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游褒禅山记教案(7篇)

发布时间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一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习。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习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我们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他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还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①作者一行游山一共几人?(五人)

②“游褒禅山记”,那么这篇文章中有关于记游的部分,集中在文中哪些段?(1、2节)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④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2、学生齐读一遍。

三、分析第一段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

2、作者身为学者,治学严谨,一开始,他对山名做了一番考证,作者拿出了怎样的证据证明本名为华山,别名为褒禅山?

第二句写出了褒禅山名称由来。写禅院,为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而作的补充,证明此说正确,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

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与开头一句照应,也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记仆碑文字,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3、 明确作者行文顺序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4、熟读第一段。

四、研读第二段

1、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这一段中有哪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出来后为什么后悔?力尚足,火尚足却未尽兴,作者缺的是什么?

(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出

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

追记自身,以“悔”结束记游(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游之乐也”)

五、研读第三段

1、“于是余有叹焉”的作用?

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4、作者将自己的所得进行了阐述,从哪些方面来阐述的?

讨论归纳:

从四方面阐述:

⑴突出"志"的重要性: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⑵说明"力"的重要性: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⑶说明"物"的重要性;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⑷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只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5、通过以上议论,作者要说明什么?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六、研读第四段

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有何作用?

(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联系这一段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说说他的这一观点如何得出?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七、总结全文

1、请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从今天来看,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决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练习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的交待看,作者参观游览的三个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文看,作者又是以记游____________为主,课文第二段就先后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其重点又在记游____________。

明确:三个点是:慧空禅院,到华山洞又到仆碑。从全文看,记游华山洞为主,课文第二段就先后写了游前洞、后洞的情况,其重点又在记游后洞。

2、此文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道理。

明确:此文把游山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尽吾志”和“深思”的道理。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基础知识梳理 篇四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教学要点: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游褒禅山记一等奖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 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

明确:A. 第1段——山名考证; 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 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 “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 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

明确: 褒禅山 华山 花山

②③ ④ ⑤

① 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中“舍”“名”“之”“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 ……的原因;“学者”, 求学的人。

(二) 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

明确:

A.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 “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 “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 “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 ②有能力 ③有外物帮助 ④有主见

B. 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强化诵读,增强语感,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 篇七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游褒禅山记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