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论美》(3篇)

发布时间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3篇《《论美》》,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论美》 篇一

学习目标:

1、能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简述理由。

2、能恰当引用课文语句,写一段文字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模仿课文句式描述自己认识的美。

学习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学法指导: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读书时要“反刍”。学习本文要从反复朗读开始,边读边质疑、边思考,对含义深刻的关键语句要深入理解,对理解全文有很大帮助。质疑是获得新知的有效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大胆质疑,并主动探究新知。

学习过程:

一、             预习·导学

1、  自读课文2—3遍,能流畅地读完课文。

2、  采访你的家人或亲戚、邻居、朋友,他们怎样看美。把他们的看法记录下来。

3、  在预习时,把你的疑惑写在下面。

二、             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文章观点的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三)研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1、有一位同学经常因为自己的容貌不够漂亮而苦恼,作为好朋友,请你写一封100字左右的短信劝说他(她),仔细研读课文在信中要恰当的引用文中的语句。

2、在信中划出引用的句子,并思考句子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凡人论美。

1、  在你的认识里,你觉得什么是美?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你认识的美。

2、  四人小组交流,各自交流自己理解的美,比较一下,谁的理解最好。

3、  对于作者的一些见解你是否赞成?你是否还有其他的看法?

三、             巩固·延伸

比较阅读

论美

◎伏尔泰[法国]

如果问一只雄癞蛤蟆美是什么,绝对的美是什么?它就会回答说是它的雌癞蛤蟆,因为她的小小的头上有两只凸出的又大又圆的眼睛,有一只又大又平的鼻子,并有黄色的肚皮和褐色的后背。如果问一个来自几内亚的黑人美是什么?他便会说,美就是黑得油亮的皮肤,深陷的眼睛和一个扁平的鼻子。

如果问魔鬼,他会告诉你美就是一对角,4只爪子和一条尾巴。最后,如果去向哲学家们请教,他们的回答将是夸大了的胡言乱语,他们认为美就是某物符合美的原型并在本质上与其是一致的。

我曾经和一个哲学家一起去看一出悲剧。“多么美好!”他说道。“你在这里面发现了什么美好的东西?”我问他。“是因为作者已达到了他的目的。”他说。第二天他吃了一些对他身体有好处的药。它达到了它的目的”,我告诉他说,“多么美好的药!”他意识到不能说药是美好的,并意识到在你把美这个词运用到任何事物以前,它一定在你身上引起了敬佩和愉悦的感情。他同意说那悲剧在他身上引起了这两种感情,并说这就是美。

我们一起去了英国:同样那出戏也在那里上演,翻译得一字不差;可它使得所有的观众都打起了哈欠。“呵,呵!”他说,“美的理念对英国人来说和对法国人来说不一样。”良久思索以后,他得出结论:美是很相对的,就如同在日本是正派的事到了罗马就不正派,在巴黎最时髦的东西到了北京就未必是,于是他使自己省却了写一篇有关美的长篇论文的麻烦。

思考:

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2、与课文相比,你觉得两篇文章的观点有相通之处吗?

四、             相关链接

(一)《论美》原文

of beauty

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 (www.chayi5.com)best plain set; and surely virtue is best, in a body that is comely, though not of delicate features; and that hath rather dignity of presence, than beauty of aspect. neither is it almost seen, that very beautiful persons are otherwise of great virtue; as if nature were rather busy, not to err, than in labor to produce excellency.

and therefore they prove accomplished, but not of great spirit; and study rather behavior, than virtue. but this holds not always: for augustus caesar, titus vespasianus, philip le belle of france, edward the fourth of england, alcibiades of athens, ismael the sophy of persia, were all high and great spirits; and yet the most beautiful men of their times.

in beauty, that of favor, is more than that of color; and that of decent and gracious motion, more than that of favor. that is the best part of beauty, which a picture cannot express; no, nor the first sight of the life.

there is no excellent beauty, that hath not some strangeness in the proportion.

a man cannot tell whether apelles, or albert durer, were the more trifler; whereof the one, would make a personage by geometrical proportions; the other, by taking the best parts out of divers faces, to make one excellent. such personages, i think, would please nobody, but the painter that made them. not but i think a painter may make a better face than ever was; but he must do it by a kind of felicity (as a musician that maketh an excellent air in music), and not by rule.

a man shall see faces, that if you examine them part by part, you shall find never a good; and yet altogether do well. if it be true that the principal part of beauty is in decent motion, certainly it is no marvel, though persons in years seem many times more amiable; pulchrorum autumnus pulcher; for no youth can be comely but by pardon, and considering the youth, as to make up the comeliness.

beauty is as summer fruits, which are easy to corrupt, and cannot last; and for the most part 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 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untenance; but yet certainly again, if it light well, it maketh virtue shine, and vices blush.

(二)《论美》另一译文

谈美(水天同译)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人不尽知:绝色无大德也;一如自然劳碌终日,但求无过,而无力制成上品。因此美男子有才而无壮志,重行而不重德。但亦不尽然。罗马大帝奥古斯特与泰特思,法王菲力浦,英王爱德华四世,古雅典之亚西拜提斯,波斯之伊斯迈帝,皆有宏图壮志而又为当时最美之人也。/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美之极致,非图画所能表,乍见所能识。举凡最美之人,其部位比例,必有异于常人之处。阿贝尔与杜勒皆画家也,其画人像也,一则按照几何学之比例,一则集众脸形之长于一身,二者谁更不智,实难断言,窃以为此等画像除画家本人外,恐无人喜爱也。余不否认画像之美可以超绝尘寰,但此美必为神笔,而非可依规矩得之者,乐师之谱成名曲亦莫不皆然。人面如逐部细察,往往一无是处,观其整体则光彩夺目。/美之要素既在于举止,则年长美过年少亦无足怪。古人云:“万美之中秋为最。”年少而著美名,率由宽假,盖鉴其年事之少,而补其形体之不足也。/ 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要之,年少而美者常无行,年长而美者不免面有惭色。虽然,但须托体得人,则德行因美而益彰,恶行见美而愈愧。                (选自《世界文学》1961年第1期)

(三)关于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 (1561—1626年) 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出身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曾历任宫廷要职。1621年他被控受贿,免除一切官职,从此潜心从事著述。但他的主要理论著述都是在做官期间完成的。培根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他既指出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又强调人的作为。他认为掌握了自然规律,人类在认识上会获得真理,在行动上会得到自由。培根在反经院哲学的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他认为知识起源于经验,因此提倡观察和实验。但他也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因此指出不要做只收集材料的蚂蚁,也不要做只从自身吐丝结网的蜘蛛,而要做既采集又加工的蜜蜂。培根在他的《新工具论》一书中,阐述了建立真正归纳法的设想。他认为归纳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能跳跃地而是逐步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他反对那种从经验材料一下子飞到最普遍公理的认识方法。

《论美》 篇二

【教学目标】

1.记住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2.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积累量,培养表达能力。

3.讨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懂得把美好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相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中有关“美”的论述。

2.体会形象、深刻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

二、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旨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明确:本文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作者认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首先说到美德是最为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内在美往往不能统一,不能兼得,这时,作者提出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像作者所举的这些人都是内外皆美的,但毕竟是少数)。为什么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作者在第三、第四节中作了回答。作者将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进行比较,说明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优美的修养胜于形体之美。培根所说的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些年轻人虽然美貌,但缺乏修养,正是为了证明内在修养胜于外在美。最后,总结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积累名言警句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找出课文的名言警句。)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明确:把美德比作宝石非常形象。这句话很有哲理,说明不要用一些华丽的无用的东西淹没了宝石的光辉。以此类比,美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闲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不要因为外在的美而影响了内在的美。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明确:作者把美从低级到高级排列,颜色美、形体美、行动美、美之上者……德行美,由外在而内在,使人一目了然。

3.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

明确:美不可能有统一的规范,个体与一定的机遇和环境相适应,整体和谐,那就是美。

4.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明确: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

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

明确:这里的美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涵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五、再读课文,选做下面三题

1.在文中找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观点或言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古今中外皆可)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理解。

2.在日常生活中“缺陷美”往往更真实可信,请你列举一个破碎的美丽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请用一句名言的形式说说自己对美的看法。

六、小结

再美的鲜花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形貌之美难以恒久不变,而内在美好比是钻石,是永不凋谢的花朵,如果两者不可兼得时,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内在美。

七、布置作业

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你列举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外表或者内心的美或丑,去证明文中作者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参考篇目:《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后一课》。

【资料宝藏】

1.作者生平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务。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瞻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候补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人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6XX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XX年受封为爵士,16XX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XX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 16XX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XX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经过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做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弗兰西斯•培根作为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曾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有关《人生论》

《人生论》是弗兰西斯•培根留给后人的一部杰作,也是英国散文的代表作。这部集子先后两次出版,共收入58篇短文。探讨了包括哲学、伦理学、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则、对艺术和对大自然欣赏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显示了英国人特有的睿智、敦厚和严谨而富有想象力的审美情趣。全书见解独到,文笔洗练,是英国随笔文体的开山之作。

3. 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

(1)技法应用:本文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文章的论说是断想式的,有很大跳跃性,但是始终围绕“美”展开论说。

(2)语言欣赏:语言准确、精炼、隽永、形象。

(3)文章注意数量和程度等方面的准确表达。如“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不都有”三字既精当,又符合实际。在表达上,文章有丰富的想象力,善用比喻。如述及要珍视才德时,说“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论及美貌难以保持时,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这样的比喻,令人过目不忘,有些已经成为警句格言。

(4)写作借鉴:运用比喻说理。

运用比喻说理就是用一种或几种具体事物作比喻,说明及论证一些抽象、深奥的论点,使人易于认同作者的观点。如本文将“美德”比作“宝石”,把“容貌美”比作“盛夏的水果”,这些比喻形象生动,让人易于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和写法:赅、焚、兀、晷。同时学习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

2.理解作者引用的典故和语句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逐一剖析的写法。

2.难点: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成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渴望的,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创造机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季羡林先生的谆谆教诲吧。

二、作者简介

季羡林 1911生,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时注意以下要求:

(1)将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加上拼音。

(2)作者是怎样谈成功的?请找出作者的观点。

读完教师强调赅(ɡā¡)、焚(fén)、兀(wù)、晷(guǐ)等字的读音和写法。同时让同学们明确作者的观点: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2.把握观点,小组讨论,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第1层(1):借助字典,诠释“成功”,引出论题。

第2层(2-4):用公式提出自己的见解。成功=天资+勤奋+机遇。

第二部分(5-10):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勤奋”是决定因素。

第1层(5-8):具体分析公式中的“天资”、“机遇”、“勤奋”三个因素。

第2层(9-10):强调勤奋是最根本的条件,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治学、工作,走向成功。

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所以学生们在列段落层次提纲时,也就理清了作者论证的思路。

-

四、细研课文

1.提问: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独立思考)

归纳:作者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功”的解释说起,谈到成功之道,推出简洁明了的公式,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不拖沓,不啰唆。作为一代大学者,这样的开头使人觉得诚恳与平实。

2.提问:作为学者,作者学识渊博善于旁征博引,找一找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作出解答。)

讨论并归纳:用“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说明“天资”是客观存在的,谁也否定不掉。用“学术界艺术界自命天才的人”说明自己的天资要实事求是一点好。引用“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及韩愈”的故事说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用自己亲身经历说明机遇有时很重要。用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还是说明勤奋的重要性。最后引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成功必经的三种境界的阐释,指出其疏漏,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这些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教师提问引领学生们注意: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应该选取大量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来说理。)

3.提问: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机遇是不期而来,我们无能为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独立思考,也可和同桌商量。)

归纳:“无能为力”指的是无法改变,无法强求。天资由遗传因素决定,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天资低,就更要勤奋,因为勤能补拙。机遇是别人的,是不期而来的,但是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对人成功的影响,其实是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作者说这两者的“无能为力”其实是为了突出“勤奋”的重要性,它对我们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天资是由天来决定,但我们可以利用勤奋来弥补。完全可以寻找和创造机遇,怎么能说是无能为力呢?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自己的评价。这一步的设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评价。)

4.反复诵读王国维的“境界说”,领会其中的深意,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阐述它在文中的作用。(同学们可以查阅工具书,然后小组讨论作答。)

讨论并归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诗在这里的意思是写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应高瞻远瞩,选定目标。这是第一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为了成功吃尽苦头,仍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伊”指的是自己的预期目标。为了成功吃再多的苦也不后悔。这是第二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的是寻寻觅觅,经过千辛万苦,成功却悄然而至,令人欣喜无比。这是第三境。

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来说明勤奋是成功之道。

(设计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考虑到角度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了“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或是干事业。最后再次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

5.摘抄本文引用的古代学者治学的名言,课外再收集一些,制成读书卡片。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写法举要

(请同学们互助合作,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1.结合实例逐一剖析。作者先谈“天资”问题,接着肯定勤奋的作用,然后说“机遇”。这样层层深入,旁征博引。

2.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小题大做,要言不烦。

3.以谈话的方式论述问题,举重若轻,却并不随便。

六、小结

本文阐述了成功与天资、勤奋、机遇的关系,指出勤奋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本文说理充分,逻辑紧密,语言准确,值得我们欣赏借鉴。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对名言的理解具有多样性,我们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王国维的理解:高瞻远瞩,选定目标。

季羡林的理解:预期

我的理解:                             。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的理解: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季羡林的理解:勤奋。

我的理解:                              。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的理解:豁然开朗,妙手偶得。

季羡林的理解:成功

我的理解:                              。

《论美》 篇三

一、教材内容

《论美》是苏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六册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二、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是扬州市梅岭中学初三年级8班的学生。

2.该班学生思维较活跃,喜欢提问题,有一定的协作学习能力。

3.学生已经进入初中,对计算机网络学习技术掌握得比较熟练。

三、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编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

识记

理解

知识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美有哪些形式,它们都是什么方式表现。

2.    看懂图意,抓住图片的中心意思,弄清美在哪里。

3.    理解课文运用举例、对比、比喻的论证方法。不用抽象、艰深的推理,以具体的事实、鲜明的对照和生动的形象来启发和打动读者。背诵喜欢的段落。

能力

1.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    运用互联网和局域网查询收集材料,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协助语文学习的能力。

3.    通过网上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情感

1.通过看图学文,上网讨论查询,体会美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素养。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述词语

知识

理解识记

人世间的美有哪些形式?

能力

理解

看图学文,培养观察想象力,上网讨论交流,增强自主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

理解

内在美要远远胜于外在美。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重点词句,知道内在美的实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合理想象,准确表达

解决措施:协作学习,网上讨论、练习

四、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致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进行开放式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浓郁的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充当组织者的角色。

五、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使用时间

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

理解

多媒体

泛读,图片欣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理解

网络

重点段及重点词语的理解

15´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能力

理解

运用

网络

1.      讨论美的表现形式

2.     讨论故事启发

15´

提供资源

情感

分析理解

网络

1.      学后的感想

2.      浏览网上图片

10´

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尽心情感渲染

板书设计

颜色之美

外在美

形体之美

23、论美

优雅的行为之美 内在美

(最高的美)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论美》》,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7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