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小猴子下山》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猴子下山 篇一

教学目标 :

教养: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9个词,会认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后什么也得不到的原因。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

教育:有始有终、不要贪心忘旧。

发展:培养观察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量词词组及“又……又……”的积累掌握。

教学准备:录音带、实物、贴图、投影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揭题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为你们找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小猴子图片)你们喜欢小猴子吗?谁能说一下小猴子有什么讨人喜欢的地方

小猴子活泼可爱,很讨人喜欢,可小猴子也干过不少蠢事,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后到过什么地方?它来到这些地方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3、开火车读生字及要认识的字。(分清k和h的读音)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  提问:后先来到什么地方?(用圆圈在课本画出来)

2)它看见了什么?玉米结得怎样?小猴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怎样?

(贴玉米图,板书:又大又多  掰  扛)

3)让学生当小猴子演“掰、扛”的动作。(出示实物)

4)齐读该段

5)归纳小结(边指图边引导):先写小猴子走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什么?最后写它怎么做?

2、学习第二段

1)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什么地方呢?

2)它看见了什么?(出示桃子图)桃子长得怎样?它是怎样做的?

(板书:又大又红)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二

一、从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教育学生做事必须一心一意。

二、认识生字:猴、块、非、扛、棵、桃、扔、捧、圆、可、林,会用“又……又……”“蹦蹦跳跳”,并初步学会运用量词“一只、一块、一个、一棵”。

三、能流利地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复述。

课前准备:放大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故事、学生字,初读课文。

第二课时:表情朗读课文,复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个故事,题目叫《小猴子下山》。

△教学:猴。提示:猴是野兽,所以是。注意“侯”少了一竖。例如“喉”也是没有一竖的。

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请看看图,自己拼读生字。学生自学后,结合学生回答,教学下列图旁出现的生字。

一块(kuài)玉米地里一棵桃(táo)树下

结着又大又圆(yuán)的西瓜地里树林子

△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

“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

△教学:棵。

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

“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

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教学:圆(kē)。

“圆”,西瓜圆的。注意前鼻音发准。

“圆圆的月亮”、“圆圆的太阳”、“圆圆的大汽球”。

不仅圆还大,就说“又圆又大”。引导记住“圆”的字形。

△教学:林。

许多树长成一片,就是树林。这“林”叫“双木林”。

三、初读课文。

学了些生字,知道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

还有生字没教,你们一边读,一边自己学。

四、检查自学效果。

结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小猴子下山拿过哪些东西?

利用前面图旁的板书:

△教学桃(táo)。

桃子是结在树上的,是“木”字旁。指点“兆”的笔划笔顺,可复习“跳”。并指点“瓜”的里面是“L”。

最后又去追什么?(小兔子)

小猴子下山结果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

五、再教生字(出示小黑板)

△掰(bāi);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

△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动作演示)

△捧(pěn):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演示)

△扔(rēng):玉米它不要了,西瓜也不要了,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

(教学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动作演示,以帮助理解字义。)

扛、捧、扔都是表示手的动作,都是,重点指导写“棒”的右下“丰”。“扔”的右半边,“乃”笔划为横折折折钩。

复习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

拼字游戏:给找朋友。

1.先将分别与“工”、“奉”、“乃”组合,让学生念。

2.请学生读出字音,“捧”、“扛”、“扔”。

二、阅读课文。

1.要求一字一字读正确。

2.指导读流利。

出示第三节课文,学会读出节奏。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指导学生看词儿,读出句子的节奏。

各自读全篇;再指名轮读全篇。

3、述课文。

1).不看书说,记不清了再看书。(各自练习)

2).指名复述。

四、指导表情朗读。

1.第一节,语气像讲故事一样。

2.指导读“又……又……”

玉米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结合进行说话训练。

a.太阳____。苹果。

(提供主语)

b.独立用“又……又……”说话。

又……又……。

3.继续指导朗读。(第二节一第六节。)

△“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示范)

△“猴子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们有没有想到它会把玉米扔了?(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指导)

△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

谁来试试,指名读。

△“它看见一只兔子蹦蹦跳跳,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觉得猴子真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口气读)。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要读出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五、创造性复述。

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①老猴子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老猴子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它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连贯复述。

〔板书设计〕

结合字词教学,指导朗读等活动,组成下列板书: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树又大又红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圆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着手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三

张玉兰

师:这节课我们要看图读文,看图说话,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写话练习。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进行了朗读和讲解,并做了两个造句练习,现在,我们打开书,先分别把课文读一遍。

(本课一共五段,请五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我们练习看图说话,要求是:仔细观察,动脑思考,说话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态度自然,语句通顺连贯。

(接着教师边放幻灯,边指导学生观察。全班同学小声进行看图说话。大约四五分钟。)

〔张老师把看图与说话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师:现在谁来说说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呢?

生:有一天,天气很好,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下山来,它爬到了一棵松树上往下望,看见一大片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非常高兴,它连忙从松树上跳了下来,跑到玉米地里,爬到一根玉米杆上,掰了一个最大最大的玉米,扛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对,××同学说得很好,特别是他说到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连忙从松树上跳下来,“连忙”这个词用得很好。现在谁来说一说第三幅图呢?

〔对学生的“说话”给予及时的评议和鼓励,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生:小猴子扛着一个大玉米,高兴地往前走着,走着走着,走到一个桃树园子里,它看到满树桃子又红又大,非常高兴,就把玉米一扔,又去摘了两个桃子,高高兴兴地捧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多好啊!现在谁来讲讲第四幅图呢?

生:调皮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往前走。走着走着,又走到一片西瓜地里,它非常高兴,就把两个大桃子往后一扔,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

师:××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还把课文中优美词语都用上了,这样很好,谁再说说第五幅图呢?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体现了口语训练的灵活性,有助于说话能力的提高。〕

生: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正往回走,走到半路,看见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真可爱,(很有表情)就把西瓜一扔,去追小兔。

师:××同学讲得很好,她不仅能把图的意思说出来,而且还说得很有表情。大家应该向她学习。谁来说说最后一幅图呢?

生: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小兔,小兔往前面跑,小猴子在后面追,追呀、追呀,小兔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师:以上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再请几个同学把这几幅图连起来说说。(挂出小黑板,小黑板上是让学生口述时用的词语。)

〔在口语训练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词语,不仅能具体地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复述,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师:同学们,这些词是老师在自习课上教给大家的,这些词能帮助大家把课文复述得更好。现在谁能看着黑板上的词语和幻灯上的图,复述课文。

(全班学生都举小手争着要说)

师:(在幻灯上打出第一幅图)好,你先说说。

生:有一天,天气非常好,淘气的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来,它爬到一棵松树上往下瞭望,看见一块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它非常高兴,连忙从树上跳下来,跑到玉米地里,很快爬到一棵玉米杆上,掰了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得意地扛着往前走。

(教师打出第二幅图)

生:顽皮的小猴子扛着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兴冲冲地往前走,走到一个桃树林里,它看见桃子结得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把玉米扔到一边去摘了两个大桃子,捧着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始终把看图与指导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指导口语训练的一种途径。〕

(老师打出第三幅图)

生:淘气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大桃子高高兴兴地往前走,走着走着,走到一大片西瓜地里,小猴子看见西瓜长得又大又圆,就把桃子一扔,去摘了个大西瓜,吃力地往回走。

(打出第四幅图)

生:没主意的小猴子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非常高兴,就把西瓜往一边一扔,西瓜也摔开了,就去追小兔,小兔在前面跑,小猴在后面追,追呀,追呀,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哭着回家去。(这位学生说得有感情,听课老师都发出笑声)。

〔同学们能连贯地说几句话到一段话,并且声音响亮,有感情,说明张老师指导口语训练方法得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总结:(略)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

——《小猴子下山》课堂教学评析

太原市北城区教研室李文俊

张玉兰老师在现代教学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不失时机地在低年级进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语言的发展,成为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张老师的这节课(片断),就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

1.借助看图,指导说话,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形象性

例如《小猴子下山》共有五幅图,画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张老师通过放映幻灯片,先指导看图,再引导说话,使学生在口述时,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图画。这样,既有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2.指导学生说话连贯,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逻辑性

如张老师在学生口述训练前,首先明确提出了“连贯地说几句话到一段话”的要求。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这样,学生在说话时思路明确,条理清楚,这不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低段说话训练的要求,而且通过口语训练,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3.指导学生说话“灵活”,展开想象,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创造性

例如,一位同学口述小猴子把大桃子扔掉,“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张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把课文中的优美词语都用上了。”通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口述,指导学生运用补充的词语创造性地复述,体现思维训练的创造性。

4.指导学生先分述,再综合复述,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如张老师在指导看图说话的训练中,先分别出现四幅图(幻灯片),启发学生分述,然后再要求学生连贯地把四幅图口述一遍。这样,先分述,再总述,由易到难,体现了口语和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总之,张老师在低年级的说话训练中,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学生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四

师:这节课我们要看图读文,看图说话,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写话练习。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进行了朗读和讲解,并做了两个造句练习,现在,我们打开书,先分别把课文读一遍。

(本课一共五段,请五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我们练习看图说话,要求是:仔细观察,动脑思考,说话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态度自然,语句通顺连贯。

(接着教师边放幻灯,边指导学生观察。全班同学小声进行看图说话。大约四五分钟。)

〔张老师把看图与说话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师:现在谁来说说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呢?

生:有一天,天气很好,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下山来,它爬到了一棵松树上往下望,看见一大片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非常高兴,它连忙从松树上跳了下来,跑到玉米地里,爬到一根玉米杆上,掰了一个最大最大的玉米,扛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对,××同学说得很好,特别是他说到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连忙从松树上跳下来,“连忙”这个词用得很好。现在谁来说一说第三幅图呢?

〔对学生的“说话”给予及时的评议和鼓励,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生:小猴子扛着一个大玉米,高兴地往前走着,走着走着,走到一个桃树园子里,它看到满树桃子又红又大,非常高兴,就把玉米一扔,又去摘了两个桃子,高高兴兴地捧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多好啊!现在谁来讲讲第四幅图呢?

生:调皮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往前走。走着走着,又走到一片西瓜地里,它非常高兴,就把两个大桃子往后一扔,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

师:××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还把课文中优美词语都用上了,这样很好,谁再说说第五幅图呢?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体现了口语训练的灵活性,有助于说话能力的提高。〕

生: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正往回走,走到半路,看见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真可爱,(很有表情)就把西瓜一扔,去追小兔。

师:××同学讲得很好,她不仅能把图的意思说出来,而且还说得很有表情。大家应该向她学习。谁来说说最后一幅图呢?

生: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小兔,小兔往前面跑,小猴子在后面追,追呀、追呀,小兔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师:以上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再请几个同学把这几幅图连起来说说。(挂出小黑板,小黑板上是让学生口述时用的词语。)

〔在口语训练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词语,不仅能具体地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复述,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师:同学们,这些词是老师在自习课上教给大家的,这些词能帮助大家把课文复述得更好。现在谁能看着黑板上的词语和幻灯上的图,复述课文。

(全班学生都举小手争着要说)

师:(在幻灯上打出第一幅图)好,你先说说。

生:有一天,天气非常好,淘气的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来,它爬到一棵松树上往下瞭望,看见一块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它非常高兴,连忙从树上跳下来,跑到玉米地里,很快爬到一棵玉米杆上,掰了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得意地扛着往前走。

(教师打出第二幅图)

生:顽皮的小猴子扛着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兴冲冲地往前走,走到一个桃树林里,它看见桃子结得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把玉米扔到一边去摘了两个大桃子,捧着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始终把看图与指导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指导口语训练的一种途径。〕

(老师打出第三幅图)

生:淘气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大桃子高高兴兴地往前走,走着走着,走到一大片西瓜地里,小猴子看见西瓜长得又大又圆,就把桃子一扔,去摘了个大西瓜,吃力地往回走。

---------------------------

(打出第四幅图)

生:没主意的小猴子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非常高兴,就把西瓜往一边一扔,西瓜也摔开了,就去追小兔,小兔在前面跑,小猴在后面追,追呀,追呀,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哭着回家去。(这位学生说得有感情,听课老师都发出笑声)。

〔同学们能连贯地说几句话到一段话,并且声音响亮,有感情,说明张老师指导口语训练方法得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总结:(略)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

——《小猴子下山》课堂教学评析

太原市北城区教研室李文俊

张玉兰老师在现代教学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不失时机地在低年级进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语言的发展,成为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张老师的这节课(片断),就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

1.借助看图,指导说话,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形象性

例如《小猴子下山》共有五幅图,画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张老师通过放映幻灯片,先指导看图,再引导说话,使学生在口述时,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图画。这样,既有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2.指导学生说话连贯,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逻辑性

如张老师在学生口述训练前,首先明确提出了“连贯地说几句话到一段话”的要求。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这样,学生在说话时思路明确,条理清楚,这不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低段说话训练的要求,而且通过口语训练,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3.指导学生说话“灵活”,展开想象,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创造性

例如,一位同学口述小猴子把大桃子扔掉,“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张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把课文中的优美词语都用上了。”通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口述,指导学生运用补充的词语创造性地复述,体现思维训练的创造性。

4.指导学生先分述,再综合复述,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如张老师在指导看图说话的训练中,先分别出现四幅图(幻灯片),启发学生分述,然后再要求学生连贯地把四幅图口述一遍。这样,先分述,再总述,由易到难,体现了口语和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总之,张老师在低年级的说话训练中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五

李吉林

[教学要求]

一、从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教育学生做事必须一心一意。

二、认识生字:猴、块、非、扛、棵、桃、扔、捧、圆、可、林,会用“又……又……”“蹦蹦跳跳”,并初步学会运用量词“一只、一块、一个、一棵”。

三、能流利地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复述。

课前准备:放大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故事、学生字,初读课文。

第二课时:表情朗读课文,复述。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语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个故事,题目叫《小猴子下山》。

△教学:猴。提示:猴是野兽,所以是。注意“侯”少了一竖。例如“喉”也是没有一竖的。

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请看看图,自己拼读生字。学生自学后,结合学生回答,教学下列图旁出现的生字。

一块(kuài)玉米地里一棵桃(táo)树下

结着又大又圆(yuán)的西瓜地里树林子

△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

“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

△教学:棵。

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

“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

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教学:圆(kē)。

“圆”,西瓜圆的。注意前鼻音发准。

“圆圆的月亮”、“圆圆的太阳”、“圆圆的大汽球”。

不仅圆还大,就说“又圆又大”。引导记住“圆”的字形。

△教学:林。

许多树长成一片,就是树林。这“林”叫“双木林”。

三、初读课文。

学了些生字,知道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

还有生字没教,你们一边读,一边自己学。

四、检查自学效果。

结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小猴子下山拿过哪些东西?

利用前面图旁的板书:

△教学桃(táo)。

桃子是结在树上的,是“木”字旁。指点“兆”的笔划笔顺,可复习“跳”。并指点“瓜”的里面是“L”。

最后又去追什么?(小兔子)

小猴子下山结果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

五、再教生字(出示小黑板)

△掰(bāi);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

△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WWW.CHAYI5.COM★动作演示)

△捧(pěn):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演示)

△扔(rēng):玉米它不要了,西瓜也不要了,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

(教学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动作演示,以帮助理解字义。)

扛、捧、扔都是表示手的动作,都是,重点指导写“棒”的右下“丰”。“扔”的右半边,“乃”笔划为横折折折钩。

复习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

拼字游戏:给找朋友。

1.先将分别与“工”、“奉”、“乃”组合,让学生念。

2.请学生读出字音,“捧”、“扛”、“扔”。

二、阅读课文。

1.要求一字一字读正确。

2.指导读流利。

出示第三节课文,学会读出节奏。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指导学生看词儿,读出句子的节奏。

各自读全篇;再指名轮读全篇。

3、述课文。

1).不看书说,记不清了再看书。(各自练习)

2).指名复述。

四、指导表情朗读。

1.第一节,语气像讲故事一样。

2.指导读“又……又……”

玉米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结合进行说话训练。

a.太阳____。苹果。

(提供主语)

b.独立用“又……又……”说话。

又……又……。

3.继续指导朗读。(第二节一第六节。)

△“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示范)

△“猴子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们有没有想到它会把玉米扔了?(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指导)

△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

谁来试试,指名读。

△“它看见一只兔子蹦蹦跳跳,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觉得猴子真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口气读)。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要读出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五、创造性复述。

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①老猴子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老猴子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它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连贯复述。

〔板书设计 〕

结合字词教学,指导朗读等活动,组成下列板书: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树又大又红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圆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着手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会认“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二类字。会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重点难点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以前你听过哪些有关猴子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

玉米地、桃树下、瓜地、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三、研读重点段

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

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谁得把这四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

4、师生合作读:刚才我们看见了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兴,) 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块桃树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

(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

6、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 ),看见( ),就( )。”

7、(出示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 ),看见( ),就( )。)

8、(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们填的对不对呢?学生读。

9、(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吗?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结果?(出示句子,学生读:兔子跑进森林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题

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结果呢?(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见义思迁)

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你怎么跟他说?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指名读下面词语。

非常  高兴  又大又圆  可爱  一片

西瓜  真好  小兔儿

二、指导书写,教师要点拨重点。

非:左右结构,要注意笔顺。

常:上中下结构,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党”字下面的“儿”换成“巾”。也可以分上面小字头,中间秃宝盖,下面“吊”来记。

非常:表示不一般,十分的意思,比如:非常美丽,意思是不是一般的美丽,是十分美丽了。正如非常高兴,非常爱吃等。常常,经常,常来常往。

瓜:笔顺 瓜,第一笔横撇。瓜地,西瓜,冬瓜,南瓜,瓜果。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七

徐宝鸿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做到:

(1)学会8个生字、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做到:

(1)能使学生会读、写生字、词。

(2)能朗读课文

任务分析

1、学生的起点能力: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阅读该课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词。在技能方面,学生已学过《小猫钓鱼》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形成阅读这类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学任务分析:该节课都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新授阶段

1、呈现新教学内容

(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

(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

结jie 非常fei chang 扛kang 往wang 圆yuan 跳tiao 追zhui 空kong

(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老师在旁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

学生先书空8个生字、词。请两位学生板书。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提供记忆策略:

结:由“糹”、“士”“口”组成,注意是“士”而不是“土”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跳:与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

(4)运用生字、词

非常:提问:非常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十分、很、极)

用“非常”这个词造句。老师提示:老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高兴。

学生自己造句。

扛:请学生表演扛东西的姿势。然后造句。

(二)巩固与检测

1、根据课后习题第二题,比较区别形近字。

先请学生读这些字,然后给3分钟时间答题,请学生回答,并及时反馈。

2、根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抱”“扔”“摘”“扛”;

学生表演这四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及时纠正)

学生做习题,校对。

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四。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做到:

(1)能流畅朗读课文。

(2)能回答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3)能看图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任务分析

(1)在原有知识方面,经过上一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该文的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通读全文。

(2)教学任务类型:关于处事态度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原因知识

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始新授课教学

(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讨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发现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

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

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

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

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

问:为什么?大家讨论一下。请几位学生回答。

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

2、呈现“小猴子下山”的挂图,请几位用学看着挂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八

师:这节课我们要看图读文,看图说话,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写话练习。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进行了朗读和讲解,并做了两个造句练习,现在,我们打开书,先分别把课文读一遍。

(本课一共五段,请五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我们练习看图说话,要求是:仔细观察,动脑思考,说话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态度自然,语句通顺连贯。

(接着教师边放幻灯,边指导学生观察。全班同学小声进行看图说话。大约四五分钟。)

〔张老师把看图与说话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师:现在谁来说说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呢?

生:有一天,天气很好,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下山来,它爬到了一棵松树上往下望,看见一大片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非常高兴,它连忙从松树上跳了下来,跑到玉米地里,爬到一根玉米杆上,掰了一个最大最大的玉米,扛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对,××同学说得很好,特别是他说到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连忙从松树上跳下来,“连忙”这个词用得很好。现在谁来说一说第三幅图呢?

〔对学生的“说话”给予及时的评议和鼓励,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生:小猴子扛着一个大玉米,高兴地往前走着,走着走着,走到一个桃树园子里,它看到满树桃子又红又大,非常高兴,就把玉米一扔,又去摘了两个桃子,高高兴兴地捧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多好啊!现在谁来讲讲第四幅图呢?

生:调皮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往前走。走着走着,又走到一片西瓜地里,它非常高兴,就把两个大桃子往后一扔,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

师:××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还把课文中优美词语都用上了,这样很好,谁再说说第五幅图呢?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体现了口语训练的灵活性,有助于说话能力的提高。〕

生: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正往回走,走到半路,看见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真可爱,(很有表情)就把西瓜一扔,去追小兔。

师:××同学讲得很好,她不仅能把图的意思说出来,而且还说得很有表情。大家应该向她学习。谁来说说最后一幅图呢?

生: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小兔,小兔往前面跑,小猴子在后面追,追呀、追呀,小兔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师:以上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再请几个同学把这几幅图连起来说说。(挂出小黑板,小黑板上是让学生口述时用的词语。)

〔在口语训练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词语,不仅能具体地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复述,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师:同学们,这些词是老师在自习课上教给大家的,这些词能帮助大家把课文复述得更好。现在谁能看着黑板上的词语和幻灯上的图,复述课文。

(全班学生都举小手争着要说)

师:(在幻灯上打出第一幅图)好,你先说说。

生:有一天,天气非常好,淘气的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来,它爬到一棵松树上往下瞭望,看见一块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它非常高兴,连忙从树上跳下来,跑到玉米地里,很快爬到一棵玉米杆上,掰了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得意地扛着往前走。

(教师打出第二幅图)

生:顽皮的小猴子扛着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兴冲冲地往前走,走到一个桃树林里,它看见桃子结得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把玉米扔到一边去摘了两个大桃子,捧着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始终把看图与指导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指导口语训练的一种途径。〕

(老师打出第三幅图)

生:淘气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大桃子高高兴兴地往前走,走着走着,走到一大片西瓜地里,小猴子看见西瓜长得又大又圆,就把桃子一扔,去摘了个大西瓜,吃力地往回走。

(打出第四幅图)

生:没主意的小猴子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非常高兴,就把西瓜往一边一扔,西瓜也摔开了,就去追小兔,小兔在前面跑,小猴在后面追,追呀,追呀,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哭着回家去。(这位学生说得有感情,听课老师都发出笑声)。

〔同学们能连贯地说几句话到一段话,并且声音响亮,有感情,说明张老师指导口语训练方法得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总结:(略)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

——《小猴子下山》课堂教学评析

太原市北城区教研室李文俊

张玉兰老师在现代教学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不失时机地在低年级进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语言的发展,成为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张老师的这节课(片断),就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

1.借助看图,指导说话,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形象性

例如《小猴子下山》共有五幅图,画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张老师通过放映幻灯片,先指导看图,再引导说话,使学生在口述时,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图画。这样,既有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2.指导学生说话连贯,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逻辑性

如张老师在学生口述训练前,首先明确提出了“连贯地说几句话到一段话”的要求。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这样,学生在说话时思路明确,条理清楚,这不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低段说话训练的要求,而且通过口语训练,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3.指导学生说话“灵活”,展开想象,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创造性

例如,一位同学口述小猴子把大桃子扔掉,“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张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把课文中的优美词语都用上了。”通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口述,指导学生运用补充的词语创造性地复述,体现思维训练的创造性。

4.指导学生先分述,再综合复述,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如张老师在指导看图说话的训练中,先分别出现四幅图(幻灯片),启发学生分述,然后再要求学生连贯地把四幅图口述一遍。这样,先分述,再总述,由易到难,体现了口语和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总之,张老师在低年级的说话训练中,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学生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九

作者:张老师

师:这节课我们要看图读文,看图说话,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写话练习。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进行了朗读和讲解,并做了两个造句练习,现在,我们打开书,先分别把课文读一遍。

(本课一共五段,请五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我们练习看图说话,要求是:仔细观察,动脑思考,说话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态度自然,语句通顺连贯 。

(接着教师边放幻灯,边指导学生观察。全班同学小声进行看图说话。大约四五分钟。)

〔张老师把看图与说话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师:现在谁来说说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呢?

生:有一天,天气很好,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下山来,它爬到了一棵松树上往下望,看见一大片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非常高兴,它连忙从松树跳了下来,跑到玉米地里,爬到一根玉米杆上,掰了一个最大最大的玉米,扛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对,同学说得很好,特别是他说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连忙从松树上跳下来,“连忙”这个词用得很好。现在谁来说一说第三幅图呢?

〔对学生的“说话”给予及时的评议和鼓励,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生:小猴子扛着一个大玉米,高兴地往前走着,走着走着,走到一个桃树园子里,它看到满树桃子又红又大,非常高兴,就把玉米一扔,又去摘了两个桃子,高高兴兴地捧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多好啊!现在谁来讲讲第四幅图呢?

生:调皮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往前走。走着走着,又走到一片西瓜地里,它非常高兴,就把两个大桃子往后一扔,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

师: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还把课文中优美词语都用上了,这样很好,谁再说说第五幅图呢?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体现了口语训练的灵活性,有助于说话能力的提高。〕

生: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正往回走,走到半路,看见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真可爱,(很有表情)就把西瓜一扔,去追小兔。

师:同学讲得很好,她不仅能把图的意思说出来,而且还说得很有表情。大家应该向她学习。谁来说说最后一幅图呢?

生: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小兔,小兔往前面跟,小猴子在后面追,追呀、追呀,小兔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师:以上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再请几个同学把这几幅图连起来说说。(挂出小黑板,小黑板上是让学生口述时用的词语。)

〔在口语训练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词语,不仅能具体地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复述,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师:同学们,这些词是老师在自习课上教给大家的,这些词能帮助大家把课文复述得更好。现在谁能看着黑板上的词语和幻灯上的图,复述课文。

(全班学生都举小手争着要说)

师:(在幻灯上打出第一幅图)好,你先说说。

生:有一天,天气非常好,淘气的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来,它爬到一棵松树上往下望,看见一块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它非常高兴,连忙从树上跳下来,跑到玉米地里,很快爬到一棵玉米杆上,掰了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得意地扛着往前走。

(教师打出第二幅图)

生:顽皮的小猴子扛着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兴冲冲地往前走,走到一个桃树林里,它看见桃子结得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把玉米扔到一边去摘了两个大桃子,捧着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始终把看图与指导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指导口语训练的一种途径。〕

(老师打出第三幅图)

生:淘气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大桃子高高兴兴地往前走,走着走着,走到一大片西瓜地里,小猴子看见西瓜长得又大又圆,就把桃子一扔,去摘了个大西瓜,吃力地往回走。

(打出第四幅图)

生:没主意的小猴子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非常高兴,就把西瓜往一边一扔,西瓜也摔开了,就去追小兔,小兔在前面跑,小猴了后面追,追呀,追呀,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哭着回家去。(这位学生说得有感情,听课老师都发出笑声)。

〔同学们能连贯地说几句话到一段话,并且声音响亮,有感情,说明张老师指导口语训练方法得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总结:(略)

《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并能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 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3、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 出示单字。先自己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

2、 给生字找朋友。同桌轮流读词语,同桌展示,再小队开火车读。

3、 小西瓜出题。加上动作抢读出现的生字,再全班齐读。

三、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

2.练说量词。

学生回答后,一次出现经过地点的图片。练习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1、 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导朗读。

(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写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学习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认真读,思考下列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

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见了什么?

③它是怎样做的?

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 ,非常高兴,就 。

(2)小组内交流,喜欢各段的同学分段展示,重点指出动词并指导朗读。

明确:区别“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五、积累运用,“又()又()”。

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板书)。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

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1)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2)我会说: 又(  )又(  )。

六、体会结尾,拓展练习。

1、小猴子见到这么多好东西,最后是不是高高兴兴回家了?为什么呢?

2、小猴子为什么空着回家了?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

3、看图复述课文。

课文学完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套用句式,同桌交流互助。

提示:小猴子下山来。他走到(  ),看见(  ),非常高兴,就(  )。

他走到……

最后,(  )。

4、通过这个故事,你学会了什么?

明确:做人不能喜新厌旧,做事情要专一。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啊!

5、练一练。

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妈妈对他进行了教育。他又一次下山来了。妈妈对小猴子说了什么?第二次下山,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故事,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七、写字指导——“兔”

1、观察字形,与“晚”的右半部分相近,但多了“、”。可理解为小兔子的尾巴。

2、交流笔顺、扩词。

3、师范写,生练习。

通过小猴子下山图导入,易让孩子产善生直观印象,简单明了的导入新课。

通过多种活动检查预习、巩固生字,夯实基础。

让学生明确本文的线索,使课文体现整体性。

量词的使用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里进一步进行练习。

课文的主要段落的内容、结构都是差不多的。因此首先让学生一起学习第一段,掌握分析课文的方法,然后举一反三,自主学习其余三段,充分运用自主互助模式。

课文中多处运用“又()又()”的词语。让学生体会这类词语的特点,并学会运用。

在分析结尾的时候,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并进行拓展——“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做?”为课后续写故事作业打下基础。

虽然这是一篇选读课文,书上并没有规定生字的学习,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写字教学,因此我选择了学生比较感兴趣,平时又出错较多的“兔”。

板书设计

5、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桃树下  又()又()

瓜地  做事要专心

小兔子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张扬个性,体现自我。由于这是一篇选读课文,因此我设计了很多学生自学的环节,便于学生利用小组互助的模式来进行自主学习。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小猴子下山》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8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