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

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事先出示课题和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

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喜欢去郊游吗?小动物们呀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去郊游!今天,小熊哥俩商量好了要去大龙潭。你们瞧!它们正在超市的食品专柜前,准备购买香甜可口的食品呢。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呢?”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乘加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学习脱式的书写方法。

1、猜想小熊胖胖的购买方案。

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从图上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那么你们能不能猜一猜小熊胖胖想买些什么东西呀?谁来猜?谁再来猜猜?恩,这些购物方案都很不错!但只有__猜中了小熊的心思,小熊胖胖呀,就是想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贴示:我要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

2、解决问题,交流算法。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有关的信息,帮小熊胖胖算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一共该付多少钱呢?(板书:该付多少钱?)请小朋友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找到需要的算法,请学生板演。)算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算法。”

3、联系主题图理解算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

师:“咱们来看黑板上的同学列的算式,先看这一种分步的列式方法,谁能看出,他是怎么想的?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这种列式方法(口算综合)是__做的,请你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先算出什么?(a.若学生先画横线则问:你画的这一横线表示什么?b.若学生没有画横线则说:老师给你画上横线表示你是先算这一步的。)(师画横线)再算什么?”

4、探究分步式与综合式的关系,介绍脱式的书写方法。

师:“咱们再看看,这种算式实际上是把这两个分步式怎么样了?哎!是把这两个分步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了。可是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在分步式当中有一个得数12,而这个综合式当中有没有12?咦!12哪去了?哦!被3x4代替了。在口算3x4+6时,得在脑子里记住3x4的积是12,才能算出得数是18,容易出错还不方便检查。所以,为了让大家清楚地看到运算顺序和计算过程,便于检查,聪明的数学家发明了脱式。在我们数学书12页上就有3x4+6的脱式写法,请大家先找到小淘气的这种算法,然后动笔帮小淘气填写空格,填完后仔细观察,书上脱式的书写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对!计算的时候不是把等号写在算式的右边,(擦掉板书:=18(元))而是另起一行,在比第一个数字3出一格的位置上写等号,(板书)先算哪一步,就要把得数写到这一步的下面。没有参加运算的数字和运算符号要位置不变地照抄下来,然后再另起一行算第二步12+6=18。计算结果有单位的别忘了写单位,该答的时候要答。”(全班齐答。)

5、分析“乘在前,加在后”的算式与“加在前,乘在后”的算式的异同,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①若学生板书出6+3x4=18(元)则直接问。②若学生没有这种板书,则让学生通过看书学到这种算法。

师:“6+3x4与3x4+6一样吗?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呢?”

师:“你们想想6+3x4,能不能先算6+3的和再去x4?为什么呢?所以说,计算时,先确定运算顺序很重要,运算顺序错了就会造成严重错误。

6、学生试用脱式计算6+3x4。

a.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观察。

b.引导学生评价:提建议或谈谈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在用脱式计算时注意了什么问题?

7、总结算式名称和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再次观察6+3x4与3x4+6这两个综合算式,a.先观察它们的运算符号,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乘加混合算式。b.再观察他们的运算顺序,你又发现了什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在计算乘加混合算式时,我们就是按照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板书:先乘后加)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8、学生举例乘加混合算式,说出运算顺序。

(二)探索乘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熟悉脱式的书写方法。

1.引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发现小熊胖胖最喜欢吃面包和饮料,而小熊乐乐呢?它呀!想了老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拿20元去买3包饼干,(板书:买3包饼干,)请你们帮它估计一下20元钱买3包饼干够吗?还会剩钱吗?你能不能算出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呢?(板书:应找回多少元?)”

2.解决问题,交流汇报。

师:“请小朋友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算式以及发现。”(教师巡视,请学生板演。)

师:“20-4x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师画横线)再算什么?能不能先算20-4?为什么?”

师:“20-3x4与6+3x4在运算符号上有什么不同?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像20-3x4这样的'算式叫做什么算式啊?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算式,就叫做乘减混合运算。在计算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法?后算什么法?(板书:先乘后减)”

3、学生举例乘加混合算式,说出运算顺序。

三、拓展练习

1.第13页‘试一试’第2题

师:“其实啊,小熊是一个谗嘴的家伙,它想买的东西呀,可远远不止3包饼干,下面,大家看这些算式(板书第13页‘试一试’第2题的3个算式,学生逐一回答。),结合小熊购物图想一想,小熊还要买的东西是什么?”

2.“猜心思”游戏。

师:“看来同学们都挺了解小熊的,都猜出了小熊的想法。下面呀,我们要做一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的,请每个同学根据小熊购物图,写一个综合算式,然后请你的同桌根据你写的算式,结合小熊购物图,猜一猜你想买什么?”

师:“告诉老师,同桌猜出你的心思了吗?有的同学猜出来了,有的同学没猜出来的,那么没猜出来的请把你的算式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帮你猜猜吧!(教师把算式板书出来),请注意观察。谁能猜出__想买什么?__你说她猜得对不对?把你的心思再告诉大家一次吧。还有的同学,同桌没有猜出你的想法,课后咱们继续练习,好吗?”

四、回顾反思,梳理总结。

1、师:“这节课啊,咱们帮助小熊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看!小熊正在高兴地向你致谢呢!”

2、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跟大家说一说?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先乘后加?什么样的情况下要先乘后减呢?”

3、师:“看来呀,咱们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小熊出来了那么久,它也该回家了,在临走之前,它还有一句话要提醒大家。请注意听哟!‘小朋友,今后在计算乘加混合运算的时候,要先乘后加,在进行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要先乘后减。’记住了吗?”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读乘法算式。

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出示游乐场图

师:小朋友们注意看图,游乐场不少小朋友都去过,那里有不少的数学知识,动一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先看图上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画面,自由发言,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引导。解决问题

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小吊车的车厢呢?

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4.师:小朋友们,要分别算出玩各种游戏的人数,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那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寻找。

新课

摆图形游戏

要求:A用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所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B摆好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C同桌交流,把算式写在纸上。

引入乘法

指名学生说加数相同的算式,教师板演。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算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

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师: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师: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教学乘号的写法)

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件36=18这个算式怎样读(板书)

4..尝试

请学生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完整板书。

5.小结: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得到: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练习。

指导读书P46上半部分,并质疑。

书P46做一做

让学生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指名校对,并说说算法及想法。

3练习九第1题

看清图意,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

4.练习九第4题。

观察图意,确定()里分别填几。

独立填写乘法算式及读法。

指名校对。

5.乘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

(1)45635224

33265543

开小火车读、齐读等形式。

(2)5乘42乘74乘89乘1

指名4人板演,其余写在纸上,并校对。

6.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指它写出来。

4+4+43+5+76+6+6+62+2+2+2+2+2

四。小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知识。

五。作业

《随堂练习》P3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确,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且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目标解析:

本课是除法竖式的第二层次,利用乘法口诀试商。教学中应联系到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除法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又为后续而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不分小棒,自己试一试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板书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探究试商的方法

1.出示题目:43÷7=□……□

2.引导学生组内讨论:算式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交流。

预设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数是1。

预设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说明商大了,要减小1,商是6。

预设3:如果商是5,五七三十五,余数还剩下8,大于除数7,说明商小了,要改成6。

4.师生小结:在找商的时候,要使这个数和7相乘最接近43,且小于43,最后得到的余数比除数小。

(二)深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43÷7。

2.交流反馈

(1)6与7的积写在哪里?

(2)余数1是怎么来的?

(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呢?如果发现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余数等于除数呢?

(三)尝试应用,内化方法

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先用竖式计算,再在横式上写出商和余数。

(2)交流反馈时,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及竖式里每一个数表示的意义,重点交流如何试商。

(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指定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3)集体讲评。

三、质疑再探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试商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3.列好竖式,你是怎样检验的?

四、运用拓展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

引导学生理解“某数里面最多有( )个另一个数”的意思,需要学生利用除法竖式试商。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6题。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地想出商?

(二)综合运用。(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的发现。

2.集体交流,感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5题)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根据“余数要小于除数”确定除数分别为2~9这八个数;

(2)再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算出与除数相对应的被除数。

2.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这是一道开放题,不要求学生说出所有答案;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有序思维的习惯,)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 能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 知道用整十数估算比用整百数更接近精确值。

3. 通过学习,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出示情景图(12个带有标价的玩具)

师:小丁丁他们要去玩具店买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问:他们各买了什么玩具?价钱呢?

1. 初次估算

师:给你们10秒,估计一下,谁花的`钱最多?怎么知道的?

生:把这些数看成邻近的整百数来算。

反馈

100+200=300300+200=500200+200=400100+400=500

2. 第二次估算

师:现在小巧和小胖怎么比呢?

生:用整十数估算。

师:用整百数估算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用整十数来估算。

3. 精确计算出总价。

师:比较精确计算和用整十数、整百数估算。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用到估算,它可以使我们快速地得到一个离精确值很近的结果。

4.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算。你们觉得估算这个方法好不好?

二、巩固新知

1.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常有一些事需要我们快速地估算,看以下各题:

①学校里有男生319人,女生有462人,学校要给他们每人订一份少年报,大约要订多 少份?

②一套校服要215元,一双校鞋要158元,每人大约要付多少元?

③乐乐有288元,欢欢有144元,小胖说他们合起来大约有400元,你知道他使用什么方法估的吗?

2. 活动练习 出示情景图(12个带有标价的玩具)

师:你们想不想买玩具? 选2种玩具,估一估要多少元?从信封里拿出相应的钱。

(师演示:→ 用整十数估→ 精确计算→生生活动→交流汇报。)

问:哪种估算更精确?

师:在估算时,你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反馈:估出的钱不够买东西。

比较:什么情况下会少估?

生:退到整十数会少估。

小结:估算时,因为进到整十数会多估,而退到整十数会少估,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估算。

三、拓展练习

开锁:密码是由2,4,7组成的,如果加上444,得到的结果必须在700与800之间。 这个密码是多少?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本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现实素材引入新知。

师:我们学习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也可以看看我们上课的这个礼堂的周围有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在老师的讲台上有长方体,有正方体,还有圆柱体。

生:讲台上的黑板是长方体。

生:易拉罐是圆柱体。

生:我的笔盒是长方体。

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找出你喜欢的物体。

(学生在桌上各自拿起自己喜欢的物体)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我拿的是长方体。

生:我拿的是圆柱体。

生:我拿的是正方体。

生:我拿的是三角体。

师:你为什么说这是三角体呢

生:因为这个物体有一个面是三角形,所以我就叫它三角体。

师:你能给它起这么一个名字真不错,其实这个物体叫三棱柱。

(教师根据学生所拿出来的物体,随机性地在黑板上粘上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师: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认识的物体,请小朋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摸各物体的面,并和同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觉)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想说的就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滑滑的,如果不小心,它还会从手上掉下来。

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冰冰的。

生:我摸的是圆柱,它的上下两个面摸起来感觉平平的,中间这个面摸起来是圆圆的、弯弯的。

师:小朋友通过摸一摸,发现这些物体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圆圆的、弯弯的,也就是曲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评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局限于书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选择学习的素材。教师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物品,这些形状多样的素材,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信息的多样化,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创设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二感受面从体得。

师:哪一位小朋友知道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图形

生:(齐)长方形。

师:对了,我们可以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找到长方形。(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个长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长方体模型的旁边,并板书:长方形)

师:下面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手找)

师:请把你找到的长方体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有的学生举的是教师给的学具,有的学生举的是自己的书或笔盒)

师:你能从自己手中的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吗找找看。

(学生认真地从自己手中物体的面上找长方形)

师:谁找到了

生:我从这块橡皮上找到了长方形。

师:在哪儿呢你能摸给大家看看吗

生:(边说边摸)在这里。

师:还有谁找到了。

生:我在笔盒上找到了6个长方形。

师:你真了不起,在长方体上找到了6个长方形。其他的小朋友呢

生:(齐)找到了。

师:好,下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找到的长方形。

(学生认真地摸自己找到的长方形)

师:好,大家都很能干,都能从长方体上摸到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

生:(齐)能!

师:好。大家找找看,并把你找到的图形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从物体的面上边找图形边告诉同组的同学找到了什么图形)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图形

生:我在圆柱上找到了圆形。

生: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6个正方形。

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我在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还找到了正方形。

师:这个小朋友真能干,在同一个物体上找到了两种不同的图形。

师:刚才大家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正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张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正方体模型的旁边,并板书: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圆柱的一个底面上拿下一张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圆柱模型的旁边,并板书: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三角形)

师:(指着贴出的图形)这些都是小朋友找到的图形,认识它们吗

生:(齐)认识。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生:一种是形,一种是体。

生:长方体突突的,长方形扁扁的。

生:长方体能站起来,长方形站不起来。

生: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

师:大家都很了不起,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它们都是物体的一个面。

评析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物体上找长方形。接着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长方体上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

体现了教师先扶后放的策略,有效地突破了学生探索的难点。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像力,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还注重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了从体上找面的方法。教师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异同,深化了对两类图形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和体与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