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精选9篇)

发布时间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以及如何精选典型事例。

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自学内容:

1、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2、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

3、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闻一多先生形象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这段话高度赞扬了谁?明确:闻一多。表现了他怎么样的精神品质?明确: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检查预习情况:

⑴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师生正音。

⑵全体学生解释下列词语:望闻问切、兀兀穷年、迥乎不同、赫然

⑶简介臧克家、闻一多。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

思考㈠根据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又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2.读后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明确:课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过渡句,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思考㈡本方是以什么来结构文章的?明确:作者是以议论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三、品味探究

1.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学生思考上下两部分的共同点是什么?

2.合作学习小组次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3.师生评论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他救国救民的需要及“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四、巩固拓展

请你列举一、二首闻一多的诗,说明他作为诗人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明确: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五、作业

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拓展

细读全文,画出精碎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读文—复述—谈变化)

明确: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时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单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品味探究

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通过读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2.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部分:

a:齐读3.4的分段:

b:这部分文章叙述闻一多的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石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c:四人合作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评议归纳学生的讨论意见: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思考讨论: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部分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使学生明确: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做”。

第一部分写法是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第二部分把闻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给人以飞流直下,一气呵成的感觉,表露了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扣击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三、研讨问题

1.这篇课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能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明确: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2.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四、补充闻一多的一两个事例

设题意图是,加强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评议总结

1.回顾学习内容,自结学习收获,自评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

2.以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结束。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清晰,内涵深刻,是一篇激励学生爱国的文章。所以,在教授这一课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了解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在该背景下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的作用。因此我主要抓住文章充满生命情感、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文字,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深刻体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和气势,反复揣摩作者的情感。同时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自主、大胆地探究。但是,这一切都离不开良好的预习活动。基于此,我课前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那个年代的历史,并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记录在自己的预习本上。。

上完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1、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特别是不能缺少对优美精彩文段的欣赏和必要的独到的分析见解。2、提倡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到思考。合作学习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否则,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给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例如这一课,我设计的问题是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这三个问题,是由浅到深的、有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原文找答案、也可以互相合作、互相探讨来学习。以这三个问题为主线,解决课文的重点、优美句子的理解。同学们课上都很积极寻找答案、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表达薄弱的孩子,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讲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中国文学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二

教案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断;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常识;预习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三、 教材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地记叙了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课文不仅人文内涵丰富,而且感情充沛,语言精警,结构严谨,选材精当,充满感人的力量。因此依据新课标理念,结合课文特点,我把这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像。

教学难点: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了解课文的写法。

四、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情况,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疑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五、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电视剧《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介绍一下闻一多?

明确:闻一多,本名家骅,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 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中年 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留了一把胡子。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朗诵, 请学生谈感受。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多媒体显示)

shuāi hè dié qiè lì jiŏng kāngkăilínlí kăi qì dǒu

衰微 赫然 迭起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 小楷 气冲斗牛

3、自读课文后,出示分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显示):

(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的?围绕这两方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2)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1)课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的。

围绕这两个方面课文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演说、参加__共六件事。

课文最后评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交流感受。

(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闻一多先生高贵的人格

1、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师教给大家一种读书方法,叫注读课文。

注读课文 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示例: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枉入红尘若许年。【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或”字谦得好。】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却反失落无考。【据余说,却大有考证。蒙侧批:妙在“无考”。】 (多媒体显示)

通过这种方法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注读课文这种方法并不是老师创造的,它是一种文体。的有四部,(见投影)但这些是比较难的,大家长大以后可以了解一下,看一下。我这里给大家一个示范。

【示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 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闻一多刻苦钻研学术。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语言描写, 为人民讲话,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 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__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动作描写 形象再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凛然大义,又充满着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多媒体显示)

试着给课文描写“我”之精彩处作批注,加评点。大家的任务是从文中挑选一句描写闻一多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写评点。可以写一点,不必面面俱到。

(学生注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指导。)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点评:对比中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2)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点评: 治学目的是救国。药方是比喻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有这样一位作家,他之前以诊病救人为己任,后看到国民的愚昧,转而拿起文学的笔。他是谁?鲁迅。

3)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零乱,饭几乎忘了吃 点评:治学专心刻苦,废寝忘食。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格子,“群蚁排衙”,写成密密麻麻的小楷。点拨:一丝不苟,严谨治学。

5)先生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点点评:用心极专

6)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点评: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小结: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也是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言行一致的革命斗士。

文中是怎么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的?点拨: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学者和革命家是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的表现。你觉得两个阶段,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一致吗?为什么?

点拨:不一致:前期他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目不窥园,无声无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一致: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3、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我们会等到怎么样的启示呢?

点拨: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4、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话。

点拨: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四)质疑问难

1、鼓励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以由老师代答。2、课文中的写法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如“精于剪裁”,“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夹叙夹议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五)拓展延伸

1.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对待说和做呢?

点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讷于言而敏于行”,“言行一致”,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2.欣赏歌曲《七子之歌》

199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当时大家都在传唱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 澳门》,因为这首歌充分表达了澳门被侵略者强占后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体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歌 ,再次感受闻一多先生真挚的爱国情怀!

(六)作业:课外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诗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

六、 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十分精粹的散文,饱含激情,富有诗意,虽然其时代离学生较远,但其内容不是很难,只要学生多读,教师稍作点拨,还是能理解的。因此,我尽可能地创设情境,通过看视频,朗读,合作探究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并以文本为媒介,让学生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进而内化为自身素养。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设计,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目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三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但我教得较为轻松。主要是注意了五个方面:

一是抓住了课文词汇量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达到会释意、会运用。

二是抓住文章充满生命情感、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深刻体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和气势,反复揣摩作者的情感。

三是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打开学生发问的闸门和思维通道,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自主、大胆地探究。

四是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介入学生的发问和回答,拓展学生的问题内涵,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

2、提倡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到思考。合作学习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否则,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给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4、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活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学法指导】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当的抒情议论,使这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这些特点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应仔细加以揣摩。学习本文,还要注意体会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染力和音乐美的语言。

【资料链接】

1、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曾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学习,1925年回国任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课时目标】

了解闻一多和臧克家,朗读课文,识记词语,初步感知内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自主检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  注音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   典籍   弥高   卓越   校补   函寄    漂白

2、释词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目不窥园

3、自我评价,总结自读收获: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这两方面矛盾吗?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讨论明确:

1、

学者方面     2、                特点

3、

闻一多               1、

革命家方面   2、                特点

3、

闻一多是一个              的人,我从               这里可以看出。

三、质疑交流: (教师寄语:学贵有疑!)

学习本堂课,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

帮我解决:

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五、同步达标:(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再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思考: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三、质疑交流: (教师寄语:学贵有疑!)

学习本堂课,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帮我解决:

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

五、同步达标:(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思是                                            。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        描写,表现出                                       。

(4)、怎样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话的意思?

(5)、选文的最后一段在表达上属于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6)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五

课内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这几段文字主要写了闻一多哪些方面的“说”和“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1)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反既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2.(1)形容相差很远。(2)改变过去一贯的做法。3.义正辞严,声震天地,蔑视敌人。4.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5.“巨”在一切为国为民上,“高”在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上。

课外语段阅读题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他激动起来未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1.上文刻画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2.找出文中人物肖像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文通过对人物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展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两个人物有很多相同点,但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是什么?(摘抄文中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屠格涅夫、福楼拜。2.屠格涅夫是“白皙的脸”’,福楼拜是“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蓝色的大眼睛”。3.语言  行动(或:动作)屠格涅夫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说话的声调不同。屠格涅夫“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福楼拜“嗓音特别洪亮”,像“吹响一把军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六

课 时 计 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 教学目标 :

1. 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的手法。

3.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二。 教学重点: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

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

四、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练习巩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 朗读课文片段。

二。 问题研讨。

1. 文章怎样写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好处是什么?

2. 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 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

4. 朗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七

伍贵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是以名人为主题的教学单元,这些名人,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孙权等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教材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的演说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而闻一多这个卓越的学者、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现出来,足见其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谨。

学生分析

青少年学生非常活跃,他们肯动脑、有思想,对新科技在行,对新信息敏感,但初一的学生,即便他们内心激情澎湃,表面上却非常矜持,不熟悉的不说,拿不准的不谈;同时,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广阔的视野,但怕讲错了被同学取笑而不愿抬头说话;虽然其中不乏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但毕竟传统的课堂事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所以他们不爱发言、争论,而这将势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只有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大脑才能兴奋起来,思维才能动起来,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思,课堂也才能活起来。

教学目标

根据时代的需要,大纲的要求,教材的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倾向,我确立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讨论研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法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是这一节课的指导思想。我采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教学新理念,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点拨,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积极地钻研课文,故我打算采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故我将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

1、采用《最后一次讲演》录音片断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所需的特定氛围。从理性到感性让学生身同感受中碰撞出思想火发和想象空间。

2、 紧扣主题,走入文本,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理解,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感悟。

3、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实践运用,渗透了对学生的人文思想的教育,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4、课堂练笔上,一方面间接总结整理主题思想,起升华主题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写即是自主,后互相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又启发了思考,本身又是一种探究。

教学过程

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八

教学目标 :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照片呈现,标题导入  

1、照片呈现:

出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他是谁。

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闻一多。他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板书课题)

2、标题导入  :

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

①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②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2、整体感悟: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②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三、合作探究,人物性格

1、合作探究:

①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明确: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②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③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④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从课文17、18小节所传达的内容可以看出。

2、人物性格:

①第11小节引用了闻一多先生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品格?“讲话定要讲个痛快”,想像一下闻先生讲的是什么样的话。你能帮他说一说吗?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这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等。

②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来再一次表现闻一多先生的性格特点:

闻一多是一个              的人,我从               这里可以看出。

四、品读赏析, 互动释疑

1、品读赏析: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教师准备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③“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⑤“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⑥“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⑦“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2、拓展延伸:

①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②自读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并说说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③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篇九

第一题 本题旨在把握文章大意和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的主要特点,并提高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复述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第二题 本题旨在理解句中词语,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以至文章的意思。

1.“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的《静夜》一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第三题 本题旨在让大家注意过渡句的运用,以及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1.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9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7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