4、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一)

第五周:

1、新授前踢腿、旁踢腿动作。

2、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二)

第六周:

1、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2、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三)

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资料。

2、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4、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银波绿舟”

第八周:

1、新授前腰、后腰、旁腰、侧腰的要部组合动作。

2、随音乐做腰部组合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一)

第十一周:

第九周:

1、复习腰部组合动作。

2、学习小碎步组合。

3、舞蹈组合:“七色花”(二)

第十周:

1、复习以前学的资料。

2、新授步位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三)

第十一周:

1、新授双脚、单脚、向左、右、前、后、不一样方位蹦跳的动作。

2、复习舞蹈组合

第十二周:

1、复习从手位开始到步伐练习的所有动作组合,要求随音乐动作到位协调的表演。

2、对每个组合进行重,难点的力度辅导。

3、舞蹈组合:“剪羊毛”(一)

第十三周:

1、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2、复习舞蹈组合:“七色花”“银波绿舟”

3、舞蹈组合:“剪羊毛”(二)

第十四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构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十五周:

1、汇报演出,发放评价表。

2、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舞蹈教学方案及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

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本理论,常用俗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儿童舞脚型、受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1、地面练习:勾绷脚、压腿、开胯

2、绕手腕组合

3、舞蹈组合:双手位组合

4、地面练习:竖叉、横叉、抱花篮、地面压腿

5、民族舞手位组合

6、舞蹈组合练习

7、热身练习:跳跳步组合

8、热身舞蹈:我爱洗澡

9、地面练习:下腰、头勾脚

舞蹈教育教学计划 篇七

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开学前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加快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安全为底线,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策略,压实“四方责任”,落实防控措施,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教育主阵地,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二、基本原则

(一)防控原则。坚持健康第一、安全至上,落实“四早”、重点管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二)开学原则。坚持全面评估、确保安全,一院一校、一院多校、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分类施策、市定省批。

(三)安全原则。学校仍属中高风险区的不得开学,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得开学,不能满足防控技术方案要求、没有落实“一院一校、一院多校”协作机制的不得开学,没有完善应急预案且没有开展应急演练的不得开学,防疫物资储备不到位的不得开学,灾后校舍安全没有保证的不得开学。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应急机制

1、健全指挥体系。强化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工作职能,明确责任领导、充实人员力量,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多校区办学的须明确校区防控责任人。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署调度,简化工作程序,及时上传下达,确保防控体系扁平化、快节奏、高效率。落实主要领导带班制度、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强化阵地意识,做到严防死守,一把手坚持在班在岗、靠前指挥,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2、完善应急预案。优化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机构职责、监测预警、处置流程、条件保障和责任人。开学前在疫情防控部门指导下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控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一旦出现突发问题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科学处置。

3、强化联防联控。落实学校与卫健部门、疾控、医院等单位“点对点、人对人”协作机制;坚持“一院一校、一院多校”,确保每所学校有一家医院对口指导,规模较大医院可同时指导多所学校;所有学校纳入属地网格化管理,服从所在地统一指挥和调度,与属地社区、医疗机构等部门加强对接。校内各部门之间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校内“小网格”管理,强化协同联动。

(二)精准摸排信息

1、做好回溯排查。严格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要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幼儿园)以学校为单位、高等学校以院系为单位,全面摸排师生员工行踪和身体健康情况,精准掌握开学前14天旅居史、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重点关注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校的`师生、家乡在中高风险地区师生、留校师生以及家庭成员有从事冷链物流和进出口贸易的师生,“一人一档”建立健全健康档案。

2、做好跟踪监测。对从中高风险地区来豫的师生,要求其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报备,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配合属地卫健部门开展核酸检测、流调隔离等工作。对排查情况异常师生,坚持逢“阳”必报、接报即查、应隔尽隔,持续关注疑似感染、无症状感染和确诊、密接隔离师生的身心状况,跟进掌握治疗康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应对。

3、做好灾区安全信息摸排。以“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为排查目标,重点对受灾学校教学楼、宿舍、餐厅、图书馆、实验室、办公楼、体育馆、浴室、会议中心、报告厅、宾馆、道路、围墙、厕所等基础设施和水、电、气、暖、网、教学实验设备等设施进行风险隐患排查,经科学评估、综合研判断达到开学条件后方能组织开学。

(三)严格校园管控

1、聚焦重点群体。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管控学校校门,重点做好留校师生、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在外实习实训师生和后勤服务人员安全保护工作。强化对快递员、保洁员、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涉校流动人员的管控,做好核酸检测、卫生防疫,严禁一人多岗、多地兼职,落实全链条闭环管理要求。

2、紧盯关键场所。强化校园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化整为零,缩小网格单元,细化明确每个楼层、教室、宿舍等网格负责人及职责,做好巡查监督、信息上报、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运动馆、厕所等关键场所进行清洁通风,对水龙头、电话机、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关键部位增加消杀频次。

3、严控人员聚集。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人数和时长,做好场地清洁和消杀通风。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不安排新的实习实训活动。停止一切校内外培训活动和托管服务,严禁组织集中补课、考试、返校等活动。

4、严格后勤管理。全面整治校园环境,严格执行《河南省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对校园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开展清洁消杀,对学校疫情防控、校园安全方面的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要求快递外卖不进门、运输车辆不进校,对物流行业人员、物品、车辆严格检测,做好消毒处置。做好学校开学前食堂设施设备全面检查、清洁消杀,对二次供水和井水由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按要求实施处理。对校车、班车进行经常性清洁消杀和通风换气。

(四)加快疫苗接种

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多渠道、多形式做好沟通告知、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理解,引导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师生积极主动尽早接种,努力做到“应接尽接”。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同意、保障安全”的原则,根据当地疫苗接种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分年龄段组织落实好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筑牢校园防疫屏障。

四、保障措施

(一)夯实多方责任。要清醒认识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压紧压实当地党委政府属地责任、教育卫生等部门管理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和学生个人健康管理责任,全力构筑校园疫情防控严密阵线,持续巩固校园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二)加强队伍保障。加强校医、卫生专业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志愿者、宣传员等校园防控队伍建设。继续推广聘任“卫生副校长”“健康副校长”等经验做法,多渠道充实校园防控队伍,做好技能培训和演练,提升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物资保障。强化防疫资金支持,提高使用效益。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等公共防控物资储备,配备足够的盥洗设备,在学校内设立相对独立的隔离观察室。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满足留校师生在校学习、生活基本需求,并确保校内物价基本平稳。

(四)强化监督指导。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开展好学校自查、市县普查、省级抽查,采取联合督导、专项督导、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防控机制建设、力量配备、措施完善、开学准备等情况的监督指导,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人,坚决防止浮于表面、推诿扯皮、政策空转等现象的发生。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舞蹈教育教学计划》,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12 11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