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差异网为您带来了4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更多五年级分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推荐: 篇一

1.2017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2.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3.分数乘法练习教学反思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5.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

6.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说教学流程 篇二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力图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教学全过程,以两个数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建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地发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19-120页。

教学目的:

1、(差异网★www.chayi5.com)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教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

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4/7+2/75/11-4/117/12-5/12

1/2+1/28/9-5/915/16+5/16

学生口答得数后,说一说:这一组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同分母分母加、减法)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猜一猜: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什么?

(如学生猜测有困难,教师提示:能找一个与“同”意思相反的词吗?)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学生读课题,举例说出几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题。

教师板书学生所编拟的算题,再请学生辨析教师出示的两题:1/2+1/3、8/9-5/6(即课本中例1、例2),这两题与今天学习的内容相符吗?

引导学生看板书,说一说想到了什么?

二、新课展开

1、教学例1

(2)怎样计算1/2+1/3,请同桌先讨论算法,再试算。

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评析板演:看这些不同的算法,说说你们的想法?

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不能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那样,把分子直接相加呢?

在学生讨论后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教具示范。(图略)

师:1/2+1/3,把这两个阴影部分合在一起,你能不能直接说出结果是多少?

教师指着合并后的图形问:把圆平均分成几份,就可以看出1/2+1/3等于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教具示范,进行验证。(图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分数单位相同,3份与2份合起来是5份。

(3)小结:通过学习计算1/2+1/3,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发言交流,得出: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转化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追问,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通分)

(4)1/2+1/3=5/6,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算?

学生汇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验算方法时,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做一做。

学生汇报用减法验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减法怎么算呢?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评析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2

(1)8/9-5/6,学生试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评析板演

3、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阅读课本,质疑。

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有什么疑问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三、新课巩固

1、专项练习

师: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学生回答“通分”时教师指出:通分是关键。并练习:

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2/5,1/5和3/10,1/6和3/8

学生回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指出:对!我们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为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这是我们学习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2、强化练习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选择课始编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既对又多。

指名汇报。汇报时先汇报做的是哪几题,怎么做的,其他学生判断他算得对不对。

3、发展练习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今天的数学课,探究新知大约用了()/()小时,新知练习大约用了()/()小时。

学生先联系实际填空,再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计算?

4、课堂作业

5、选做题:()/()+()/()=11/12括号中是两个异分母的最简分数,这两个分数各是多少?(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

1、精心设问,激思导入

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新课开始,通过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题,习旧引新、承前启后。此时,教师再巧妙地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猜”的方式揭示课题,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内容的关注。接着

,共同对课题进行例释性“解读”,凸现了本课要探究的新课题的特点,又为学生下继的探究性学习、自式练习准备了材料。在学生所编拟的算题与课始的口算题表层现象(分母不同)的对比中,暗示了解决新问题的方案。教师随之的一句“说一说想到了什么”,看似平谈,实则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了问题的波澜。学生自己生成问题,为探索、思考、创造提供了动力与方法。

2、遵循规律,自主探索

北师大周玉仁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例1的教学,教师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放手,把尝试与交流讨论融合一体,给学生的“探索”提供开放的、广阔的舞台。在学生形式地认识了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之后,组织全班学生理性地探索讨论,并结合动态的教具演示,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抽象。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获得内容性知识,而且获得方法性认识;不仅在知识方面获得长进,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这样的学习,才是全面的',才有“味道”,才有深度。

从例1异分母分数验算的教学,自然、巧妙地过渡到减法的教学,是由于有加法算法的迁移,对减法教学采取了略处理。如果说计算5/6-1/2、5/6-1/3倘有少数学生有一些困难的话,那么计算并验算8/9-5/6则对他们的学习有“补偿”作用,相信减法计算问题全班学生都能迎刃而解。教师的心中要想到的是全班所有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阅读课本、质疑环节的安排,又为学生在回顾与反思中内化新知,提供平台。

3、形式丰富,分层巩固

计算课教学的练习,很容易由于机械操练导致学生学习生活的枯燥乏味。如何克服这一弊端?本课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学生质疑之后,教师抛出问题:“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从而使专项练习具有思考性和研究性。强化练习,以学生编拟的题目作为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采用限时的方式,学生计算的“感觉”一定与往日不同。发展练习,既对这节课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了总结,又将计算问题还原到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把课堂教学再一次推向高潮,随之选做题的练习,它不是给这节课划上句号,而是添加了一个问号,使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展到课外。

教学重、难点: 篇四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有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评价来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9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