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音乐教学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有规律的声波(机械波的一种)。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3篇《音乐教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一

目标:

1、欣赏安徽地方戏剧黄梅戏婉转动听的旋律,初步了解黄梅戏。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3、在游戏中与同伴友好合作,遵守游戏规则,共同体验边游戏边唱歌的乐趣。

4、在歌曲念白处创编歌词,并按节奏准确念出,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准备:

1、自制《捉迷藏》背景图一幅,黄梅戏《女驸马》磁带,

2、自制卡片式图谱,其中小草左右各1个,眼睛2个,速写人物3个,?2个,手势1个,间奏卡片1份,小白兔,小花猫,小花狗图片各一张。

3、小白兔,小花猫,小花狗头饰各一个。

过程:

组织课前预备活动,向各位老师问好。

一、欣赏教师演唱黄梅戏《女驸马》,导入课题。

1、提问:“你们知道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吗?”

师向幼儿简单介绍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在很早以前还有另外两个名字,叫“黄梅调”,也叫“菜茶戏”。在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的大人都会唱几句黄梅戏,那你们想不想学唱黄梅戏呢?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唱一首好听的黄梅戏。

2、出示背景图,提问:“你们猜猜,这幅图上几个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呢?”幼儿回答后,师揭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黄梅戏就跟这个游戏有关,它的名字也叫:《捉迷藏》。”

3、谁来说说这幅画里的故事?幼儿自由说。

二、观察背景图,了解歌词前一部分内容。

1、倾听老师编的故事。师提问:“星期天,小刚觉得一个人在院子里玩没意思,他想请身边的小朋友们来和他一起玩捉迷藏,他会怎样邀请他们呢?”导入对白:“伙伴们,快来呀,捉迷藏喽!”“小伙伴们很久都没玩这个游戏了,非常愿意参加,他们又会怎样回答呢?”导出“哎,来喽!”

2、师小结。黄梅戏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不一样,它除了歌唱之外,还有说话的部分,我们也把它叫做说白,或者叫对白。这首黄梅戏除了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的说白外,还有一句说白,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一遍,看谁能第一个回答老师这个问题。

三、教师跟音乐有表情地范唱,幼儿倾听,并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回答老师问题后,请大家一起集体有 m.gaokaobaba.com 节奏地说白:“小白兔,小花猫,还有叮叮当当的小花狗。”

2、师说唱的同时,出示跟歌词相关的图片。幼儿可一边观察图谱,一边听老师说唱:小伙伴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这次是小刚找,其他小伙伴藏,小刚“左找找,右找找,瞧瞧他们在哪里。你瞧那边是个啥?小白兔、小花猫、还有叮叮当当的小花狗。”

3、出示:“拍拍你,拍拍我,拉个圆圈跳个舞呀,跳个圆圈舞呀。”的节奏卡,并重点指导这一句的学唱。指出有连音线的音就要把它们唱得更连贯些。

四、交代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角色游戏,并在游戏中完整学唱歌曲。

1、请几位幼儿扮做小动物躲起来,全体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由教师将他们找出来。

2、分角色游戏,大家齐唱,一幼儿边唱边找,其他幼儿藏。

五、引导幼儿为歌曲念白处创编歌词。

1、引导幼儿将小白兔、小花猫,小花狗替换为别的小动物,并带幼儿按节奏念出:“还有叮叮当当的。数一数,一个也不少。”再次分配角色,组织幼儿边唱边游戏。

2、课后自由结合,在念白处表演自己新创编的表现三种小动物的形象。

音乐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蜻蜓你来吧》。

2、音乐游戏。

教学重点:

体会不同地区童谣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

教学目标:

1、感受演唱童谣时的喜悦心情。

2、初步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童谣,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准备上课了!

生:老师等会,我们还没画完呢。

师:怎么你们刚上完美术课呀!画的什么呀?

生:蜻蜓。

师:好吧,老师等会你们。

(老师弹奏歌曲《红蜻蜓》)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

生:画完了。老师,您刚才弹的曲子叫《红蜻蜓》吧,我们都会唱。

老师弹奏歌曲,学生完整的唱一遍。

师:同学们唱的太美了,那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回答。

二、学习山东童谣《蜻蜓你来吧》。

1、导语:同学们刚才唱的'是一首日本童谣,老师这儿也有一首童谣,不过是一首山东童谣,那么,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山东的小朋友们在跟谁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2、教师播放歌曲《蜻蜓你来吧》,要求同学们体会一下小朋友唱这首歌的情绪。

3、我们一起和蜻蜓打招呼!带学生拍手、拍腿按节奏读童谣。边拍节奏边读童谣。

小组活动:一组读童谣,一组用身体某个部位发出声音伴奏。刚开始可以是一个动作,逐步加入两个、三个动作伴奏。

师:看着大家非常起劲的样子,你们一定很喜欢这首歌曲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好吗?

生:好

A、学生先听老师唱一遍。

B、学生随着琴小声的模仿着唱几遍。

C、因为这首歌曲重复的地方很多,鼓励学生找出重复的地方,可以减少学生的难度和记忆的难度。

D、给学生分角色,让他们分别来扮演“和”和“领”的角色,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E、师生合作完成

F、鼓励学生同桌或者小组之间完成。

G、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边表演,边演唱

三、复听歌曲《蜻蜓你来吧》。

1、启发语:小朋友和小蜻蜓就像一对好朋友,他们是那样亲切地交谈地,你是从哪儿听出他们就像朋友一样,你能不能也这样唱呢?

2、体会童谣所表现出的天真的童趣。边拍节奏边欣赏,感受歌曲中所表现出的童趣。

师:歌曲中小朋友们跟小蜻蜓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呢?

(亲切,像是跟好朋友说话一样。)

3、引导学生利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师:蜻蜓向我们飞来时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呢?蜻蜓飞走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引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地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四、我们一起来游戏。

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几个人一组,围成一个小圆圈,每组想一个动作伴奏,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2、教师播放童谣,请学生听着歌曲来游戏,游戏时注意安全。

五、教师总结

师:童谣是小朋友一边玩耍时一边随口唱的儿歌,同学们课后也可以自己创作一下,看看谁编的童谣好听。

六、学生听音乐起立,师生再见。

音乐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通过吹奏竖笛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竖笛,变“要我吹”到“我要吹”。

2、通过学习吹奏竖笛建立相对的音高概念。

3、了解音乐源自于生活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探索音乐,用音乐表现生活。

4、在学习中体验合作、成功与快乐,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以音乐之旅为主题,让可爱的音乐小使者带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殿堂,今天我们将会继续快乐的音乐之旅。不知音乐小使者今天又会带我们到什么地方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使者:同学们,你们好啊,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将会带大家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可是呀,想到那里去必须先完成几个小任务,什么任务呢?下面让我们来观看一个录象片段,请大家在影片中找^答~`案。

二、欣赏影片,导入新课。

(通过观看学校竖笛队的在市竖笛比赛中获特等奖时的表演,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学习竖笛的兴趣)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影片,你们猜出小使者要我们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了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畅所欲言

师:原来,音乐小使者看见我们学校竖笛队的哥哥姐姐们这么棒,想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吹竖笛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小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吧。

三、新课教学

以完成音乐小使者的任务为线索,进行竖笛教学。

1、任务一:复习学习过的“5”、“6”、“7”三个音。

(在前面的几个课时里,学生们已学习了“5”、“6”、“7”三个音的指法及吹奏方法,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吹奏习惯,老师也反复的强调了一些吹奏指令,如:“空笛练指法”就是让学生将竖笛吹口靠在下巴上,手指走指法,口中唱音的唱名;“空笛练吐奏”就是让学生将竖笛吹口靠在下巴上,手指走指法,口中发“tu”音练习吐奏;“随琴声走音阶”就是让他们从学过的最底音开始到最高音进行上行及下行的音阶练习,每个音四拍。

例:5——————|6——————|7——————|6——————|

tu tu tu tu

5——————║

tu

在这个任务中,除了巩固“5”、“6”、“7”三个音的吹奏,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老师吹奏指令的熟悉。)

(1)、空笛练习“5”、“6”、“7”三个音的指法。

(2)、空笛练习“5”、“6”、“7”三个音的吐奏。

(3)、随钢琴走音阶。

2、任务二:“猜一猜”游戏

猜一猜老师所弹奏或吹奏的是什么旋律,唱出唱名,并用竖笛模仿出来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5”、“6”、“7”三个音的吹奏,慢慢过渡到下一环节的乐曲吹奏。并让学生在猜旋律唱唱名的环节中,学会听辩旋律,感受音高,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

(1)、“777——”、“666——”、“555——”。

(2)、“7777——”、“6666——”、“5555——”。

(3)、“77777——”、“66666——”、“55555——”。

(在学生已经掌握单音吹奏的基础上加入节奏的变化)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样也难不倒你们。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的笛声,听辩并唱出旋律,然后用竖笛模仿出来,注意要模仿老师的吐奏方法。

(4)、“7656”、“7775”、“6676”。

(5)、“7656|777——”、“7656|7775”、“6676|5——————”。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下一任务要吹奏的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的旋律拆开让学生听辩、唱并练习吹奏。还有,竖笛入门吹奏中,最难的就是气息的控制,由于理念比较抽象,反复练习又太枯燥,学生很难掌握。因此,教师不刻意强调,只是让学生模仿,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完成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任务三:学习吹奏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1)、随钢琴视唱乐曲旋律。

7656|777——|666——|777——|7656|7775|6676|5——————║

(2)、随钢琴空笛练指法。

(3)、随钢琴空笛练吐奏。

(4)、自由练习吹奏乐曲。

(5)、随钢琴齐奏乐曲。

(6)、随伴奏齐唱歌曲。

(7)、随伴奏齐奏及齐唱歌曲。

(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已在游戏里将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的重难点掌握,因此,在这个环节中的难度大大的减低了,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

4、任务四:用竖笛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让学生了解音乐起源于生活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找音乐,用音乐表现生活。)

师:竖笛不仅可以演奏美妙的音乐,还可以模仿各种生活中的声音,先听听老师吹奏的是什么?

例:(1)、“567|1————。”(上下课铃声)

(2)、“1414|1414。”(救护车的声音)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你能用竖笛模仿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们自由想象,充分发挥。

四、拓展教学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小使者的四个任务都难不了你们,下面就让我们快点来看看他要带我们去的目的地是哪里吧。

小使者:同学们,今天我们音乐之旅的目的地就是——快乐农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欣赏农场风光

(将各种动物的叫声和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串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在故事里感受音乐)

师:农场里面可真热闹!有这么多的动物,同学们,你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啊?(想)老师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你们手里有竖笛。下面,你们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想用什么形式为这些动物和乐曲伴奏。

2、以小组为单位,用打击乐器或竖笛或人声为故事情节伴奏。

例:(1)、一组用碰铃模仿太阳升起的情景。

(2)、一组用铃鼓声模仿小溪流水的声音。

(3)、一组用竖笛模仿小鸟的叫声。

(4)、一组用双响筒模仿马蹄声。

(5)、一组用木鱼模仿小狗的叫声。

3、在上一练习的基础上,用各种打击乐器、竖笛、人声为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伴奏。

例:(1)、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以各种不同的节奏为乐曲伴奏。

(2)、一部分同学用竖笛吹奏乐曲旋律。

(3)、一部分同学用竖笛吹奏“555|555。”为乐曲伴奏。

(4)、一部分同学唱《我有一只小羊羔》的歌词。

4、综合表演

以上面两个练习为基础,在“快乐农场”的故事伴奏下进行综合表演。

(在学生已经掌握竖笛吹奏技巧的情况下,适当的加入打击乐器等辅助教具进行拓展学习,不但巧妙的避免了竖笛入门的枯燥,丰富了课堂,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合作、成功与快乐,感受到了学习音乐的乐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音乐教学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8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