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小摄影师》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小摄影师》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摄影师》教案 篇一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教学难点、重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课前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 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 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说说什么是“摄影师”?你觉得课文会写什么?

如:小摄影师是谁?他给谁照相?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板书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在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三、细读感悟第一——五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指名读第一段

2、投影出示“高尔基”,介绍高尔基生平以及他的著作。

3、有个小男孩非常想见到他,可是高尔基的秘书步让他进,他用了 什么办法?

比较句子: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

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扔到了桌子上。

4、你觉得他的这种举动怎么样?

5、高尔基看到这张纸团为什么没有生气,是什么感动了高尔基?

6、投影出示纸团内容,小组讨论。

7、全班交流。

如:“ 亲爱的”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崇拜、敬仰高尔基;“您、请”写出了孩子的有礼貌和态度的诚恳;“让他们放我进去”向高尔基解释自己为什么用扔纸团的方法实在是迫于无奈;“我 照完相,立刻就走”他特别强调了 孩子迫切的心情同时不会耽误高尔基工作,等等都是高尔基感动的原因。

8、朗读指导这张纸团的内容。

如果 老师就是高尔基,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我感动吗?

学生自由练——指名读,评议——齐读。

9、如果 你是高尔基,此时此刻会怎么想?

学生畅所欲言。

10、 对啊 ,高尔基非常想见见这位聪明有主见懂礼貌的孩子,学生自由朗读2——5自然段。

11、 分角色对话。

从对话中你又发现了 什么 ?

如“鞠躬”可以看出 小男孩很有礼貌。等等。

12、 学生表演朗读对话。

13、 他们之间又发生了 什么事情?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检查

认读词语(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二、细读课文。

1、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是怎样的表现?

读读课文的 第六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体会这句句子。

为什么会仔细打量?为什么咧嘴笑了 ?说明了 小男孩什么样的心情?

3、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这些句子,体会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对孩子的极大耐心。

4、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5、此时小男孩为什么会哭?

6、小男孩跑了,高尔基怎么做,怎么说?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高尔基为什么要喊?

指导读〔chayi5.com〕好这句话。

7、觉得孩子听到高尔基的话了 吗?那他为什么不回来向高尔基要胶卷?

三、演读入境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四、质疑拓展。

1、小男孩还会回来吗?高尔基希望男孩再来吗?

2、自由读课文最后 4个自然段。

3、交流所得,

重点理解高尔基说得最后一句话“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说说 话中前一个“他”是谁?后一个“他 ”是谁?为什么列宁要这么做?

4、拓展。

如果小男孩真的 来了 ,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哪?

◎ 同桌互相编编故事,也可演演故事。

◎ 指名演故事,请同学注意语言表情神态。

◎ 续写故事。

教师巡回指导。

小摄影师教案 篇二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摄、鞠”等8个生字。会写“夏、嘴”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PPT。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大家请看这里,这是什么?(照相机)那你知道照相机照完相之后的相片存储到哪里吗?(内存卡)可是,你们知道吗,以前的照相机跟现在的课非常不一样,它是不是特别笨重啊,是因为这里,它有一个大大的洞,里面要放胶卷,以前的照相机的相片是存到胶卷里,所以说,胶卷是老式照相机的必备之品。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由一卷胶卷引发的温馨故事。 2.板书:小摄影师。读准生字:摄(shè)。

通过这个题目,谁能猜一猜这是一件什么故事。谁能说一说? (高尔基和小男孩)

3.出示教学PPT,与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视频朗诵。学生自己读 2认识生字词

出示:

(1)媚、躬、按、胶、辆。(重点指导躬,左边是身,表示人的身体,右边是弓,表示弯着腰)。

(2)摄(sh)、志(zh)、桌(zh)、社(sh)、侧(c),指名读,正音侧是平舌音。

(3)摄影师、阳光明媚、高尔基、桌子、同志、列宁格勒、车辆、胶卷 照相、鞠躬、按照、吩咐、摆弄、停当、侧脸、打量、秘书、杂志社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齐读全文后,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好了,同学读完了,谁能给我们说说,在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一件什么故事。

(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故事)

小男孩见到高尔基照相容易吗?(不容易)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扔纸团)

最后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了吗?(没有) 他为什么没照上相呢?(没有胶卷) 高尔基对他说的什么?(我给你胶卷) 小男孩是怎么做到?(跳上电车走了) 高尔基有没有等他回来?(有)

高尔基接受其他人的采访了吗?(没有)他是怎么说的?() 下面在给大家一点事时间,读读课文。

时间到,下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稍微了解了故事内容,这节课,我们来仔细读读这篇课文,看看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

一、学习1-5自然段,指导学生根据文中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品质。

1、学习纸团内容

过渡:高尔基可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文学家,一位与他素不相识的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想见高尔基可不容易呀!那么小男孩是怎么见到高尔基呢?这秘密呀,就要从这里说起!(拿出一个纸团),谁来揭开这个秘密?(请一位学生)请你把内容读一读。(课件出示)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你觉得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自由读后汇报:聪明、会想办法、懂礼貌、爱摄影„„)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亲爱的”“您”“请”“立刻”)教师相机板书。 (2)指导朗读:如果老师就是高尔基,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我感动吗?(学生自由练。指名读,评议?,齐读。)

(3)大家读得非常好,听了你们的朗读啊,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有礼貌,爱摄影的小摄影师了!想想高尔基看到了这个纸团后,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汇报)

2、学习1-5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能从文中的一些细节看出小男孩是那么的聪明,还能想到高尔基的内心世界。下面啊,请大家再读读文章的1-5自然段,看看你还能从哪些细节揣摩到他们的内心活动。

(1)学生自由读

(2)汇报,教师相机出示文章的几段对话。(“鞠躬”、“请”、“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3)分角色朗读:下面请男同学读小男孩的话,女同学读高尔基的话,大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年龄和语气哦!

二、过渡:高尔基先生当年正好60岁了,而这位少先队员才十岁。一个充满稚气的小孩子给一位年过花甲、人人敬仰、工作繁忙的大作家照相,还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赶

紧读读文章6-11自然段,看看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而高尔基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待会咱们来交流交流。

1、学生默读,圈画。

师:大家都画完了吗,这回咱们说一句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找一句高尔基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行不行?

2、学生自由汇报句子,教师课件出示(分左右两栏对比)

3、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品质 (1)学生自由对比读课件左右两边的文字

过渡:在学习1-5段的时候,同学都已经掌握了一项很重要的本领,那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品质。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又能从哪些细节中,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或者品质?读完后先在小组内说说,待会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学生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交流的非常激烈,谁能说说你得到的收获。

(3)学生集体汇报,教师相机点评,并板书。(尽量放手让学生) 预设A:吩咐

生:我从“吩咐”看出高尔基很平易近人„„

①我们一般都说是谁吩咐谁?(是长辈对晚辈)你能用“吩咐”说一句话吗? ②是啊!课文里面说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这是怎么回事呢?再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这里高尔基按小男孩的要求去做,说明他没有一点架子,把小男孩当作朋友看待,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高尔基被孩子的天真感染了,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说明他很喜欢这个小摄影师。)

③说得真好。高尔基确实很喜欢这个孩子,所以才那样与小男孩配合。 预设B: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①高尔基的时间是宝贵的,对时间格外珍惜。但是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你体会到了大作家的什么?(板书:关怀)

②小男孩为什么要摆弄很久很久,这么认真地准备?(板书:热爱)

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

其他预设:高尔基的“侧过脸”“微笑”“大声喊”“赶紧”„„ 小男孩的“仔细打量”“咧开嘴笑”“哭”“跑”“跳”„„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合理

即可。)

4、指导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现出来。(同桌练习,之后分角色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12-15自然段)小男孩哭着跑走了,高尔基的大声并没有唤回他,下面高尔基是怎么做的呢?

1、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男生读小男孩,女生读高尔基,老师读旁白,咱们一起来读读它。大家读的真有感情。

2、师:秘书说杂志社的摄影记者要见高尔基,高尔基见不见?为什么?

(提示:不见。他很忙。)

3、师:但是,为什么他又说如果来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让他进来? (提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朋友,乐意满足他们的要求。)

(四)拓展续写

1、高尔基很喜欢让人拍照吗?

(1)哪些句子说明高尔基并不喜欢媒体宣传自己?(“请转告他,我很忙。”)这样的句子应该读出什么样的口气?

(2)重点交流高尔基说的最后一句话:“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为什么这么说?

2、作业:续写。

有礼貌的小男孩因为粗心忘带胶卷,相未照成。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男孩会再来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如果小男孩真的来了,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哪?

(1)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2)教师相机引导 (3)课后完成续写

板书

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

《小摄影师》教案 篇三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名小男孩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为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小男孩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就在要拍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动人的故事透出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爱护之情。全文共十五个自然段,以对话为主。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文章篇幅较长,把握重点、体会文章内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根据课文的重点,除了采用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揣摩重点词句意思之外,着重运用变序学文,由果及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这样进行教学是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和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抛砖引玉,提出了带有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提出问题。我从课题的“摄影师”和文中最后的“摄影师”比较切入,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质疑:“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杂志社的记者,却愿意见小男孩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就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他们的答案有的是联系上下文,有的是结合对上下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的,大多数学生都能结合生活实际,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回答。有的学生说:“高尔基关心下一代,愿意帮助小男孩。”有的学生说:“高尔基觉得记者是在宣传自己,是为他自己扬名的,所以他不见记者。这还能说明他是个不图名利,关心下一代的大作家!”还有的学生说:“高尔基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只要是对下一代有利的事,他就是再忙也要帮忙的!”……

听着他们真实的感受,看着他们争先恐后的表现,我趁机诱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说:“同学们,像这样的问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回答,而且答案能够表现主人翁的好品质或者需要动脑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对我们才有所帮助,我希望今后同学们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来。”经我这样一启发,陆陆续续有学生举起了小手,他们提出了好些有价值的问题:“小男孩为什么还要仔细打量高尔基呀?”“高尔基好心帮小男孩,可他为什么还不用高尔基的胶卷呢?”……渐渐的,有不少学生都能根据上下文提出问题来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到高尔基和小男孩两人之间的情感。

新课标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落实以上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坚持以读代讲,边读边思,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提出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小摄影师》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8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