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10公仪休拒收礼物【4篇】

发布时间

四年级语文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03-10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10公仪休拒收礼物》,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公仪休拒收礼物 篇一

公仪休拒收礼物

公仪休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有一天下午,公仪休正在用餐,他的学生子明在他的客厅里席地而坐,一边读书,一边等着先生。

过了一会儿,公仪休由内室步入客厅,连忙说:“子明,你已经来了很久了吧?”子明连忙起身,向老师行礼,说:“老师,我刚来一会儿,您吃过饭了吧?”

“口恩,刚吃过。”公仪休摸着嘴巴回味似的说,“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啦,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子明说:“是的,鱼的确好吃。”公仪休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他俩正闲聊着,只听有人高喊:“有一位管家求见!”公仪休说:“子明,烦你去看一下,是谁来了?”一会儿工夫,子明领着一位大夫的管家进了客厅。

只见管家手提两条大鲤鱼来到公仪休面前,满脸堆笑地说:“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公仪休说:“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

子明不解地望了望公仪休,管家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提着鲤鱼走了。这时,子明好奇地问:“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却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子明听了恍然大悟,说:“老师,您说的对,今后我一定照着您的样子去做。”

一只小灵通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小红正在黄山湖公园游玩,捡到了一只银灰色的小灵通!

她环顾四周,只见在湖边的一棵大柳树旁边一位老爷爷,正低着头弯着腰寻找着什么,只听他自言自语地说:“咦,我的小灵通到哪里去了?不会没带吧?”

小红一听,连忙跑过去,热情地问:“爷爷,您的小灵通是什么颜色的?”

爷爷直起腰,满怀希望地说:“是银灰色的。小朋友,你见到了吗?”

小红举起小灵通,高兴地说:“爷爷,这是您的吗?”爷爷一看,欣喜万分,“小朋友,就是它!真是太感谢你了。”

一只小灵通(独幕剧)

时间:

地点:

人物:

公仪休拒收礼物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独幕剧,练习编写独幕剧。

2、通过研读台词,感受公仪休机智、清廉的人物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比较发现,初步了解剧本特点

1、同学们,刚才我们阅读了一篇记叙文《公仪休拒收礼物》,你知道公仪休是什么时候怎样的一个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拒收的什么礼物?(两条鲤鱼)师:一个这么大的官连小小的两条鲤鱼都不收,你感觉他是个怎样的人?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把书翻到142页,读读这篇课文,细细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

(1)学生随机交流,师评:你读书真仔细!你真会发现!

(2)师介绍:书上的文章是个剧本,并且幕布一拉开,戏就开演;幕布一闭合戏就结束,所以叫独幕剧。(板书:独幕剧)二有的戏很长,情节很复杂,有好几幕,这叫多幕剧。

(3)那剧本该怎么读呢?情同学们用眼睛仔细看课文,耳朵认真听录音,你发现剧本该怎么读?

(4)学生听完后交流:我发现哪些不要读;哪些要读,或要读的是哪些。

(5)师引导:要读的是人物的对话,也称“台词”;不要读的叫“舞台说明”。板书、领读:台词、舞台说明二、学习台词,品析人物形象(一)品析爱吃鱼1、公仪休拒收的礼物是两条鲤鱼,可他最喜欢吃的也是两条鲤鱼。那台词中哪些部分告诉我们公仪休爱吃鱼呢?

(1)指名朗读(谁有本事把公仪休爱吃鱼的样儿读出来?)(2)教师建议:(注意提示语:回味似的)“回味似的”是什么意思?自己琢磨一下用个怎样的动作或表情,让大家感觉这鱼的味道实在很鲜美。

(3)点几个学生表演一下。

(4)就把这种“回味似的”动作、表情送到句子中去,准能读出味道来!来,自己在下面练一练。

(5)指名朗读表演

(6)学生齐读那下面一句话你会读了吗?“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二)品析拒收鱼

1、说来也巧,这时真有人给他送鱼来了!谁来了?这管家的主子可也是个大夫,一个不小的官,这鱼要是送不出去,在主子那边可不好交代。所以面对宰相,他此时是——(满面堆笑)(1)演一演:“满脸堆笑”:师提示点拨:嘴巴在笑不算笑,还要眼睛笑;眼睛笑了还不算,还要眉毛笑;眉毛笑了还不算,要让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笑。    要是能笑出声音来就更好了!

(2)练习朗读:能带着这种表情把这位管家拍马屁的样儿读好吗?练习一分钟。

(3)读好管家的话,指名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2、那面对这样的管家,公仪休怎么说?指名朗读:(公仪休说的那句话)3、质疑:公仪休明明刚才说他自己很喜欢吃鱼,而现在又说自己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不是在说谎吗?你觉得这个谎撒得如何?

4、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师点拨:这个谎撒得巧,撒得妙,充分感受了公仪休得机智)5、师:读台词就要这样认真研究、仔细揣摩人物得心理,才能读出味道来。看大家对这段台词这么感兴趣,奖励给大家一个机会:把管家和公仪休得这段对话和同桌象模象样地练习一下。

6、学生推荐两位学生,分别演管家和公仪休。

(三)、品析公仪休地一段语言1、公仪休明明很爱吃鱼,现在又说自己一闻到鱼地腥味就要呕吐,在文中也又一段话点明了原因,你找到了吗?

2、 出示该段文字,齐读。

3、都懂了?

师一一质疑,生一一解答:

(1)按理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才收人家地鱼。为什么现在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引读下文,原因之一是:     原因之二是:    )

(2)堂堂一国宰相,收两条鱼也会违犯法纪?(生回答后师引:澳,我明白了!我不由得想到现在有很多身居高位的人就是因为贪图小利,心越来越大,越来越黑,从而走上了贪污受贿、违法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连一点点的人生自由也没有了!所以两千多年前的这段话在今天还有着现实意义!

(3)为什么不收鱼反而一直能吃到鱼?(点评公仪休这个人物)4、读读这段话三、研读舞台说明1、刚才我们学的都是台词,那些舞台说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举个例子来说说。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哦,这些舞台说明非但不能去,而且还很重要,对怎样演好戏很有帮助,它也是剧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学习编写戏剧1、今天,我们来把《一只小灵通》也编写成一个独幕剧。独幕剧最主要的是台词,也就是人物的对话。看一下,文中有哪两位人物?

2、第二自然段有谁的台词?3、4、5自然段又有谁的台词?有问题吗?(    )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可以从文中找,也可以自己创造性地加一点。

3、台词完成了,看舞台说明,时间、地点、人物有困难吗?

4、  怎么写?有点难度了。看书上地例子。幕一拉开来,舞台上应该有哪些场景?布景时什么?舞台上有没有人物?

回去做个小小的剧作者。

总结:短短的40分钟的时间,我们走进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初步认识了剧本这种文体的特点,认识了文中的一位主人翁——公仪休,他的机智、清廉打动了我们,也让我们终生受益。

公仪休拒收礼物 篇二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三课时)

主备课人:蔡雪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生字。

对策:给予学生自读的时间。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

2、学生读题后围绕课题质疑。

3、默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跳过去),边读边想:课文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结合学生的交流,相机进行剧本常识的介绍:

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一般情节比较简单紧凑。幕起表示幕布拉开,戏剧开始;幕落表示幕布闭全,戏剧结束。

本文是一个剧本,也就是演出这个独幕剧的底稿。

剧本一般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开头5行的内容)

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对话。(指名试读开头两句对话,然后让学生浏览全文对话)

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等。(指名学生选择一处方括号里的内容读一读)

剧本中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指名学生学生选择两处圆括号里的内容读一读)

剧本的朗读只需读人物对话。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练读:

鲁国  宰相  盛情  无可奈何

违犯  腥味  务必  心满意足

回味  难免  鲜美  日夜操劳

(2)点评

2、同桌互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3、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默读课文,思考。

1、学生交流,形成板书—— 极爱吃鱼  拒收鲤鱼  拒收原因

2、快速默读课文,按上述板书的提示,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3、分角色练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l)指导要点。

拒、腥、悟: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鲁:中间的“田”要写得扁一些,下部是“日”,不是“口”。

(2)用钢笔描红。(课后习题2)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见习字册)

2、练读课文。

序号:8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三课时)

主备课人:蔡雪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分角色朗读,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格。

对策:扣住剧本中的一些提示语,深入揣摩人物语言的内涵。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练读:

鲁国  宰相  盛情  无可奈何

违犯  腥味  务必  心满意足

回味  难免  鲜美  日夜操劳

2、说说:

(1)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

极爱吃鱼  拒收鲤鱼  拒收原因

二、精读课文。

第一部分——

l、自由读,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引导讨论思考题。

3、出示下列句子,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

(1)“(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2)“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抓住以下的词语进行体会:

“回味似的”

“实在是鲜美呀!”

“一顿就吃光了。”

“天天有鱼吃”,“心满意足了”

第二部分——

l、自由读,读了“拒收鲤鱼”这部分内容,你明白些什么?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

“(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

(1)  指名朗读。

(2)  进步体会管家为什么给公仪休送活鲤鱼。(管家说是因为公仪休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补身子。其实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仪休爱吃鲤鱼,有意讨好,日后请他帮忙做事……)

(4)指导读管家的这段话,注意语气、神态。

3、继续相机品读:

(1)出示:“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

(2)指名朗读。

(3)体会、交流:公仪休说这话的原因。(公仪休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其实这是假话。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只好还把鱼带走,表现出他的机智)

(4)指名读公仪休的这段话,注意语气、神态。

4、男女生分角色读这段对话,注意体会各人的不同心情。

设问激趣:听了公仪休的话,子明会怎么想呢?

第三部分——

1、过渡:为什么公仪休爱吃鲤鱼却又拒收鲤鱼呢?

2、自由读,画出有关句子。

3、指名朗读学生画出的句子。

4、相机出示公仪休的最后一段话:“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1)  齐读。

(2)  找出关联词,“因为……所以……”  “如果……就……就……”      “如果……还……”

(3)  根据这些词谈谈公仪休的想法。

(4)反复朗读,注意突出反问语气,体会人物品格。

板书:清正廉洁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剧本,为表演作好准备。

附:板书设计: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极爱吃鱼  拒收鲤鱼  拒收原因

清正廉洁

序号:9

10公仪休拒收礼物(三课时)

主备课人:蔡雪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分角色朗读。

2、完成有关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排演该剧。

对策: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有关道具。

教学过程:

一、形象讨论。

说说课文中的三个人物给你的印象。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练读,教师巡听指导。

2、指名分角色表演朗读。

学生演读时师生及时评价,重点是运用恰当的语气和神态表现出人物特点

三、迁移训练。

1、投影出示公仪休最后一段话,齐读。

2、引导想象:子明听了这段话,会怎样去做呢?指名口述。

3、让学生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

四、排演该剧。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进行,再指名一二组上台表演。

2、交流经验:如何将演出表演到位?

3、小组进行排演,教师相机给予帮助。

4、指名上台演出,注意点评。(扣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

五、总结课文。

这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爱吃鲤鱼却拒收鲤鱼的故事,表现了公仪休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从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了。希望这能给我们以很深的启发。

六、布置作业。

1、造句(课后练习3)

2、比一比,再组词。

犯(    )  腥(    )  拒(    )  悟(    )

仓(    )  猩(    )  距(    )  语(    )

公仪休拒收礼物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读中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

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集中学习了一些历史故事。也认识了一些有个性的历史人物,如:的刘备,的诸葛亮,的张飞的祁黄羊。

2、和前一课《祁黄羊》一样,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出示课题)写的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他的名字就叫(公仪休),有谁知道这里的“拒收”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自学课文

1、这篇课文和《祁黄羊》同样都是历史故事,但不同的是,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个“独幕剧”。今天我们要读的是一个剧本。那到底什么叫“独幕剧”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2、请同学们打开书,(出示自读要求)先自己读读剧本,了解一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如《祁黄羊》这样体裁的课文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再想一想:(1)剧中有哪些人物?(2)主要讲了什么事?(3)事情的时间地点?最后小组内再分角色读一读人物的对话,体会一下人物的个性特点。

三、检查自读,介绍剧本常识:

(1)交流:剧中有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什么事? 事情的时间地点?你是怎么知道的?(文章的开头)

(2)介绍剧本常识:

※我们先来读读文章的开头,看看它交代了些什么?(开头)谁来读?开头交代了些什么?以前的课文是不是也是像这样罗列出来的?(暗含在段落中的)这就是剧本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的第一个不同之处。我们把剧本中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叫(舞台说明),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剧情,一目了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有哪些主要人物。这是剧本的第一个特点。

※剧本还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剧本中间还出现了一些【,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它交代的又是一些什么内容呢?出示(的连接)老师也把这些内容找出来了,谁来读一读<www.chayi5.com>(开火车读)。它交代的是什么内容?什么叫“幕起”?我们在看文艺表演时,常常发现,舞台前有一块厚厚的幕布,幕起就是幕布拉开的意思,表示节目开始。那“幕落”呢?(就是幕布闭合的意思)表示这个节目或这部分已经结束了。而演员们也趁幕落之际,作好准备,布置下一个节目的场景、道具等等。一般幕落之后再起,就表示新的节目又开始了。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这个剧本有几个幕起幕落?(一个)也就是说,这部戏只有一幕,剧情比较简单,是不分幕的小型戏剧。像这样小型的舞台剧我们就把它称作为独幕剧,这里的“独”是什么意思?你现在懂了吗?除了独幕剧外,还有多幕剧,你能举一反三解释一下什么叫多幕剧吗?剧本中像这些内容我们也把它叫做(舞台说明)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剧情的变化,什么时候什么人该上,什么人该下了,舞台的背景需要做哪些变化等等,为演员的表演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就是剧本的第二个特点。

※还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剧本中除了有这些【外,还有一些,他们表示的又是些什么内容呢?出示也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谁来读?里交代的是些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我们也把她叫做舞台说明,我们在读剧本的时候,里的内容也需要读出来,但朗读时把它表现出来。我们来试试看,指名读。(返回)一般剧本开头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中交代舞台背景和人物活动,小括号中也要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这些我们统统把它叫做舞台说明。而刚才同学们练习朗读的都是人物的对话,我们把它叫做台词,剧本一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这两种形式。现在谁来说说什么叫独幕剧?

四、品读剧本,了解人物个性:

1、剧本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性格,表达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着重来读读台词,体会一下人物的个性。这部独幕剧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公仪休、子明、管家)

2、分析公仪休的个性:公仪休是怎样的一个人?(鲁国的宰相,而且很爱吃鱼)从哪里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a、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讨论:※“回味”是什么意思?(回想食物吃过的余味,吃了还想吃)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可见公仪休对鲤鱼是有点留念有点难舍,对鲤鱼的味道真是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呀!)指导朗读品味。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爱吃鱼?“一条鱼一顿就吃光了。”(一条鱼一顿就吃光了,从他吃的量上来看,公仪休对鱼实在是情有独钟)指导朗读品味。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爱吃鱼?“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心满意足”什么意思?这说明他对鲤鱼是百吃不厌!谁再来度。指导朗读品味。

※公仪休既然这么喜欢吃鱼,又为什么会“很久没吃鱼了”呢?(也许不太富有,无钱天天买。公仪休是个清官,历来清官都比较穷困,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就叫“两袖清风”)

※喜欢吃鱼,又难得有钱买鱼,现在人家送来鱼岂不正中下怀?可是,公仪休却来了个“拒收”,这又是为什么呢?(板书:?)对此,公仪休是怎样解释的?

※出示: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谁来读?

※公仪休一共说了几句话?(4句)谁来读第一句?按照常理,爱吃鱼就会收鱼,这儿却相反,有点反常,不是吗?对此公仪休又是怎样解释的?自己读一读下面几句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爱吃鱼就收鱼,势必吃不成鱼,公仪休用了两种假设,(如果……就……如果……就……)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分析的是明明白白!想吃鱼用自己挣的钱去买,不但不违法,还受法律保护,自由自在,不是吗?所以,爱吃鱼不能收鱼、收鱼违法吃不成鱼、想吃鱼自己买一直有鱼。)因果关联,层层逼近,

※读到这儿,你觉得公仪休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律己从严、清正廉洁)想象一下公仪休说话的语气,学着他来读一读。齐读。那他又是怎样拒绝管家的?

※(出示句子: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谁来读读公仪休说的话?

※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什么这样说?(其实这是假话,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把鱼带走。管家如果再坚持让他收下,不就是害他吗?本来管家来送鱼的目的是有意讨好,现在怎能害他呢?);

※可是之前别人都知道公仪休爱吃鱼呀?某大夫才特地让管家送鱼来的,对于这点公仪休又是怎样解释的?(他一再强调是“现在”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等于声明他过去不是这样子的,可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说了这么多,公仪休最终目的就是让管家把鱼拿回去,不是吗?既然这样,公仪休为什么不直接说:“这鱼我不能收,请你拿走!” 要是你是那位管家听到这样的话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尴尬)那位大夫呢?(生气,觉得公仪休也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就会怀恨在心,试想,同在朝野公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损害国家的利益,不是吗?)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公仪休的话,(指名读)想一想他以这样的理由拒绝,好在哪里?(言辞客气,充满友好,婉言谢绝,既不伤害对方,又守正不阿。)是呀,公仪休是虚与周旋,婉言谢绝。这样的拒收多巧妙呀!可见公仪休不但律己从严、清正廉洁,还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他的话,再次感受一下他的聪明机智。

※那位管家听了这番话后,也只好是(无可奈何)。

3、分析子明的个性:

※公仪休在管家求见之前,对鲤鱼的鲜美是赞不绝口;在接见管家之后,却说自己“一闻到鲤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始终在公仪休身旁的子明对此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能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的感受吗?(不解)什么叫“不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学贵有疑,贵在释疑。勤学好问才能真正释疑。学生子明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呢?(出示句子)

※经过公仪休这一番解释,子明有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从那个词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谁来读,由此可见,子明不但勤学好问,还择善而从。

4、读到这儿,从剧中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初步体会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说说看,剧中人物你最欣赏谁?的确,公仪休以身作则,聪明机智,清正廉洁;学生子明是谦逊好问,择善而从,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但剧中还有一位人物,那位管家,你们对他又持有怎样的态度呢?(出示管家的话。)理解“满脸堆笑”,指名读,你觉得管家是怎样一个人?(口是心非、阿谀逢迎、别有所图)

6、同学们记住,我们在和这些人打交道时,不但要冷静,表现出聪明机智,还要能守正不阿,出淤泥而不染,千万不能贪图暂时的享受而禁不住礼物、金钱的诱惑,触犯国家的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

7、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独幕剧的特点以及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排演一下这个剧本,我们将展开比赛。

四、布置作业

1.分角色读好人物的对话,排演课本剧。

2 .小练笔(任选一题):

(1)仿造课文,把《祁黄羊》的故事改成独幕剧。

(2)仔细阅读公仪休的话,谈谈故事留给你的启示。

附板书:

公仪休:聪明机智  律己从严  清正廉洁

子  明:谦逊有礼  勤学好问  择善而从

管  家:奉承讨好  口是心非  别有用心

公仪休拒收礼物 篇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显示:在古筝《铁马吟》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显示舞台上公仪休拘收礼物的场景。评:创设情景,引学生入境。]

同学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独幕剧)《公仪休拒受礼物》。

不仅了解了剧情,而且熟悉了剧中的人物。想不想尝尝做演员、做导演的滋味?好!这节课我们来演一演这个独幕剧。

那么,如何演好这个独幕剧呢?(学生:记住台词;投入进去,把自己当着剧中的人物;要有适当的动作、表情;要选好演员;要有道具、导演等等。)

二、演一演。

1、电脑小精灵友情提醒(边说边课件显示)导演和演员:

友情提醒:

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

表演,要有适当的动作、表情。

2、排练。为了满足同学们演一演这个独幕剧的愿望,让我们分四人小剧组,分工排练吧。(课件显示)

排练须知:

1、剧组分工;

2、自读自练;

3、合作试演。

师适当提醒:剧组中一人当导演,三人做演员;分工之后请同学们边读剧本边各自演练;然后由导演组织合作试演。[评: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了活动要求,自主参与合作。]

3、小剧组排练,老师逐组参与指导。[评:让学生下座位自由组合找到自己的活动空间。让讲台成为学生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练兵场。]

4、交流。刚才同学们排练得非常投入,哪个剧组愿意到舞台上来演给大家看!(师指着原来讲台的位置)[评:激发了学生踊跃参与活动的热情。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舞台。]

5、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公仪休拒受礼物》全剧。请其他同学对照剧本,结合自己的排练和体会,边看边思考,待会儿作适当评点。(演员佩带道具,表演得有声有色)

三、评一评,演一演,说一说。

1、 看了这组同学的表演,你最欣赏谁的表现?为什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旨在引导学生内化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并创造性表现出这些语言的内涵。引导学生对照剧本和友情提醒的要求来评价,学会评价。学生能用欣赏的目光对待别人的优点,委婉地给同学指出不足,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2、重点评价“公议休”的表现,品味文本语言。

师:第一部分“公议休喜欢吃鱼”,他们表现得怎样?

生:“鲤鱼的味道太鲜美了!”这句话演得特别好,从他的表情和语气里,我都想吃鲤鱼了。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10公仪休拒收礼物》,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3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