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4篇

发布时间

青海高原一株柳 篇一

一、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第6、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写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

虽然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柳树也是其熟悉的事物,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还由于学生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再加上课文中只是运用语言直接描述,因此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环境的恶劣是教学的难点,而在此基础上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实质的朗读感悟和解读以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教学的重点。

鉴于以上分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8个四会字和5个二会字,重点理解“锻铸”“虐杀”“摧毁”等10个词语。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分两个板块开展教学,一是以“青藏铁路通车”的鲜活事例和青海高原地貌的图片、录像导入,让学生直观感知青海高原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二是通过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节检查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意、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怎样的柳树等四遍目的不同、要求不同、形式不同的读书,为第二课时进一步精读课文扫除障碍。

第二课时根据课文特点,紧扣“神奇”展开教学,这是明线,以作者的情感深化为线索,这是暗线。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去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为此预设了以下四个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图文对照,感知困境中的柳树

1、投影一幅广袤无垠的青海高原图片(没有树),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自由读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并说一说,这株柳树是极其平常的柳树,为什么它生长在青海高原上就使得它神奇。

2、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三个层次体会柳树的神奇:

第一层是图文对照,想象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能长出一株唯一的柳树,这是神奇的,然后体会“哦”的一声的想法和情感;

第二层是图(稍远)文对照,想象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比其它地方更恶劣,却还能长出这样的柳树,这是神奇的,并通过反复读反问句提升学生的情感;

第三层是 通过图(近影)说柳树的神奇,通过文字想柳树的神奇,通过朗读感悟柳树的神奇,然后通过讨论“这株柳树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来体会柳树的生命伟力和作者的情感。

[扣住“神奇”,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落脚点,并依据课文特点采用了比较、环境渲染、图片创境设情等方法体会“神奇”,同时巧妙地抓住每节最后一句话让学生感悟作者情感的提升,也感染了学生自己。说、读、悟融为一体。]

学习活动二:引发想象,感叹生长中的柳树

1、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又表现出怎样的“神奇”。

2、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语句并抓住“有幸萌发”“保存生命”“继续存活”三个方面体会柳树的神奇,然后用“(什么条件下)……其它的……而只有……”的句式灵活地说一说在这三个生长过程中柳树的神奇,接着通过朗读和体会“奇迹般”“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来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提升学生的情感。

3、在初步体会柳树长粗过程的语句的基础上想象柳树遇到高原风雪、雷轰电击以及其它灾难的情景,并扣住“多少”“一次又一次”用想象读增强体验,然后抓住“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通过说和读来感悟作者情感的进一步提升。

[首先抓住关键词语引发学生与作者一起想象,情景交融,接着在作者想象的基础上,进而描述情境引发学生再展开更为具体的想象,让学生对柳树顽强的感悟更加直观和强烈。同时,学生想象的过程中在口头表达和思想认识方面的语文素养都有了展示和提升的空间。]

学习活动三:前后联系,感悟对比中的柳树

1、在与名贯古今的家乡灞河柳树的比较中,还能看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吗?边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找到关键词句来体会灞河柳树的特点,并适时用图片来展示两种柳树的形象和生长环境的不同。

2、用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吸引人处等方面的不同,然后抓住“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一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处,并说说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对自己的命运它是怎样做的,从而使情感又一次升华。

[这一设计让学生联系上文、结合图片来感悟这两种柳树的不同,真正体会到这一段落的写作意图,并逐步渗透到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既是情感上的感悟,也是学法上的指导。]

学习活动四:整体回顾,深刻体味人生哲理

1、小结上文的学习,引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2、探讨柳树是靠什么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以“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揭示人生哲理。

[对人生哲理的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充分利用文末的点睛之笔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在此基础上感悟到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作抗争。]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紧扣“神奇”,由物及理,设计如下的板书:

青海高原一株柳

生长环境

神奇          生长过程      人生哲理

不同命运

青海高原一株柳 篇二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通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语言领悟的深刻性和准确性。能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通过故乡的柳树与青海高原柳树的比较,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情感与态度: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感悟中心;诵读最后一小节,启迪人生感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背诵贺知章的《咏柳》,介绍柳树常识(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柔韧,叶子狭长,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等。)

2、板书课题,指名读题。提问:你觉得这个题目强调了什么?(青海高原)一株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3、简介作者。陈忠实1942年6月生,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五卷。《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塬》获第四届矛盾文学奖(1998)。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  深邃  凝滞  开阔  苍茫

苍郁   锻铸  虐杀    摧毁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不可思议    望而生畏

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  急骤

正确朗读各组词语,在此基础上,浅谈读完各组词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指导朗读长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浏览课文,想想每个小节都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写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

第二自然段将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

第三、四、五自然段写青海高原上的柳树以其独特的形象,给荒芜、苍茫的高原带来了一方独立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

第六、七自然段,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电轰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坚贞力量与不屈的生命力。

第八、九自然段通过与故乡柳的比较,赞扬了高原之柳没有抱怨与畏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来,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顺课文层次。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读拓展读本相关文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读悟“青海高原”。

1、文中哪几小节写了“我”看到的青海高原。

2、自读三四小节,边读边想“我”看到了什么?

3、交流读相关的句子,你想象这样的画面吗?

3、这青海高原的独特景象给“我”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交流《从军行》等古典诗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突然有一株柳树,而且是唯一的一株柳树映入我的眼帘,给作者,给我们会骤然产生一种什么感觉?(奇特,奇怪,奇异)这种感觉在文中作者有表达吗?怎样表达的?(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放独立的风景?)

5、齐读3、4两小节。

三、读悟“一株柳”。

1、在如此广袤的没有树族的青海高原上生长着这唯一的一株柳,令人生奇,而作者称之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我”看到的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柳树呢?

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2、读第5小节,它神奇在哪里呢?

3、出示一段文字: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交流。(1)柳树高大粗壮。(2)树干粗实坚硬。(3)叶子绿得苍郁、深沉。

4、教师过渡:柳树是这样的高大粗壮,所以课文中说它是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手掌用力,这个“撑”字,手掌用力就是撑。难道这个“撑立”仅仅写出了柳树在高原上高大粗壮的样子吗?别急,我们再来读书,这一回,我们快速默读作者猜测柳树生长情况的六、七两个自然段,看看读完之后,你对“撑立”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5、读了这两段之后中,你觉得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哪些地方看出不容易呢?拿出笔来,把重点的句段划下来。

6、交流句子,谈感受。(1)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2)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注意4个“又“)

7、让我们想象一下柳树在高原上生长的情景吧。师: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们看到它怎样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可它屈服了吗?(从学生的回答引到柳树的坚强不屈。)

8、学到这里,你想到了哪些词可以诠释“撑立”这个词?(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宁死不屈、永不放弃。)齐读6、7自然段。

9、过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

交流:沐浴着阳光,在肥沃的土地里汲取着营养,吮吸着甜美的雨水,听着游人的赞美,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婀娜多姿的身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齐读第8小节。

四、读悟第九小节

1、是呀,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高原上的柳树抱怨了吗?自由朗读第9小节,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注意本段出现了两个数字“一”和“九十九”,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柳树靠什么成就了这片绿荫?(赞美柳树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下来的品格。)

3、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4、齐读第9小节。

五、感悟写作方法。

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的柳,是为了衬托高原柳,与高原柳产生对比,从而更加突出高原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六、总结全文。

课文以优美的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电轰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积累描写柳树和塞外风情的古诗。

3、仿照课文写一篇状物的文章。

板书

青海高原:  开阔苍茫  生存条件恶劣

一株柳:神奇   望而生畏  伟大的生命力

教后记:

青海高原一株柳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体会青海高原这株柳树在面对生存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3、初步了解运用想象和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体会青海高原这株柳树在面对生存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难点:理解“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每日一读:

自古以来,柳树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千古佳句。读诗句,

从这些诗句中你读出了柳树的哪些特点。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株与诗句中描绘的截然不同的柳树,它生长在(   ),那里有着——出示: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异常苍茫

3、这株柳树竟然能在青海高原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难怪作者说:

(出示)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二、研读生长历程悟神奇

1、这株柳生存的环境就注定了它的成长必定历经磨难,正如书中所说“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从这两组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这株柳树的历经了很多的磨难,柳树一生是非常坎坷的。“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读出希望很渺茫,它不放弃一线希望并成就了一片绿阴,可见它的顽强,不向命运屈服,不屈不挠。)

九十九与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株柳真可谓是九死一生。那么命运给予了它怎样的死亡之路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6-7自然段,跟随作者的想象边读边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2、交流:干旱和寒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自古以来,……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从这句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到柳树遇到的困难之大,成长之艰辛;“绝不宽容任何一条”而这株柳树却是唯一的一条活下来的生命。这株柳树能活下来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你们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严重吗?师作介绍

(出示)难怪作者要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高原风雪、雷轰电击

(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哪些字词触动了你的心灵?交流感受

(虐杀生灵,铺天盖地体会高原风雪的厉害与雷轰电击之多,经历过“多少”次感受到它经历困难与磨难的次数之多,又重新抽出了新条,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从而让我们感受到这株柳树是多么的顽强)

谁能用朗读将这株顽强的柳树带给大家。

没有切身体会,我们很难想象没有它们有多可怕。你们看,持久的干旱让大地裂开,这儿到处冰天雪地,你们听,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而这株柳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此时我们的眼前不禁浮现这样的一幕幕:

烈日炙烤着大地,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这株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刺骨的寒风把它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株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这株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声惊雷,闪电从天幕中无情地劈下来,这株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看到了它不屈生长的哪幅画面,请选择一幅与同桌说一说。

面对逆境,它默默承受,它选择了顽强生存。

正如书中所说:“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怪不得作者要说(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研读外形感受神奇

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株柳,欣赏它所成就的一片绿阴。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联系命运给予它的死亡之路,想一想哪些词语或句子再次让你感受到了它的神奇。不动笔墨不读书,请选择一处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

2、交流

①两合抱粗(动作演示),百十余平方米(结合教室面积感知)  高大粗壮(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生长得如此高大粗壮,实属不易)你能读出它的高大粗壮。

②生铁铁锭的色泽:见过铁锭吗?(体积大的铁块,颜色黯淡,摸上去很硬)这种色泽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坚硬,经历了种种磨难)

③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绿得苍郁,绿得深沉,是暗绿色的。)

重点指导“锻铸”:上节课我们理解了锻铸的意思,指名答,每一块好钢好铁的诞生,非得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锻铸不可!想想这里的“锻铸”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在锻铸着这株柳树?(持续的干旱、严酷的寒冷,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考验、磨炼)从这个“锻铸”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历经磨难,饱经风霜)绿得深沉

④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巍巍然,高大,撑立(竭尽全部力量,不容易)生命力的强大,因为它要去面对、忍受、克服如此恶劣环境所带给它的一切,感受一下这株柳树在高原上撑立的艰辛与坚强。

这是柳树在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下的(     )的撑立;更是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时(     )的撑立。

好一个巍巍然撑立,你能读好它吗?

这一株柳树给了我们视觉的震撼,更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谁能用朗读带给我们这样一株柳树。

3、指名有感情朗读第五小节。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先整体描写这株柳的外形特点,然后又用特写镜头,描写枝、干、叶的特点,最后发出感叹,这种从整体到局部再 www.chayi5.c www.chayi5.com om 到整体的写法,把这神奇之柳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请大家根据提示再读这段话,感受它的神奇。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1)现在你理解这个“望而生畏”了吗?

(2)那是发自心底的敬畏!

四、对比突出神奇

1、作者的思绪一发不可收拾,由高原之柳想到家乡灞河的柳树,请同学们读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灞河之柳极易生长,_______________;(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而高原之柳为了保存生命却要_______________;

当灞河之柳在斜风细雨中摇摆着自己婀娜的身姿时,高原之柳却要_______________;

当灞河之柳满载着历代诗家词人的墨汁和泪水时,高原之柳却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家乡灞河柳树的生活道路是(    ) 的,那么,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活道路便是(   )的。

正如作者所感慨的那样: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3、文章要赞颂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写到家乡灞河的柳树?(对比反衬手法,突出青海高原柳树的顽强。)

连我们都要为它的命运感到不平,而这株柳树——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这株柳树之所以能造成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

因此,尽管“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这句话仅仅在写柳树吗?你还想到了什么?

点出:托物抒情,借物喻人

相信从这株柳和像柳一样的人身上,你一定得到了很多的启示,请动笔写下你最真实的感受。

五、心中栽棵柳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许多未知的困难在等待着我们,同学们,让我们在心中种下这株神奇的柳树,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最后老师想送几句话和大家共勉。

出示并读名言

六、作业

1、推荐读《白杨礼赞》。

2、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

环境恶劣

巍然撑立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顽强生存

毅力非凡

青海高原一株柳 篇四

课文很长,很美,很深,这样的课文对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初教此文的教师来说,也同样如此。

文中有很多精彩的语段,如第5节,如第7节,可惜没有要求背诵,只要求背诵最后一节,这节当然好,但前两节更好,因此我也要求学生背诵了。

青海高原上的那株柳树“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让人无法想象这一“不可思议”的生存奇迹。读后震撼,但与生活实际却很远,学生怎么能感悟?

还是开门见山,循着我的感受入手吧:“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谁读了此文,不也会“哦”几声呢?那就在学课文的时候一起“哦”几声吧。

为什么?为柳树独特刚毅的外形,为柳树生存环境之无法想象的艰难,为柳树生存的奇迹,为柳树超乎想象的毅力与韧劲,为柳树傲然于世的气概……

“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在我们一般人的眼里以“柔”著称,但在不一样的环境里居然可以如此刚强坚韧,环境造树之必然啊!

直奔第5节,三句话,写了树阴、树干和树叶:一句一句地读,树阴如此之广,百十余平方米;树干如生铁锭般坚硬;树叶却是深沉苍郁的;这样的一株粗实坚硬的柳树真是“奇迹”!

感悟“撑立”,支撑着站立,多不容易呀!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要说一站就是多少年了,就是一天一个月都难,一年也绝不可能,寸草不生,更何况一棵柔柳呢?它要接受持久干旱与严酷寒冷的挑战,它要接受虐杀生灵的风霜雨雪的打击,它要接受铺天盖地的雷电轰击的灭顶之灾,可它居然一次一次地起死回生了!“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却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荫”,九死一生的柳树啊!那是怎样的“撑立”?我们不难道要“哦”吗?

这“一株”中,我们看出了什么?一种奇迹,一种精神,一份傲骨,一份希望!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青海高原一株柳》,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3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