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语文教案(优秀9篇)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9篇《语文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感受西湖的美景,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2、初步了解景物的特点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部分,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学难点:

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感知全文,理解有关描写绿的词句,感受西湖的“绿”,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引课: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绿”或是相当于绿的意思的字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花红柳绿”、“一碧千里”。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绿”,引导学生回忆文章标题的几种形式。

2、读课文,想想课文还可以以什么为题?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最后把这篇课文的题目确定为“绿”?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1)理清课文的结构。

(2)初步理解“领略”。

三、精读,体味课文

1、自由读课文,作者到底“领略”到了一个怎样的“绿”字?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

(1)作者领略了哪些地方的“绿”?

(2)作者领略了哪些不同的“绿”?

3、比较灵隐的“绿”和花港观鱼的“绿”有什么不同?

4、观看“绿”的录像,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5、较深入地理解“领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

引课:

用“领略”说话。

四、深读,领悟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所“领略”到的这个“绿”字有什么特别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观看“荷叶”录像。

3、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4、深入理解“领略”。

五、熟读,背诵课文

1、用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课文部分。

2、检查背诵,交流背诵方法。

六、拓读,超越课文

1、小结:绿,是有意蕴的,需要用心去“领略”。

2、拓展阅读朱自清的《绿》,用心“领略”其中的意蕴。

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二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8.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曲”读qū,不要读成qǔ) 呈 明艳 昏暗 挤压

突兀:高耸。课文中指山势高耸。

森郁:树木茂盛繁密。课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儿;缝儿。课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儿。(“隙”读xì,不要读成xī)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课文中指头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中形容洞顶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石钟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常与石笋上下相对,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也叫钟乳石。

名目 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一转

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课文中指内洞大约有十来排平房那么深。

上源:水流起头的地方。课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头。

(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

(板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四)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段:写乘船出洞。)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1.请6名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过程和方法:

学会从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感悟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谦虚而又不自卑的的品格,培养勇于探索,用于发现真理的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并把握解说词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性文章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

学生对说明的相关知识有所遗忘,对解说词的特点总结一时无从下手。

教学关键点:

引导学生从相关的说明材料逐步掌握解说词的特点。

(课前要求同学们对作家本人进行相关了解: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接》《宇宙》《布鲁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由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所写的一篇关于宇宙的解说词──《宇宙的边疆》,(板书: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从标题上看,这是一篇要探讨关于空间与时间边疆的文章。那有人就在心里开始犯嘀咕,现在这都啥年代了,我们关心的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物质保证,还时间和空间哩,也太抽象了吧……是不是这样啊

关心宇宙这样的大问题是不是跟我们没有关系呢

一位伟大的哲人说:“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在我上者,是浩瀚灿烂的星空;居我心者,是崇高的的道德法则。那么,这位哲学家将璀璨夺目的星空和我们的道德信仰并列起来有什么深意呢当然他还有对这两者最直接的一句话。他说: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对于天的追问,我们耳熟能详的荀子有《天论》屈原有《天问》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其实,在每一个有作为的思想家那里,我们都可以寻找到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心迹。可见,当一个人把心灵敞向浩瀚的宇宙苍穹,应该不会白忙活一场的。

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向巨人的肩膀上靠拢,看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认识到的宇宙知识能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二、文体介绍

这是一篇解说词,相信大家至少听说过大国的崛起这部电视系列片,其实呢,在这部系列片当中所穿插的文本介绍我们就称他作解说词。那解说词有什么特点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吧。

首先呢解说词属于说明文的范畴,我们看一个最简单的说明书,体会一下它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药品说明书。

好,同学们,听完这个说明书上的内容大家觉得怎么样啊

是不是感觉到很枯燥乏味有些部分根本看不懂是吗那么大家想一想,他这样枯燥乏味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

{板书1依据解说对象的特点,追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以及语言的准确性}

那我们再从结构上关照一下这个说明书,大家看一下,如果我不看上面的药品组成成分,对于下面要看的用法用量或者功能主治有影响吗

没有|不明显

但是,去掉一部分对理解下文不构成影响,是不是说明这些文字就是一盘散沙呢显然不是,它们有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该药品是吧!

总结说明文结构特点:{板书2、各部分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中各部分又相对独立。}

(向学生重点强调这一结构,因为这是在阅读说明文时。不用联系上下文而直接在相关位置就能准确快速地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要说明的观点态度与价值判断的依据。)

关于说明文的一般性特点,我们暂时回顾到这里,尽管解说词有一般性说明文章的痕迹,但作为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你能不能让他枯燥乏味呀(当然不能)那么现在记下等会阅读课文时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文章是如何做到将主旨鲜明与引人入胜统一起来的(注意课文中有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文章中对读者不能理解的对象是如何处理的(增加和补充相关信息)

回到我们刚才谈论的话题──说明文体,我们似乎遗漏了很重要的一点:说明的顺序。大家在脑子里回忆一下说明的顺序都有哪些,然后记下我们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

三、思想探究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有着对自然美的终极探索与关怀,他们也同时能在这样的关怀当中汲取智慧的营养,历史上天文学一旦取得了革命性成果,对人们心灵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下面我让同学们思考第三个问题: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你有何启发

请同学们带着上面的三个问题走进文章当中,给你们20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大家可以阅读完之后相互讨论,也可以独立进行思考,选择你认为有意义的问题等会老师和你们一块讨论。

(20分钟后)

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回答:(文中增加了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还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解说词肩负着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作者不仅介绍相关的宇宙知识,还发表自己的见解,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与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解说词有明确的主体意识、注重文艺性。

总结: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解说词注重文艺性。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回答采用空间顺序由大空间像小空间

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好处:(诱导学生从场上艺术的角度认识到这样介绍的必要性。)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作业布置:

1、学完这篇《宇宙的边疆》你们的问题是什么将所思所感作为课后作业上交。(回应第三个问题)

2、课后观看《大国的崛起》《宇宙》两部系列片,体会解说词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熟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愿。

四、教具准备

1、贴画:一棵大树,十片生字树叶,八只小动物(老虎、黄鹂、老鹰、百灵、熊猫、大雁、孔雀、锦鸡)、课题。[

2、CAI课件。

3、各种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好,小朋友,我看谁最精神。老师想对你们说两句话,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就鼓鼓掌。老师说的不对,就摇摇头。

师:第一句。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掌声)

第二句。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掌声)

师:老师真高兴,一下子有这么多好朋友,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她叫蒂皮。她是法国人,从小生活在非洲,有许多非洲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CAI课件展示蒂皮和各种动物的合影。)

问:你们想不想成为蒂皮的好朋友呢?

蒂皮对我说,谁喜欢动物谁就可以做她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些动物吧!

二、我会认。

师:(贴课题:识字七)在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几只动物,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

师: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啊!森林里还有一棵神奇的树,树上的叶子里藏着一个秘密,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翻开这些树叶,看看有什么秘密?

师:动物们想检查一下小朋友刚才是不是认真读课文,读生字了,谁会认?(指名认读)

师:现在,动物们要把生字上的音节蒙起来了,看看还有谁认识它们,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不会读的去请教一下小伙伴。

三、我会说。

问:谁愿意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谁会说?(指名说)

师小结:小朋友会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四、我会写。

师:我出两个字谜,你们猜一猜,两个人走在独木桥上。(生:丛)

房顶上拴了一头牛。(生:牢)

问:你们会写这两个字吗?谁会写?

师:我发现有两个小朋友的字写的特别棒,我们欣赏一下。

展示作业,师评价,并给予表扬)

五、我会读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叶生字,动物们可有点寂寞了,它们要带着这些树叶生字回到儿歌里去了。我们能让他们走吗?

师: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留住他们。

(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喜欢哪种动物,就去读一读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喜爱的感情。然后读给周围的小朋友听,让别人也喜欢它。

(四人小组读课文,师个别辅导)

师:动物们想听听小朋友们读的怎么样了。

(指名读,师生共评)

问:老师也喜欢一些动物,我想读一读,可以吗?

问:还有谁愿意读?

(多请教几位同学读,师生共评)

问:除了这些动物,你还喜欢其他的动物吗?为什么?

(让学生自述,畅所欲言。)

师:小朋友都把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好伙伴,好朋友。把你们喜欢的动物头饰戴起来,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三句。(生齐读。)[

师:为小朋友们鼓鼓掌。(生鼓掌)

六、我会演。

师:掌声真好听。那我们边鼓掌拍手边读儿歌。看谁的掌声最热烈!(生边拍手边读儿歌。)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不仅拍手读儿歌,而且还加上了动作,表演的真好,其他小朋友想演一演吗?

师:去找小伙伴,大家一起演一演。

(生互相拍手表演,自由发挥。)

七、全文总结

师:你们演的真好,森林里的动物们想邀请你们做客了,我们一起轻轻的,静静的走入它们的家。(CAI)

课件展示动物们在大自然自由生活的画面。)

生看录像,师话外音,将学生带入一种意境: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坪,清清的湖水,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聪明的小朋友在这幅画里生活、学习;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这幅图画里唱歌、嬉戏。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师:小朋友们,领着你们的动物伙伴一起出去玩吧!

教学板书:

识字7

动物人类的朋友(保护他们)

语文教案 篇五

主要介绍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建安文学”和“三曹”以及“建安七子”,曹操的《短歌行》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②“建安风骨”的两大特征。这一时期正是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东汉帝国在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下名存实亡,形成大小军阀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一段激烈的军事斗争,逐渐由曹操统一北方,与此同时,吴国的孙权,蜀国的刘备分别据有东南和西南地区,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汉献帝的统治已名存实亡,但为争取人心,仍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历史上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期产生的文学,文学史上称为建安文学,主要是诗歌。建安文学的代表诗人主要是曹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称为“三曹”。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文士,最著名的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王禹、应扬和刘祯七人,称为“建安七子”。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汉末的动乱,亲眼看到了社会的深重苦难,又都有重新整顿山河,实现国家统一的理想和抱负。因此,他们的诗歌有两个鲜明的特色,文学史上称为“建安风骨”:

一是诗人勇于面对现实,反映战乱给社会带来深重的苦难,充满现实主义精神,

二是诗人对实现国家统一有强烈的理想和追求,慷慨悲凉,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汉魏晋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面的奇神和美丽,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重点、难点】

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一、导语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有两种人生道路:

A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B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

2、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

A做官,有名有利

B做农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

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解题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体诗的艺术王国,一起领略古体诗的诗情画意,体悟古代诗人的心灵世界。

学习今天的课文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古诗十九首”有所了解。《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萧统编选《文选》时,选了十九首,题为“古诗十九首”,后成为文学上的一个概念,这十九首诗的风格,内容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作者为一批失意的文人,他们是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争权,的产物。由于生活上的失意,促使他们用诗歌来抒发心中的苦闷、彷徨、愤懑,用以慰藉心灵上的空虚、绝望。十九首的成就在于能把这些常见的主题表现得扣人心弦,惊心动魄,中国从此开始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阶段。

《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它被明朝的陆士雍称为“《风》余”“诗母”(《古诗镜?总论》),历来对其评价甚高。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其“实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中则称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干金”,谢榛《四溟诗话》中说其“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古诗十九首》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我希望借课文所选的《迢迢牵牛星》一诗为你们打开一扇通向《古诗十九首》的门,更希望我们通过对《古诗十九首》其他诗篇的自主探究、深入学习,与经典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迢迢牵牛星》抒写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诗以神话为题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洋溢着浪漫主义情调。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魏晋文人的艺术世界。

2、朗读课文。

给三分钟学生自己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揣摩课文的意蕴。

3、字词解析

迢(tiáo)迢牵牛星:远远的牵牛星。迢,远。

皎(jiǎo)皎河汉女:灿烂的织女星。皎,洁白明亮。

纤纤(xiān):细小。

擢(zhuó):伸出。

素手:雪白的手。

札札:一札一札地。

杼(zhù):梭。

终日:整天。

章: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

泣:哭泣,伤心而哭泣。

涕:眼泪。

零:落。

相去:相隔。

几许:多远。

盈盈一水间: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mò mò)不得语:含情脉脉而不得说话。脉脉,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

4、重点知识讲解。

要解读一首诗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要从一个切入点把握,相信同学们读完这首诗都会有一个感觉:“美”,那么,我们就从“美”的角度来欣赏《迢迢牵牛星》,看看它美在什么地方:

①貌美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段解:诗人遥望夜空,描写天空景象。银河阻断织女牛郎,也引出人的无限遐思,开头一句从大处着笔。

解读:“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明亮的样子,形象鲜明,既写了织女星的光洁明亮,又使人联想到人间思妇的皎洁美好之貌。叠字“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②德美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段解:直接描写织女织布的情状,既写了织女的情、神、动态,又写出了劳动的过程:纤纤素手穿梭织布,一梭又一梭,无休无止。

解读:这两句所写,诗人的视线由广袤的夜空移到织女星,写想象中织女织布的情状,描绘出了一个勤快的劳动妇女的美好形象。“纤纤”状素手之修长。这是多好的一双手啊!它柔软雪白、纤细修长。“札札”状织布之繁忙。“纤纤”和“札札”,一状形,一摹声,由远而近,先人后物,形声生情。

③情美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段解:由牛郎织女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终日不成章”是问题的关键,也是矛盾的焦点。“终日不成章”的存在,势必导致“泣涕零如雨”的结果。

解读: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相传王母为阻止牛郎织女相会,让织女永远织不出成形的布来。于是,织女一天一天织呀织,终日织不出布,只有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水不是又清又浅吗?两人又能相隔多远呢?可是终究不能相会。作者由牛郎织女的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这四句是由事——不成章,而到人——泣涕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④境美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段解:写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一条清浅的河流阻断了一对有情“人”,只能相望而不能言语。但银河阻断的只是相会的路途,牵牛和织女的含情脉脉之思却是阻断不了的。

解读:“盈盈”写水之状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盈盈”和“脉脉”,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这两句诗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情,景情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兼得,堪为诗歌上乘。

⑤音律美

叠词的运用:

迢迢——路之远纤纤——手之纤细皎皎——星之灿烂(月之白)

札札——织布声盈盈——水之清浅脉脉——情之真(深)

5、形式特点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五句十行,一气呵成,层层深入,哀婉动人,连用六个叠音形容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这首诗还句句押韵、随韵成趣,自然而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汉魏晋诗三首》同步练习

1、下列加黑的字,音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濯素手(zhuó)机杼(zhù)金羁(jī)东篱(lí)

B.连翩(piān)豹螭(chī)脉脉(mò)冠冕(miǎn)

C.飒爽(sà)幽并(bìng)羽檄(xí)乡邑(yì)

D.勇剽(piāo)飞猱(náo)嫉妒(jì)暖暖(ài)

2、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机杼(梭子)暧暧(昏暗、模糊)控(拉弓)弦

B.终日不成章(文章)清且(又)浅扬声(有名声)

C.沙漠垂(通陲)涕零(零星)不得中(通“衷”,心里)顾私

D.捐(献)躯视死忽(不在意)如归凌(超越)鲜卑

3、填空

(1)曹植,字______,《白马篇》又名《______》,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俯身散马蹄”以及“捐躯赴国难,______。”是千古名句。

(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诗作的剪辑,最早见于___________萧统的《_____________》。

(3)陶渊明,一名_____,字_______,东晋田园诗人,《饮酒》是其名篇,其中的:“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是名句。

4、下列对诗句中的叠字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叠字“迢迢”写出了牵牛星的遥远,让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皎皎”是写织女星的明亮、灿烂。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形、声生情。

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水之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情景交融。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形容昏暗、模糊的样子,“依依”写炊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

5、下列对《白马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马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两字命名。诗题又作《游侠儿》,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

B.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曹植的诗“极工起调”,诗一开头用起兴手法,描写了一匹骏健的白马奔驰在西北草原上,使人感到气势不凡。

D.诗的最后八句,揭示了游侠儿的内心世界——为了国家,他投身在锋利的刀刃丛中,根本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为国赴难,视死如归。

阅读下面陶渊明《归园田居》,回答6~7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为下列句子加黑的词语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

(1)少无适俗韵(2)桃李罗堂前(3)虚室有余闲

A.情趣网罗闲暇B.韵味网罗闲宅

C.情趣排列闲暇D.韵味排列闲宅

7、下列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从做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实际上仅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B.诗句中的“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从而反衬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热爱。

C.“暧暧远人村”,是说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暧暧”,意思是模糊不清。

D.“守拙归园田”一句,表现了陶渊明安守本分,清贫乐道的思想。“守拙”的意思是说陶渊明本性朴实,不善于做官。

8、对陶渊明的《饮酒》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幽静。

B.后六句为第二层次。承“而无车马喧”,说明采菊、看山、夕阳、归鸟中有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既不能也无须用言语形容。

C.历来为人称道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的关键词是“悠然”,因为它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的自然而然的融汇过程。

D.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答案与提示

1.B  2.A  3.略4.A(提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是互文)

5.C(提示:没用起兴手法)

6.C  7.D(提示:“不善于做官”错)

8.C(提示:关键词是“见”)

《汉魏晋诗三首》能力训练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迢迢(ti2o ti2o远远,遥远的)牵牛星

纤纤擢(zhu^伸出)素手

札札弄机杼(zh)织布机)

B.仰手接飞猱(r$u猴子的一种)

狡(ji3o通“矫”)捷过猿猴

勇剽(pi1o剽悍)若豹

螭(ch9无角的龙)

C.守拙(zhu#愚拙)归园田

狗吠(f8i叫)深巷中

久在樊(f2n篱笆)笼里

D.羁(j9束缚)鸟恋旧林

胡虏(lu%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迁移

皎皎(ji3oji3o明亮洁白的样子)河汉女

2、选出运用了对偶修辞格的一句

[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选出对诗句翻译有误的一句

[    ]

A.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译文:轻轻地摆动柔美雪白的双手,弄得织布机发出一阵阵响声。

B.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译文:在刃锋剑刃中舍身忘死地战斗,怎么能顾惜到性命的存亡呢?

C.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译文:姓名列入了壮士名册,就不能在心中挂念私事。

D.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译文:离我很远的村庄隐约可见,墟里的炊烟依稀能辨。

4、选出表现陶渊明热爱田园,厌恶官场的一句

[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

5、填空:

①《古诗十九首》是________末年一批文人的诗作,最早见于________朝________代________的________。这十九首诗________作题目。

②曹植,字________,他生逢乱世,素有________之大志。后受哥哥________的嫉妒和陷害,忧愤而死。《白马篇》又名________。

③陶渊明,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他四十一岁时因________________而离职回乡,息影田园。其作品风格为________________。

6、对下列诗句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A.这是农村普遍具备的自然风光,诗人是在向人们展示他新的生活环境的特色。

B.通过农村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

C.这是一幅恬静的田园景象,反映诗人归园田居欣然自得的心情。

D.这是一幅恬静的田园景象,反映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心情。

7、《归园田居)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不加任何修饰地将景物信手拈来,达到情景交隔、寓情于景的地步。下面是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一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这首小令与陶诗在写景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②“尘网”比喻________;“羁鸟”“池鱼”比喻________________;“恋旧林”“思故渊”比喻________________。

8、我国古代诗歌朗读的节奏与句式有密切关系,一般四字句是两拍(“二、二”式);五字句是三拍(“二、二、一”式);七字句是四拍(“二、二、二、一”式)。但划分节奏,不可以死套上述规律,应以不破坏诗意表达为原则。如《春望》一诗的朗读节奏划分就属此种情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试将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选出来:

[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E.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9、下面是白居易的一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五言绝句,语序已被打乱了,请正确排列下面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长庆二年春②多情立马人

③开元一枝柳④半朽临风树

正确顺序是:________

10、以“鸡声茅店月”为上句,选出下列句子中能与它组成对偶句的一句

[    ]

A.燕语似讥人B.野旷天低树

C.人迹板桥霜D.郝郎明月夜

11、《归园田居》是最能显示陶诗风格特色的一首诗,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决意弃旧图新,①________农村。全诗描绘了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②________生活的无上乐趣和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③________心情及对官场生活的④________之情。

试依次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上列空白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A.回归;B.来到;C.归隐;D.奔赴

②A.自由;B.闲适;C.安闲;D.田园

③A.欢快;B.愉快;C.高兴;D.欢乐

④A.鄙弃;B.厌恶;C.憎恶;D.留恋

12、阅读陶渊明的第九首《饮酒》诗,完成①-④题。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讳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①“问子为谁与?”这句中的“子”是指________。

②“疑我与时乖”这句中的“我”是指________;“与时乖”是指________。

③“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这两句诗的正确意思是

[    ]

A.整个世间的风尚都是这样,希望你也随风就俗。

B.希望你洗清身上的泥,做一个高尚的人。

C.整个世界都崇尚道德,希望你也能洁身自好。

D.整个世间都是随波逐流,希望你不要随着泥水淌去。

④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①东汉南梁萧统《文选》一般取第一句诗②子建建功立业曹丕《游侠篇》③东晋田园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平淡、质朴、爽朗而清新

6.C

7、①用的均为白描手法,不加任何修饰不同点a.陶诗通过景物描写寓情于景,同时运用比喻表达自己的爱憎b.小令没有运用任何比喻,只是归情感寓于客观景物之中②污浊的官场诗人误入官场对故乡田无的眷恋

8.C、E

9、④②③①

10.C

11、① C②D③A④B

12、

①田父

②陶渊明违背时俗、与世俗合不来

③ A  ④采用了对话的手法。通过与田父的对话,描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诗人不愿随波逐流、与世同俗的高洁胸怀。

语文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板书: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人?结合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力图给学生创造的读书实践的空间,以读代讲。让学生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膨胀”“歪七扭八”等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学习第1——3自然段。弄清莫格身体膨胀的原因,指导朗读;认识、读准生字字音,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喜欢看童话吗?说说你都看过哪些童话?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点人分段读课文,并正音。

5、读了课文,你觉得课文有意思吗?

6、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有意思?

7、相机引导,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猫、破、扭、扇”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区别“扇”,并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文,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湍急、倾盆大雨、瞳睡、撑裂、膨胀、震惊)

师: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1——3自然段,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谁来给它们打打招呼。

2、指名学生读词语。

3、回忆课文的起因部分。是呀!莫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的4——6自然段。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4—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英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会发生什么事?

2、学生读完课文后,同座交流。

三、感悟文本,读好课文

1、刚才老师看到许多同学都笑了,老师想问问:你们都笑什么?

2、指名说。

3、原来大家都觉得莫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所发生的事情很有趣,所以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让咱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第4、第5自然段,把这件事情中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划下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4、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5、班级交流。

交流中,学习句子。

(1)当学生读到“起初,它大得像一只绵羊……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绐撑裂了”时,师出示:(),它大得像一只绵羊。(),它大得像一头驴子。(),它大得像一匹拉车的马。(),它大得像一头大河马。(),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给撑裂了。

(2)请学生填空。

(3)教师引读,男女生合作读,感悟句子表达的有序、清楚。

交流中,读出情趣。

(1)当学生读到“只见整座房子膨胀起来……顿时,整座房子都塌了”时,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情景,顺势理解“膨胀”“歪七扭八”等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到这情景,如果你就是那位琼斯太太,你会怎样呢?

(2)学生想象当时琼斯太太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师:你们说得、做得这么好,相信也一定能将课文中描写琼斯太太当时的动作、语言、表情的句子读好。

(3)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

6、听你们这么一介绍,老师也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愿意和我一起将这件有趣的事读一读吗?

7、师生齐读第4、第5自然段。

8、琼斯太太的整座房子都塌了,当镇上的人们看到这情景后怎样了呢?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9、指名说,镇上的人为什么震惊?

10、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非常震惊”“没完没了地长”这两处。)

师:镇上的人看到这情景都非常震惊,担心它会没完没下地长,谁能将刚才看到的情景读出来。

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

四、回归全文,激趣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如果莫格没完没了地长。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2、班级交流。

3、师总结:可怜的莫格被赶出城门后,还在没完没了地长吗,它生活得怎样呢?回家后自己读读《面包房里的猫》的第二部分,相信你们会找到答案。

五、自主记、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请学生自己描红,一边描一边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独立书写生字,教师巡视,相机进行个体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历久弥新,个性化朗读更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它是以不同形式地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的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位。”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是指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个性化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促进主体发挥,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下面让我们抱着欣赏的态度步入个性化朗读教学的殿堂吧!在教学中,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应重视个体差异,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重视朗读过程中的感知与感悟。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言领悟具有个性差异性,他们的理解能力、朗读水平、感悟能力、感悟角度等也各不相同。而这种差异性就决定了表现某一语言材料的神韵与情味并非只有一种读法、一种朗读表现模式。

如以上片段二中我就充分尊重了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朗读方式,结果真是异彩分呈。

2、体现朗读训练的层次性。

个性化朗读和所有朗读一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老师来说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由浅入深,避免高屋建瓴、急于求成,使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本文中从词语教学开始,就为学生的朗读做好了准备,朗读时也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从初读,了解内容;到做动作感受再读;再到看课件,产生视觉冲击,升华感受;最后再自由选择表演读。可以说是一环环紧扣,朗读达到高潮!

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八

一、教材分析

1、这篇选学课文是一以写景为主,以景抒情,展开联想,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的散文,课文在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景时,抓住一个“绿“立意新而深,语言形象、生动,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和教育。

2、全文短小精湛,只有三个自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游西湖的总感觉,作者把西湖景色的特点概括成一个绿字,醒目地突现出来。这个绿字吸引我来到西湖边,使我流连忘返。2、3自然段课文围西湖的绿展开,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的特点。写灵隐的绿,绿得“苍翠欲滴”,绿的发黑,绿的发蓝;而花港观鱼的绿,则绿的鲜,绿的亮。只觉的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这样的清晰的结构,这样生动的抒情,适宜于朗读,也适宜于列提纲背诵课文。

二、教学目标

1、会列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描写绿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4、感觉西湖景色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列提纲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按课文内容的先后,扫地点的转换,抓住有关景物特点的词语列提纲,理解描写绿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权、投影、词语片。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这是一篇远选学课文,节选自宗的散文《西湖漫笔》。节选时有改动。我们准备用一节课完成学习任务。

本文课题只有一个字“绿”。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什么的?(板书课题,作简短谈话)。

2、自学课文。边读边学习字词,读通课文,作自学检查:

(1)扫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注意有否加字,字音是否读准。

(2)检查生字:叮(dīng)婷(tíng)宛(wàn)读准一个前鼻音,两个后鼻音。)

(3)检查是否按查字或联系上下文学懂了词语。重点是:流连忘返、苍翠、心旷神怡、婷婷、宛转。(如有其他词语学生不懂的,也可以讨论。强调学生自己学懂。

3、理清课文脉络,把本文分成两部分来学。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讨论:“它”指的是什么?(西湖的美景)西湖春天的美景那样地使“我流连忘返。那么,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我流连忘返呢?从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了解西湖的绿,体会到了西湖的绿,进而认识到绿的意义。本文为什么要以绿为题(杭州西湖的特点,就是给人以满目绿,一个引站千个爱西湖、爱祖国河山的读者的心。)

(2)说说作者是如何具体领略这个绿字的(学生轻声自由读2-3自然段。也可放录音,让学生轻轻跟读)读后想想,回答问题。

4、根据上面的讨论,你能否给课文分段如何分?(分作两段。第一段(1自然段):总写作者游西湖,领略到一个绿字。第二段(2、3自然段)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

的不同特点。表现了本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特点。)

5。根据单元:列提纲、背诵课文:的训练重点,我们已经按要求学会了背诵三课文。同样,我们也要用“列提纲的方法背诵这课文,而且要更好地背诵。

(1)指名抓主要词语背诵第一自然段。

(2)学生背诵课文第三产业自然段。

①先指出作者游灵隐看到的景物,默读课文。

②再划出写这写这些景物“绿”的词语,读读课文。(灵隐:满目是绿,道路两边……苍翠欲滴,似……也是绿的;飞来峰上,有的……有的……峰下小路……直绿到……;冷泉亭下……在一片绿色之上……)

③以引读法牢记写绿的段落,为背诵作准备

(3)学习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①自学。根据本段特点,划出作者游花港看到哪景物?指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看到的事物,哪些地方写了联想的(师生讨论。看到的:绿叶、水珠儿、想到的:鲜亮生命力。)

②引读法朗读第3自然段。(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联想的)。

6、指导给课文列提纲。(提纲上有:地点、景物、有关景物特点的主要词语。重点2-3自然段。

7、按提纲背诵课文。(主要背诵2、3自然段)背诵过程是:每人轻声试背,同桌同学互背,指名背加评议,全体齐背。)

语文教案 篇九

原文: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丁冬,丁冬……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字,会写3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缶字旁,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字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第一段的三个生字

同学们,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了吗?对于北方来说,春天来得比较晚,进入四月,春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流水的声音)看画面(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出生字:哦

股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

画出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对照屏幕画出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读音节,纠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节去掉,找朋友。

(3)齐读生字

三、随文识字

1、请大家借助小组内的生字卡片,用多种办法记住字形,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小组汇报生字

“塔”我们用三种办法记住了“塔”字,(换一换)(加一加)(想象记字),指导书写。看看图片,发现塔有什么特点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几个词?指导书写。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泉水从山上源源不断的流淌下来,整个样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见,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样读出泉水的多呢?指导读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着瓦罐来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图片,怎样记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知道缶是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带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关。

泉水从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见了谁呢?指读第三段。

出示“杜鹃花”的图片,由鹃字的鸟字边,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可见,鹃字也是形声字。师生对读第三段。

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让我们来听听画眉鸟的叫声吧!(播放课件)学习“脆”字。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还能用“清脆”说话吗?

四、巩固练习

1、这些字跑到别的地方,认识吗?游戏,点击花朵,读出句子或词语。

2、配乐读全文

知识点

字:坡、喝、饱、静

词:石缝、灿烂、瓦罐、杜鹃、歌唱、清脆

重点句子:

1、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语文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05 28920