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0篇)

发布时间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一

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课前自主学习

1.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____________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它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于__________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运作,标志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二战后____________技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____________技术迅猛发展加快了国际流动,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成为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____________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面对____________而言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相继受到冲击,11月中旬波及韩国、日本,亚洲金融相继陷入危机状态,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美国股市动荡直至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由泰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亚洲?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征?

1.发展进程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发展原因

(1)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2)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3)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4)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5)交通和信息技术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3.实质和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正确的策略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例1】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变式题1】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基本原因是    (    )

a.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

b.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纷纷成立

d.关贸总协定的推动作用

知识点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世界性统一大市场。世界贸易组织是何时建立的?它与关贸总协定有何不同?

1.原因

关贸总协定成立以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因其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诸多弊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应建立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2.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

3.目的: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4.作用

(1)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2)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0%以上。

(3)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度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例2】下列是关于wt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b.wto的建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c.wto未能对发展中国象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d.其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变式题2】有关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

a.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就已建立起来

b.关贸总协定和wto都以实现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c.美国在战后世界贸易中一直占核心地位

d.wto的建立使世界贸易向着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周

知识点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协调机构,对每个国家都充满了诱惑,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前景也相当客观,为什么中国人世之路历经曲折,耗时漫长?中国入世将会给国人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申请。xx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应对策略:中国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例3】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上国内外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是因为    (     )

a.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b.中国市场将成为开放统一的市场

c.中国市场的商品需求基本饱和

d.中国政府不再调控市场经济活动

【变式题3】xx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这一举措反映了    (  )

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世界市场对中国开放,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向世界开放②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体现  ③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巩固测试

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  )

a.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

b.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c.国际金融的发展

d.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c.世界各国、各地区密切联系交往与合作

d.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i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对立的

b.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

d.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4.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

a.关贸总协定的推动

b.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发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促进

5.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片

d.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6.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7.世界贸易组织是    (     )

a.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b.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基础的多边贸易组织

c.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d.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边贸易组织

8.世贸组织比关贸总协定具有更大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世贸组织更能适应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②从临时多边贸易协定到国际性贸易组织的转变

③世贸组织倡导贸易自亩化和促进各国市场开放

④世贸组织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而关贸总协定不利于经济全球化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10.材料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周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人均产量

国家类别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二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知识梳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背景:

过程:会议:

文件: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内容:

(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

主要任务:

机构:

战后资本主义

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银行:宗旨

作用:

背景:

世界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     建立:

宗旨:

三大支柱:         作用:

作用:

【重难点突破】

材料一: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紧急贷款,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并按其方案进行了改革。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金融秩序稳定,经济迅速恢复。

材料二:世界银行贷款支持四川甘肃地震灾后重建。中新网xx年3月21日电 :3月20日,世界银行同中国政府签署文件,向汶川地震恢复与重建贷款项目提供7.1亿美元的贷款。这一项目是世行迄今最大的紧急救援贷款项目。

材料三:xx年3月21日,北京:世界银行执董会昨天批准给中国的“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 3840万美元贷款,用于修缮保护甘肃省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文化自然遗产,开发可持续旅游业。                               ——世界银行集团网站

材料四:“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转绕着美元转。” ——美国财政部长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

【典型题例】(xx年江苏高考单科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知识梳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背景:

欧州联盟

经济一体化:

过程:

政治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加深:

特点:

影响:

背景

北美自由贸易区

经济区域集团化

建立

特点

影响

背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建立

特点:

【典型题例】《赢》第236页第21题

【巩固练习】《赢》11题

第24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知识梳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世贸组织的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原因:

表现:

实质

世界经济

全球化

影响:

前身:

建立:

世贸组织:

宗旨:

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 原因:

经过:

影响:

【典型题例】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面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始于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到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项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一销售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能摘抄原文,4分)

(3)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是什么?此外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4分)

(4)自四五百年前以来,世界经济呈现什么发展趋势?(2分)

2. 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题展览。请结合下列展览内容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世界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进出口贸易在世界gdp中所占份额在1960年和xx年之间翻了一番,从24%升至4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xx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四  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枝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xx年1o月15日东莞樟木头的最大玩具厂——合俊玩具厂倒闭,数千名员工走上街头,供应商面对紧闭的厂门,徒叹无奈,舍俊集团高层则集体“蒸发。”一位玩具业资深人士感叹:“东莞玩具业正在下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砦重要的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3分)

(3)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据材料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3分)

(4)据材料四,请你为面临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中国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2分)

1.   (1)时间:15、16世纪;(1分)事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出现。(1分)

(2)变化: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森向世界性、相互依赖性转变。(意思相近即可)。(2分)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3)推动者:跨国公司、世贸组织等各种国际组织。(2分)原因:科学技术的推动;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等。(答出2点即得2分)

(4)资本主义经济不断扩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2分,各1分)

解析:本题 考查基本知识相对简单,可结合书本以及书本作答就行了。

2.(1)现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原因: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英国通过殖民争霸活动,击败其他殖民国家,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运动的推动)。(2分)

(2)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创具有近代性质的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分)

(3)生产(生产经营)的全球化、投资(金融)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3分)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自主产业;积极学习吸收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警惕世界金融风险。(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篇三

课题

第26课

第1课时

标1、知识与技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并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存在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文字材料的形式,学生自主思考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的方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责任意识。

重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难点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具ppt课件教学要点: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二、问题与展望1、经济全球化的作用2、经济全球化的弊端3、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特别关注: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当今世界带来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相关链接: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经济危机、世贸组织、环境污染等教学方法:在图片、文字等材料的帮助下,由学生自主学习并思考,中间穿插教师适当的引导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基本作业:自我测评:根据课文内容归纳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激趣引入幻灯片1出示麦可斯图片设问:我们现在在哪能吃到麦可斯?而麦可斯又是哪个国家的产品呢?现在我们在绥中就能吃到美国的麦可斯反映了现今世界的什么趋势?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总结:反映了当今的生产流程的国际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重要体现。幻灯片2出示本课课题。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感受新知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二、问题与展望“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面我们一起考察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幻灯片3显示) 此部分教材介绍的很明确,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学生回答后,教师幻灯片3出示主要知识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那么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幻灯片4展示框架)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材料来认识一下。超链接到幻灯片15出示神州七号、笔记本电脑等图片。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图片,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超链接到幻灯片16出示神舟七号、笔记本电脑的图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图片,并提出问题:我们现在与亲朋好友之间进行联系都有哪些方式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材料:被拉近的距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其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超链接到幻灯片17出示苏联解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提出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是什么经济体制?教师补充:市场经济在当今社会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普遍认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疏通了商品流通的渠道。 教师强调并总结:在诸多原因里面,科学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那么经济全球化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一下。 学生总结后教师简要总结,幻灯片5出示主要知识点。请同学们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结合我们的衣食住行,畅所欲言,谈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经济全球化的例子? 同学们刚才已经举了跟自身联系非常密切的经济全球化的很多例子, 经济全球化的就在我们身边,但目前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依然充满着争议。有人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也有人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有人支持经济全球化,也有很多人反对全球化。幻灯片6出示漫画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该怎么样认识和面对全球化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正如同学们所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也有弊,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 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阅读教材寻找答案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得出认识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得出认识畅所欲言积极回答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各组派代表阐述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图片材料的能力让学生从自己身边谈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总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责任意识。小结升华学生依据教师的板书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学生总结后教师进一步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惊涛骇浪中行驶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加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帮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迁移训练幻灯片8出示教师精选习题。 完成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布置作业自我测评:根据课文内容归纳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课后完成作业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板书设计: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弊端问题与展望

教学反思: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四

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主要内容;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2)时间、创始国: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

(3)内容:

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b.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1)倡议国、签订概况:

美国倡议,1947年,美英法中等23国签订。

(2)宗旨:

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了解欧元的启动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2.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和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欧洲联盟的建立:

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欧洲一体化出现;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走向联合。

建立:①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②1999年,欧元诞生;xx年正式流通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正式诞生: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参加国:美、加、墨

意义: 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对美、加、墨三国经济都起着积极作用;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最终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区。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

(1)倡议者: 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

(2)成立时间: 1989年11月

(3)中国加入apec的情况:

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有关中国在apec活动:

①1993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美国西雅图会议,并提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原则。)

②xx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2.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4.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1)前身: 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

(2)世界贸易组织(wto)

①依据: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②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③性质: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国际机构。

④发展:截至xx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48个成员。

2.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它表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它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世贸组织的一些规定,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有重要意义;

(4)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

(1)努力: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台湾当局非法占据其席位;

自1986年起,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为“复关”和入世行了十多年的努力;

1995年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入世的谈判。

(2)正式批准加入:xx年11月,多哈会议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存在问题:①加剧全球竞争中利益的失衡。 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因资金、债务、技术等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对策:

①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

(既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又要注意经济安全)

②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做好环境保护。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五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程标准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地位分析

本专题开设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了解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走势。二战以来,随着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及不断地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经济发展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作为一长期受外国殖民者凌辱和欺压、底子薄、工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一个何处去的问题。闭关锁国,必然是回到落后挨打的局面;对外开放,则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结合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面向世界,走向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历史发展不可回避的潮流。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接受发达国家资本的新的一轮扩张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策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学习中求发展。同时教育学生应积极同国际接轨,采取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扬弃”方式,真正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

教材内容分析

本专题应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内容。一个中心是指经济全球化这个世界经济总的发展态势。在当前的条件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与崩溃,到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形成,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到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无不昭示着经济全球化的事实。当今的世界经济,触一发而动千钧,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两个基本内容之一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正确把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垮了德、日、意三个战前的强国,严重削弱了英、法两个多年的世界大国。唯独美国在战争中没有受到多大损害,相反,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二战后美国通过一系列国际运作,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尽管美国主观上是出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但客观上却起到理顺了战后的国际间的金融和贸易问题,是推动世界经济走向联合的重要一环,为经济全球化奠定初步基础。

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老师们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可结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召开、欧元的一体化等时事内容给学生讲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其用意在于,一是作为中国公民,明白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的境况和地位;二是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寻找适合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然,在掌握主体内容之前,教师首先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相互隔绝。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教材难点分析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世贸组织成员较多,而在发展水平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经济自由化的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这时,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便应运而生了。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努力跳出狭小的圈子,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系和融合。经济区域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化的最后归宿。

2.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列强在帝国主义阶段对全球(含中国)的经济侵略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列强在帝国主义阶段对全球(含中国)的经济侵略的准确理解,是本单元的又一难点问题。既然近代列强的资本输出属于侵略的范畴,那么,在当前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又能接受发达国家的侵略的事实呢?这就涉及到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西方发展模式推动下发展的,因此,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从而使全球化所创造的财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全球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部分国家的主权,威胁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但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的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前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的焦点是,全球化是为少数富人服务,还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从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不对等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消除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改革现行的不合理游戏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还应通过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运用当前科技革命成果,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重点问题阐述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确立的?

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由于传统经济重心——英国屡遭重创,美国却借两次世界大战之机,特别是远离战火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本国经济,实力日益膨胀。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英、美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但迫于美国强大的国力,英国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根据美国的方案,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并分别于1947年3月、1946年6月开始营业。在两大机构中,美国拥有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2.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内容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国与国之间关于货币、贸易、市场等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和确立。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通过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从积极影响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2)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各国间的贸易,加强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3)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促进各国经济向前发展;(4)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一句话,建立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三大支柱基础之上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从消极影响的角度来看,由于美国和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一方面,美国凭借强大的科技和资本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一轮资本的扩张,加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凭借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垄断组织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同时使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4.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迅速上升;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走经济区域化的道路,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这说明,在共同的机遇和利益的驱动下,地理位置相近、政治意愿趋同,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非但具有可能,而且还具有相当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方均有所得和有所失,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5.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并为此而逐步削减各种障碍和壁垒。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经济区域化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的联合图强的战略,它依仗集团的力量以促进和维护本国战略利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区域内参与竞争的能力,从而抵御来自区域外的竞争。

6.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原因:其一,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其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其三,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其四,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其五,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其六,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存在问题: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影响和左右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挑战和压力增大;二是经济运行风险提高;三是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最终加大南北贫富差距,增加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7.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篇六

高二文科历史必修ii(第五单元)课堂导学

单元知识体系

背景

准备: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标志:《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

影响

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

行的成立(宗旨、规定、标志)

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影响

背景

标志:《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过程

主要目的、性质、作用)

基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背景、开始标志

1967年欧共体成立

一体化建设(措施、影响)

1993年欧盟成立(简称、旗帜、意义)

发行欧元(过程、意义)

影响

发展历程:成立、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扩大、深化

意义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背景、时间、标志、评价(意义、弊端)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背景、时间、会标、宗旨、特点、组织原

则、合作方式、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原因、表现、意义、存在问题、发展展望)

第一部分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确立)

一、背景

1.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稳定世界经济

2.二战打破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冲击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二、过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准备: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内容: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标志:《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

3.影响:美国对外经济扩张需要,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世界贸易

(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1.条件: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正式成立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宗旨(作用):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

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同国际收支不平衡

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

比价固定

(2)世界银行

宗旨(作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

均衡增长

2.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3.影响: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美国霸权地位

(三)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1.背景:①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发展,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②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标志:1947年《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1)主要目的:消减关税,消除贸易堡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2)性质:国际经济组织

(3)作用: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三、基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四、影响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第二部分 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加快

一、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一)背景

1.西欧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2.“二战”后西欧削弱,受到美苏控制和威胁

3.西欧认识到,只有联合发展、实现欧洲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

(二)开始标志: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三)过程

1.1967年欧共体成立

2.一体化建设

措施:①建立关税同盟(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

②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③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④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影响:欧共体成为世界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经济集团

3.1993年欧盟(eu)成立

意义: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

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

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4.发行欧元

(1)过程: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euro),xx年元旦,欧元正式启用

(2)意义: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里程碑,有利欧洲经济稳定发展;加强欧洲民众认同感

(四)影响

1.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有利欧洲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

2.反映经济区域化趋势,改变世界格局,提高欧洲国际地位

二、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

1.发展历程

(1)成立:1967年

(2)发展:1976年,东盟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

(3)扩大:冷战后,东盟区域化进程加快,“东盟意识”形成

(4)深化:xx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2.意义:促进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扩大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迈上新台阶,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经济区域化起步

2.时间:1994年

3.评价

意义:①美、加、墨之间取消贸易堡垒,公平竞争、合作,增加就业机会,经济交流、互补

②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弊端:美、加、墨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墨西哥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立

1.背景: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化趋势加强

2.时间:1989年

3.宗旨:①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

②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

③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4.特点:成员国差异性明显、经济结构互补性强

5.组织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开放的地区主义、协商一致和自愿、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

6.合作方式:“apec”方式

7.意义:亚太地区地位作用提高,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新路,创造新模式

第三部分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一、原因

1.新航路的开辟,开始经济全球化过程

2.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生产技术更新和生产力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3.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4.两极格局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消除障碍,许多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二、表现: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货币交换和流动规模扩大,速度加快

三、意义

加强了国家间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提高生产率,提供发展机会,丰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存在问题

1.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发展中国家

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加剧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五、发展展望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它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共同繁荣

2.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要有全球意识,承认不同民族拥有共同性,人类具有共同利益

3.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多样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是时代发展的方向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 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情况和影响;确立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知道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三维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叙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着重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其后,教材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来阐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最后,教材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说明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课应弄清以下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教材叙述比较理论化,建议教师尽量以案例为载体,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以方便学生的理解。鉴于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教师采用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在课堂内外进行交流、探讨以作出分析和判断,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历程:随着         的开辟,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工业革命后,

迅速扩大;二战以来,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

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和

的强有力的推动;          瓦解扫清了障碍;

(2)评价:在加速世界就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         ;            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    和     地位;。

(3)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应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思考探究

1、联系第二单元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启动)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 资本新一轮扩张全球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高潮)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实质、表现、作用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断时缺乏      的强制措施

(2)成立:目的:          ;      年成立。

(3)特点:      与       。

(4)宗旨:

(5)作用:

(1)           ;

(2)                 ;

(3)                             。

思考探究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

a相同: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它们宗旨和基本原则基本相同

b不同:

(1)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而世贸组织则是一个常设的、永久性存在的国际组织,是完全独立的国际法人

(2)关贸总协定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世贸组织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

(3)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协议,缺乏强制措施;世贸组织成员必须接受世贸组织协定、协议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史实: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①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         》,是创始员之一,后被中国台湾当局非法占据②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         地位的申请

③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影响:机遇:对中国①            ②            ;

对世界③            ④            ;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启示: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本课小结】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    世贸组织的成立

中国加入wto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当今世界某一重要组织的标志,以下关于该组织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b.xx年11月在北京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

c.中国加入该组织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d.该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2.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3.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中有人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可以依据的史实是

a.工业革命后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b.欧洲的一体化加速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

c.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的孤立状态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输出的加强

4.“一种喷气飞机在美国华盛顿州和日本设计,在西雅图装配,尾椎来自加拿大,特殊的机尾部分来自中国和意大利,引擎来自英国。”由这段资料,我们不能得出哪一结论?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        b.国际分工正在往纵深发展

c.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之一 d.资本、商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流动

5.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

6.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图中关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可以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c.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7. xx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提9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着手收购中国品牌饮料汇源果汁。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8. 20世纪末,导致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国际格局的变化②科技革命的发展③跨国公司的推动④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活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9.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世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xx年10月的第二周,美国股市经历了连日下跌势头。同时,欧洲、亚太地区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连连下跌。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国人民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d级  10.现代化指的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之一是经济上的工业化。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的现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②日本实现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家的扶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③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④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aacd dadbd

11.材料一 18xx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14.7

——引自夏诚著《近代世界整体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试分析其出现的物质技术条件。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白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一《 大国崛起 》之“走向现代(英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材料三

图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图二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四  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xx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3)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据材料三、四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材料五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4)结合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5)从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认识?

答案要点:(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蒸汽机车、轮船)和通讯手段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

(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3)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

(4)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xx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评价极其问题

(2)学生能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宗旨、意义,中国入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2)应用热点让学生学生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史出发认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2)树立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采访历史课代表

晚上洗头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洗发水和香皂?——潘婷、舒肤佳(美国宝洁)

今天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和鞋子?——海南的揶苗校服和美国的耐克

用什么什么牌子的手机?——诺基亚(芬兰)

提问:通过采访,同学们从课代表的身上看到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回答: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思考】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答略)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思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以国际互联网作为载体的操作方式,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其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然后思考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第三,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冷战期间存在的两个所谓的平行的市场,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复存在,市场经济成为全球通行的机制,也促使经济全球化在冷战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辞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总之,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3、【思考 探究】

材料一: 以波音公司为例(课文的引言),提出问题:波音公司的零部件在美国能否生产?波音公司为什么把某些零部件生产舍近求远放在国外进行?

材料二:博帕尔事件发生于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bhopal)美国联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设于博帕尔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泄漏事件。当时有二千多名博帕尔贫民区居民即时丧命,后来更有两万人死于这次灾难,二十多世博帕尔居民因而永久残废,现时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些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该事件被认为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之一

材料三:xx年12月,在法国尼斯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xx年4月,在加拿大最古老的城市魁北克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xx年6月,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欧盟峰会,xx年7月,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八国峰会,这些大型会议的会场外到处都是情绪激昂的反西方全球化的抗议人群。一名反全球化示威者在热那亚八国峰会的会场外被枪杀身亡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当时就说:“如果没有什么原因触动他们的感情和思想,是不可能成千上万的人跑到这里来游行示威的。无论对错,肯定存在某种焦虑、某种困难。对此,我们不可以视而不见。”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追问拓展: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这种生产方法,如果在20世纪以前能否进行?为什么?

(2)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多媒体演示时事新闻中人们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不同反映的图片,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以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教师总结】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归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强调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学生阅读 思考】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什么?关贸总协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局限性?

2、【学生阅读 概括】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鉴于教材篇幅有限,教师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宗旨、职能、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适当补充,并通过数据材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历史情景】播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片断:xx年11月10日晚18时39分,随着wto第四届部长会议主席卡迈斯手中的一声木槌响,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13亿中国人翘首以待的梦想瞬间化为现实。

2、【补充】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老师介绍沈觉人、佟志广、谷永江、龙永图四位首席谈判代表

3、【学生思考】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谈一谈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教师通过“走向世界的海尔”和“美国对华彩电倾销案”正反两个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国企业要积极面对,沉着应战,对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外熟悉世贸组织规则,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四、小结: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利大于弊,是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不能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经济全球化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正确主动获得发展!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特别是导入部分能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兴趣极高。其次,很多的设问存在太大的空泛,学生的思考的角度存在偏差。

在教学中,本课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讨论、辩论、自由发言、设计灵活的课后调查活动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课堂实施以及学生后续学习的情况来看,本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多能联系身边的实例,容易接受及理解。

当然本设计仍存在着有待修正的地方,如多媒体手段的利用不够充分,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是有所欠缺等。假如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我会在这两方面进一步完善。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篇九

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通史概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国家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它产生的原因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如欧洲煤炭共同体的出现。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区域集团化成为一种世界经济现象。欧洲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如欧共体的建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如东盟的出现。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掀起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它突出的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成了新时期经济发展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同东盟的联系的史实中,我们的态度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拥有“双赢”的思维,抱着开放的心态,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在国际的竞争和合作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跟随世界发展的潮流。概括而言,就是辩证地看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这一经济现象,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一  欧洲的联合

课标要求: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简述欧洲国家从“欧共体”走向欧盟的历程, 认识欧洲联盟成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概述欧元产生的影响,培养多角度、多层次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经验,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待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分组学习,搜集“欧共体”及“欧盟”成立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这段历史的学习,认识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的史实的归纳,得出一个别国家或地区怎样才能快速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做法,从而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走向联合过程及影响。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教学建议:

1、本课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主要讲述: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西欧各国经济在恢复的基础上,进入调整增长期,被称为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主要是欧洲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主要以欧元的流通为例,进一步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趋势。

2、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第一,西欧各国进行社会改革和政策调整。进行社会改革,例如:推行福利制度,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进行政策调整,如: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有化,并建立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这些政策的推行,促进了西欧经济的稳定持续高速发展,从而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第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解决了西欧战后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西欧重工业在短时期内完成了新的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第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3、伴随着欧洲经济合作的成功,欧洲经济不断的恢复,要求在国际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加强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成为欧洲各国的一致要求。面对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争霸的冷战格局,欧洲各国迫切要求组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团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在政治领域的合作很快便实施开来。

4、为进一步加强欧洲共同体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减少共同体内部成员国存在的贸易壁垒,用统一的货币在欧共体各国之间流通,实现经济的联合,从而进一步加强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篇十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程标准】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课标解读】

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影响与问题,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注意把握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考试大纲】

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

一、原因

1.            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            和           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          的结束为其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

二、进程

1.开始:随着           的开辟,世界贸易体系逐渐建立,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三、表现

1.市场的国际化:            迅速发展,范围不断增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的国际化:          日趋成熟,大型          数量增加。

3. 资本的全球化

四、影响

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            ;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存在问题: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            进一步加大;摆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           。

②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           遭到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④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五、展望

1.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               以及              ,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知识拓展】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了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上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

【走进高考】

例1.(xx年广东文基,36)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解析:a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a项说法是正确的。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所以“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的说法错误,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所以“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b、c、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例2.(xx年重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              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增多;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

例3.(上海,35)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13分)

(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11分)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2分)

(2)见下列要素与要点。持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但本问不超过11分。

要素新航路开辟后 (1分); 工业革命后 (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3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分);两极格局结束后 (1分)

“欧洲说”要点:

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

“世界说”要点:

加速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促进了欧洲经济不断繁荣;第三世界兴起与经济差异;经济改革与区域经济合作。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两极格局的结束③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④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确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确保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

a.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b.消除世界的贫富差距

c.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               d.共同解决生态危机

3.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

c.两极格局结束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4.下列哪项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a.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

c.两极格局结束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5.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         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6.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不包括:

a.区域经济集团化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竞争

b.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民族经济主要是制约

c.少数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攻击社会主义d.综合国力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的竞争

7.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渐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8.瑞士雀巢公司把厂房建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厂。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

展的什么趋势。

a.区域集团化    b.全球一体化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     d.瑞士经济的发达

9.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

a.美国         b.英国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10.xx年初肯德基在早餐时段开始卖油条,一些汉堡店也开始迎合各地民众口味而兼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这些汉堡店还提供新式文化空间,供当地青年学生聊天、读书、看报……。这些现象表明

a.全球化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         b.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c.外来文化开始向地方化发展         d.世界各地民族文化趋同

11.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任务是

a.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d.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1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3.中国为兑换开放市场的承诺而做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更引人注目,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14.把地理大发现作为全球一体化开始标志的最主要依据是

a.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展   d.激励人们进一步探索大自然

1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16.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17.“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蒂克牌汽车时,300美元是给韩国配装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

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18.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19.右边是两幅儿童照片对比,

你认为要改变这种巨大反差,主

要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美国儿童                 非洲儿童

20.(广东,25)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一  xx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下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 摘自新华网

图二 xx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右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三  (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汉斯—彼得·马丁    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5分)

材料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出现了以下两种议论、看法。

看法一  “ … …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刘心武《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看法二:见漫画

(3)你赞同哪种看法?依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5 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移到菲律宾。这个事情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材料二  xx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材料三  xx年3月11日,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世界多维勒会议上表示,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希望成为全球化的替罪羊。(见下图)

走向世界的澄海玩具         西班牙发生焚烧“中国制造”的鞋类事件

材料四  有人欢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他们认为这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全球化的到来,认为这是一个“陷阱”。(见右上图)

请回答: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的“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3分)

(2)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日益升温的反全球化活动?(3分)

(3)你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分)

(4)对全球化现象你有什么认识?(4分)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caabd 6―10  babca    11—15  dcbcb    16—20   bbdab

二、非选择题

21.(1)问题:①世界经济全球化道路曲折;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2分)

(2)原因:德国工人的福利太高,使劳动力成本增加。(2分)

影响:造成德国的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外,使国内的失业问题严重。(2分)

措施:削减德国工人的福利。(1分)

(3)看法一:经济全球化(或“地球村”的出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2 分)理由:有如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3 分)

看法二: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加速了其资本的扩张,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 2 分)理由: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或:具有资本技术优势,控制着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往往是获利者;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3分)

22. (14分)答案要点:

(1)这是一个典型的污染转移事件。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把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3分,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反全球化运动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综合引起的。但全球化的趋势难以改变,人们只有更好的调节自身去融入全球化进程,理智的对待全球化带来的问题。(3分)

(3)中国即有机遇又有挑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更多的参与国际商务,必然给中国的商品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契机;(2分)但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排斥中国商品,从而产生了各种贸易纠纷,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世界市场规则,提高产品竞争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2分,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4)全球化既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危机四伏的“陷阱”。参与全球化的国际日益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带来的高效、利润和发展计划(2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环境等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动荡,引起全球经济的衰退。(2分)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4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