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革命烈士诗二首(5篇)

发布时间

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缅怀的,虽然很多人并没有留下姓名,但这无碍于他们的伟大,因为他们是共和国的烈士!他们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毫无畏惧的书写了气势磅礴的就义诗词。这些诗词,在今天读来,仍然心潮澎湃,仿佛英烈就在字词之间呐喊。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革命烈士诗二首》,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革命烈士诗二首 篇一

14 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

《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㈡简介作者:

叶挺:广东惠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划出一组对比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

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

“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

“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

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从“紧锁”和“敞开”看出来)(板书:紧锁 敞开)

一个“紧锁”,一个“敞开”,敌人的意图是什么?从诗中找出有关诗句。(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一个声音”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他们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爬”字有什么含义?(让革命者屈膝投降,当叛徒)

③指名连贯说说体会。

④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⑤这一节揭露了什么?(揭露了敌人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

⑥从这一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处境怎样?(板书:面对威逼)

2.讲读第2节。

①轻声读第2节。思考: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者态度怎样?

②讨论思考题。(革命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穿敌人的卑鄙目的,不怕威逼利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

③革命者想不想得到自由?哪个词反映了他的心情?作者为什么渴望自由?(作者想得到自由,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因为革命者有了自由,便可以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有了自由,就可以更有力地参加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

④但是,作者深深地知道什么?(板书:深知)

⑤“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是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样写强调了决不能为了活命而向敌人屈膝投降)(板书:怎能)

⑥这一节写什么?表现了什么?

⑦教师小结。(结合板书:立场坚定)

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讲读第3节。

⑴自读课文,并思考:

①“地下的烈火”和“活棺材”分别比喻什么?(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力量。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

②“永生”是什么意思?(永久的生命,指革命者的理想气节永存世间)

⑵讨论思考题。

⑶齐读“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理解“烈火”与“热血”的含义。(烈火,指革命的烈火。热血,指革命者的流血牺牲)

⑸从“应该”“永生”等词语中看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节中还有哪些词表达了这种思想感情?(板书:一齐、应该、永生、甘愿献身)

⑹联系整节思考:“有一天”指什么样的一天?(革命胜利的一天,也是准备自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一天,也是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崩溃的一天)

⑺试讲诗意。

(作者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把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边同自己一起烧毁。我虽然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但我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万古长青,永世长存的)

⑻这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

(五)、总结学法:读全诗-理解重点词语-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三、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囚歌》。

2.回顾学习《囚歌》的过程:

读全诗-理解重点词语-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二、学习《我的“自白”书》

1.按上述自学步骤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读全诗。结合正音。

⑵讨论第1节。

①“带血的刺刀”指什么?

②“沉重”、“高高”这两个词说明什么?

③“任”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作者什么态度?(任,由着,听凭。说明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坚强意志)

④“自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作者什么态度?(自首,向敌人投降。这里的“自白”加上引号,表示不是敌人的要的那种自白)

⑤诗中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绝了敌人的诱降?

⑥试讲整节的意思。(任凭敌人的严刑拷打,铁镣紧锁,都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即使用那带着革命鲜血的刺刀对着我的胸口,我也决不自白,因为“我不需要”用“自白”换“自由”)

⑦这节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质?

⑧这节主要讲了什么?(革命者不怕严刑拷打,严词拒绝写自白书。板书:受刑不自白)

⑨有感情朗读第1节。

⑶讨论第2节。

①这里的“人”是谁?“高贵的头”指什么?(人,指革命者。高贵的头,指崇高的理想,坚强的革命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

②“怕死鬼”是指哪种人?(贪生怕死的叛徒)

③作者拒绝自白的原因是什么?(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④“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⑤第2节最后为什么用感叹号?(强烈表达了作者不自白的决心)

⑥学生试讲整节意思。(革命者不能在敌人的迫害之下丧失革命气节,只有贪生怕死的叛徒,才会乞求反动派给予的所谓自由。对于志坚如钢的革命者来说,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即使死亡来临,也决不会自白)

⑦这节表达了作者什么品质?(结合板书:宁死不低头)

⑧感情朗读第2节。

⑷讨论第3节。

①“魔鬼的宫殿”指什么?(比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②“放声大笑”什么?“死亡”有几层意思?(死亡有两层意思:自己的牺牲和蒋家王朝的末日来临)从这句你看出什么?

③“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又是指什么?

④“高唱凯歌”表明了什么?(结革命必胜的信念)

⑤试讲诗意。

⑥齐读第3节,说说这节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板书:高歌葬敌人)

⑸轻声读全文,说说题目中为什么加引号?

⑹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待敌人需要的“自白”的态度怎样?决不乞求“自由”-决不低头-宁死不写“自白”书-笑看蒋家王朝灭亡-高歌迎接胜利)

⑺感情朗读全诗。

三、总结全文。

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烈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用词造句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作业 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m俰 z刵g k僫 g qi g m gu gu乶 c俰 k僶 d d x妌g ti li刼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拷( )棺( )囚( )刑( )躯( )烈( )渴( )低( )

烤( )馆( )因( )形( )驱( )列( )喝( )底( )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为人进出的门 为狗爬出的洞 地下的烈火 活棺材 高贵的头 魔鬼的宫殿

四、写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1.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

2.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

3.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

4.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

板书设计 :

革命烈士诗二首

紧锁 敞开 高叫 (面对威逼)

渴望 深知 怎能 (立场坚定)

一齐 应该 永生 (甘愿献身)

受刑不自白

宁死不低头

高歌葬敌人

( 教学设计者:刘万军)

革命烈士诗二首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棺、叛、乾、坤、罕”,会写“囚、躯、棺、叛、逆、颠、罕”。

2、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和尊严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教学重点:

揣摩两首诗艺术上的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

学习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了解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战士在与敌人作斗争时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他们用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诵读欣赏两首革命烈士的诗。

2、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囚歌》,体会创作意图

1、学生互相交流诗题的含义

师:“囚”字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揭题、解题

(1)师: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

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出示叶挺图片。

(2)师:大家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的斗争事迹?请向大家介绍。

教师介绍或补充介绍。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的高尚品质。

补充:叶挺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同时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5月,在皖中(安徽中部)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将敌击退。1941年1 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入狱,在狱中写下有名的“叶挺囚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1946年3月4日获释。

说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那个战乱不休的年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适当地补充介绍一些皖南事变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体会叶挺将军英勇的革命壮举。

3、自由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2)初步解决疑难问题。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精读感悟,深入学习

1、指名读《囚歌》一至四行。引导学生体会“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2、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再指名连贯说说体会。

(“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走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

3、从这四行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处境怎样?

(敌人对其威逼利诱,一面是释放,给与自由的承诺,另一面则是酷刑的折磨。)

4、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 对叛徒的厌恶的感情)

教师小结:这四行诗揭露了国民党*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当时摆在狱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将得到“自由”。选择哪一条路呢?作者在五至八行诗里明确地作了回答。

5、轻声读五至八行,思考: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者态度怎样?

(革命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穿敌人的卑鄙目的,不怕威逼利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

6、第四、五行中的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个词表达了他对真自由的态度?

(作者想得到自由,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

7、体会关键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我渴望着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一句表现了什么?

板书:坚贞不屈

说明:第1节诗,教师抓住几组鲜明的对比,展开教学。重点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中, “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由于鲜明的反差,形成了诗的独特风格。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这种对比的写法及其意义,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深深的内涵。

8、自学第二节,总结学法

(1)出示自学提示

读全诗——质疑——理解重点词句——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2)自读课文、讨论交流:你觉得这一小节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3)师:“有一天”指什么样的一天?“将我……一齐烧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吗?为什么?

(4)试讲诗意。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维护了谁的尊严?

师:作者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把国民党*设置的牢狱一起烧毁,他虽然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但他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万古长青,永世长存的。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

小结:这是被囚革命者的信念、意志、人格、生命价值的记录。

板书:献身革命

9、有感情朗读。

四、总结学法,自学拓展

(一)自读《我的“自白”书》,总结学法

1、自由读,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2、学生质疑。

(二)精读感悟

1、再读诗歌,细细品味,思考:他们为什么“对着死亡放声大笑”?

2、学生讨论: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革命,要扭转颠倒的乾坤,要*不合理的一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3、师:“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表示他们对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明:在第二首诗的处理上,教师可以适度“放手”。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感受,让他们依据已有的学习经验,自我表达。

五、复习巩固

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你觉得哪些诗句最让你感动?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紧锁着,

敞开着,

……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________,

将我连这________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

3、背诵其中的一首诗歌。

六、拓展练习

出示

1、像诗歌中这样的革命烈士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准备召开故事会。

2、写几首小诗,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板书设计:

坚贞不屈

囚歌 叶挺 自由 永生

献身革命

革命烈士诗二首 篇三

把牢底坐穿》是何敬平烈士的遗作,这首诗的意思是为了使下一代的人不再受苦受难,我们愿永远坐牢。我们无产阶级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整个旧世界、旧制度的叛逆者,就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我们无产阶级就是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过来,把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旧社会打翻。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革命烈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2、(1)表现了夏明翰同志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

(2)表现了烈士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心。

(3)表现了烈士斩钉截铁、气势磅礴地说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的使命。

(4)表达了革命者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3、解词

免除:免去、免掉。这里指再不遭受苦难的意思。

颠倒: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

叛逆者:有背叛行为的人。

革命烈士诗二首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

《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㈡简介作者:

叶挺:广东惠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划出一组对比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

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

“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

“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

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从“紧锁”和“敞开”看出来)(板书:紧锁 敞开)

一个“紧锁”,一个“敞开”,敌人的意图是什么?从诗中找出有关诗句。(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一个声音”指国民党*的声音,他们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爬”字有什么含义?(让革命者屈膝投降,当叛徒)

③指名连贯说说体会。

④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⑤这一节揭露了什么?(揭露了敌人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

⑥从这一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处境怎样?(板书:面对威逼)

2.讲读第2节。

①轻声读第2节。思考: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者态度怎样?

②讨论思考题。(革命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穿敌人的卑鄙目的,不怕威逼利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

③革命者想不想得到自由?哪个词反映了他的心情?作者为什么渴望自由?(作者想得到自由,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因为革命者有了自由,便可以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有了自由,就可以更有力地参加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

④但是,作者深深地知道什么?(板书:深知)

⑤“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是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样写强调了决不能为了活命而向敌人屈膝投降)(板书:怎能)

⑥这一节写什么?表现了什么?

⑦教师小结。(结合板书:立场坚定)

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讲读第3节。

⑴自读课文,并思考:

①“地下的烈火”和“活棺材”分别比喻什么?(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力量。活棺材,比喻国民党*设置的牢狱)

②“永生”是什么意思?(永久的生命,指革命者的理想气节永存世间)

⑵讨论思考题。

⑶齐读“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理解“烈火”与“热血”的含义。(烈火,指革命的烈火。热血,指革命者的流血牺牲)

⑸从“应该”“永生”等词语中看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节中还有哪些词表达了这种思想感情?(板书:一齐、应该、永生、甘愿献身)

⑹联系整节思考:“有一天”指什么样的一天?(革命胜利的一天,也是准备自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一天,也是国民党*黑暗统治崩溃的一天)

⑺试讲诗意。

(作者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把国民党*设置的牢狱边同自己一起烧毁。我虽然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但我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万古长青,永世长存的)

⑻这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

(五)、总结学法:读全诗-理解重点词语-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三、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囚歌》。。

2.回顾学习《囚歌》的过程:

读全诗-理解重点词语-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二、学习《我的“自白”书》。

1.按上述自学步骤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读全诗。结合正音。

⑵讨论第1节。

①“带血的刺刀”指什么?

②“沉重”、“高高”这两个词说明什么?

③“任”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作者什么态度?(任,由着,听凭。说明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坚强意志)

④“自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作者什么态度?(自首,向敌人投降。这里的“自白”加上引号,表示不是敌人的要的那种自白)

⑤诗中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绝了敌人的诱降?

⑥试讲整节的意思。(任凭敌人的严刑拷打,铁镣紧锁,都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即使用那带着革命鲜血的刺刀对着我的胸口,我也决不自白,因为“我不需要”用“自白”换“自由”)

⑦这节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质?

⑧这节主要讲了什么?(革命者不怕严刑拷打,严词拒绝写自白书。板书:受刑不自白)

⑨有感情朗读第1节。

⑶讨论第2节。

①这里的“人”是谁?“高贵的头”指什么?(人,指革命者。高贵的头,指崇高的理想,坚强的革命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

②“怕死鬼”是指哪种人?(贪生怕死的叛徒)

③作者拒绝自白的原因是什么?(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④“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⑤第2节最后为什么用感叹号?(强烈表达了作者不自白的决心)

⑥学生试讲整节意思。(革命者不能在敌人的迫害之下丧失革命气节,只有贪生怕死的叛徒,才会乞求*给予的所谓自由。对于志坚如钢的革命者来说,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即使死亡来临,也决不会自白)

⑦这节表达了作者什么品质?(结合板书:宁死不低头)

⑧感情朗读第2节。

⑷讨论第3节。

①“魔鬼的宫殿”指什么?(比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②“放声大笑”什么?“死亡”有几层意思?(死亡有两层意思:自己的牺牲和蒋家王朝的末日来临)从这句你看出什么?

③“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又是指什么?

④“高唱凯歌”表明了什么?(结革命必胜的信念)

⑤试讲诗意。

⑥齐读第3节,说说这节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板书:高歌葬敌人)

⑸轻声读全文,说说题目中为什么加引号?

⑹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待敌人需要的“自白”的态度怎样?决不乞求“自由”-决不低头-宁死不写“自白”书-笑看蒋家王朝灭亡-高歌迎接胜利)

⑺感情朗读全诗。

三、总结全文。

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烈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用词造句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m俰 z刵g k僫 g qi g m gu gu乶 c俰 k僶 d d x妌g ti li刼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拷( )棺( )囚( )刑( )躯( )烈( )渴( )低( )

烤( )馆( )因( )形( )驱( )列( )喝( )底( )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为人进出的门 为狗爬出的洞 地下的烈火 活棺材 高贵的头 魔鬼的宫殿

四、写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1.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

2.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

3.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

4.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

板书设计:

革命烈士诗二首

紧锁 敞开 高叫 (面对威逼)

渴望 深知 怎能 (立场坚定)

一齐 应该 永生 (甘愿献身)

受刑不自白

宁死不低头

高歌葬敌人

革命烈士诗二首 篇五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一、营造气氛:播放电影片断<在烈火中永生>

二、换位感受:介绍几位革命烈士的诗(老师介绍烈士生平,学生朗诵烈士的诗)

1、陈然的我的<自白书>

2、周文雍的<绝笔>

3、方志敏的诗一首

三、学习新课革命烈士诗二首

〈把牢底坐穿〉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播放图片)

2、师生互动:讨论如何来读这首诗。(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3、诵读欣赏活动:个别读、师范读、生齐读。(生评师评相结合)

〈花〉

角色互换:学生主持学习

1、作者简介

2、师生互动

3、诵读欣赏活动

四、师小结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革命烈士诗二首》,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3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